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柚子媽咪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孩子過早識字易導致缺乏想像力

2008年01月20日
小學教師發現:讓孩子過早識字易導致缺乏想像力
  如今的學前班紛紛開起了小學一年級課程,教拼音、寫漢字、學計算,忙得不亦樂乎。然而,來自多所小學校的調查顯示,這種不正規的學前教育給孩子智力發育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在小學三年級開始顯現,有的甚至影響其終生。
  為此,市民進委員會呼籲,儘快清理、規範學前班,還孩子們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

  學前班都在教什麼
  記者走進地段街附近一個學前班時,屋內近20個孩子正一筆一畫地學寫漢字。一位年近六旬的教師說,這是專為即將升小學的孩子辦的學前班,功課基本上以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數學為主。記者問到孩子的學習情況,老教師隨意叫起幾個孩子,讓他們口頭計算了“15+30”、“40-29”等算術題,結果準確無誤。
  在隨後對另外幾個學前班的採訪中,記者同樣發現了幼稚教育“小學化”的現象。
  在與幾位元家長的交談中,記者瞭解到他們的觀點幾乎一致,即希望多教孩子一些知識,並認為如果不開設這類課程,是不負責任,會耽誤孩子的前程。一位家長表示,提前讓孩子掌握一些小學課程,將來不吃力,還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學習外語、電腦等。同時,現在升中學、考大學,甚至跨區上小學都要考試,誤了哪一步都不行。   據市民進會員、市政府幼稚園園長黃躍榮介紹,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開始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在哈市兒童中相當普遍。學前班為招徠生源,家長要求學什麼就學什麼。一些幼稚園迫于生存壓力,也不得不在大班孩子中滲透小學課程內容。
  學前班應該教什麼
  市民進秘書長蘇永忠認為,幼稚教育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從幼兒心理、生理特點出發,因材施教,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哈市進入學前班的孩子年齡大多數為5歲,這一年齡段應重點培養其觀察力、抑制力、想像力、語言表達能力,即訓練其形象思維。現在,家長們普遍把學前教育簡單地理解為認識多少字、會算多少題。這種教育完全違背了孩子心理、生理發育規律。人的思維發育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而孩子們在學前班裏靠死記硬背獲得知識,使其思維發育出現逆轉,使孩子喪失了培育形象思維的關鍵階段。
  市政協委員、兆麟小學教師徐秋雲介紹,在近年的音樂教學中發現,上過學前班的孩子普遍缺乏想像力,聽音樂做律動很吃力。
  市民進會員、奮鬥小學教師孫曉萍認為,在學前班孩子不適宜的情況下,強行施加學習壓力,回家還要按要求完成作業。在這種重壓下,易使其產生“學習是苦差事”的錯誤想法和厭煩情緒。
  據介紹,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後,最初確實比其他孩子適應快,字跡工整,學習不吃力。但這種優勢大約在兩個月以後就逐漸失去,並漸漸陷入劣勢。而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儘管前一個月較為吃力,但卻在不斷進步中培養起了學習興趣,且有學習後勁。
  學前班亟待規範清理
  為什麼把識字、算題當成學前教育會這麼普及呢?徐秋雲認為,家長普遍存在的功利性、從眾性和學前班的一味迎合是重要原因。包括對幼兒形象思梧養在內的智力開發短期難以顯效,往往被家長忽視;而認字、算題這些知識教育在他們看來卻是實實在在的。
  蘇永忠認為扭轉家長的認識誤區是當務之急。要通過細緻的宣傳,使家長瞭解兒童智力發育規律,使其認識到開發智力是無價之寶。同時,幼稚園、學前班不能為了商業目的而一味迎合家長,違背教育規律。
  市民進會員、蘇甯小學教導員尹秀成認為,國家對學前班的開設有明文規定,而哈市幼稚園處於飽和狀態,數量已達到500所左右,遍地開花的學前班應予清理。
  市民進會員、市教育研究院王桂秋認為,哈市幼稚園雖然數量較多,但存在地區分佈不均衡、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應進行宏觀調控,實現整體提升,為孩子們營造一個科學、健康的學前教育體制。

在你迫不及待去實施今天所學到的一切時,我們卻要潑點冷水。不要以為指導孩子早期閱讀只要肯去做就可以了,很多家長做了很久卻還收效甚微,原因恐怕就在於沒能走出這兩個誤區——
一、閱讀等於識字
這類家長的思路看起來很清晰:要讀書當然就得識字,不然怎麼讀?孩子學會了多少張識字卡片,一本書背下來又認識了多少字,他們就特別興奮,到處跟人炫耀。其實絕大多數專家學者都認為,識字根本不應該成為學前兒童的主要任務。
在識字之前進行的閱讀可以稱為“前閱讀”,孩子可以通過對圖畫和大人講述的理解慢慢體會讀物的內容,這就是個學習的過程,也是個享樂的過程。慢是慢一點,但孩子的收穫會很多,而且過程中很快樂。
對孩子來講,閱讀就應該是一種像吃飯、玩耍一樣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作業。認字也好、背誦也好,種種打著培養兒童早期閱讀能力的旗號硬性要求孩子達到某種教育功利指標的方式,都不符合學齡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水準,我們不能這樣去做。
二、買書注重實惠
千萬別以為字越多越好,圖畫太多浪費錢。曾以有位少兒出版社的負責人就談到類似令人擔憂的現象:從他們社出版的各類童書的銷售記錄來看,比較受歡迎的多數是以文字為主的傳統圖書,而一些海外引進的大圖、多圖、少字的新型童書銷售起來則略遜一籌。
這種現象由價格而起,也由觀念而來。傳統童書印刷、紙張方面成本都比較低廉,價格自然不高。海外版為追求色彩鮮豔,往往成本較高,價格難免居高不下。再加上家長觀念上總認為圖片多、文字少,薄薄的一本就要十幾元甚至幾十元,性價比低,太划不來。
其實,兒童閱讀的興奮點大多是在色彩和圖片上,那些文字繁多、拿起來沉甸甸的大塊頭,家長覺得買著實惠,孩子看起來未必領情。孩子不愛看,價格再實惠,也毫無價值。看起來,還得遵循兒童生理、心理發展的規律來指導孩子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