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ora ★mami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2008年07月20日
公開
22

從事投資顧問的我,從來都很愛自己的家人,愛自己的伴侶。至少 ,我以為是這樣。 我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緊貼著香港及美國股市,就是這樣,已經花掉大半生時間。餘下的時間就安置在情人、朋友、及家人身上。為了《愛得太遲》的內容,為了對家人、情人的內疚感而流過眼淚,但淚痕風化後,仍雖繼續為「將來 」而賣命。為了《無事常相見》的歌詞,為了曾被冷落的好友而眼淺過,但深呼吸一口氣,還是要營役餘生。 為了未能抽空回家團年,為了未能抽空陪女朋友驗身 ,我們竟花得起寶貴的時間來冷戰。但我想,父母、伴侶,都是最親的人,應該會明白的。 我的生日快要來臨,但沒有期待過,因為,根本沒甚麼值得慶祝。反而,想一個人靜下來,享受一刻的寧靜。在南丫島的度假屋內,我準備感受一個較孤單的生日。 在晚上,靜坐在度假屋的露台,沐浴在帶有點點鹽份的微風中,整個世界都變得很寧靜。突然,我迷迷糊糊的聽見頗陌生的聲音,我再細心一點聽…… 原來,他在跟我說話:「……年青人,我希望今年送您一份很特別的生日禮物,甚麼也可以。」 我想,我大概已經進入了夢境,跟神仙對話。我微笑回應道: 「是神仙嗎?那…… 我真的甚麼願望也可以提出?」 「對。」 「那,我就希望有一雙眼,能夠看透每一隻股票升跌時間。」 「沒有問題,那對眼睛已經給您了。」 夢醒了,一笑置之。 第二天,回到戰場上,我看著升得頗急的「森力鋼鐵」,心想 「它還可以升多少天」呢,突然間,有個發光的「3」字浮在「森力鋼鐵」之上。三天後,它真的插式回落了。原來,這份生日禮物是…… 真的。 我善用這雙上天賜給我的「眼睛」,在股票市場嬴了很多場勝仗。不過,我已經有很多天沒有見過家人和女朋友了。 今天回家,一推開門,就向著自己的房間走去,隱約的聽 ! 見媽媽說:「明天是爸爸生日,你可以回來吃飯嗎?」不過,爸爸立即搶著說:「不用回來,你忙你的工作吧!」 我放下了工作包,就走到客廳跟爸爸說:「如果可以的話我會……… 」突然,我看見爸爸的頭頂出現了一個發光的數字……「35」。我立即給嚇呆了。之後,我慢慢回到房間, 35天後,爸爸會…… 爸爸生日那天,我盡能力完成手頭上的工作,回到家,爸爸已經睡了。我在房間像小朋友的哭起來。三天後,我請了假期跟父母飲早茶,看見爸爸的發光的數字是「34」……原來,這是我還可以見他的次數。慢慢地,我也看見媽媽的頭上浮現了「45」這個數字。原來,看著自己跟家人的相處日子在無情的倒數,心,是很痛,很痛的。 星期天,被我冷落了的女朋友終於來電,想見一見我 。我們就相約在又一城的COVA見面,因為我記得,她很想到 COVA吃甜品,但我一直未有時間陪她。我到了好一陣子,她還沒有出現 ……半小時後,我看見站在大門口的她……頭上面出現了「1」字,我……還看見她身邊多了一個「他」。這次之後,我們真的再也沒有見面。 一個星期後,我辭掉了工作,盡量陪伴在家人的左右 ,用儲下來的積蓄跟他們去旅行,直至爸爸患了重病 …… 直至爸爸頭上終於出現「單位」數字。最後陪伴爸爸的幾天,我盡量逃避正面面對他,最多也只是低下頭跟爸爸說話 ,因為我不希望看見「3」、「2」、「1」。 在隱約看見爸爸的「1」字那刻,我離開了病房,走到街上。在途中我一直淚流滿面,眼前的東西都已經看得不清不楚。在醫院大門外,我看見媽媽,抹乾眼淚後,她的頭上竟然出現「1」字……媽媽 …… 我轉身看著身邊的途人,全部都在頭頂掛著發光的「1」 ……我呆呆地退後一步,就看著馬路上的巴士撞向自己,來不及反應,我已經眼前一黑。 很光…… 很光……原來,已經天亮了 ……原來我還在度假屋的露台上。多謝他的「生日禮物」,我想,我大概知道餘下的路應該怎樣行。 我們 ……是不是要看見「倒數」,才會懂得珍惜可以親眼看見他 / 她的「這一次」。 朋友:就由今天起,每次與父母、親人、伴侶、朋友見面,就請珍重珍惜。要學懂世事無常。 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10/238928/259352.81882013.wma

