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Qua~

網路上癮的症狀

2008年09月19日
陷入迷「網」—認識網路上癮

王沂釗 著

現代人的生活真是多彩豐富,各樣形形色色的感官刺激不僅在真實世界裡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在虛擬世界中虛構幻想的動畫影片、逼真的電腦電視遊戲軟體,同樣是誘惑著人心。而最吸引人駐足凝神,留連忘返甚至是廢寢忘食的地步,莫過於能超越時空藩籬的網際網路應用。

網際網路的發展最初是為聯結分散個別資料庫的訊息傳遞管道,以利決策中心能做有效的分析與決策。隨著網際應用的版圖擴大及資訊科技進步,網際網路成為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幫助我們節省查閱及蒐集資料的時間,相對的因為其便利性,卻也增加了我們對網際網路的依賴,像是花較長的時間坐在電腦螢幕前盯著不斷變化的圖文資料傳輸,或是期待有更驚奇的回應……你在叩我嗎 >^_-< you must over 18 years old.

網路上癮的症狀
心理學家開始注意到有些人一上網就不會想要下線,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獲得心理的滿足(像是資訊取得、人際親近、情感交流、感官刺激等)即使下了線,腦海裡仍然縈繞著線上的事務。美國Goldberg醫師最早於1996年根據臨床診斷的案例提出「網路上癮症」看法,同年匹茲堡大學 Kimberly Young教授,著手進行相關網路成癮者心理及行為的研究,他並斷言若對於網際網路有著過份心理依賴的程度,有可能發展成為成癮行為。這些成癮的行為包括了:

1.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服務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時情形。

2.對網路存有某種幻象與夢境,同時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線上才能得到滿足。

3.上網時與頻度愈來愈超出原先的預期,曾努力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沒有成功。

4.一種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持續慾念或徒然的努力出現,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或是脾氣易躁。

5.會花許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例如搜尋相關的網站、汰換或添購新的電腦周邊設備。

6.因為網路的使用而放棄或減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職務或是娛樂休閒活動,會為了上網甘冒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會損我的危險。

7.即使察覺網路使用造成的各種生理、心理、社交的傷害,仍照常使用網路;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感、焦慮或沮喪。

這裡有一份「網路上癮指數評量表」 可供下載回去做,看看你是否也是屬於迷網一族!


網路上癮的機制
交通大學教授周倩則將網路上癮定義為:由重覆地使用網路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慾望,同時產生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帶來的快感一直有生理及心理依賴。換言之,當匿名及便利性網路使用帶給網路使者心理上的快感時,不斷獲得的快樂經驗使其逐漸著,迷然後失去「時間感」,使用的時間愈來愈長而不自知,如此不斷反覆循環,加重網路的依賴,最後終於形成網路上癮的傾向。

從上述網路成癮耐受性、強迫性上網行為、網路退癮反應及沈迷行為的相關等問題,可以瞭解網路上癮主要是以心理上的依賴為主的心理病理機制。而多數的成癮患者基本上都有自己獨特的病因與環境因素,就是共通的人際問題和自己的弱點;因此我們不難瞭解造成網路上癮行為可能和內隱的人格特質、掌控感、生活價值觀人際疏離或身心不適等困難有密切的關聯,,從適應的觀點來看,很可能與藥癮與酒癮或賭癮很類似,是適應不良的行為或因應情緒問題而衍生的次級疾病,如憂鬱等內在心理問題的投影。

縱然藉由網際網路之虛擬實境的應用,可以輔助自我學習的效果,以彌補真實世界的遺憾,不可否認地,多數人還是會利用網際網路,將潛藏在心裡深處的慾望、親近的需求在未曾謀面的ip前,透過文字的「對話」,將多樣的自我面貌毋需壓抑的扭曲或是經過偽善的矯飾得以呈現。也正是脫下意識的防禦,好好統整並且瞭解自己生命經驗的機會;對於網路沈迷的人來說,上網其實是在與自我做溝通的。

如果自覺自己有上癮傾向的話(通常上癮者會否認他人的勸告),想想在現實世界裡,是不是少了一分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能力,還是找個真人談一談吧,感受真實世界裡喜、怒、哀、樂、苦、愛、惡的情感經驗,還能找出真實的生命價值。

看完這篇文章就趕快關機,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