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118

《避暑地的貓》

2007年06月16日


《避暑地的貓》


各位不知道有沒有愛看日本小說的?我好像除了三島由紀夫、川端康成、夏目漱石等幾位老大老以外,新近二三十年內的知名日本作家就沒幾個知道名字的了(山岐豐子有印象是因為白色巨塔。其他一些寫推理小說的我看過作品卻不記得名字。茂呂美耶這位台日混血作家是因為她譯了些與幾個特出的時代中日本常民生活有關的有趣的書。妹尾河童是因為他有細膩的鉛筆畫工佐以歐吉桑的趣味觀察。村上春樹不必提了,誰都聽過他的名字--不過我可一本他的書都沒興趣看。)

宮本輝,在買這本書之前我應該是讀過一些書籍電子報上對他作品的介紹吧。總之,避暑地的貓就這麼為了配合遠流特價送書的活動而花了一百多元買了下來。譯者林皎碧,光看這名字一定會猜她跟林皎宏有沒有親戚關係嘛。譯筆(或該說是文筆)很棒哩!並無過往看川端或三島作品時,那種<日文譯作>必有的短句�句與句間感覺疏離而不必然有相關性似的日本味兒。對於不諳日文的我來說,當然無從判斷這是因為原作者文風的不同、還是林皎碧確實較好地將日文特有的味道完美地轉換成中文的表達方式。

這故事探討人心之惡、可以在怎樣的<機緣巧合>之下熾烈地被點燃。對作者來說,也許他覺得惡之華乃機緣巧合所灌育出來的花朵吧!命運似乎總是被<一瞬間>、<一句話>、<一個景致>所撩撥而一發不可收拾,那些極端的惡也就這樣迅即蜿蜒生成。


我是因為太無聊(為了打發自己懶洋洋的窘狀吧,明明想整頓一下認真把握時間工作的態度和能力,卻懶洋洋地寧可「練習睡覺」,哈!真是....很好笑),所以才拿起來讀。因為流暢可讀性高,所以又一下子就在睡醒之間把它給讀完了。所以這週末兩三天的娛樂就成了<觀摩心中惡魔之寫作表現手法>了。


stone
2007/6/17 Sun 6:30am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