與2歲寶寶和平相處

2008年06月21日
公開
41

雖然,在行為能力上兩歲孩子已經獨立許多了,但是,面對逐漸進入「反抗的兩歲」,很多父母都是忙於應付孩子突如其來的情緒發飆問題,或是不能適應乖乖兒一改常態的變成不聽話的小壞蛋,自己的情緒也大受影響。   運用一些符合這年齡孩子的發展特性的相處技巧,以及用「隱惡揚善」原則,來作為幼兒行為矯正的基本概念,相信就能幫助您與您的兩歲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段困難的時期。 1.訂定規矩   兩歲孩子喜歡有固定的形式規則,您可以利用孩子這種喜歡成規的傾向,將一天中叫難處理的幾件事定下明確的規則,使他能順利的進行那些事。例如:一套固定執行的「就寢前儀式」,就可以解決叫孩子去睡覺的難題。   因此,訂立一套實際可行的規矩(避免過度善意和過多細節),並且能夠天天遵循不苟,才是明智之舉。 2.接納他對「一致性」的需求   兩歲孩子很喜歡「一樣」和「重複」,因此,盡量讓他的玩具和其他東西放在他擺的地方;家裏的各種家具也放在他習以為常的地方。一天當中的每一項活動他都喜歡,都要按著既定、預料得到的次序進行,因為他喜歡知道事情的結果,所以,請接納孩子對一致性的需要。 3.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   盡量不要和固執的兩歲半孩子正面接觸。尤其在孩子不願做你要求他做的事時,你得極力避免硬碰硬的衝突。最好是能夠轉移他的注意力。 舉例來說,假如他不喜歡換衣服,你不需要和他爭論不休,只要把他放在一個相當高度的地方,一邊動作迅速幫他換穿衣服,一邊和他談一些待會兒要做的事。 4.接受他尋求安全感的慰藉物   請接受孩子對慰藉物(如:喜歡的玩具、毛毯)的依賴,尤其是在旅行、搬家 在陌生環境中,慰藉物就發揮效用。因此,這些具安全感來源的慰藉物,對兩歲兒具有很大的意義,就連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偶而出現強烈的需求,藉此獲得安全感受。 5.避免給他討價還價的機會   避免使用「以後」這個的字眼,也盡量避免給孩子有和你討價還價的機會。否則就會捲進一場又冗長又沒結果的拉鋸戰,不如這樣說:「好啊,我們先做好──,再做──。」這可能會讓孩子忘掉他原來的要求。 6.改變話題或離開現場   要打破他的牛角尖,最好的方法是轉移焦點到完全不同的地方。你可以離開現場,或是帶著他離開;也可以用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新出的點子。   舉例來說,孩子心情不好,任何事都逗不了他開心;一個簡單的建議是:改變話題,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你問他:「咦,你的鞋呢?」這個方法通常效果甚佳。 7.讓生活處處充滿音樂感   這個年紀的孩子需要安閒舒適的氣氛。音樂有撫慰的力量,幾乎任何型態的音樂都能渲染出一片安閒舒適;媽媽的歌聲也有用。當孩子呈現低潮,錄音帶正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兒歌錄音帶。有些孩子(特別是男孩)喜歡自己有一架錄音機,他們會把自己的錄音帶放上好一段時間。 8.把重要的東西放在他拿不到的地方   兩歲孩子非常缺乏抑制力。把最貴重、最容易破的東西放在他搆不到的地方,也可以用門或其他的障礙擋住,或是把門鎖上,不讓他去那裏。等待孩子稍微大一點,抑制力比較強時,「口頭教導」及「講道理」才會容易得多,也較為有效。 9.不理會他的大哭大鬧   兩歲孩子大哭大鬧、聲淚交加時,最好的方法是不去理會他,能容忍多久就容忍多久。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及早明白,大發脾氣並不能使他得到什麼,父母甚至連理都不想理他。 不過,上上之策當然還是防範未然。父母需要預知在什麼時候,在那些狀況,孩子最容易出現情緒失控的狀況。 10.運用有效的口頭指令,引發孩子參與的動機。   要求孩子時, 避免出現不留餘地的指令方式,你可以試著運用這些好技巧 ☉說:「我們來做──」這樣的句子。 ☉「這樣做,怎麼樣?」也是一句引發孩子想要參與的問話。 ☉「收拾好,我們就出去玩。」加強的是「出去玩。」,如果「引誘」不了他,你還是得自己挑起大部分的工作。 ☉「積木要回家啦?」收拾玩具的時間到了,這句話也可以使孩子願意把積木歸回原位。若孩子不願配合也沒有關係。   如果上述口頭指令都不能奏效時,請您不必太在意,不妨開個玩笑,改變話題或是離開現場。

