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恩典潔白

閃卡

2008年08月03日
首先要確定的是:閃卡的目的為何?多大的寶寶要用?

基本上閃卡在嬰兒時期作用在於視覺的刺激,要讓視覺神經細胞對傳導訊息的能力,得到豐富的刺激,變得順暢,日後任何透過視覺所接收的訊息,都能快速的傳到大腦中相關的區域,而讓大腦快速的做出回應,使身體與環境產生好的互動。但如何是幼兒,就除了上述功能外,還加上記憶的刺激,因此用來學文字與圖像的認知,是有一些效果的,寶寶會因為常常看,而記下,所以會找出來,但是用閃卡來做數學的學習,恐怕會把數學老師都氣瘋了,那是不可能的事,過去到現在都一樣的現象就是,孩子很聰明,背公式很多都記得住,計算能力很棒,但遇上應用問題就完了,重點就在理解能力。

所以運用閃卡功能會在早期的視覺刺激,幼兒時期的認知記憶,真的要讓寶寶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培養閱讀的習慣,只能說會後悔。

接著提供一些數據,文字閃卡的規格

紙張以西卡紙為主,不要有亮度的較好,字是正方形,也就是說12.5cmx12.5cm,

可由電腦列印下來再貼在西卡紙上,

第一階段:特大字 12cmx12cm~ 15cmx15cm 紅色字 爸爸 、媽媽

第二階段:次大字 10cmx10cm~11cmx11cm 紅色字 身體部位名稱

第三階段:大字 7.5cmx7.5cm~8cmx8cm 紅色字 常見的名稱

第四階段:中字 5cmx5cm 黑色字 前面學過的字

第五階段:短句 2.5cmx2.5cm~3cmx3cm 黑色字 學過的字編成短句

第六階段:小書 1cmx1cm 黑色字 短句編成書

字體應該縱向排列,由上至下,卡片比字體每邊叨都多個3-5cm即可,功用是避免拿的時候遮住字體,方法要由後往前拿出,所以每張字卡被面的中央或左上方要寫下正面的字或句子,才能在拿出卡片的同時,將字句唸出,要快速的更換字卡,每次五張,(除了第一階段的爸爸媽媽),每天閃個五次,閃完就收起來,不要讓孩子繼續看或把玩,三天再換二張新的卡片,大概是這樣。

很辛苦的做法,不孩子還小的話是值得的,記住功能在於視覺的刺激與記憶,

還有很多該加強的,希望對你有幫助。打不下去啦!

參考資料

www.littebear.com.tw 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