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竹筍吐司

2008年05月02日
上回在大潤發買過一支麻竹筍,竟然既很嫩、底部又不苦,只有近尖端處二分之一才開始苦,讓我大有好感,一大支筍分成兩次炒來吃了。這是我第一次買生筍來自己剝,以前只買過已處理好的沙拉筍之類包裝。

後來買了第二支,本想昨晚吃,結果小孩跑去同學家玩,於是我就懶得剝筍子作菜。不過卻忽然想到可拿竹筍丁來做吐司,味道應該會蠻合的。

接小孩時順便去大潤發補麵粉,回家就來切筍子。

可惜這支比較苦,不苦的部位只切得出半個量杯份量。我以前隨手加來做吐司的葡萄乾,至少也有個四分之三杯,所以覺得半杯的量實在太少了。

我的麵包機可做兩磅的麵包,比較大。我用的料大致如下:麵粉約400g(昨晚經 lili 指點,一量杯 250ml 麵粉應該比較接近 120g,而不是我麵包機食譜所稱的 145g),牛奶 200ml,雞蛋兩個,鹽一茶匙,砂糖兩湯匙,奶粉三湯匙,葡萄籽油若干(應該比食譜建議的總用油量至少多一倍),以及酵母粉兩茶匙。後來還再補一瓢羹應該約合一湯匙的植物奶油。

切丁的筍子在倒入麵糰前五分鐘,加了一點蜂蜜去醃。添加料至少應在攪拌行程的最後五分鐘加入,不過我是讓竹筍丁加進去攪了十分鐘,因為有一點蜂蜜液體(筍子也因蜜而出了點水),所以要讓麵糰再多攪一下以免乾溼不均。

大吐司行程要三小時十分鐘,所以等啊等,到十一點半終於完成。

中間還跟 lili 討論她的麵包機,及向萬討教手製吐司的麵粉及酵母粉比例。本來我以為麵包機因為發酵行程短,故應該用了比手製吐司更多的酵母粉;但根據萬給的指導,麵粉及酵母粉的比例應為 100:1.5,則再按照 lili 指示的單位換算表 http://www.skybake.com/unit.htm,我加的兩茶匙(小匙)酵母粉約為 6g,與我所用麵粉的比例不正好是 1.5:100 嗎?--所以這樣看來,麵包機食譜並沒有用比較多的酵母粉啊。真是奇怪。

有一些跟我使用同牌麵包機的爸爸級作手,他們的實驗竟然還有到「酵母粉減為建議用量的三分之二,發酵時間拉長為六小時」的。據其所言這樣做出來的吐司,口感就很接近市售品的鬆軟度,雖然我想像中這樣發酵太久,麵糰好像會垮掉。 :D


好啦,總之做好的竹筍吐司,我非常滿意。筍的清香可與麵包香味互相增益,但筍味十分謙抑,不會喧賓奪主,而是暗暗襯脫;借「暗香徘徊」一用,可矣。我首次「隨便加油」製出的麵包機吐司,其嫩軟程度也遠勝按照食譜所定的油量。出爐時的紀錄如下:

終於出爐了,非常好吃,跟想像的味道一樣好:筍香和麵香還頗能相得益彰,感覺很清新。^_^ 且烤竹筍的口感本來就很好,軟嫩新麵包加上一點點脆筍丁,真是討人喜歡。不過我切的丁太少了點,美中不足。

筍丁因為有點苦(請盡量切不苦的部位,或挑不苦的筍),所以用一點蜂蜜醃五分鐘;露出麵包表皮外的幾顆感覺是鹹的,但包在裏面的則透出了些微蜜甜,頗美的。竹筍纖維粗縫隙大,所以很能吸味啦。

不過我做吐司是隨便加油,不照食譜量。今天是隨便倒葡萄籽油,不知確切的量是多少;再舀一湯匙可能10g的植物奶油。所以會比較軟嫩一點。

不過麵粉又太多了。所以變成一個在麵包機裏頂天立地的大傢伙。我其實已經比食譜減了八分之一杯ㄝ。大概是因為量麵粉太粗獷,常常滿過杯面吧! :D

這就是比較喜歡看爸爸們的麵包機測試報告、而不喜歡讀媽媽級大廚師仔細教學的後果。呵呵。

爸爸級測試報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240100&p=15
(內容甚多,二月初我讀這主題時覺得這一頁最多可參考處,所以布馬下來)

媽媽級大廚教學:http://leilako.com/recipes/breadmaker/machinebread_list.html

我的麵包機就是威寶 BM-500。



08/5/3 Sat 10:16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