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Qua~

別叫莫札特當律師,陳水扁唱歌

2007年06月18日
越來越覺得,一個人有沒有人緣,是與生俱來的特質,也許可以透過教育達到某種進步,但是要跟那些天生有人緣的人比,還是很吃力
靜思語錄說,不要比,比像兩把利刃,一把刺向別人,一把刺向自己。
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有"群性"?又有誰敢保證他的"群性"是合格的? 又有誰是完美的?
政治人物一定要有群性,宗教家,要有群性,科學家,工程師,卻不一定很討人喜歡。
看到一個長輩,有群性的人會主動打招呼,弄得長輩樂乎乎,沒有群性的人害羞的躲在媽媽的背後。

朋友忽然熱情邀請你要去吃飯,但你原本就有計劃,但不去就傷了朋友的心,去了對不起自己,有群性的人會配合,沒群性的人不給臉~
在一個重人情和關係的社會,群性很重要,他會為你的才能加分。
在這個小小的房間內,透過網路,我卻發現那些之前教過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不那麼特別突出的,在虛擬的環境裡,卻能展現才華。
許多我們認為對人類社會有貢獻的人,如莫札特、牛頓都不是太有"群性"的人。
想想看,世界如果少了莫札特的音樂,生活會有多無聊,沒有牛頓,我們也許不知道什麼是"飛機",沒有陳水扁,台灣的政壇會有多乏味~
我們現在的基礎教育,卻試著要莫札特當律師,陳水扁唱歌,牛頓跳舞?因為大家在學校裡,要配合團體的要求,要有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