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媽咪

支會成員大會演講

2016年03月20日
演講內容如下,本篇另受邀刊登於西台北週訊。我實在不願意被刊出來,因為內容大都引自總會大會講辭,了無新意。但支聯會慈助會長、支聯會長一再強調沒關係,我只好照辦了。

「撇下這九十九隻,.........去找那隻迷路的羊」

多年前有一次搭計程車,好不容易把三個小孩安頓就坐後,司機一臉狐疑地問我:「這三個都是你的小孩嗎?」我回答是,接著他又說:「這樣比較保險,萬一其中一個怎麼了,妳還有二個。」我聽了立刻回覆:「這三個孩子在我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其中一個怎麼了,就算再生100個,也無法取代他的地位。」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在我們父母眼中是如此,在天父眼中更是如此,祂不希望失去任何一個孩子,所以經文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馬太福音18:12)然而,我們要如何幫助迷失的羊呢?我在2015年10月總會大會找到三個方法:

1.「在教會裡,為人服務若要有成效,就必須透過父母的眼光和天父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十二使徒戴爾•瑞隆長老)
坦白說,在教會從事探訪事工,回饋可能不立即,也不顯著。這時如果我以她的父母或天父的眼光來看待此事,我發覺自己變得更有耐心、更有愛心、更有耐心、更堅強、更不怕挫折。正如瑞隆長老所言:「這種擴展的視野會讓我們的心打開,去體恤他人的失望、恐懼和心痛。」

2.「不要專注在我做不到的事,而是要專注在我能做到的事情」(十二使徒蓋瑞•史蒂文生長老)
探訪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親訪、書信、電話、安息日關心、簡訊或APP等。不可諱言,親自探訪是最理想的方式,但是如果時間不允許,其他方法也很好。有用嗎?答案是肯定的。記得有一位姐妹在深夜傷心欲絕,是另一位姐妹的簡訊,將她拉出失望的深淵。有一天我覺得非常沮喪,這時,我的探訪教師突然LINE我,內容正好回答我的問題。只要我們專注在能做到的事情,把它做做好,長期下來,一定會看到成果,因為「藉著微小而簡單的事能成就偉大的事。」(阿爾瑪書37:6)

3.「做了自己的一小部分,主就會幫助那些人走上回家的路」(亨利•艾寧會長)
一位長老定額組會長分享他如何帶領近40位準長老回來教會,他說:「我認識鎮上每個不活躍的人。他們大多數都有小貨車。我也有一輛。我到他們洗車的地方洗我的車。久而久之,就成了朋友。

「一直到他們的生活出現了問題。人生總是會有問題的。他們告訴我,我聽,但不指責。等到他們說:『我的生活出了問題,一定有比現在這樣更好的情況吧』,我就會告訴他們缺少的是什麼,還有到哪裡可以找到。他們有時候會相信我,這時候,我就帶他們一起來。」

我們周圍是否有已經迷失、或快要迷失的羊呢?如果我們透過父母的眼光和天父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然後專注在自己能做的事上,主就會幫助那些人走上回家的路。願我們一起努力吧!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