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monique

禪:十二因緣2

2013年03月26日
目前,我不明白的是...

一見鍾情的情是哪兒來的?是過去世未了的緣。過去世的緣,有善緣、有惡緣,化成情緣,一開始都是美好的,只是緣分無常,緣起緣滅,難得長久。一見鍾情的情,總是非常淡薄。

我知道建助是愛我的。我曾經三次夢到我和他的過去世。夢中,他也救我救了三次。昨夜,夢中的他溫柔地看了我一眼,輕輕地親了我一下。

我不明白的是,五祖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無情亦無種,所以有情就一定會有種?所以,如果有情,就一定會成為墮入凡間的精靈,有情就一定會輪迴嗎?從「文昌帝君陰騭文」裡得知,文昌帝君某一世就是因為一個起心動念覺得某個地方很美,如果可以住在那裏也不錯的念頭,就轉世投胎到那個地方了。我不懂,人生的功課到底是什麼?我難道不能有任何起心動念?我又沒有做什麼壞事,我只是覺得某個地方很好,或著我只是心裡對某個人有好感,這樣都不行,這樣就得輪迴?難道我對某人或某事物有好感就一定是貪愛嗎?

十二因緣:
(一) 無明:即是愚昧,是由煩惱而起之惑。
(二) 行:即是業,是在迷惑之下,盲目行動造作之後果。這二支,是過去所造下之業因。
(三) 識:即是輪迴之主體,小乘佛教稱六識身;大乘佛教稱第八阿賴耶識。
(四) 名色:名是心識,屬於精神,色是父母精血,屬於物質,故名色,為成立有情生命體之要素。
(五) 六入:受精卵發育成胎兒,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具備。
(六) 觸:嬰兒出生後,根境接觸而生認識作用,唯尚無強烈之分別心。
(七) 受:兒童年齡漸長,有了分別心,這就有苦樂愛憎之感受。以上五支,是由過去世所造之業因,今生承受之苦果。
(八) 愛:兒童發育成人,生理成熟,就有性慾之需要,但對於其他方面猶未廣為追求。
(九) 取:年歲漸長,貪欲增長,由愛而取,周遍馳求,執著不捨。愛與取二支,是今生之迷惑。
(十) 有:因馳求執取,貪得無厭,這就積集成來世果之業因。此與愛取二支,就成為今生所造之業因。
(十一) 生:以現世之業力,報盡命終之後,復引輪迴主體,即業識之受生。
(十二) 老死:未來受生之後,再循著名色、六入諸支,而步向老死。生與老死二支,是未來世所承受之苦果。


於是,心中的問題先放一邊。目前,理論上,我知道要滅「無明」,要滅掉對大腦創造出來的「所有意念」的認同,就可以斷滅十二因緣。我要靜靜地,繼續等待、繼續觀察,直到我知道我已經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