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金庸《天龍八部》作者補充講義

2018年11月09日
公開
45

現代小說 金庸《天龍八部》作者補充講義 張輝誠編 問題一:請見作者及補充資料。 (一)請簡述金庸簡要生平?(原名?筆名為何叫金庸?哪裡人?家世如何?接受哪些教養?)金庸的主要文學成就為何?(為何開始寫武俠小說?他的武俠小說特色為何?藝術特色為何?和其他武俠小說有何不同之處?)為何金庸的小說經常被翻拍成電視劇和電影? 補充註解: 1.查良鏞:本名的「鏞」字拆開為「金庸」,是其筆名之由來。金庸的先祖,最負盛名者為清初詩人,人稱「煙波釣徒查翰林」的查慎行(查,當姓氏讀作ㄓㄚ。輝誠案:查慎行先生注過蘇軾詩,題為《補注東坡編年詩》,我點讀數回,對我研究蘇詩幫助太大了啦,感謝金庸的祖先),以及雍正朝因「維止」案(輝誠案:出科舉考題,「維止」剛好是「雍正」去掉上頭所剩之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文字獄而家毀人亡的查嗣庭(查慎行之弟)。金庸祖父查文清,字滄珊,光緒年進士,也是海寧 查家最後一個有功名者,人稱「滄珊先生」。父親查樞卿為大學畢業生,受過西洋教育,改先輩文官傳統而從商,為海寧大地主。查家在浙江 海寧是聲勢顯赫的望族,查家祠堂大門懸掛有乾隆皇帝手書的對聯:「唐宋以來巨族,江南有數人家」,其聲勢之盛可見一斑。(輝誠案:由此便可知金庸家世與從小的文化教養,就知道他的武俠小說之所以可以超越流俗,隨處可見中國傳統經史子集典籍、義理、史實、掌故、琴棋書畫、飲食衣著等等,都和從小教養有關啦!還有,金庸為何答應接掌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他又不缺錢也不缺名望,因為他是浙江人啦!大學不親,土地親啦!) 2.獲英國劍橋大學哲學博士:金庸於一九九二年二月出讓明報股權後,以六十八歲之齡到英國 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於牛津 近代中國研究中心主持講座。一九九九年受聘擔任浙江大學 人文學院院長,兼博士生導師,二○○四年辭去院長一職。二○○五年,劍橋大學授予金庸榮譽文學博士名銜,八十一歲的金庸決定赴英國 劍橋大學攻讀歷史學碩士,並於二○○六年十二月完成劍橋大學碩士論文《初唐皇位繼承制度》。二○一○年,獲劍橋大學 聖約翰學院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唐代盛世繼承皇位制度》。(輝誠案:金庸告訴大家,你只要有大成就,世界著名大學照樣拿榮譽博士給你。最怕是你拿到世界著名博士,最後卻默默無聞,沒有任何成就!到頭來甚至不敢告訴別人你讀過哪所大學,拿過甚麼博士。──金庸又很酷、或者說很倔強的告訴大家,我不是只會拿榮譽博士,入學考試、修學分、寫論文拿的博士,照樣拿給大家看!) * 金庸小說創作年表 (輝誠案:金庸小說歷史背景多在北宋以降,他的碩博士論文研究唐代,就很讓人感興趣,會不會又出現一部唐代背景的武俠小說?──不過金庸自己說不寫武俠小說了啦!) 以下將金庸創作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依照小說背景歷史朝代排序逐一列出: 小說朝代背景 書  名 發表年分 1. 戰國 越女劍 一九七○年 2. 北宋 天龍八部 一九六三∼一九六六年 3. 南宋 射鵰英雄傳 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 4. 南宋末 神鵰俠侶 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 5. 元末 倚天屠龍記 一九六一∼一九六三年 6. 明中葉 俠客行 一九六五年 7. 明中葉 笑傲江湖 一九六七∼一九六九年 8. 明末清初 碧血劍 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 9. 清 康熙 鹿鼎記 一九六九∼一九七二年 10. 清 乾隆 書劍恩仇錄 一九五五∼一九五六年 11. 清 乾隆 飛狐外傳 一九六○∼一九六一年 12. 清 乾隆 雪山飛狐 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 13. 清代 鴛鴦刀 一九六一年 14. 清代 白馬嘯西風 一九六○年 15. 晚清 連城訣 一九六三年 金庸曾把這十五本小說中的十四本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越女劍》未入對聯內。 *金庸文學成就 (一)武俠小說 1.藝術特色 (1)從結構上看:學者馮其庸總結了金庸小說的情節結構的五個特點:第一是龐大;第二是緊張;第三是波瀾壯闊,奇峰突起;第四是前呼後應,細針密線,因果相連而又相隔,敘事似無意而又實有意;第五是奇情狀采,瑰思幻想。 (2)從人物上看:金庸筆下的人物,既有性格豐滿、層次複雜的「圓形人物」,也有性格單一偏狹古怪的「扁形人物」。他的人物形象一方面來自於深厚的生活土壤,另一方面又符合社會學、心理學的深入分析。 (3)從情節上看:金庸小說一方面吸取了偵探小說的特長,懸念迭生,驚險緊張。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中國傳統小說的閃展騰挪、起承轉合的章法,張弛結合,有疾有徐。金庸小說還大量化用現代的電影、戲劇技巧,大小場面搭配得當,多條線索詳略分明。(輝誠案:難怪金庸的武俠小說時常被翻拍成電視劇、電影) (4)從言語上看:金庸的人物語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運、處境、心態,人有其性情,人有其聲;金庸的敘述語言,必定是合乎所描寫的客觀物件的性質、形態、神韻。