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Ethan 媽媽

日期

#Tag

給孩子的備忘錄

2009年09月22日
公開
50

給孩子的備忘錄 我兒, 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裡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 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 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 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 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 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 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 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如不用用功讀書。 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緊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 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 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 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份,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你的爸爸 梁繼璋 -------------------------------------------------------------------------------------------------------- 梁繼璋(1955年8月17日生),英文名Michael,香港電台副節目總監,結婚三年半, 有個比他年輕二十載的妻子,老夫少妻,他常有一個夢魘。 梁繼璋在二十七歲那年結過一次婚,他說離婚後交過幾個女友,每次都因年齡差異分手。 想起現任太太明知將來會孤獨終老,女方家人又大力反對,仍義無反顧跟他,他感動得哭起來。 梁氏夫婦大婚,女方親戚缺席杯葛,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梁繼璋父親當年也跟他一樣,娶了個少妻,梁媽媽比梁爸爸年輕十五載。 梁爸爸七十五大壽那年,收了份大禮──直腸癌。切除直腸,做了個人造口,還未適應,癌細胞又再侵襲他的腎, 未來得及醫治,又去了喉嚨,做完切除手術,已不需要學習以儀器發聲,因為他已經撒手塵寰。 老夫慘,少妻更慘,六十二歲忽然失去老伴,梁媽媽接受不了,清晨扎醒,仍飛奔入廚房張羅, 又煲湯,又煲粥,因為老伴在生時,每個早上都喝她的湯和粥...是姐姐提醒她:「阿爸過身了,你不用忙吧。」 梁媽媽呆呆望著空氣,良久說不出話。 說到這裡,梁繼璋的眼紅了一圈又一圈,暫停了訪問,停不了是,他對妻子的憂慮。 「那個畫面,令我聯想到我太太,我好似先看到預告片,預計將來我太太也會像我媽咪一樣,孤獨到老。」 兩代如此,我豈能不提梁繼璋的爺爺,也是在七十多歲得了直腸癌,然後離世。 這樣的宿命,傳了給梁繼璋父親,梁繼璋預計,他也逃不了這宿命。 「我七十歲,太太才五十幾,女人五十幾,無論如何也不是黃金歲月,我每次想起,都有心痛感覺,但她仍然嫁給我,我好感動。」 梁繼璋的太太莊嬿藍(原名莊妙晶),是一九九七年樹仁校花,做過模特兒,現在在新城電台做主編及報導員。 莊媽媽覺得女兒標緻可人,選擇多的是,犯不著揀個老太爺。 原在九龍香格里拉訂好的酒席,也因女方家人極力反對告吹。 「每次約會,電話停不了,她先是沉默,然後電話傳來嘩啦嘩啦的告誡聲: 『他年紀都可做得你阿爸了……將來妳無幸福,將來妳就像拖住老阿伯看醫生一樣……』」 老夫少妻的結局,旁人忙不迭告之,但莊嬿藍堅持。 一九九九年七月三十一日大婚,女方沒有一個親戚出席,就連她的大家姐、二家姐跟細佬都杯葛這頭婚事。 年輕夫婦婚後可以玩幾年,再決定生不生孩子,莊嬿藍深知丈夫「時日無多」,今日不生孩子,明日他便沒機會看孩子成長。 所以,她即時由愛美的少女,變成肚皮長滿妊娠紋的師奶。 「她本來是校花,很愛美,怕整天坐多了屁股會變大,飲茶等位等半個鐘,都堅持站著, 而她明知懷孕會令身材變形,妊娠紋會伴她一生,為我,她寧願放棄多幾年的美麗,即刻做師奶,生下了兒子。」梁繼璋很感動的說。 到兒子二十一歲,梁繼璋是六十七歲,預計有機會目睹他成年。 「但養兒育女,只令她辛酸,彌補不了餘生孤寂。」 像梁繼璋媽媽,老伴去後,連嗜好都沒了。 老伴在生時,兩老會趁孩子睡覺後喝杯小酒,以白酒、啤酒配牛雜、叉燒,老伴走了,梁媽媽連消夜這習慣都沒了。 「雖然可以叫子女陪她喝酒?我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仍然彌補不了母親喪伴的空虛啊。 將來我太太,都會是這樣,仍對我不離不棄,不是愛,又是什麼?」 哽咽將話說完,梁繼璋情不自已號哭起來, 香港電台錄音室內,像空谷回響,震盪著中年男人的號哭聲,久久不散。 本文摘自--梁繼璋給兒子的信

我有幫別人更快樂嗎?

