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逸心 媽媽

妹妹耳朵積水

2008年02月27日
帶哥哥看醫生,順便看一下妹妹...

因為老師說妹妹今天有流鼻水,
所以一起讓妹妹看病,
檢查出妹妹有鼻涕倒流的現象,
所以早晚睡覺前和起床後都會想要用力咳嗽,
但是痰積在喉嚨深處咳不出來,
若繼續用力咳會咳傷喉嚨....

重點是發現妹妹右耳竟然有積水現象,
媽咪問了一個白癡問題,
是不是洗澡進水的阿?!
醫師說不是哦∼
媽咪剛剛網路查了一下,
洗澡進水只會在外耳,
妹妹這現象應該是疑似中耳炎哦∼

***************************************

【媽咪查的資料:中耳炎積水】
嬰、幼兒的耳咽管與成人的耳咽管相比之下,
顯得比較短、比較水平,而且比較鬆弛,
所以在感冒時,
細菌或是病毒比較容易從鼻咽部經由耳咽管一途,
擴散至中耳腔,因而導致中耳炎的發生。
換言之,小朋友的感冒比較容易併發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一旦發生,就應予以積極的治療,
否則有可能會造成一些併發症及後遺症,
中耳積水就是其中之一。

中耳積水會造成部份傳導性的聽力喪失,
對於在學習階段的嬰、幼兒會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必須給予抗生素治療,
若是治療及追蹤兩至三個月以後,
中耳積水的症狀仍未消失,
則需施行中耳通氣管植入手術。

這是一個僅需短短幾分鐘的門診小手術,
小朋友在全身麻醉(不一定需要氣管內插管麻醉)下,
耳科醫師利用手術用顯微鏡,
在耳膜上切出約零點一公分大小的開口,
將中耳積液抽吸之後,
再在耳膜上嵌植中耳通氣管。

此一通氣管除了可以引流中耳積水外,
最大的功能在於讓中耳腔的氣壓大小與外耳道相同,
以免中耳腔在長時期慢性發炎狀況下,
氣體壓力變成比外耳道低,
也就是說耳膜外側的壓力大於耳膜內側的壓力,
造成耳膜內陷,增加將來發生膽脂瘤的可能性。
 
一般來說,手術後小朋友不會有任何不舒服,
也不需要給予任何止痛劑或其他藥物,
而且生活作息照舊。
唯一要注意的是耳朵不要浸水,
以免造成中耳感染發炎及耳漏。
中耳通氣管在耳膜滯溜的時間從數月至兩年不等,
需要在門診定期追蹤至通氣管自行排除脫落為止,
再經檢查,若無再積水,
整個治療過程方可告一段落。

**********************************************

年齡:3歲4個月又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