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118

也記開學後兩事

2008年09月12日


9/9 禮拜二早上小孩遲訂便當、不幸該便當錢又因臨時交給負責訂便當的同學,最後不見了。

這事我一直想記一下,不過因為教課期間很累就沒多話。今早(9/12 Fri)因為在青那裡看到了什麼話題,我順著打打字、也就記錄完畢了。不過因為太長所以就沒能在青那裡貼文成功,先回來貼在這日記裡吧。

§§§§

2008/9/12 Fri 4am

我的經驗是(戰戰兢兢歸納出來的意見):小孩在學校好像<難免>比在家裡的生活常規表現得要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家裡總是不缺大人幫他收拾殘局,在學校則比較能表現獨當一面的能幹(因為有同儕比較,或老師鼓勵。老師鼓勵真是法寶,因為一鼓勵就激起小孩的榮譽感。)

所以我以前也很擔心小孩在學校吃飯比在家更掉滿地,後來發現好像還真的略好一點;
最近看到有位姐妹寫她女兒也去上小學附幼了,她也擔心女兒吃飯太慢,結果發現全班都一樣慢,老師則持包容鼓勵態度很溫暖,所以這一項她也放心下來。


既然以前小孩老師都沒跟我抱怨過小孩常規不良,我現在就決定放開心胸相信她:是因為小孩不到真的<不良>程度,所以不需向家長報告。

我也就大膽猜測,小沛沛的低、中年級老師也是一樣的態度。

所以我們就先別操這心了唄,要是老師也會抓狂那他一定會跟我們講的吧。我是這樣想啦。


像我兒子現在這位老師就<很勤於>告訴我,我兒子哪裡哪裡有問題。例如某天早上我兒子心不在焉忘了訂便當,被提醒以後老師叫他<自己走過去向溫媽媽交錢訂便當>,
這精明懶小孩偏偏在走廊上先遇到負責同學,就把五十元銅板交給同學,自己懶得走去訂便當處。

後來那五十元不見了,差點造成班上至少一人吃不到便當,老師只好自己先補五十,然後跟我兒子兩人輪流打手機找我講此事。我只接到兒子那通,當時也只好趕快走回學校問清楚怎麼回事。

老師說你兒子太聰明(我心想:老師,其實我是覺得他太懶惰,妳可以直說沒關係,我不會受傷的啦),耍小聰明的結果就是變成小麻煩。

我當時就把五十元還給老師;教訓我兒子以後務必認真對待訂便當一事;也跟老師一起提示那位自願幫忙收錢訂便當的同學:以後收到錢一定都要放進老師給的小錢包裡拉鏈拉好,才不會掉。

因為看到老師每天得處理這些錢啊、便當啊等瑣事,也覺得老師真的是辛苦。她說以前發生過類似掉錢的事,若讓交錢與收錢雙方各賠一半,會造成自願服務收錢的學生的家長嚴重抗議。

可我兒子偏偏就要當場跑來跟我咬耳朵(幸好講得真的很小聲,不會被別人聽到),說他看那同學的神色,懷疑是同學把五十元 A 走了。

唉我的天啊!小孩你不要越搞越複雜好嗎!而且不先反省自己就去咬別人一口,還是純粹沒證據莫需有的指控,實在有違我石家家風好嗎!害我真是連生氣都沒力生氣了(因為新工作已經很累了)

.......總之,我認為我小孩現在還是跟以前在雙峰時差不多散漫,但現在這位老師比較緊張型一點(也許遇過的來自家長的小麻煩也比較多,畢竟她已教小學二十一年,而以前那位老師才九年)

反正老師會經常跟我反應了,那就使我有機會多配合老師的要求或緊張,盯一盯我兒子確實有的問題,也就是了。未嘗不是好事。所以老師說什麼我就在合理範圍內盡力配合就是了啦。

寫得亂七八糟,不好意思。這些事我自己也還在想,所以頭緒好像也不太清楚。



9/11 禮拜四,第二個禮拜的課,過完今早四堂英語就又結束了。因為每個班都是每週兩堂英語,所以今天對四個班來說都是本學期第四堂英語課。我發下「CD 聆聽檢核表」,發現每班花個快十分鐘,向他們講解怎麼閱讀和利用「表格」這種文件形式,挺好的。我就是喜歡教點課程以外好似相關的旁枝,畢竟教與學都不能只有單線,那絕對會走入人生死胡同。

不過,還是有點自己覺得滑稽突梯的地方∼∼ :D

§§§§

2008-09-12 Fri 03:08:02

講個小笑話啦∼。去年開始台北縣規定小學二年級就要上英語(以前是三年級才開始),我兒子也就終於開始學英語。但,兩個學期,我們在家都沒聽過課本附的 CD,好啦我承認媽媽是懶的,不過對我來說他一年下來至少大小寫英文字母都認得了,看到陌生字至少拼得出來(當然不會唸),也就夠啦。

去教英語,老師同事之一有個很認真的法寶叫「CD聆聽檢核表」,每週規定小孩當週要聽 CD 的哪幾曲,還要像聯絡簿一樣請家長簽名認證。我一聽就覺得這厲害,要是我小孩以前的英語老師也這麼做,那我不是被迫一定得盯他聽 CD 了嗎?

所以我也在這四班身上實施此法。預告了三節課,第四節(就是禮拜四啦)終於印好了、也每一班都發下去;結果沒想到光講解怎麼讀表格、怎麼把每週聆聽內容寫在哪裡給說明清楚等等,就每個班都得花個五分鐘以上的時間。

話說老師我也是沒細讀上面的規定啦(規定事項直接沿用許老師寫的),這應屬<懶家長>行徑的遺緒。就有小孩發問:老師,可是我每天都有補習,這上面說一「天」至少聽三遍,我看一遍至少也要十分鐘,我沒辦法弄出三十分鐘ㄟ!

我一聽,嗯,有理,我也沒辦法弄出三十分鐘。就故意假做還是很兇很嚴的口氣說:好,如果真沒時間,我同意你們每天至少聽一遍。

好像每一班聽到我這麼說就都很滿意。

結果都下課後我無意間一瞥,什麼<每天>三次,人家許老師寫的根本是<每週>至少三次好嗎?!那位男同學啊!你每天補習會這麼忙,是不是因為你都把老師說<每週>要寫三百字作文,看成<每天>要寫一篇三百字啊?!

害得我平白無故真的變成惡姑婆,人家青春美麗許老師是人道的,一週聽三遍就好,啊偶怎麼變成強迫人家一週要聽七次?!(粉無聊的啦一直聽那個 CD!)


總之,唉!就是一個<老師和家長的習慣一定要分開,但實在很難分開>啦。所以怪不得中國古人對於能夠<公私分明>的人的推崇很高,因為偶這兩個禮拜以來,還真是很清楚體驗到:一個平常很混的媽媽要去扮演一個應該要很認真以便幫助小孩學習的老師時,那個角色錯亂度還真的一時三刻很難讓你不頭昏啊。


(stone補呼籲:喂石頭小姐,你講得很搞笑ㄝ!什麼公私分明,這個成語可以不要拿來這邊用嗎?!講得一付「於公當老師就要認真,於私當媽媽就要混,兩者一定要很分明」的暗示意味,怪不得萬小妹都要稱你為礦職的家長啦! 08/9/12 Fri 12:48 n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