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yagisu

「不負如來不負卿」—由小說看鳩摩羅什和倉央嘉措高僧面紗下可貴的人性

2018年07月31日
「不負如來不負卿」—由小說看鳩摩羅什和倉央嘉措高僧面紗下可貴的人性

當初在追穿越小說時,記得看過一本書叫:「不負如來不負卿」,內容在描述五胡十六國時,鳩摩羅什大師和穿越女子艾晴的愛情故事,當時並沒有引起我的興趣。後來從報上得知:有個罕見疾病可能是漸凍人協會成立,要幫助患者走出來,因為身體不便,需要家人幫忙時卻又不好意思開口,日子久了,彼此都難免尷尬,引用了「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詩句,乍看這兩句詩,心頭一震,
連忙上網找出處,才知這是達賴六世倉央嘉措的情歌:「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原來一代活佛也曾為情所困,被迫在學佛理想與愛戀情人間做選擇,希望能尋得兩全其美的辦法!此時突然憶及小春寫的小說「不負如來不負卿」,迫不及待就找來看了!

◎不負如來不負卿
第一冊:相識
第二冊:相愛
第三冊:相守
主角人物:鳩摩羅什、艾晴、弗沙提婆
個人喜愛程度:★★★★★

根據史書記載:鳩摩羅什原是龜茲國王的外甥,七歲跟隨其母出家,一日即可背誦三萬兩千字偈文,天資聰穎,對佛學有慧根,曾有一羅漢對其母說,須好好守護他,只要三十五歲前未破戒,將會大興佛法,普渡眾生。鳩摩羅什神思俊才,連前秦符堅也聽聞,故派呂光率兵迎請,哪知龜茲國滅,呂光羞辱羅什,脅迫其捨棄酒及淫戒,又命他騎猛牛、乘惡馬,看其狼狽相為樂,並強迫其娶龜茲國公主。

大師忍辱負重,隨呂光到涼州,遭其軟禁十多年,期間除戰爭頻頻,還有嚴重饑荒。羅什五十八歲時因關中姚興討伐,終於有機會來到長安弘揚佛法,翻譯佛經,育有二子,因姚興擔心大師如此聰慧,後繼無人,硬要其娶十名女子,這是二度破戒。其他僧眾隨之仿效,羅什無奈,認為此風不可長,一日拿了裝滿鐵針的缽,告訴僧眾,若想不守清規,就學他吃下鐵針,眾人皆目瞪口呆,大師語重心長地說,自己猶如臭泥中的蓮花,大家只需採擷蓮花,不需沾取臭泥!羅什涅槃前告知弟子,此生所翻譯的佛經義理,盼能流傳後世,佛祖前發願,如一切無謬,火化身體後,舌頭必不焦爛,果如其言!

看看家裡的金剛經、阿彌陀經、觀音菩薩普門品真的都是來自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他一共翻了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佛經,優美獨特的「譯經體」深受後人推崇,他又從度己的小乘佛教轉為度人的大乘佛教,並推廣至中土,不愧是一代高僧。

我很佩服小春這個作家,她涉獵佛學,還行萬里路,曾到新疆、西藏等地,又熟讀史書,憑著她過人的想像力,編織成這一段跨越時空的浪漫故事,難怪萬千讀者潸然淚下!

這是一部獨樹一幟的穿越小說,現代人歷史系學生艾晴參加穿越時空的實驗,誤打誤撞來到陀鈴聲悠悠,黃沙遍地的絲綢之路上,第一次邂逅羅什,他不過十來歲,與他結伴回到龜茲國,羅什之弟弗沙提婆不慎啟動時光錶,艾晴被迫回到現代,二度回到龜茲國,羅什已是春風少年,被當作仙女的艾晴,發現對羅什已是暗生情愫,但是心上人已是出家之人,那道鴻溝永遠也跨不過去,再加上成年的弗沙提婆遊戲人間後,也心繫艾晴,這個令人疼惜的羅什之弟,艾晴開導他:相吸是激情,相愛是愛情,相依是恩情。由於穿越需藉由輻射光照射,艾晴的身體嚴重受損,只好再度回到現代。

