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將什麼心比什麼心?

2008年06月22日


我昨天可是很小心調整生物時鐘,打算午夜零時整就噹-噹-噹!灰姑娘要睡覺去了。所以趁著半夜十二點之前的幾分鐘,倒玩得挺高興的。 :D

diana 說的好啊,「說你就是不能將心比心,還真一點沒錯」之類的,不過大家不要誤會,我是認為啦,她這樣說好像是在開玩笑吧。 :D

雖然我還真的很睏,不過早上睡到四點時起床上洗手間,那時還是很睏。但又躺回去後,咦,身體睏,腦袋倒醒了。就在那裡努力窩啊扭啊,想辦法讓不知吃了啥所以腸子發疼的可憐肚子少痛一點;可惜越來越清醒ㄝ。只好四點一刻就起床啦。不過,這個時間,已經比半夜一點起床正常很多了吧!

我睡前就在想,對啊,是該將心比心,可是要將哪個心來比哪個心呢?可惜(或說幸好)那時已經很有先見之明地關機了,不必再開檔案來長篇大論了。

其實也沒啦,這應該很短就可以講完了。


我們通常說將心比心,意思多半是用在「體貼別人的悲傷、困難、可憐、膽怯.....」等等,心理上的同情機制。而同情呢,也向來多用在「對處境比你可憐的--因此在這種意義上,比你低下或弱勢的他人--表示憐憫與同理」。

也就是說,嚴格說起來,將心比心和同情,應該都是一種在強勢�高位(人生較幸運較美好的位置)的人,施與或施捨給較弱勢�低位(人生較艱難困苦的位置)的人,的「恩惠」。

於是,如果我們期待某人具有「將心比心」的人格質地,通常我們一般的認知是:這個人應該對他人的堪憐處境具有同理心,對他人的悲哀難過能感同身受,對他人的困難無能可以體會並寬容,因此會說安慰的話語、給予各種各樣的陪伴、或會放低姿態更細膩地教導及示範.....等等。

但是,為什麼人們永遠要囿於<固定的刻板印象>?誰說將心比心,就不能是「心理弱勢者,去體會與同感於心理強勢者」?

這當然不是對弱勢者的「二次剝削」,而是,請看我的舉例:

讓悲觀的人換樂觀人的心(exm:有人一想到坐飛機就聯想到墜機;這時我就會跟我兒子說:你怎麼不想飛機可能因為小故障就繞回原場重飛或進另一場重飛,這樣你就會賺到兩次起飛經驗了!)

讓難過的人換喜樂人的心(exm:有人一想到兒子天天心不在焉就產生家長型焦慮;也有人因為兒子天天心不在焉,想的則是:真感謝上帝,我這輩子也是這麼心不在焉,上帝卻讓我能好好活到現在一點大事兒也沒出過!)

讓疲累的人換剛強勇敢人的心(疲累是相對值,尤其身體會極度受到心理影響,如果你一直相信你很疲累或你一定會很疲累,那,沒得說,鐵定累到你連叫爹叫娘都沒力氣叫。但,如果有個剛強勇敢的心,或根本不想什麼累不累的問題,遇到操勞的事就給他一口氣直做下去--包管你不會被累死,事情做完後還可換得真正的酣眠好睡,過癮啊! ^_^)


為什麼要鼓勵人類去比<負面的,消極的,弱勢的,自哀自憐的心>?

為什麼不鼓勵人類去比<正面的,積極的,強勢的,自喜自樂的心>?


我這麼愛講進化論,各位多少都看過我寫的一些相關意見吧。你們自己說,上述兩種態度,哪一種可以促成人類進化?不要說<人類>啦,我們講個人就好--請問,哪一種態度,可以促成每一個個人的進化?!

答案應該是再簡單明顯不過了。


關鍵就是:不要再一天到晚「只能」用所謂約定俗成的規則來辦事了!你的一生很可能會毀在制式的刻板印象之中;被那些刻板印象操弄到最後,它會啥也不把人生的美景與樂趣留給你的!


stone
2008/6/23 Mon 5:51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