學者孔慶東概括金庸小說語言的境界為︰語到極致是平常。 2.與其他武俠小說的不同 (1)武戲文唱 金庸的小說寫武打並不渲染凶殺、暴力,而是把武打充分的藝術化、道德化、觀賞化,是謂「武戲文唱」。金庸小說裡的武打,寫得奇,寫得美,寫得絕,具有視覺美,也具有視覺觀賞性,使人在讀的時候並不感到有令人噁心的血腥之氣。簡單說,金庸筆下的「武學」簡直可以當成文學、哲學、人才學來讀。具體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其一,是「借武而立藝」。金庸的武功技擊,借寫武功而創造出一種奇妙的藝術天地與境界。這須武學文讀。 其二,是「借武而言學」。金庸的武學重點不在武而在學,所以許多武功不能只當武術來練,其內涵是與義理相通的。武功技擊中的方法義理之學術,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方法論的思想體系。 其三,是「借武以傳道」。此「道」是學藝與成才之道。金庸小說敘述了許多主人公成長與成才的故事,不僅包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驗,而且還包含了作者對人才問題的深刻思考及智慧經驗。 (2)窮盡俠魂 在金庸的小說中,有郭靖這樣為國為民,充滿儒、墨精神的「俠之大者」;有楊過、令狐沖這樣追求個體精神自由,帶有道家氣質的逍遙之俠;有黃藥師這樣帶有魏 晉名士風度的「邪俠」;有洪七公這樣疾惡如仇、剛健豪邁的「正俠」;有 石破天 這樣無名無我、蘊涵著佛家機理的最本色之俠;有 蕭? 這樣經歷了人生種種慘痛屈辱絕望,但仍然直面現實、熱愛生活,最終為民族和平、人類大愛而慷慨捐軀,包含了最豐富的文化含義的大俠。有 岳不群 這樣道貌岸然、陰險毒辣的「偽俠」;還有 韋小寶 這樣貪生怕死,見風使舵,專靠拍馬奉承而飛黃騰達的「反俠」。 (3)情天恨海 金庸小說中愛情模式之廣,無人可以比擬。他筆下有非常英雄美人式的正格愛情,如陳家洛與香香公主;有非常理想的愛情,像郭靖、黃蓉;也有很多不理想的愛情,或從某個角度看不理想的愛情。 金庸筆下的愛情另一個特色就是愛情的深度極深,一直深入到人物的心靈底層去,最後一直達到逼問愛情本質,想要弄懂「問世間,情是何物」的程度。連惡人的愛情都非常感人,例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黑風雙煞」梅超風、陳玄風夫婦。 金庸筆下的「情痴」、「情魔」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小說元素,是形塑人物不可或缺的,如︰段譽對王語嫣、阿紫對蕭?、小昭對張無忌、儀琳對令狐沖、霍青桐對陳家洛、郭襄對楊過等。 (4)高雅品味 第一,創作態度嚴肅。金庸小說問世之初,雖是報刊連載,但他並未因此粗製濫造,更於封刀後進行十年修改,大有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之苦心。有的部分幾乎重寫,精益求精,這正是藝術大師的認真態度。 第二,追求文化內涵。儘管寫的是武俠,但金庸並不一味迎合讀者,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傳統文化,從琴棋書畫到儒釋道、文史哲的各個方面,使讀者在閱讀中不自覺的進行一趟又一趟的中華文化之旅。 第三,多方吸取,融會貫通。金庸吸取了古代、近代、舊派、新派一切武俠小說的成就,也吸取了通俗小說中言情小說、社會小說、偵探小說的諸多訣竅。他更吸取了新文學小說和外國小說的新鮮經驗。此外,金庸還吸取了話劇、戲曲、電影、舞蹈、繪畫、書法等各種藝術門類的特點,以其無所不容的特點成為一代武林盟主。 第四,蘊含哲理,寫出意境。從金庸小說中可以得到許多人生感悟,比如武功的修習便充滿了辯證法。人生便是練武功,做學問、做事業都好似練武功。 (二)其他作品 遠流出版公司曾在二○○七年出版金庸散文,將金庸在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六年之間的散文收錄其中,內容以讀史、文趣、博覽、品棋、考古、觀影(電影)、看戲、遊記等分類,加上附錄、後記共五十八篇文章,從這兩本書,可以看到金庸在武俠小說之外的部分創作,並見識金庸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豐富學識。由於金庸個人閱歷豐富,文思敏捷,創作概括小說、社評、散文、劇本和論文等。 1.社評:從一九五九年五月明報創刊至一九九二年二月控股權轉移為止,長達三十三年的時間,金庸親自執筆撰寫的社評至少有七千多篇。後來曾收錄部分社評,在一九八四年出版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 2.散文:金庸寫的散文內容相當多元,有隨筆、電影評論、戲劇評論等,主要發表於大公報的「三劍樓隨筆」專欄。 3.劇本:在五○年代,金庸曾以 林歡 為筆名,為長城電影公司編寫劇本,作品有絕代佳人、歡喜冤家、蘭花花、不要離開我、三戀、小鴿子姑娘、有女懷春、午夜琴深等。 4.論文:除了在劍橋大學攻讀碩、博士學位的畢業論文外,金庸學術研究範圍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等領域,他曾發表的論文有:色蘊論、袁崇煥評傳、成吉思汗家族、關於「全真教」等。 (輝誠案:一言以蔽之,金庸的創作量太驚人了啦!) *金庸軼聞掌故 (一)查先生 曾長期在明報服務的 王世瑜 說起老闆金庸:「深懂用人之道,懂得放手讓下屬辦事,三十多年來我從未見過他辭退一名員工,或罵過一名下屬,但公司內的同事對他均很尊敬。」在報館中,所有人都不稱金庸為「查社長」,而稱為查先生,連他自己打電話回報館,也自稱「查先生」。 (二)性恪謹慎 金庸性格認真,他的武俠小說都是在一邊辦明報,一邊寫社論時寫出來的。當他構思一部新作時,有時會請來幾位朋友徵求意見,讓他們每人擬出一個他們自認為最佳、最完善的結局。然而,金庸並不採納其中的任何一個,他恰恰是要避開別人能夠想到的結局,而另闢蹊徑,與眾不同。(輝誠案:這招真厲害,出大眾之意表!) (三)香港四大才子 「香港四大才子」指的是香港四位文人:金庸、倪匡、黃霑、蔡瀾。此四人各有所長,皆是腹中飽有學問之輩,而且分屬好友,因而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四)三次婚姻,一次暗戀 金庸曾在接受訪問時,提到自己的愛情:「我自己的愛情生活不是很圓滿的,也談不上淒美,總之不是很圓滿,不很理想。」三次婚姻:第一次與杜小姐的婚姻,妻子背叛金庸;第二次與朱小姐的婚姻,金庸有了婚外情;第三次與林樂怡的婚姻,則是忘年交。一個暗戀:金庸曾暗戀大明星夏夢,並為她編劇。雖然婚姻之路坎坷,但他認為最理想的愛情最好一見鍾情,從一而終,白頭偕老。金庸現任妻子是林樂怡,容貌清麗脫俗,她認識金庸時才十六歲,比金庸小二十多歲。(輝誠案:據遠流老編輯說:金庸喜歡上林樂怡小姐之後,便瞞著妻子讓林樂怡小姐讓澳洲讀書,讓林樂怡小姐接受高等教育、教養,脫胎換骨,更佳清麗脫俗,金庸每隔一段時間就搭私人飛機到澳洲探訪。) (五)金庸語錄 1.讀者問:「我很想寫武俠小說,請大俠賜教寫武俠小說之祕訣。」 金庸:「小說會寫就是會寫,不會寫就是不會寫,天生的,我沒辦法,純粹是靠老天爺賞飯吃。」(輝誠案:這話很自負,但說的也是實話,天賦!當然天賦之外,還要有查家這樣的文風和富裕家庭啦!) 2.讀者問:「張翠山與殷素素在冰火島上同居十年之久,為何只生一個張無忌?他們那時候就懂避孕嗎? 」 金庸:「冰火島天氣太寒,殷素素的生育力自然受影響。」(輝誠案:妙哉!) 3.讀者問:「您說您沒學過武功,那怎麼寫得出那麼多種武功招式呢?」 金庸:「那不重要,寫女人不必做過女人,寫妓女也不必先去當妓女。」(輝誠案:妙哉!) 4.讀者問:「您要不要學電腦以更方便寫作呢? 」 金庸:「不要。我對電腦反感。我家電腦只拿來下圍棋或買書。」(輝誠案:妙哉!) 5.讀者問:「您為什麼不繼續寫小說呢?」 金庸:「我寫不出來,江郎才盡了!」(輝誠案:肺腑語!已經寫出最高峰了,寫或不寫,就不那麼重要了!) 問題二:請見題解 (一) 請簡單交代一下《天龍八部》主要情節,雖然有點難,但是也請試一試。 (二) 《天龍八部》的主題意識為何?你可以分析一下三個主人翁段譽、蕭?、虛竹的個性、遭遇,以及這三個人物所各自代表的意涵嗎? 《天龍八部》故事大綱: 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小說敘寫雲南大理國武林世家鎮南王之子段譽,為逃避習武,來至無量山中,因種種機遇,學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並先後結識少女鐘靈、木婉清,互相悅慕,豈料此二人是父親段正淳四處留情的私生女。四大惡人之首段延慶本該是大理國王位的真正繼承人,因宮中內亂流落江湖。為報復保定帝,他捉到段譽和木婉清,欲使之兄妹亂倫,破壞段家清譽。大理國君臣鬥智鬥勇,終於戰勝四大惡人,救出段譽。   吐番國大輪明法王鳩摩智為搶大理國天龍寺武功絕學《六脈神劍圖譜》,與天龍寺眾高僧比武。段譽適逢其會,為救伯父保定帝,以深厚的內力為基礎,一人使出六脈神劍,大敗鳩摩智,後被鳩摩智用計擒住,帶至姑蘇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著名的慕容氏家中。在蘇州,他遇見苦戀表哥慕容復的王語嫣,對她見鍾情,緊追不捨;後又在無錫松鶴樓與丐幫幫主,有中原武林「北喬峰」之譽的喬峰結為異性兄弟。   喬峰來姑蘇,本是找慕容復瞭解丐幫副幫主馬大元被自己成名絕技所殺一事,誰知幫內突然發生大亂,他被指證為契丹人。為解開自己的身世之謎,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養父喬三槐和恩師玄苦,可二人已被害身亡,目擊之人皆認為是喬峰出手。他悲憤異常,百口莫辯,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戰聚賢莊,與天下英雄為敵,後見殺戮大多,想自刎以求解脫,卻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門關,他為自己的身世所苦惱、自卑,因見宋兵屠殺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頂,立即頓悟,不再以契丹人自恥。為尋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愛戀,後又被馬大元之妻所騙,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親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終生。並答應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   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滿身邪氣,不以他人之是非為是非。喬峰帶她至東北,從金人手中救出遼國皇帝耶律洪基,結為兄弟,幫助消除叛亂,被封為南院大王。逍遙派掌門人無崖子為尋找一個色藝雙全、聰明伶俐的徒弟,設下珍瓏棋局,為少林寺虛字輩弟子虛竹誤撞解開。相貌不佳,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為逍遙派的掌門人後,又被靈鷲宮主天山童姥帶至西夏皇宮中,盡得逍遙派真傳。