如廁訓練

2008年06月20日
公開
46

如廁訓練該何時開始,完全取決於孩子的發展。根據研究指出,18∼30個月開始如廁訓練,成功機會較大,而之所以非限定在某一年齡,則是考量每個孩子發展速度和成熟年齡不太一樣。家長毋須刻意提早訓練,重要的是,確認孩子的發展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CHECK!!寶寶生理、行為、認知3大指標∼』 ★生理篇 1可以坐、跑、走得很穩。 2一天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表示膀胱括約肌較有力量控制了。 3家長可以知道孩子約略固定於何時解便。 ★行為篇 1能夠安靜坐下來五分鐘,要不然可能沒辦法完成解尿或排便。 2可以自己把小褲子拉上或拉下,即使沒有辦法作得很完整也沒關係。 3孩子不喜歡尿布濕濕的感覺。如果孩子沒有太大反應,家長可以去增強此行為。 4孩子會告訴家長他做了什麼,例如便便等,表示他已認知到這樣的行為。 5表現出獨立的意願,想要自己完成事情。 6孩子平時如得到誇獎會很高興,代表他想要獲得成就感,及發展自尊心的概念。 7孩子對使用便器不排斥,反之,寧可晚1、2月再開始訓練,當中可先用口頭引導或圖片讓孩子瞭解。 8孩子願意有合作的行為。 ★認知篇 1可以聽從簡單的指示。 2知道每個東西都有它歸屬的位置。 3會說尿尿、便便這些字眼。 4排尿、排便前會先預告。不過這一點倒不必嚴格要求,如果事後告知也OK。 如廁訓練1、2、3 寶寶無負擔∼ 【第1階段】 ★POINT:如廁認知+坐馬桶訓練 當孩子出現上述生理、認知、行為指標後,家長便可考慮進行如廁訓練。一開始,發現孩子解在尿布上時,可告訴孩子「你現在尿尿�便便囉」,加強孩子對排泄和語言的連結。加上孩子這時白天能有2、3個小時尿布是乾的,家長白天可先將孩子的尿布拿掉,改穿小褲褲,配合定時如孩子喝水或用餐後1小時內帶孩子坐在馬桶上,時間約5∼10分鐘即可,讓他嘗試在馬桶上如廁。 初期孩子可能不見得能順利如廁,或是重新穿回褲子後才解了出來,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在故意找麻煩,而要把它當作訓練的機會,提醒他「尿尿�便便在褲子上會濕濕,感覺不舒服,下次可以到馬桶上尿尿�便便」等。之後,可以每隔1∼2小時便讓孩子到馬桶上坐一會,隨著孩子發展及練習次數多了,漸漸地成功的機會也會增加,這時候家長更應給予鼓勵,增加孩子的動力。 ★注意事項: 6∼12個月的小朋友膀胱容量較小,一天尿尿次數很多,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發展成熟且容量增加,孩子排尿間隔的時間便會拉長。