2009年09月22日
公開
1

文.黑幼龍 一年多前我看過一部電影叫《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講一個人聽到自己罹患絕症噩耗時,會想做什麼事?故事從一個億萬富翁(由傑克尼克遜所飾演)在病房遇到了另一個修車工(由摩根費里曼所飾演)講起,兩個人都因癌症住進醫院,走到了人生盡頭。 過世前想看、想體驗的事 有一天,億萬富翁看到技工一直在書寫,很好奇追問才發現他在寫人生清單(a bucket list),他剛進大學時,哲學老師叫他們列出的一份人生清單,寫出他們在過世前想做、想看以及想體驗的事。 億萬富翁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點子太棒了,隨後也列出自己的人生清單,兩個人還結伴做了許多想做的事,包括賽車、打獵和旅行,在世界各地留下許多快樂的足跡。 有一天到了埃及金字塔,技工突然變得很認真嚴肅,不管是表情還是話語都很慎重,他說埃及人一直有個傳說,說人死後到天堂門口會被問兩個問題,回答的內容會決定你往哪裡走。 第一個問題是:「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 億萬富翁聽了之後沉默不語,因為他雖然擁有私人飛機、豪宅和美食,十分富有,極其享受,但他回答不出來,因為他的確不快樂,他知道有很多東西不是金錢能換得的。 他無法回答,催促著趕快說第二個問題, 技工說:「那你在世上這一生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 億萬富翁聽了更加沉默,甚至生氣,因為他是個大老闆,對人極為嚴苛,常常挑剔找麻煩,不要說幫助人快樂了,甚至還讓人很不快樂,是別人痛苦的來源。加上自己還離過四次婚,唯一的一個女兒不相往來,他這一輩子從來沒幫助別人快樂過。 減少批評、責備、抱怨,才會快樂起來 我對那一幕印象極為深刻,我們現代人都忙著工作,競爭壓力很大,如果我沒猜錯,很多人跟我一樣, 從來沒想過第一個問題:「我這一生快不快樂?」 而對第二個問題, 反應還會是: 「問了還不是白問,我還能怎麼樣?還不是得上班、下班?」 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當然不一定。同樣的環境職場,同樣的工作,如果我們很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感恩惜福,也會在逆境中抱持正向態度,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程度就不一樣。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有沒有幫助別人更快樂?」 可以想的東西就更多了,似乎跟第一個問題關係很密切。 一個不快樂的人,很難帶給別人快樂, 因為他的想法、作為都是負面的。 卡內基講得很清楚,人要減少批評、責備、抱怨和挑毛病,才會快樂起來,也才有可能跟別人好好相處溝通,帶給別人快樂。 我有個朋友是快遞公司總經理, 有一天他的助理跟他說: 「總經理,拜託你不要這麼愁眉苦臉的好不好?」 他生氣地說:「難道我連自己不快樂的權利都沒有嗎?」 那小姐說:「你真的沒有權利愁眉苦臉,因為你害得我們的工作士氣也很低落。」 在家裡也是,如果父母愁眉苦臉,孩子也沒辦法快樂起來,影響一家人。 自己積極正向,不僅自己能快樂,也會大大影響別人的。 學會讚美,帶給別人快樂 我最近在看巴菲特的自傳,裡面提到員工都很喜歡跟他一起工作,因為他很會讚美別人。 其實巴菲特以前並不是快樂的人,內向、害羞和退縮,他是在二十幾歲參加卡內基訓練之後改變的,他在自傳裡提到卡內基有16次之多,講到他如何從退縮害羞變得有自信,懂得跟別人溝通,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甚至讓他娶到老婆。那是他在一次訓練得獎後,十分開心快樂,晚上才有自信開口跟女朋友求婚,結果一舉成功,更加深他日後持續改變,愈來愈有信心。 我們在台灣長大的人,特別是40到60歲的人, 不太會也不好意思讚美別人。 但要帶給別人快樂,就要先學會讚美別人和聆聽別人說話,這部份我們以後慢慢再談。 寫《追逐日光》的尤金·歐凱利是美國KPMG會計事務所的總裁兼執行長,他也是在發現自己得腦瘤,生命只剩100天後,寫下最想做的事,結果發現前幾項都是想去跟別人說感謝和讚美的話。 他寫信給一個高中同學,說自己跟他在一起時有多開心,結果對方沒回應,他乾脆打電話去,才知道對方根本沒收到,他就在電話裡說了起來, 對方也很真誠地回答他:「你在我們班上什麼都是跑第一的,第一個當總裁,第一個做什麼什麼的,現在連去天堂都是第一個的,但我們早晚都會在天堂見。」 尤金·歐凱利在死前給我們的建議就是,不管你現在幾歲,身體健康狀況如何,都要把你想做的事情儘量往前移,不要等到五十幾、六十幾才做,現在就去做。 我看完書,立刻打電話給我在美國的妹妹,告訴她我們以前在家裡有多快樂,最佩服她不記仇,不會對人懷恨在心,我講完後好開心,她也好開心,這就是我講的,自己快樂,對別人說出讚美肯定的話,就能帶給別人快樂。 在新的一年,不管你是做哪個行業,什麼樣的工作,每天進辦公室前,都可以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我快樂嗎?」、「我能不能幫助別人更快樂?」 那麼一天的工作就會很不一樣。