天山童姥與西夏王妃李秋水同歸於盡後,虛竹成為靈鷲宮主人,並與跟隨王語嫣而來的段譽結為兄弟。為向方丈懺悔自己的罪行,虛竹回到少林寺,適逢天下各路英雄齊至少林寺,有丐幫、星宿派、姑蘇慕容、鳩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惡人等等。   原來阿紫在喬峰處耐不住寂寞,跑出遊玩,被其師丁春秋毒瞎眼睛,幸虧已學得少林寺武學秘籍「易筋經」的聚賢莊公子游坦之對她熱戀不已,並將她帶至丐幫。游坦之受丐幫內奸全冠清利用,以武功奪得幫主之職,並向少林寺挑戰,欲爭奪武林盟主之位。喬峰為尋阿紫,也率燕雲十八騎趕來,受到群雄圍擊。段譽、虛竹挺身而出,幫助大哥共同禦敵。一場龍爭虎鬥,喬峰用降龍十八掌打倒游坦之,虛竹以生死符大敗丁春秋,段譽將六脈神劍發揮得淋漓盡致,大勝慕容復。慕容復失盡顏面,舉劍自刎,被一突然出現的灰衣老僧制止,並教訓他身為大燕子孫,不可輕生,灰衣老憎正要與喬峰比武,又趕來一黑衣僧人,也就是當年救喬峰之人,他們是詐死的慕容博和大難不死的蕭遠山。 原來三十年前,慕容博為使中原武林與契丹結怨,假傳消息,說契丹武士要往少林寺搶奪武功圖譜,眾武林豪傑在少林寺玄慈方丈的帶領下前往雁門關伏擊,殺死無辜的契丹武林高手蕭遠山的兒子和手下之人,蕭遠山奮力反抗,後見愛妻身亡,傷心跳崖,將週歲的兒子扔在昏迷的丐幫幫主汪劍通身旁,這個孩子就是喬峰——應該叫蕭峰。蕭遠山跳崖後並沒有死,隱姓埋名,潛入少林寺偷學武功。慕容博假傳消息後,詐言身死,也不時去少林寺偷閱武林秘籍。玄慈殺死蕭遠山妻子侍從後,意識到自己被人欺騙,便和汪劍通一同托人照料蕭峰。如今真相大白,蕭峰苦苦追尋的兇手正是自己的父親;而更叫人難以預料的是虛竹是玄慈與無惡不作葉二娘所生之子,玄慈受少林寺規之罰後自盡,葉二娘殉情,蕭遠山、慕容博被少林寺藏經閣一神秘老僧點化,皈依佛門。   此時西夏國張榜招婿,中原之人相繼趕來。慕容復為應招拒絕王語嫣的愛情;段譽救起傷心自殺的王語嫣,終於獲得她的芳心;鳩摩智貪練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譽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徹大悟,成為一代高憎;陪同段譽而來的虛竹是唯一能夠回答西夏公主問題的人,原來公主是當初天山童姥偷來為虛竹破戒的夢姑,二人終於結為連理。   段譽回大理的途中,誤入王語嫣的母親、段正淳的另一個情人設計捉拿段正淳的莊園之中;段延慶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們,也趕來這裡,以殺死段譽要脅段正淳以皇位相讓。正在危急時分,王妃刀白鳳告訴段延慶,段譽是當年她為報復段正淳感情不專一面與叫化子段延慶所生之子(輝誠案:眾人關係,真是有夠亂啊!)。段延慶聞此,激動不已,一時不察,被慕容復下毒,內力全失。慕容復喪心病狂,欲拜段延慶為義父,竟殺死自己的部下和段正淳的四位情人,其中包括自己的舅媽王夫人,又舉劍向刀白鳳走去。段譽見母親危急,掙脫繩索,打跑慕容復。段正淳、刀白鳳自殺殉情;段延慶飄然遠逝;段譽回大理繼承皇位。   這一年,遼國發兵進攻宋朝,蕭峰不願生靈塗炭,中毒被囚。已換上游坦之眼睛的阿紫逃出遼國,傳信中原,天下豪傑聞風而來,救出蕭峰,並捉住遼國皇帝耶律洪基,逼他答應有生之年不向宋朝發兵。兩軍陣前,蕭峰脅迫皇帝、愧對族人,自殺身亡;阿紫抱著心愛之人的屍體,挖出眼珠還給游坦之,跳下萬丈懸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緊跟跳下;慕容復一心想做皇帝,最後發了瘋。故事到此結束。 *天龍八部人物關係圖 題解補充: 單于:(ㄔㄢˊ ㄩˊ,為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此指小說中的遼帝耶律洪基) 六軍「辟易」:(ㄅㄧˋ ㄧˋ,退避) 「褊」狹:(ㄅㄧㄢˇ,狹窄、狹小) *補充注釋 1.天龍八部:金庸對《天龍八部》書名的解釋,融會了他對佛學與文學創作的詮釋︰「『天龍八部』這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敘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說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如《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是『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為以『天』及『龍』為道,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輝誠案:梵語 Deva,亦可音譯為提婆族。「天」就是天神。帝釋天是三十三天諸神的領袖。),二龍(輝誠案:梵語 Nāga,亦可譯為那迦族。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三夜叉(輝誠案:梵語 Yakṣa 的音譯,亦作藥叉。佛教謂一種捷疾勇健會傷害人的鬼。),四乾達婆(輝誠案:梵語 Gandharva,意思是香神,又是樂神。),五阿修羅(輝誠案:梵語 Asura,意思是無端,容貌醜陋之意,男衆極醜,女衆則是絕色佳人。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相互妒忌搶奪,相互爭戰。人們把他們爭戰的戰場稱作「修羅場」。),六迦樓羅(輝誠案:梵語 Garuḍa,是金翅鳥,因業報的關係,以龍為食,一天可吃一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七緊那羅(輝誠案:梵語 Kiṁnara,是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干闥婆專奏俗樂,而緊那羅專門演奏法樂。),八摩呼羅迦(輝誠案:梵語 Mahoraga,是大蟒神。