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兔子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爬行讓寶寶更健康

2008年04月16日
爬行讓寶寶更健康


文/計才芳

《我爬,我爬爬爬!》
  爬行是寶寶大動作發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它是寶寶會站、會走的準備動作,下面就來看看關於爬行的好處吧。

△爬行好處多:
  爬是一種很好的全身運動,能使全身的各個部位都參與活動。當寶寶爬行時,他需要昂著頭,挺著胸,抬著腰,上、下肢要支撐身體,動作要協調才能保持平穩。由於姿勢的經常變換,還能促進小腦平衡功能的發展。爬行也能促進寶寶眼、手、腳協調運動,從而促進其大腦的發育。

  從寶寶的心理發展來說,爬行對寶寶的運動知覺、方位知覺的形成都有良好作用。爬行是寶寶向世界更主動的探索,寶寶可以克服距離的障礙,去接近他感興趣的人和事物,活動範圍隨之擴大,為寶寶擴大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及開發智力。

  此外,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根據檢測,爬行時要比坐著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著多消耗兩倍能量,這樣就有助於寶寶吃得多、睡得好,進而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有些寶寶不爬就走:
  雖說爬行對寶寶的好處很多,但還是有些寶寶沒有經歷過爬這個階段,是不是他們的智力發展比會爬的寶寶稍差一些呢?

  就醫學的觀點來看,會站、會走是每個寶寶爬行的目的,換句話說,爬行是寶寶站、走的準備動作。然而,爬行並不是寶寶生長發育絕對必經的階段,小兒科醫師認為,爸媽不需要因為寶寶不爬,便擔心他在生長發育上出了什麼問題。

  醫生不會以寶寶爬行與否,來評估寶寶的心智發展,只要其他的發展像動作、感官、智能、語言、社交技巧等都有進展,而且符合年齡標準,就沒有所謂「發展遲緩」的疑慮。因此,不要強迫一個不打算爬的寶寶非爬不可,順其自然就好。

從客觀來說,寶寶爬與不爬是天性使然,因人而異。寶寶不爬並不表示他有什麼損失,然而對於肯爬的寶寶,如果能多給他爬的機會,那麼他必然有更多的收穫。

☆阻礙寶寶爬行原因:
  在自然的情境下,大多數的寶寶都會經過爬這個階段,然而因為大都市的生活空間較小,嬰兒床、遊戲床、學步車的普遍使用,或爸媽因為寵愛寶寶而經常抱著、背著,或怕寶寶會弄髒或吃到髒東西或因為安全問題的考慮,很少給寶寶在地上爬的機會,於是有些寶寶便略過了爬的階段,直接進入站和走的學習。

  可見環境因素是現在寶寶不會爬的主因。對此,有時候幫寶寶換個生活環境或者更換主要的照顧者,情況便可能改變,例如以寬廣的地板取代遊戲床,換個贊同寶寶多爬的保母,或者交給生活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帶,都可能讓原本不爬的寶寶自然而然爬了起來。

★七個月開始訓練:
  在寶寶七個月左右就可以對他進行爬行訓練了,這個訓練需要爸媽共同幫助寶寶來完成。

  一般寶寶在六個月左右會坐,坐穩了以後的一個月,爸媽就可以教他爬行了。可以讓寶寶趴在有墊子的地面上,爸媽用手抵在寶寶的腳後面,寶寶就會有條件反射,用腳蹬踏爸媽的手,爸媽這時就可以把他的腳往前推,這樣慢慢寶寶就學會爬行了。

◇幫助寶寶學爬的方法:
  有很多寶寶在剛開始學爬的時候,只能趴著玩但不能向前爬,或者是在原地旋轉及向後退,爸媽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爸媽可以教寶寶練習,可將寶寶身體俯臥在床上,在他前面放置一些有趣的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並不停地說:「寶寶,電話響了,快來拿啊!」另一個人則在寶寶身後用手推著他的腳掌,讓他借助大人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讓寶寶試著自己爬。

  剛開始的時候做幾分鐘就可以了,如果寶寶哭鬧或者是不願意做的時候,就不要再繼續,要以寶寶的情緒為主,隨著時間再慢慢增加次數,持之以恆地訓練,寶寶就能學會爬行了。

◆安全措施:
  在寶寶九個月大的時候,身體才能慢慢地離開地面,雙手前後交替,開始順利地往前爬行。這時候爸媽要將爬行的環境準備好,爬行的地方必須軟硬適中,摩擦力不可過大或過小,可以在地板上放置各種色彩鮮豔的玩具、圖片或拼裝軟墊,給寶寶營造安全的爬行環境。