八十二個微笑的臉

2009年09月07日
公開
1

八十二個微笑的臉 作者:楊淑芬 小兒子的級任老師會在家長聯絡簿上,寫些兒子在學校的表現,同時,老師有兩個橡皮圖章,一個是微笑的臉,用來表示孩子在校表現良好,值得稱許,不過,如果孩子在校不遵守秩序,上課大聲講話,作業忘了寫,或和其他小朋友吵架....,就會被老師蓋一個哭臉.... 一天我從美容院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一進門,就看兒子一張紅撲撲的小臉,向我跑過來:媽咪,妳回來啦!當時,我好累,嘴巴仍然說著那冷冷的老話:「去把你的聯絡簿拿來,讓我看看你又得幾個哭臉?」此時,小兒子抱著我的雙腿,撒嬌地說:媽咪,今天我們一起數一數,這學期我總共得幾個微笑的臉好不好? 小兒子一說完,立刻從書包裡拿出聯絡簿,數一數,這個星期到底有多少個微笑的臉?他甚至翻到上星期.. 上個月.. 十月, 九月...小兒子低著頭,專心又高興地數著:三十..三十一....四十五...聽著兒子興奮的聲音,我的眼眶竟泛出淚水!是的,兒子,你有好多好多微笑的臉,值得我和你高興地一起細數,我為什麼要一直反覆挑剔你那為數不多的哭臉呢? 記得上星期,我騎車載著兒子到外頭買麵包,當時,天空下著毛毛雨,我叫兒子坐在機車後座,不要亂跑,我買完麵包馬上出來,當我付完錢, 走出麵包店時,看見小兒子懶洋洋地整個人,趴在機車椅墊上,我一看,好生氣地大聲罵他:你趴著幹嘛!坐要有坐相!這時,小兒子挺身坐起,笑著對我說:媽咪,你看我多聰明,我趴著,用身體蓋妳的座位,就不會被雨淋到,妳坐上去,屁股就不會濕濕冷冷的了! 兒子啊!我當時真的好感動!可是媽媽太忙,太累,媽媽心中的感動又忘記了,只記得去數你又得幾個哭臉,媽媽很壞對不對?  當我含著淚,望著可愛的兒子時,他天真興奮地抬起頭,告訴我:媽咪!這學期我總共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那時,我緊緊摟抱住兒子,真心喜悅,滿足地對他說:媽咪今天加你十八個微笑的臉,好不好,讓你有一百個微笑的臉!於是,我在兒子聯絡簿上,畫上十八個微笑的臉,並簽上我自己的名字.......   握緊拳頭時,好像抓住了許多東西, 其實,連空氣都沒有抓到!  張開雙臂時,好像雙手空空, 但是,全世界就都在你手心! Copyright 2002,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唯識--傷痕實驗

2009年08月01日
公開
1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 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由好萊塢的專業化妝師在其左臉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觸目驚心的傷痕。 志願者被允許用一面小鏡子照照化妝的效果後,鏡子就被拿走了。 關鍵的是最後一步,化妝師表示需要在傷痕表面再塗一層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 實際上,化妝師用紙巾偷偷抹掉了化妝的痕跡。 對此毫不知情的志願者,被派往各醫院的候診室,他們的任務就是觀察人們對其面部傷痕的反應。 規定的時間到了,返回的志願者竟無一例外地敘述了相同的感受—人們對他們比以往粗魯無理、不友好, 而且總是盯著他們的臉看! 可實際上,他們的臉上與往常並無二致,什麼也沒有不同; 他們之所以得出那樣的結論,看來是錯誤的自我認知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這真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原來,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樣的眼光。 同時,這個實驗也從一個側面驗證了一句西方格言:「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嗎? 一個從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視的眼光; 一個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有什麼樣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 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 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正是自己的內心; 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 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人生...沒有人替你買單