人身蛇頭。)。」作者又說:「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說裡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像水滸中有母夜叉 孫二娘、摩雲金翅歐鵬。」作者雖特為小說撰寫了釋名,起了「導讀」的作用,然而,此「八部為何人」,作者並未明言,因此「八部與書中人物的對應關係」遂成懸案。 2.人物紛繁涉及當時的大理遼西夏吐蕃等政權場景壯闊情節曲折:《天龍八部》的歷史涉及歷史上的宋、大理、契丹(遼)、金、西夏、吐蕃、已亡國的大燕等王朝或政權,地域上則廣及中原、雲南、西藏、漠北等地。書中對王、侯、臣、僧等之生活情態,都有生動的敘述。作者筆下不但縱橫當代天下,還往前追述大燕皇統,並記錄了後來女真人的興起,寫到了完顏阿骨打等歷史人物。 3.段譽:出身大理王室,不喜好武功,卻身負「六脈神劍」、「北冥神功」、「凌波微步」三大武功絕學。自小篤信佛法,擁有一顆慈悲心,知書達禮,溫文儒雅,老實謙遜,善良而能替他人著想。個性容易專注於某種事務上,精曉園藝與棋藝,對曼陀山莊的王語嫣十分痴情。在蕭?死後回到大理登基為帝,勤政愛民,受到大理百姓的崇敬。 4.虛竹:出身少林寺,外表醜陋,濃厚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又不善於辭令。後來因無意中破了珍瓏棋局(殘局),被迫成了無崖子的關門弟子,之後又因緣際會成了靈鷲宮的掌門人。因為得到天山童姥的武功祕訣,所以習得了「天山折梅手」與「天山六陽掌」,以及「生死符」等武林絕學,最後娶西夏公主為妻。虛竹在天龍八部中有一重要作用,其生父玄慈方丈與蕭?有殺母傷父之仇(輝誠案:玄慈方丈率中原武林好手伏擊契丹俠士蕭遠山(蕭?生父),導致蕭遠山墜崖,蕭母死亡,蕭?免於死難,受喬三槐收養,改名喬?),其生母是殺死許多無辜嬰兒的「四大惡人」之一的葉二娘,這段經歷給虛竹日後帶來了恩怨糾葛、冤孽牽連的複雜命運。 5.蕭?:漢名喬?,身材甚是魁偉,出場時身穿微有破爛的灰舊布袍,濃眉大眼,高鼻闊口,一張四方的國字臉,頗有風霜之色,顧盼之際,極有威勢,在江湖上素有「北喬?,南慕容」之稱,為金庸小說中武功絕頂的高手之一。其生父蕭遠山為契丹貴族,後因變故,由漢人喬三槐收養,故漢名「喬?」。在小說中屬正派的武林英雄人物,是一個剛烈的男子漢,有度量,兼有寬容之心;有急智,更有高瞻遠矚之見。其武功已趨爐火純青,智慧更是高出眾人之上。擅長「降龍十八掌」,所習為穩健扎實的武功套路。一生的摯愛是姑蘇 慕容氏二婢之一,聽香水榭的主人阿朱。 6.丐幫: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常見的幫派組織之一,憑著「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兩大神功馳名江湖。人數眾多、分布極廣、勢力龐大,為江湖上著名的正道組織,有「天下第一大幫」之稱。丐幫除強濟弱,重諾守信,英雄輩出。在《射鵰英雄傳》中首創,其後在《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金庸的著作中出現。《倚天屠龍記》中更將「明教、丐幫、少林派」並列,表示丐幫與明教、少林派齊名。全盛時期在兩宋,當中有喬?、洪七公、黃蓉等英明幫主領導,喬?和洪七公為當時武功最高的英雄豪傑之一,黃蓉更是首位執掌丐幫的女幫主,為當時武林罕有的女中豪傑。 7.遼帝耶律洪基: 遼朝第八代皇帝─遼道宗 耶律洪基(西元1032∼1101年),字涅鄰,遼太祖長子耶律倍六世孫,遼興宗 耶律宗真長子。史稱其為人「性沉靜,嚴毅,每朝,興宗為之斂容」,重熙二十四年(西元一○五五年),二十四歲的遼道宗 耶律洪基繼遼興宗位,改元清寧。自清寧元年(西元一○五五年)即位到壽昌七年(西元一一○一年)去世,享年七十歲,是遼朝帝王中最高壽者,在位四十六年,執政時間僅次於其祖父遼聖宗 耶律隆緒(四十九年)。 遼道宗時期是遼朝中興與衰亡的轉折時期。道宗「聰達明睿,端嚴若神,觀書通其大略,神領心解」,即位初期,能體探民情,「求直言,訪治道」,「勸農興學,救災恤患」,在位期間,修訂法律,整頓吏治。所頒布的一千餘條法律條文,為遼朝首創成文的法律彙編。總之,在道宗統治前期,比較注重發展經濟,實行社會賑濟,並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這些都促使了遼朝社會政治清明,經濟發展,其政績是不容忽視的。 遼道宗在政治上屬中主之材,但他是遼朝諸帝中受漢文化薰陶最深者,尤篤於佛法,並且文學造詣頗深,善作詩詞,通曉音律,勤於書畫。他的詩意境深遠,氣勢磅?。 遼道宗執政的四十六年,是遼朝政治舞臺上的多事之秋,其統治後期樂於畋獵玩樂,不理朝政,並重用阿諛奉承的奸臣。導致朝綱荒廢,奸臣當道,政治昏暗,史稱「謗訕之令既行,告訐之賞日重。群邪並興,讒巧競進。賊及骨肉,皇基寢危。眾正淪胥(ㄌㄨㄣˊㄒㄩ,受到牽連而遭遇苦難),諸部反側」,是導致遼朝社會衰落的重要因素。 遼道宗時期宋 遼、夏 遼關係始終以和為重,嘗遣派使者到宋朝求得宋真宗、仁宗的畫像以崇敬奉祀,與祀天及祖宗同等。《契丹國志》又說︰「壽隆六年七月,遼帝大漸,戒孫延禧曰︰『南朝通好歲久,汝性剛,切勿生事。』又戒大臣曰︰『嗣君若妄動,卿等當力諫之。』」遼道宗告誡其孫(即遼朝末代皇帝天祚帝,為道宗的繼承者)「切勿生事」,告誡大臣當「力諫」嗣君妄動。以此來看,本課情節實屬作者金庸的虛構。