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stone118

可怕的政策

2010年04月15日


昨晚在超商看到晚報頭版頭,台北縣要從九十九學年開始,所有國小�一至六年級,都每週增開三節英文課。我最不希望看到的事真的發生了......原本只讓偏遠小學申請這個活化課程專案,提撥經費補助與實驗的,竟然如此倉促就要變成全縣統一施行的<政策>。可怕的政策。

請問要去哪裡生師資?請問國小學生普遍國語文能力低落的現實,為什麼不先重視?請問每週三難得的讓小孩有機會自主學習的下午,就得這樣被犧牲嗎?請問不願意參加的家庭,有拒絕的權利嗎?!如此品質的教育決策,真是教育單位不用大腦、缺乏長遠思考、沒視野、輕忽國之根本的又一明證!

我不想再教英文了。我要去教華語!!!

2010/4/15 Thu 6:21am



在 wendy 家留言板寫的:

2010/4/23 Fri 2:28am

昨天在學校跟一位代課老師(正職老師請假兩週去美國觀摩小學了)聊了一下我反對的台北縣全面實施英語活化教育,她似乎有點震驚我這個<兼課老師>竟然會反對(我的意思是,兼�代課老師「有可能」會很高興這樣的政策,因為這表示看起來所有現任兼�代課老師好像都很有機會獲得更多的授課鐘點)。

我說:當然反對,因為師資一定會有問題。我們也許可以很快<找足>所需要的師資數量,但卻一點也不能保證師資品質。小學鐘點費又遠比家教鐘點費便宜;應該也比安親班、英語補習班便宜;做家教或補習班老師很久的,應該不會願意屈就於較少的薪資(假設大家都會有養家活口的壓力)。我認為會招聘到大部份沒有實際教學經驗的新手。

活化課程,我認為不應該是教<制式課本內容>,我也不能接受還是停留在會話;當然唯一只能以加強或多給閱讀經驗為範圍(我是說我只能接受這種方向)。要帶閱讀更需要有經驗的老師才可能做得好,但以我自己而論,我根本甚少給小孩講故事或讀繪本,我承認對自己來帶英語繪本閱讀、我沒把握帶得好。

連我這種天天在即興跟小孩講故事的,都自認帶不好了,那麼沒受過英語繪本閱讀培訓的老師,又怎麼可能帶得好?如果帶得不好,小孩來上課,還是會一樣對英文沒興趣或提不起勁兒來吧?那麼多這三節不是還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我更不能認同現在台灣小學生每年要上這麼多課,今看聯合報的統計數字,我們小學生的上課時數(一整學年)比中國都多一千節左右,更別提比左鄰右舍的日、韓、其他亞洲國家都多了快兩千節。真是莫名其妙到極點!

我跟代課同事說,我們的小學(專職)老師也是忒辛苦,哪可能有人真的科科通,他�她不太通不太擅長的科目還是得教,但教學品質就不可能高。還不如學學美國或加拿大某些作法,例如低中年級僅只有語言及數學課,讓這兩個基本能力能好好紮根,這樣才真正是在培養小孩子的<自我學習>能力。

樣樣雜糧都給,卻樣樣鬆。怪不得我們國家很難出專業菁英人才來跟全世界其他國家比。唉!當然這一推論是跳了太多層、很難說有相關性,但小學的上課時數太過破表�授課科目不合理地太多,絕對罪無可綰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