2009年07月27日
公開
34

人生...沒有人替你買單 中外家長教育小孩的差異 有朋友從美國回來。大概有十多年,他沒有吃過正宗的家鄉菜。于是找飯店為他接風,相談甚洽,賓主盡興。 但是到了結賬的時候,鬧得卻有些不愉快。他拿出了錢,非要AA制(自己付自己),當著他妻子和孩子的面。 我感覺他是給了我一個狠狠的耳光,當然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但是一向隨和的他卻執意要如此。 回賓館的路上,我很是不悅。他問我:"是不是覺得我AA制(自己付自己),是沒有給你面子。 "因為關系實在太好,沒什麼可以隱瞞的,我點了點頭。他說,那我講個故事給你聽。 在威斯康星一所中學里。有兩個孩子出去爬山,一個中國孩子,一個美國孩子。 他們選擇的山比較危險,因為風化,時常有岩石坍塌。這兩個孩子很不幸的在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了坍塌。 結果,兩個孩子分別被困在了巨大的岩石與碎石的兩邊,那個美國孩子被碎石砸傷了腿,一動就疼徹心肺, 他判斷,自己是骨折了。 天氣很快就要黑了下來,黑暗像個巨獸一樣要吞噬掉整個世界。如果到了夜里,寒冷和饑餓, 也許會讓他們眩暈,甚至奪去他們的生命。于是,那個美國孩子開始嘗試著,用手支撐著自己的身體, 慢慢的向岩石堆上爬去,他受傷的腿上的血跡染紅了整個岩石。快要爬上最大的那塊岩石的時候, 他的傷腿踫到了岩石的稜角,劇痛讓他無法雙手繼續用力抓住岩石,他重新掉落下來, 在岩石上滾來滾去,像個皮球一樣。傷上加傷的美國孩子幾乎絕望了,躺在岩石堆里, 大口大口地喘氣。但是十幾分鐘後,他因為寒冷而開始感覺到麻木的身體提醒他,必須要出去。 這一次,這個美國孩子取得了成功,他爬上了岩石,但是岩石距離地面還有兩三米的高度, 這個孩子的腿無法讓他平穩落地,他干脆閉上眼楮,選擇了全身滾落下去。沒有人能想象, 這個孩子是如何堅持爬回小鎮的。他向別人冷靜地講述了自己遇到危險的地點,時間, 而且說有一個中國孩子很可能還在那里。 經過檢查,這個美國孩子左腿脛骨骨折,在滾落岩石的時候,肋骨受到撞擊,也折斷了兩根, 身上踫撞出來的傷口和淤青不計其數。大人們把他送到了醫院,然後去救援那個中國孩子。 那個中國孩子被找到的時候,寒冷和恐懼已經讓他奄奄一息,再晚來一會兒,很可能就會失去生命。 朋友說到這里,我忽然發現他的孩子已經羞得滿面通紅。突然,孩子像是下定了什麼決心, 對我說:"叔叔,那個中國孩子就是我。""那個美國孩子為什麼比他堅強,你知道嗎?"朋友忽然問我。我搖搖頭。 朋友說:"其實說起來,原因簡單得讓人無法置信,只因為美國人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出去吃飯都是AA制, 他們每個人都會告訴孩子一個必須AA制的理由,那就是無論什麼事情,人生里沒有人替你買單, 就算你的父母,摯愛,也不會。"所以,這個美國孩子知道,要活下去必須靠自己,無論有多麼危險。 而中國孩子則受到過太多的幫助,遇到危險,哪怕是不行動就會喪失生命,他也習慣性地等待著別人的救助。 "沒有人替你買單",這麼簡單的一句話。AA制吃飯的一件小事,就塑造了美國人現在獨立拼搏的特性, 我忽然想回去把這個故事告訴我的孩子聽,我要告訴他,雖然有些時候,錢不是問題,幫助他也不是問題, 但是,沒有人會替他買單!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告訴更多的孩子,沒有人會替他買單這個道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