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芯&漩&紘 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讓孩子對你報喜也報憂

2010年01月18日
公開
50

讓孩子對你報喜也報憂 •文 張德芬 什麼是成功的父母? 成功的父母不是孩子有多孝順,孩子多有出息, 為你掙了多大的面子,帶給你多少安慰。 如果用這種標準來衡量父母的成功與否的話,太本位主義了, 也就是說,這是完全從父母的觀點來看“應該如何教養孩子”。 看到很多家長們,一心想要孩子出人頭地,美其名為“要他將來有出息”, 但是隱藏的議題可能是:“為我爭光,讓我以你為榮,別讓爸媽丟臉。 “有的甚至是:”我老了要靠你呢!“ 這樣的父母,讓我想起那些養鬥雞的人。 養鬥雞的人對他們的雞好得不得了,豐衣足食,細心照料, 目的就是希望牠上場的時候能夠打贏別的雞,好為養雞的人掙錢或是爭面子。 如果養孩子有這樣的動機在後面,這真是孩子的災難。 難怪現在的孩子們很多都不快樂。 這種把孩子當成自己資產、所有物的觀點, 在”新世界“這本書中作者有傳神的描述。 作者指出有些父母無意識的心聲可能是: 我要你達到我不曾達到的成就;我要你在這個世界上揚眉吐氣, 所以我也可以藉由你而揚名立萬。不要讓我失望。 我為你犧牲了這麼多。 我對你的不以為然就是有意讓你感到愧疚而且不舒服, 這樣你才會遵照我的意願行事。 我當然知道什麼對你是最好的,這點毋庸置疑。 我愛你,而且也會一直愛你,只要你做的是我認為對你有益的事情。 這是多麼有條件的愛啊。 另外的一種父母,也許對孩子沒有這麼高的期望, 但是以成年孩子的喜怒哀樂為他們生活的依歸, 關心孩子過了度,讓自己的關心,變成子女嚴重的心裏負擔。 我看到很多成人兒女,都已經四五十歲了, 對他們的父母只敢報喜,不敢報憂。 因為只要稍稍透露一點不好的消息,父母就開始大為緊張,問你一堆問題, 時不時還打電話來再follow up(追蹤)最新的情況。 要不就是暗示你他昨天晚上擔心得睡不著,飯也吃不下, 最愛看的電視也看不下去了.....等等。 一直要你再三保證,這件事情一點問題都沒有,他們才放過你。 很不幸,我到現在還是屬於這一族的兒女。 從小我就無法和父母分享我的負面情緒, 因為每次表達之後都會有一堆後遺症, 讓我發誓下次再也不要告訴他們我心中的痛苦了。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裏面,一群男生突然開始欺負我 (可能當年的我的確有些嬌縱吧,才惹別人討厭) 嘲笑我並且辱我,還把我的東西拿去丟掉(人多膽子就大了!)。 我哭著回家,告訴我的父母這件事。 他們第二天立刻到學校去, 在我的班上叉著腰要那些欺負我的男生都站出來,好好的教訓了他們一頓。 之後我爸媽開心的回家,得意洋洋地說他們如何為我復仇, 還嘲笑我說在學校惹了事還得要爸爸媽媽出面才能擺平。 他們的這種行為,完全沒有安慰到我,反而加重了我的創傷, 而且他們一句安慰的話也沒說,我只記得他們得意的樣子和嘲笑我的表情。 而他們離開以後,我當然受到更多同學的嘲笑和鄙視, 認為我很沒種,這種事就出動家長到學校來解決。 敏感脆弱的我,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很多人說我博客的封底是一個哭泣憂傷的小女孩, 他們不喜歡,覺得太悲調了 。 但是我內心的一隅卻相當與這個小女孩的形象應和, 也就是我那個還沒有完全被療愈的內在小孩吧。 有時還是會悲傷地躲在角落哭泣。 成功的父母,應該是讓兒女敢於跟你分享所有事情的父母, 不擔心你會批判他,有條件的愛他,或是懲罰性的不愛他。 也不用擔心你會因此加重他的負擔,整天無由來的為他擔心。 有一次我兒子放學回來就躺在床上,我問他怎麼了,他說不舒服, 我沒多問,就說那你休息吧。 過了一會兒,他來到我的桌前,拿了一個家長聯絡簿給我看。 上面老師寫著: 你兒子今天在學校裏和同學打架,罵粗口並且踢對方的私處。 請家長注意並簽名。 我看了第一個反應就是摟他在懷裏,關愛的說: "哦,寶貝,你一定好傷心哦!?" 我孩子立刻哭得泣不成聲,我一直好言安慰他, 告訴他人生氣的時候都會做一些自己平常不會做的事, 你覺得自己做錯的話就去跟人家道歉就好,不要責怪自己了。 然後我寫回信給老師,我說我兒子是個非常善良而且敏感多愁的孩子, 他的確有情緒管理的問題,希望老師不要太責怪他, 多給他鼓勵,我也會多加注意幫助他。 (我一點也不覺得我的孩子讓我丟臉,這是很重要的!) 我第一個關心的焦點其實就是我的孩子的感受。 他在學校做這種事,本身就已經夠難過了,我要先安撫他的情緒。 事情過後,我才問他一些細節,並且告訴他管理自己情緒的重要性和方法。 我曾經開玩笑地告訴我女兒,我希望你跟我分享所有的事情, 即使是你懷孕了,吸毒了,我都可以接受,而且一如往常的愛你。 我女兒轉著她骨碌碌的大眼睛,一副小大人的口吻, ”咳,對不起,媽咪,我在結婚前都不會懷孕, 而且,我連抽煙都討厭,更不會去吸毒。" “我笑著說,”我知道,我知道, 我只是希望你能夠覺得心安理得的跟媽咪分享你所有的事情。“ 我多麼希望我能得到父母這樣的愛啊。 不過既然我得不到,我要讓我的孩子得到。 寫這篇博文也是希望天下父母心, 請你們以孩子的感受為第一優先,孩子自己有自尊心, 除非受到打擊或是壓迫, 否則他們本身就有奮發向上的動力,不要去打壓他們吧, 讓孩子自然、快樂的成長,是吾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