※box:爬行的裝備
  教寶寶學爬時,最好給寶寶穿連身衣,爬行時不會露出寶寶腰部及小肚子,同時衣服合身,沒有太多累贅的東西,不會影響他爬行的興致。注意服裝的前面不要有大的飾物及扣子,防止寶寶趴下時,弄痛寶寶的身體。幾個月大的小寶寶體重較輕,爬行時可能還不會磨破皮膚,而大一些的寶寶由於體重的增長,用肘、膝爬行時容易磨破皮膚,因此,寶寶爬行時要穿上護肘、護膝,所穿的衣服要寬鬆、舒適、柔軟,又不至於妨礙運動。

http://www.woby.com.tw/wobyboard_detail.asp?ID=2782

網站 2007-09-17 18:40:37 補充

寶寶不會爬,要不要緊?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江明洲

案例:
小琪是一個九個半月大的女娃兒,在她七個半月大時已經可以坐的很好,但至今仍不會爬。隔壁鄰居與她年紀相仿的小寶已經在練習匍匐前進,看在小琪媽媽的眼裡,她非常擔心小琪會不會有問題,甚至擔心將來不會走路,因此急忙帶小琪到健兒門診尋求協助。

網站

2007-09-17 18:40:57 補充

嬰幼兒藉動作刺激腦部成長
傳統上,「七坐八爬」代表的是嬰幼兒發展的指標,也因此往往被祖父母或父母親,用來衡量小孩是否表現「正常」。 我們知道,剛出生嬰兒的大腦內含有數十億的神經細胞,他們多數尚未髓鞘化。
在包括像移動及某些動作的刺激下,神經細胞得以快速地髓鞘化,此時腦的重量也快速增加。神經細胞的髓鞘化,建立起腦細胞間的快速聯結通路,此神經網路的建立,是日後高功能認知學習的第一步。

網站

2007-09-17 18:41:17 補充

因此,嬰幼兒的發展呈現一個動態的過程。要評估腦功能的發展,則可藉由嬰幼兒表現出來的心智動作,是否符合相對應年紀的發展里程碑──也就是在某個年紀下,多數人都具有執行某些動作的能力:例如,一至兩個月的嬰幼兒發展出社會性的微笑;三至四個月的幼兒開始用雙手來探索世界,頸部的控制更趨成熟;六個月大的幼兒開始學習坐;八到十個月大的幼兒會爬;而一歲的小孩則是會走。

網站

2007-09-17 18:41:36 補充

爬不爬沒有關係
然而,在動作發展的評估中,「會爬」,並不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學「爬」的目的是為了之後能站、能走。有些小孩,可能會跳過「爬」的階段而直接學站學走,甚至往往較同儕更早學會走路,這就是在發展里程碑的個別差異。

因此,就醫學的觀點而言,只要寶寶其他心智動作的發展並未落後,爬不爬並沒有關係。
況且,如果跳過「爬」的階段而會走,因「走」所需的肌肉協調與平衡,和使用的肌肉群較「爬」複雜,會走,即代表了寶寶的動作發展沒問題。

網站

2007-09-17 18:41:55 補充

嬰兒跳過爬、直接走的原因
瞭解動作發展的個別差異性後,我們也要知道幼兒不爬,是不是有其他因素。幼兒不爬的原因歸納如下:

一、環境因素
由於都市化的影響與生活空間的限制、父母親的心態問題等,都是造成幼兒不爬的原因。因為空間狹小,寶寶只能在娃娃床上活動;而父母親過度疼愛寶寶,常常將寶寶抱著,或者不忍寶寶哭泣,將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以及擔心地板太髒,而不願讓寶寶在地面活動,這些都會剝奪寶寶學爬的機會。

網站

2007-09-17 18:42:12 補充

因此,父母親可以佈置一個適合寶寶爬行的空間:可以用塑膠軟墊或巧拼地板,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同時必須注意安全問題:桌角最好是圓形或貼上護襯,插座使用插頭蓋,除去所有危險物品,包括:刀子、剪刀、小彈珠、筆、筷子、銅板等,另外,可以選擇認同「爬」的重要性的保母,或是由鄉下的爺爺奶奶來帶,可能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二、心理因素
三、生理因素

網站

2007-09-17 18:42:29 補充

會爬寶寶有哪些益處?

究竟「爬」對寶寶有哪些益處呢?
一、訓練肌力,促進粗細動作發展。
粗動作(如翻身、坐、站、走)以及精細動作(如手指拿物)的完成,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肌肉群。爬行本身可以強化軀幹及相關的肌肉,並且會運用到手眼協調,故可促進粗細動作技巧,將來有助書寫、閱讀和運動技能。
二、增加手眼協調,培養距離感。
三、強化平衡感。
四、累積生活經驗、學習成長。

網站

2007-09-17 18:42:58 補充

結語
「爬」並非幼兒動作發展中必要的一環,也不能單獨用來做為心智遲緩的評估。如果寶寶有「爬」的意願與動機,家長應為孩子們佈置一個寬敞又安全的空間。
寶寶若是肯「爬」、多「爬」,會有助其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