家長如果太早訓練,相對失敗的機會就大。一般是建議待孩子白天尿布能有2、3個小時維持乾爽再開始訓練。 【第2階段】 ★POINT:如廁前預告+坐馬桶訓練 有了前期的訓練,之後孩子感覺到尿急或便便的時候,常會出現一些焦躁不安、摸下體的行為。家長發現時,可以告訴孩子「你現在想要尿尿�便便了」,並帶他去馬桶上坐好。如此一來,之後孩子每預期到自己快要尿尿、便便時,便知道要請家長帶他去廁所囉! 該階段最大的困難,即孩子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時,可能馬上就地解放了,讓父母措手不及。然而這些失敗都是如廁訓練的必經過程,還請家長保持耐心。由於孩子能進一步表達我要尿尿�便便,且暫時憋住尿意、便意,之後就定位脫下褲子再順利如廁,這需要建立在神經學發展更成熟的基礎上,以運用下身的括約肌暫時憋住尿尿�便便。據醫師臨床經驗來看,待孩子2歲後再脫掉尿布比較合適,少部份進展較快的孩子可以在18個月時進行。 ★POINT:穿脫衣物 2∼3歲孩子大都可自己將小褲褲拉下,只是動作可能比較慢,但剛開始為避免孩子憋不久而在過程中就地解放,家長可以提供協助,或將孩子的便盆放在他遊戲附近的角落,讓他想要如廁時,能夠趕快脫褲子到馬桶上做好,減少失敗的經驗。至於穿褲子的部份,可能要到孩子4歲後才能表現得比較好。 ★注意事項: 孩子2、2.5歲後會慢慢出現反抗期,不見得能按照父母的期望配合各階段訓練,家長不須刻意勉強。畢竟孩子能意識到想要如廁,暫時忍耐並至定點完成,才是如廁訓練的目的。如果孩子只是遵照父母吩咐,定時乖乖地坐在馬桶上,但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想要尿尿、便便,及知道要去上廁所,這也不叫成功的訓練。 【第3階段】 ★POINT:自己更衣如廁、夜間不包尿片 孩子能夠忍住尿意、便意,脫掉小褲褲再如廁,已經算符合如廁訓練的要求。之後孩子如能維持半年以上,沒有什麼錯失,家長可以接著觀察孩子夜間穿著時的尿片,如果經過六小時睡眠,尿布仍為乾爽的狀態,那麼就能讓孩子試著睡覺時不穿尿布。 ★POINT:自我衛生訓練 差不多至4、5歲的時候,孩子解尿後,自己用衛生紙擦拭下部的動作已能做得很好,而解便後的清潔,前期因孩子手不夠長,及肌肉力量限制,可能比較不理想,這方面訓練也是要到4、5歲才能達成,家長可讓孩子自己清潔,不過還是要再檢查確認為宜。 整個如廁訓練(含夜間不尿床、便便後的自我衛生)若能於2∼6歲訓練完成,就算大功告成。這時恰好是孩子要上小學之前,孩子擁有好的自我清潔能力,可避免衍生衛生方面的問題及適應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