療養好一陣子的艾晴,因為其他實驗者皆未成功,終於有機會三度回到羅什身邊,她選擇其三十五歲破戒時,從這裡看到羅什的情欲掙扎,艾晴的不捨,兩人的金石情堅,寧願來日同墜地獄。

艾晴陪他走過人生最低潮期,以李代桃僵的方式,嫁與他為妻,隨呂光來到涼州,哀鴻遍野,碰上嚴重饑荒,成為人吃人的人間煉獄,就為了大師一句不會讓遊民餓肚子,艾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好利用三寸不爛之舌籌錢。

患難與共的夫妻將為人父母,可惜艾晴因輻射受損的身體已不堪承受,為救妻兒之命,羅什忍痛送走艾晴。

罹患白血病的艾晴和小什,經由現代醫療技術,好不容易存活下來,旁人得知她與羅什的愛情故事深受感動,決定讓她四度穿越,苦等十六年的羅什終於等到唯一所愛,期限半年的兩人珍惜把握相處時光,傾吐別後相思之情,難得的是她又見到弗沙提婆,卻恍如隔世。臨別依依,羅什與艾晴相約地獄再見。

還有第五度穿越,但不是艾晴,而是羅什之子小什,他見證了父母跨越時空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纏綿悱惻、生死不渝的動人摯愛,小春引用了很多詩句,如:

入山看到藤纏樹�出山看到樹纏藤
藤生樹死纏到死�樹生藤死死也纏
相親相愛一百年 �人間吃食九十七
奈何橋邊等三年(聽說是客家歌謠)
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
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
(倉央嘉措情歌)

能將史實與現代結合得如此引人入勝,小春真是第一人!

還記得去年在看「步步驚心」時,有所謂的「十誡詩」,說是倉央嘉措所寫: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而「宮」的片尾曲「見與不見」,聽說也是倉央嘉措的作品: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不來不去�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裏�
不捨不棄�來我的懷裏
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裏�默然�相愛�寂靜�歡喜

這幾首深深撩動我心弦的情詩,讓我對倉央嘉措產生好奇,所以買了兩本書想一窺其內心世界。

被稱做一代情僧的倉央嘉措,因達賴五世圓寂,第巴桑傑嘉措秘密尋找靈童轉世,他成為達賴六世,第巴有心栽培他,學習佛法義理,但對西藏政治的詭譎多變,卻未讓六世插手,也許如此,倉央嘉措在學習上懈怠了,而此時夾雜在清朝、蒙古的西藏,互相牽制的態勢改變,桑傑嘉措被殺,六世被視為假靈童,清朝康熙皇帝要求其到北京來,據說行至青海途中突然逝世,也有一說是逃脫至別處隱居。

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雖只活了二十四年,在西藏民間卻是家喻戶曉,跟他的浪漫多情有很大的關係,傳說他有心愛之人,七十首情詩(歌)中很多即是描寫美好的初戀,又說他喜歡入花叢,常戴上假髮,換上俗家服裝從布達拉宮 溜出去,所以白天是達賴六世活佛的倉央嘉措,晚上卻成為浪蕩子—宕桑汪波。

由於倉央嘉措的詩是由藏文寫成,所以翻成漢文,是否合乎原意,我們也不得而知,種種的穿鑿附會,和倉央嘉措的原貌是否越離越遠,三百年後的我們,只能依據有限的資料拼湊。其實「十誡詩」只有最後四句: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真的是倉央嘉措寫的;而動人的「見與不見」並不是其作品。

在其詩歌創作中,我覺得以下三首詩,也很有意思: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明知寶物得來難�在手何曾作寶看,直到一朝遺失後�每思奇痛徹心扉
◎抱慣嬌軀識重輕�就中難測是深情�輸他一種觀星術�星斗彌天認得清

頂著一代情僧的封號,多少情詩假汝之名稱之,但又有何妨?我不是學者,不需做學術研究,如果因「倉央嘉措」所作廣為流傳,只會讓人印象更深刻,我寧願相信他是一個浪漫多情,曾在追求自由戀愛,和弘揚佛法間掙扎的平凡人,在短短的二十四年歲月中,即使生命短促如慧星,卻無損其熠熠光輝,就因為他的「人性」更顯現出他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