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Hank's m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陽明山~七星東峰.主峰

2007年07月01日
公開
15

為了完成「足印草山.體驗自然」,陽明山足印草山活動, 今天可是6點就起床了,果然就在計劃內於8前點上陽明山仰德大道(8:00~15:00管制)。 今天阿姨與我們一起爬,宥奶沒來,所以我們選擇難度最高的先完成,因為這條路線,非常非常的陡。 8:17就開始走,一路都是爬坡,爬啊爬,以為到了遠方的涼亭就到了,沒想到是更更更遠方的山頭才是七星東峰。宥媽只敢在心裡”ㄞㄞ叫”。 IMGP6957遠看目的地 因為~~小宥已經在ㄞㄞ叫了,宥阿姨就帶著小宥,向每位登山客說早, 宥阿姨還說:向100人說早就可以到達七星東峰囉~~ 剛開始小宥不太敢說,一定要宥阿姨先說,後來就敢一個人對著對向的登山客大聲說”早”,還真的數幾人,每個人聽到小宥道”早”也都會回應”早”,再加上”小朋友好棒”,”好厲害!”,”加油”,說得小宥就更有力氣爬了,小宥還不忘有禮貌的回應”謝謝!”。 果然在數到100時,就接近七星東峰,小宥早忘記爬山的累了。 看到第一個拓牌”山”字,父子倆可樂的,高興的拓印,照相。 IMGP6970第一個拓牌 再往第二個拓牌”禮”字,在七星主峰,同時也是台北市第一高峰,在高山上,心情果然更好。 IMGP6975小宥學寫字 接著往目的地”小油坑”走,從七星主峰到小油坑1.6km,雖然沒有冷水坑爬七星東峰的陡,但體力已經耗盡了,加上小宥一直追不到阿姨就又ㄞ了起來,只好請宥阿姨等小宥,別走那麼快,教小宥說宥阿姨是上山一條蟲,下山一條龍!,回到家小宥還告訴所有人呢~ 小宥還是ㄞ,就用”舒跑”來鼓勵(到小油坑可以喝一瓶舒跑!) 到達小油坑遊客中心,宥爸問:下次還要不要來,宥媽趕緊說:過幾年再來吧!可那位ㄞㄞ叫的小宥居然說:明年再來!宥爸聽到更樂了,說:那我們每年都來爬一次吧!

陽明山~擎天崗

2007年06月16日
公開
14

足印草山活動已經舉辦約7年了 第一年,宥爸和宥媽有參加,但面天山及向天山那關沒過,所以沒拿到證書. 現在有小宥,剛好可以再帶小宥一家三口一起把所以山都爬一輪吧~ 今天剛好宥大舅放假,所以一起去, 本來要從冷水坑走到擎天崗轉往竹篙山完成一條路線, 可惜走到擎天崗時,雨愈下愈大,山路也不好走, 連一關都沒完成,就在擎天崗遊客中心坐公車回冷水坑了 真可惜~~~ 小宥可一點都不受大雨的影響, 邊走邊踢足球,踢到小朋友看到都想也踢一腳... 幸好雨是忽大忽小,到了擎天崗遊客中心,趕快把溼衣服換下來~ --------------- 陽明山國家公園辦理「足印草山」活動 於95年12月16日起至96年12月15日止,特選陽明山八座山岳由東至西,包括頂山、石梯嶺、竹篙山、七星主峰、七星東峰、大屯主峰、面天山、向天山等八座山岳之登山路線,辦理「足印草山」活動,邀請您一起體驗大自然之美。 陽管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共同來參與,活動自95年12月16日起受理報名,本活動以自導式方式進行,民眾報名取得活動手冊後,於一年內以一天或數天,完成八座山岳之健行登頂,並於各山頂之木樁頂端以手冊內頁拓印「足印草山.體驗自然」字樣後,完成體驗活動手冊中之各項紀錄,即可至本處換取紀念狀,每人活動報名費100元。 雨中作樂~踢足球!

生長痛

2007年06月13日
公開
17

早上小宥一起床,指著膝蓋著說腳好痛, 問他昨天有無撞到或踢到,小宥搖頭說沒有... 宥媽以為是睡到腳麻,請小宥先下床走一走, 小宥一下床,還是哭,哭著淚汪汪... 最後還跌坐在房門口說:還是好痛.. 剛好昨天聽巧虎說:長高,骨頭也會長長哦~~ 宥媽趕緊說:啊~~小宥要長高啊~骨頭長長才會痛痛,一會兒就不痛了. 下樓,宥奶又幫小宥按摩加上貼了一小塊藥布,小宥才不哭~~ 到學校的路上,再問小宥,小宥也說不痛了 這會不會是~~生長痛呢? 爬爬文,好像是,下午放學,再問小宥,如果整天都不痛就應該是了吧!? 生長痛 作者:一般兒科宋文舉主任 生長痛,多發生於四歲到十歲左右的小孩子,由於這段年齡正是生長發育階段,所以就把它叫做「生長痛」。其實它與"生長"並不見得有密切關係,因為真正在快速生長的階段,如十二歲至十八歲期間,那時的發生率並不特別高。 一般肌肉、骨頭或關節的疼痛都多半是在用力的時候較嚴重,譬如走動、跑步時會更疼痛,而在休息不出力時,疼痛會大幅減少,所以患者都不願意活動其有問題部份的肢體,而且疼痛部位多會有紅、腫、熱的現象。 生長痛的表現則全然不同: 常發生於下肢的大腿或小腿肌肉,關節部位很少 發作時間在晚上或正在睡覺時,骨頭、肌肉及關節都正在休息不動時發生疼痛。雖然甚至晚上會痛得哭叫起來,但在白天卻似一點事都沒有發生過,照樣的跑、跳、蹦,而且疼痛的部位也無任何異常紅、腫、熱的狀況。 生長痛的原因至今仍未明,一般認為是骨頭與肌肉生長的速度間未能協調所致,骨頭長的較快而肌肉較慢,所以在關節處會有肌肉牽引的壓力所致的疼痛產生。又有醫學專家指出,關節活動度(彎曲度)較大的孩子比較容易發生。另有認為就類似幼兒的反覆腹痛或頭痛般,非真正的局部疼痛,多為偏屬於心理層面引發的痛感。 生長痛是完全良性的暫時現象,有的只發作一、兩次,但少數的孩子會反覆的發作,直到年歲稍長後就自然消失了。 處 置: 如果確定為「生長痛」,在醫學上是不需要吃任何藥物,或做任何處置的,因為過十幾二十分鐘後自然會恢復的。不過可多施以安慰或幫忙局部按摩,或用熱毛巾敷一下,使小孩的心理得到關懷及安全感。 某些特殊的骨頭或關節疾病,也會在夜間有厲害的疼痛,不過其部位不限定在四肢,最好先要請醫師好好的檢查一下才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