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逸心 媽媽

建立孩子安全感

2005年03月26日
帯孩子小秘訣—建立安全感
上次分享帯孩子小秘訣—ㄛㄛ睏之後,讓我下一跳,應媽媽們要求,我想再野人獻曝一下,純屬個人經驗分享,我不是專家,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建立安全感
一、出生期
一個孩子如果越有安全感會越好帶。
孩子待在媽媽肚子裡大約9個月,他從可以知覺以後,媽媽的心跳聲,說話聲,腸胃蠕動聲就是他最熟悉的聲音,他看不到媽媽的表情,但媽媽對外在事物的反應所產生的生理變化,一定會影響胎兒。
一出生,他馬上得面對外在環境的改變,諸如溫度,被包裹感(別忘了媽媽子宮滿擠的),當然孩子的天生氣質有不同,但是一般孩子這時候會需要很大的適應。我的老大剛出生時很難帶,由於不足月生又需要照光,因此在嬰兒室待到第九天,一回家早也哭,睌也哭,日夜顛倒,非常沒有安全感。我是剖腹產,孩子爸爸白天忙,晚上我不想吵他,常常抱著女兒坐在地上跟他一起哭。當我知道這理論時,我堅持再辛苦也要自己帶,只要他醒著,整天對他說話,說什麼呢?說我對他的期望,不是那種長大後要怎樣的期望,是希望他早上玩,晚上睡。跟他說明現在是早上或是晚上,每一次要離開他都跟他說的很清楚,配合戒夜奶的方法,他45天大時,就可以一覺到天亮,而且不隨意哭鬧。
老二我不想重蹈覆轍,也想把所學做個試驗,
1. 從他在肚子裡,我就常跟他說話,我把在肚子裡的BB當成隨時抱在身上的孩子一樣的說。
2. 堅持24小時母嬰同室(那時只有台大榮總實施12小時母嬰同室,所以我只好一家一家婦產科問)
3. 堅持全母乳
4. 無論做什麼都跟孩子說
5. 幾乎所有孩子的事都一手包辦
6. 像個袋鼠媽媽一樣,走到哪都把孩子拎著走
7. 維持喜樂不焦慮的心 維持家庭美好和諧的氣氛
結果你們知道實驗成果如何嗎
她從出生就很能被安撫,還在醫院時,有教會姊妹來看我們,大人一彎腰就擋到她的光線,她發出阿阿的聲音,「這是XX阿姨,你在媽媽肚子裡就認識囉」馬上她就不阿阿阿。屢試不爽。
一直到4個月前她不曾哭過,頂多阿阿幾聲,怎麼可能對不對,因為她非常有安全感。他只有在醫院媽媽麻藥還沒退,而他需要被清潔那段時間離開媽媽,只要她恩恩啊啊,媽媽說「媽媽在呀,要做什麼呢?」馬上換來他的注目眼光,她可能不懂,但是這話有十足的安撫作用,連我家姐姐當時四歲,也學起來,「姐姐在呀,你要喝ㄋㄟ嗎?還是尿布濕濕了?」耶,一樣有效呢,當然囉,她聽姐姐的聲音也不少呢!
我可以跟她報備一下然後去吃頓飯,不用草草吃完。我可以去洗個澡,而不用擔心有一個娃兒哭到沒命。
他日夜分明,因為在肚子裡作息就很規律了,每天的第一次胎動,是我摸摸肚子溫柔的對她說,寶寶起床囉開始。每天的最後一次胎動,是我跟她說,晚上了,媽媽要睡覺了你也乖乖睡結束。期間只有一次早上我叫不起她,一直到中午才第一次胎動。還好那天我產檢,不然我還以為她怎麼了。
這個方法傳遍了我週遭的好朋友和教會的姊妹,認真照做每個人所得結果差不多都一樣。當然有一點個別差異,但已經叫每一個媽媽輕鬆許多。


摘自智惠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