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Enju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那些時刻是如此難得,所以如此珍貴。

floortime最簡單也最困難的地方6(完)

2007年11月13日
另一個跟著小孩腳步的關鍵是: 當個非常好的觀察者, 不要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 比如說, 有個孩子一直反覆來回說, "奶奶, 來. 奶奶, 來. 奶奶, 來." 因為他想確定奶奶會來參加一個家族特別聚會, 媽媽開始對這個行為不耐煩, 但是因為不確定奶奶會不會來, 她並不想去處理, 媽媽覺得最後要是奶奶沒辦法來的話, 小孩會很沮喪, 因為這個孩子只有一點點語言, 所以她認為只要不理他, 小孩就會忘了這回事了. 不過, 這個孩子並沒有停, 於是媽媽跟他說, "別叫了, 停下來." 媽媽也開始沮喪.
面對一個初具口語的孩子, 知道他的訊息是非常重要的---幫助他知道你了解他, 這也是一個把重複的語詞導向比較具創意對話的好方法, "奶奶來? 你要奶奶來? 還是奶奶在她家?" "要奶奶來, 要奶奶來," "奶奶來做什麼?" 也許你因為怕奶奶沒辦法來, 小孩會更失望而不想開這個話題, 不要考慮這個, 讓孩子想像. "奶奶來做什麼?" 如果孩子不知道, 問他, "奶奶來抱抱你? 還是奶奶來睡午覺?" "抱抱", 這時你可以拿些娃娃出來, 讓孩子挑哪個當奶奶, 哪個當小寧或莎莎, 哪個是媽媽, 看孩子能不能開始玩一些扮演遊戲, 如果他不能, 又回去反覆唸奶奶來, 那麼你不妨問他要不要打電話給奶奶, "要打, 要打," 如果這時候奶奶告訴小寧或莎莎她不能來, 那我們再開始處理現實, 我們可能必須面對一個哭鬧的孩子, 但是, 他並不是重複在唸同一句話了.
也許孩子會很失望---人類健康情緒的一種, 可能他會鬧一陣子, 五分鐘半小時甚至一天, 但是這是你早晚當他知道奶奶不能來時都要處理的情緒, 重要的是, 你了解小孩要告訴你什麼, 而幾乎大多時候這都是面對重複性口語最好的解決辦法, 也就是找到重複語言背後的意圖, 了解孩子想要告訴你什麼, 當孩子重複叨唸時, 也許他沒辦法說出什麼合語法的話, 但是, 因為他還沒有太多的語言, 在他不能解釋給你聽他真正要什麼的時候, 他能做的也只有口語的重複, 這其實正是我們會有的行為, 我們在失去一些語言, 或老是擔心記不住事的老人身上, 都可以看到同樣的行為.
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態度來處理肢體的重複行為, 問自己, "孩子想要告訴我什麼?" 在這裡的通則是---試著附予意義, 試著在看起來沒有頭緒的行為背後找尋意義, 假如他在晃或跳, 也許他喜歡這樣動身體, 假如他搖晃他的手, 也許搖晃手讓他開心, 也許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孩子的身體裡有興奮的感覺, 也許他腦海裡有音樂所以他搖晃雙手, 因此, 加入孩子, 試著對話, "好玩不好玩?" "好玩, 好玩," 一旦你加入他, 一起跳, 一起搖晃雙手, 一起指揮樂團, 一起彈奏音樂, 於是現在你們在做韻律性的活動, 這時, 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玩耍的障礙物, 看看孩子能不能改變一些, 比如說, 你可以由此變化出一些遊戲, 把你的手放在他的雙手範圍裡面, 所以在拍手時, 他會拍到你的手, 或者把你的手放在他的手外面, 所以他拍手時會碰到你, 問孩子, "媽媽的手這裡, 還是那裡?" 當你在做這些事的時候, 你會發現更多讓孩子快樂的事, 更多孩子的興趣所在, 總是假設孩子在做的事能帶給他某種程度的滿足, 然而, 我們可以藉著互動讓孩子更接近他的目的, 有些孩子需要很多感覺刺激, 所以我們要帶他去盪鞦韆跳球池溜滑梯, 讓他跳其他可以滿足前庭刺激的活動, 我們跟著一起做這些活動, 包括韻律活動, 音樂, 遊戲, 等等.
讓我做個總結, 我們今天談的是跟隨小孩的腳步, 這也就是, 仔細的觀察, 試著看到或試著附予你覺得沒有意義的行為某些意圖, 也許孩子做的事並不總是有意義, 但是, 相信我, 絕大多數時候你都可以找到原因. 創造互動, 在互動的時候, 不要嘗試得到固定的反應, 總是試著給他選擇, 總是努力得到新鮮感, 或是起碼不要事先知道孩子的答案, 假如你之前就知道孩子會給你你要的那個字或那個動作, 那麼, 你就是在帶領孩子, 你在寫他的台詞, 你在控制孩子, 假如你事先不確定孩子會給你的答案, 那麼, 你就是一個真正的地板時間人(Floortimer), 你真正在跟隨小孩的腳步, 你必須一直挑戰孩子往前一步, 在成長階梯上爬高一層: 更深的互屬, 更多溝通循環, 更頻繁的共同解決問題, 更專注在想像遊戲, 然後最後, 自發性的, 可以把意念連繫起來做合邏輯的對話. 於此種種發生的同時, 蛋糕上加分的鮮奶油是: 當你這樣跟小孩玩的時候, 你們會得到更多樂趣, 更多, 更多快樂. 是的, 你在教, 你一直在教導孩子, 但是你是在教他整片森林, 而不是一棵一棵的樹木. 謝謝各位.

(Greenspan, May 02,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