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Diary

羽球拍介紹

2012年09月13日
通常會問店員球拍好壞的人,大多是初學者或是只是打趣味性的家長。真正看的懂羽球比賽或是會打球的人,則是自己選購球拍居多,因此我針對你容易碰到的客人做說明:
1.材質:目前主流以碳纖維(Carbon)為主要材料;高價位的則以鈦金屬網(Titanium,Ti)強化結構強度;而廉價的球拍多以鋁合金製成。如果是一般家庭和小朋友打好玩的那種"休閒羽毛球",買鋁合金的就可以了。
2.重量:一般人以為球拍愈輕愈好,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以目前的科技,球拍空拍的重量多介於80~90g之間。買的時候還是要揮揮看順不順手才準。光看這項數值並不夠客觀。
3.長度:一般來說標準球拍長度約為665mm,加長型約為675mm,加長型較好進行長球揮擊和殺球,短拍則反應會較快。如果只是給小朋友公園裡玩好玩的,台灣有許多廠牌都有出小朋友專用的短拍,對於四肢仍在發育且未達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小朋友應該是較佳選擇。
4.中管硬度:目前尚未對中管的軟硬度做出國際標準。一般說來,中管愈軟,揮起來愈順手,但是殺球的力道會相對較弱;中管愈硬,需要較高的腕力,殺球力道會較強,但手腕較容易因殺球動作受傷。一般社團或民間球隊的玩家使用軟中管的羽球拍通常較易上手,但這並非絕對。當然,校隊級的也是有人愛用這類球拍。
5.平衡點:平衡點愈靠近拍尾,揮拍愈輕鬆,反應也較快,較適合雙打中的防守型球員;平衡點愈遠愈靠近拍頭,擊長球與殺球較好施力,但是反應會略慢些。適合單打和雙打主後場的球員。通常以285mm為標準,超過則偏攻擊型,不足則偏防守型。
6.最高承受磅數:這是指球拍所能承受最大穿線磅數,磅數愈高,就能承受愈高的穿線磅數。高磅數可以使球拍擁有較好的控球力,但是回球時會較辛苦,而且只要擊球角度稍有些微偏差,穿高磅數球拍線的球拍將較不容易順利回球難以控球。基本上,只有腕力強的人才有能力善用配有高磅數球線的羽球拍。休閒用球拍穿線磅數最高不須超過20磅,甚至使用廠商預先穿好的基本羽拍線即可。而社團型或初學者可從18~20lb開始嘗試。
7.平頭結構:這種結構在Yonex中稱為isometric系列,不過目前已經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設計。此種結構設計可以加大"甜球區"(球拍上可輕鬆回擊羽球的區域)。
8.muscle結構:一般球拍側面的穿線孔之間多為平面設計,muscle結構則是成雲狀突起。此種結構可以使所穿的羽拍線與拍框充分密合,可延長球線壽命,亦可提高控球力與球員的手感,並充分發揮球拍的材料性質。通常具備此結構的球拍價錢較高,且一般人與初學者難以感覺出兩者間的差異,因此多為中高階球員使用。
9.奈米科技nano:可以使球拍更為強韌,也較有彈性,但目前各選手的使用狀況回報,似乎是廣告成分高於實用成分...
10.幾U幾G是什麼意思?:U是指球拍重量,以Yonex的標準,常見的3U為85~89g 4U為80~84G。G是指握把尺寸,G4為周長86mm的握把、G5為83mm的握把。手小的人要選細一點的握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