(輝誠案:小說本來就可以虛構喔!) *小說故事背景 金庸於《天龍八部》卷首的釋名一文寫道:「這篇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宋、遼、大理等國的故事。大理國在唐 宋時是位於現今雲南省中部的一個小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現象。據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聖德帝、孝德帝、保定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都避位為僧。《射鵰英雄傳》中所寫的南帝 段皇爺,就是大理國的皇帝。天龍八部的年代在《射鵰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 哲宗 元祐、紹聖年間,公元一○九四年前後。」 依作者所標定的時代來看,當時遼國為道宗皇帝耶律洪基,西夏為崇宗皇帝趙乾順。本課選錄的內容則主要聚焦在宋 遼的衝突。遼國政權為西元九○七年(唐末葉)由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遼太祖)所建立,直到西元一一二五年滅亡,這期間一直由耶律家族所統治。在宋朝尚未建立時,遼已建國,遼朝前期的數十年內,契丹軍逐步占領了中原北方,進而開始對中原用兵。後來宋朝建立,宋太宗 趙光義在統一江南後,於西元九七九年親征北方,戰勝遼的盟國北漢國,並乘勝追擊進攻遼國,收復遼所占領的中原北邊燕雲十六州。之後,宋軍在高梁河一役敗於遼國,此後即放棄主動攻遼的軍事行動。待遼國進入鼎盛時期,又屢對宋發動戰爭,並頻頻獲勝。時至西元一○○四年,當時兩國勢均力敵,遂停戰和好,訂立「澶淵之盟」,自此近一百多年宋 遼邊境無戰事。這個相當安定的局面,就是天龍八部的故事背景。 *天龍八部主題意識 天龍八部全書以三位主角段譽、虛竹、蕭?的遭遇分軌並行,隨著三人的相識,敘述主線融合為一。這三個擁有不同遭遇、身世卻同樣撲朔迷離的人巧妙地義結金蘭,並與其他人發生恩、仇、情、怨等關係。若以佛學的角度看來,全書故事則離不開「貪」(爭權)、「嗔」(仇恨)、「痴」(情孽)三種普遍的人性,似也與出自佛經的書名「天龍八部」遙相呼應。 《天龍八部》的後記有陳世驤先生(輝誠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東方語文學系教授,當代著名東西方比較文學學者,1971年過世。金庸不會隨便放尋常人的來函啦!)的書函,陳世驤先生指出:「讀天龍八部必須不流讀,牢記住楔子一章,就可見『冤孽與超度』都發揮盡致。書中的人物情節,可謂無人不冤,有情皆孽,要寫到盡致非把常人常情都寫成離奇不可;書中的世界是朗朗世界到處藏著魍魎和鬼蜮,隨時予以驚奇的揭發與諷刺,要供出這樣一個可憐芸芸眾生的世界,如何能不教結構鬆散?這樣的人物情節和世界,背後籠罩著佛法的無邊大超脫,時而透露出來。而在每逢動人處,我們會感到希臘悲劇理論中所謂恐怖與憐憫。」 這「無人不冤,有情皆孽」八字,正是本書主旨。如:蕭?的一生就充滿了冤屈,因著契丹人的出身,他不斷被誤會,也因誤會而失手打死自己唯一的愛侶阿朱,而這種種慘事的禍因,又起於他忽略了一個女子引以為傲的美貌;段譽是母親背叛丈夫與他人結合所生;虛竹則是少林方丈與女子私通所生,他們都是孽情之下的產物……,書中的情孽多不勝數,書中人的命運也多半不由自主。此外,還有貪與痴之毒,例如慕容家族痴於復興大燕王朝,貪慕極度的榮華富貴,慕容復更是終生沉浸在身登大寶的迷夢中,醒不過來。書中又有嗔之毒,此中人物多半都背負著仇恨或失情之嗔,又因此而輾轉報復,冤冤相報的結果,使人性受到扭曲,做出種種驚世駭俗的行為,從而形成了非人的世界。 《天龍八部》的內容是對人性中貪、嗔、痴之種種病態做深刻的揭示,繼而對由三毒造成的人性之苦與人世之災進一步刻劃與破解,最終是對這種人生、人世、人心與人性的悲憫與超越。因此可說,天龍八部是一部關於人生、人性與人世的寓言。 *文體簡介─武俠小說 「俠」這個詞最早見於戰國時期,在韓非子 五蠹中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至於武俠小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史記•遊俠列傳》。 (一)發展簡況 1.武俠小說的發端─漢至六朝 第一部武俠小說當推漢代無名氏的〈燕丹子〉,六朝時期的武俠小說侈談鬼神,俠客也常用怪誕的手段來達到行俠的目的。代表作品有干寶 《搜神記》中的〈干將莫邪〉、李寄的〈斬蛇〉和陶淵明 《搜神後記》中的比丘尼等。這一時期的另一特點是把以武力挾持他人的人也歸之於「俠」,代表作品有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中的周處、戴淵等,開後世武俠小說塑造性格複雜的俠客形象的先河。 2.古代文言武俠小說─唐至明 唐代的武俠小說不僅數量多,而且趨向成熟。代表作品有杜光庭的〈虬髯客傳〉、袁郊的〈紅線〉、裴鉶的〈聶隱娘〉、〈昆侖奴〉等。宋代武俠小說主要模仿唐代,但也有不同於唐代的作品。例如含有喪國失地後思鄉之情的俠婦人,著重寫道教法術的李勝,講述盜賊機智狡黠的我來也等。明代文言武俠小說已處於低潮,但有一部短篇文言武俠小說集劍俠傳,採自唐、五代、宋的傳奇小說,多屬膾炙人口的精品。 3.古代白話武俠小說─宋元至明 白話武俠小說自宋 元話本開始,日趨興盛,明代短篇白話武俠小說散見於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中,代表作品有〈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等。長篇白話武俠小說當推元末明初成書的水滸傳,是古代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 4.