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柚子媽咪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閱讀等於悅讀」

2008年09月26日
<本文出自"國語日報" 並感謝寶媽的分享>
「閱讀等於悅讀」,你覺得的確如此嗎?目前大部分的家長或教師都能認同閱讀的重要,但是,要孩子「悅讀」,仍會面臨一些小麻煩,該怎麼解決呢?  
      ★狀況一:孩子雖然學過注音符號,但是看故事書還是要家長念,怎麼辦?

  這樣的情況,有可能是:孩子年紀可能較小,對注音符號拼字不熟悉,理解速度慢,但又急於看懂;孩子也可能較無自信,擔心理解有誤,因此想依賴成人。

  ☆建議:學習任何語言都有過渡期,因此當孩子對注音符號尚未熟稔前,理解速度自然較慢,家長不需要心急,還是可以陪著閱讀,協助孩子發展認知能力,順便增進親子情感。陪讀時,可用遊戲增加閱讀趣味,引發孩子主動閱讀的興趣。

  1. 看圖說話:讓孩子看繪本的封面,先從「故事名稱」以及「封面設計」中,構想、自編可能的故事內容,使孩子先對故事產生興趣,再一起閱讀,效果往往更好。

  2. 對話表達:為了幫助孩子試著自己拼字,建議選一本對話有趣的故事,由家長念敘述句,遇到對話時,讓孩子念,除了練習拼音外,也可以隨故事情節練習語調的抑揚頓挫。這類練習對孩子的說話、朗讀能力很有幫助。一段時間後,漸漸減少家長念讀的部分,增加孩子朗讀的內容,逐漸放手,讓孩子慢慢跟上來。

      ★狀況二:孩子只看圖片,不愛看文字,排斥字數多的故事書,怎麼辦?


  色彩豐富、構圖新穎的圖片,本來就比文字更能抓住孩子的目光,況且圖片提供孩子想像空間,要孩子較喜歡文字的確要有方法。

  ☆建議:剛開始最好不要挑選純圖片的繪本,以免孩子對文字產生疏離。孩子通常對於小巧的設計接受度較高,家長不妨從小本的故事書開始,讓孩子閱讀短文,可針對孩子感興趣的議題,提供相關類別的故事。至於百科類的故事書,因為內容比較豐富,文字、圖片、表格設計比較複雜,建議小三以上再提供閱讀。

      ★狀況三:孩子不喜歡寫閱讀學習單,想到要寫學習單,寧願不讀書,怎麼辦?

  ☆建議:「寫作」是一項學習者需要主動思考、轉譯想法,並建構文字的歷程,也就是說,「寫」是需要訓練的。所以,讓孩子寫學習單,是希望透過書寫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從記錄下來的大意、佳句以及啟示中,掌握閱讀成效,了解孩子閱讀理解的力。因此,妥善設計「閱讀紀錄單」是重點:

  1. 簡化學習單:對年紀小的孩子,書寫文字的比例應減少,填空式的學習單,通常孩子較容易接受,也易於完成。

  2. 邊寫邊畫:讓孩子將印象最深的頁面或情節用圖畫表達,同時,透過繪畫內容和孩子討論,誘導孩子在畫面旁增加文字補充,往往可以引發他們更豐富的想法。

    ★狀況四:孩子總是寫不出故事大意,怎麼辦?


  ☆建議:對孩子而言,「故事大意」比「心得感想」還要難寫,因為感想可依感覺書寫,大意卻不能隨心所欲,需要運用歸納的能力,因此,許多孩子常寫出缺乏組織、整理的文字。

  1. 討論後再下筆:可以讓孩子與其他孩子,或者與老師、家長討論故事主要情節,透過經驗分享再記下內容。

  2. 幫孩子抓大綱:可以和孩子討論故事的主要情節,例如「主角」、「開頭」、「困難」、「結果」,再讓他們依據綱要回答問題,這比讓孩子憑空寫出一段文字要容易多了。

  ★狀況五:家裡有一堆書,但孩子只愛看漫畫,怎麼辦?


  ☆建議:市售漫畫良莠不齊,教師、家長往往因為漫畫的文句簡短、缺乏修辭、內容暴力煽情等因素,反對孩子閱讀。所以,這是一個必須正面處理的問題。

  1. 討論漫畫的價值:孩子真的很愛看,就需要讓孩子知道漫畫的本質與家長的顧慮。漫畫是運用圖片來表達跳躍的情節,所以常出現誇張手法;字體小,對視力有不良影響;另外,看漫畫就像看電視、上網一樣,需要有所規範,以及約法三章,例如,讀漫畫就要搭配一定比例的文字書。

  2. 挑選好漫畫:目前市面上還是有許不錯的漫畫作品,透過漫畫方式,呈現科學、歷史的知識。如果能夠透過篩選方式,提供孩子閱讀,也是比較積極的作法。

  3. 為漫畫寫學習單:讓孩子整理出漫畫情節,描述主角的遭遇,這個作法會產生一些有趣的效應。有些孩子寫出來了,我們可以檢視孩子看的漫畫是否逾越了孩子的心理程度;另外,這方式會讓孩子發現,有些漫畫情節鬆散、不易整理的特性,是不利思考組織的。

  閱讀是重要的基本能力,透過閱讀,我們希望孩子能建立更豐富的知識系統,培養他們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孩子把「閱讀」視為「悅讀」,需要大人稍微「加油添醋」來提起孩子的興趣,這一方面得由家長和教師多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