近代武俠小說─清 清代是武俠小說發展中的一個高峰,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四個流派︰忠義盜俠型、武俠公案型、英雄兒女型、武俠神怪型。文言的有蒲松齡的短篇〈小翠〉、〈嬌娜〉、〈聶小倩〉等,白話的以天花藏主人編次的《濟公全傳》和唐芸洲編次的《七劍十三俠》為代表。濟公傳是一部別具一格的武俠小說,主人公濟顛是一位亦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劇性人物,成為後世武俠小說中喜劇俠客形象的淵源。 5.現代武俠小說 二十世紀前半期武俠小說不僅作品多,傳播廣,而且從內容到形式,都與古代武俠小說有明顯的區別。出現了北派四大家︰還珠樓主(一九○二∼一九六二),以寫奇幻的劍仙取勝,代表作為《蜀山劍俠傳》;白羽(一八九九∼一九六六),以寫人情世故擅長,代表作為《十二金錢鏢》;鄭證因(一九○○∼一九六○),以寫幫會爭鬥、武功技擊稱雄,代表作為《鷹爪王》;王度廬(一九○九∼一九七七),以寫悲劇俠情聞名,代表作為「鶴一鐵 系列五部曲」。 五○年代初,武俠小說在經過一度沉寂之後在港 臺復興,在小說的內容、技巧上都與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武俠小說有明顯的不同,人們習慣上稱作新派武俠小說。作家、作品不斷湧現,水準並不整齊,以金庸、梁羽生、古龍三人的影響最大。金庸的代表作品有《笑傲江湖》、《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梁羽生的代表作品有《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七劍下天山》等。古龍的代表作品有「楚留香傳奇系列」(輝誠案:我小時候看的電視劇,風靡全台灣!)、《多情劍客無情劍》、《蕭十一郎》等。 大陸的武俠小說是從八○年代開始復興的。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年,以刊於各類文學報刊上的中篇武俠小說為主,一九八六年以後,長篇武俠小說競相推出。代表作品有馮育楠的《津門大俠霍元甲》、殘墨的《神州擂》、趙西玉的《達摩劍》、張寶瑞的《八卦掌傳奇》等。 (二)基本要素 1.俠義精神︰隨著武俠小說的發展,俠義精神也逐漸豐富起來,成為一種向不公道的命運或體制抗爭的精神;一種臨危不懼、克服困難的精神;一種維護正義、雖死不悔的精神。 2.武功︰傳統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力有勇的功夫、技擊,另一類是奇幻的氣功、劍術、神通。發展到新派武俠小說,出現了許多驚世駭俗的武功。 3.武器︰武俠小說的背景一般是古代,所以書中所用的武器,一般都源於古代,但許多武器經過作者的加工,變得更精緻,更神祕,更有威力。二十世紀初的武俠小說家,在十八般兵器之外創造了不少奇門兵刃,甚至一些日常用品如摺扇、拂塵、念珠、漁網、船槳、棋盤、棋子、衣袖、繡花針等,都可以成為武器。發展到新派武俠小說,提出「無劍勝有劍」,憑身體的機能和情感,例如嘯聲、吼聲、指力、掌力,哭、笑、飛花摘葉等,都能克敵制勝,武器就無邊無際了。 4.江湖(或稱武林)︰是一個幻化的象徵結構,是個沒有政府的世界。在那裡,官府不理,法令不行,不拘於禮法,沒有生活負擔。江湖為武俠小說設置了其他小說體裁所沒有的自由,給武俠小說創作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問題三:請見以下歷屆大考考題,課本會選錄金庸武俠小說,固然是因為近幾年大考常考(大考考題就算沒看過小說原文,也照樣可以回答的啦),實際上是金庸的作品本身藝術成很高,已經早就從通俗走向學院內啦! (一)請選出正確答案,並訂正所有選項。 ○文學作品常使用比喻。所謂比喻,即作者以類似的聯想,選取另外的事物來描繪原有事物的特徵。例如「我的心情像土撥鼠在挖洞」,就是以「土撥鼠挖洞」的類似聯想來比喻「想找到出口」的心情。下列《神鵰俠侶》的文句,使用比喻寫法的選項是  (A)他順勢划上,過不多時,波的一響,衝出了水面,只覺陽光耀眼,花香撲鼻,竟是別有天地  (B)轉過一個山峽,水聲震耳欲聾,只見山峰間一條大白龍似的瀑布奔瀉而下,衝入一條溪流,奔騰雷鳴,湍急異常。 (C)只見一個白衣女郎緩緩的正從廳外長廊上走過,淡淡陽光照在她蒼白的臉上,清清冷冷,陽光似乎也變成了月光。 (D)楊過日日在海潮之中練劍,日夕如是,寒暑不間。木劍擊刺之聲越練越響,到後來竟有轟轟之聲,響了數月,劍聲卻漸漸輕了,終於寂然無聲  (E)朱子柳突然除下頭頂帽子,往地下一擲,長袖飛舞,狂奔疾走,出招全然不依章法。但見他如瘋如癲、如酒醉、如中邪,筆意淋漓,指走龍蛇。       〔88.學測〕 ○閱讀以下金庸《射鵰英雄傳》文字,根據文意、情境,依序選出最適合填入____的選項: 黃蓉道:「做這篇文章的范文正公,當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說得上並世無雙。」郭靖央她將范仲淹的事跡說了一些,聽她說到他幼年家貧、父親早死、母親改嫁種種苦況,富貴後儉樸異常,處處為百姓著想,不禁油然起敬,在飯碗中滿滿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飲而盡,說道:「____,大英雄大豪傑固當如此胸懷!」       (第26回) 黃蓉道:「當面撒謊!你有這許多女人陪你,還寂寞甚麼?」歐陽克張開摺扇,搧了兩搧,雙眼凝視著她,微笑吟道:「____。」黃蓉向他做個鬼臉,笑道:「我不用你討好,更加不用你思念。」                         (第12回) (甲)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乙)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丙)悠悠我心,豈無他人?唯君之故,沉吟至今 (丁)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1.學測〕 答案:(C) 語譯: (丁)傍晚時,在閃耀殘陽餘暉的江面上,一群划著船的青年男女相邀相喚準備回家。船邊的落花宛如情意相通,雖然來去飄動,但總是緊隨著船隻朝前流動。出自儲光羲〈江南曲〉。 3.《後宮甄嬛傳》中,華妃陪皇后看戲時說:「到底是樊梨花有身家,出身西涼將門的嫡出女兒。若是換作庶出女兒,再沒有這移山倒海的本事,可真是死路一條了。」華妃表面上是評論戲中角色,實則藉以影射皇后是庶出女兒。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文字,也在表面意義之外另有影射的選項是  (A)鳳姐拉過劉姥姥來,把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了一頭,賈母和眾人笑得不得了,劉姥姥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做個老風流。」  (B)范進想向丈人胡屠戶借鄉試的路費,被胡屠戶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不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去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  (C)華歆勸曹丕殺曹植。曹丕召曹植入見,限七步吟詩一首,須以「兄弟」為題,但不許犯「兄弟」字樣,方可免死。曹植略不思索,即吟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虬髯客想請道士觀察李世民是否具天子之相,以決定自己是否退出逐鹿之局,乃由劉文靜邀李世民前來看棋。弈棋中的道士見李世民神采驚人,慘然曰:「此局全輸矣!於此失卻局,奇哉!救無路矣!」。 (E)歐陽鋒將柯鎮惡震下屋頂,郭靖、黃蓉分別以降龍十八掌、落英神劍掌對付歐陽鋒。一旁窺見的楊過,後來故意說給黃蓉聽:「一個大蟋蟀跟一隻老蟋蟀對打,老蟋蟀輸了,又來了兩隻小蟋蟀幫著,三隻打一個。大蟋蟀跳來跳去,這邊彈一腳,那邊咬一口,嘿嘿,那可厲害了……」   。              〔103.學測〕 解析: (E)「大蟋蟀」是「歐陽鋒」,「老蟋蟀」是「柯鎮惡」,「兩隻小蟋蟀」是「郭靖、黃蓉」。出自金庸《神鵰俠侶》。

古人用“十年”,寫盡人世滄桑!

2017年06月19日
公開
43

詩詞丨古人用“十年”,寫盡人世滄桑! 《淮上喜會梁川故友》 唐·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北歸去,淮上對秋山。 歲月如流水一晃過十年,又相逢雖然歡笑如舊,可惜人已蒼老鬢髮斑斑,無了往日的青春勃發。 《虞美人》 清·納蘭性德 銀床淅瀝青梧老,屧粉秋蛩掃。 採香行處蹙連錢,拾得翠翹何恨不能言。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踪跡十年心。 十年前的踪跡宛然猶在,十年前的那顆心還依然跳動。時光流逝,歲月無情,埋藏在心裡的那份情感歷久彌新,始終難以忘懷。 《寄黃幾复》 宋·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你我一別已十年,輾轉漂泊,落魄潦倒,依然對著孤燈聽著雨聲思念著你。 《遣懷》 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輕薄了十年光陰,飲酒作樂放縱而行,好像做了一個夢,夢醒了,卻還是一事無成。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後。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人總是在年華老去、潦倒他鄉、滄桑落寞時,才會回首天涯,想起那個遙遠的家,想起慢慢變老的媽媽。 《喜見外弟又言別》  唐·李益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十年的闊別,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慶幸還記得你的名字,不然再相逢,便會錯過了你的一生。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十年生死兩茫茫,多麼漫長又悲傷的十年。儘管思念滿心頭,卻無法再相見。只得在夢中無言相對淚落千行。 文章 : 詩詞世界

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下)

2017年03月17日
公開
130

【美學系列-從品味唐詩到感覺宋詞】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下) 2017/03/17 10:38:22 聯合報 蔣勳�文 周昉〈簪花仕女圖〉局部。 圖�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王維、李白、杜甫,結構成盛唐的基本核心價值,「佛」、「仙」、「聖」,古人用很精簡的三個字概括了他們美學的調性。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是等在寺廟裡的一句籤,知道人世外還有天意,花自開自落,風雲自去自來,不勞煩惱牽掛。經過劫難,有一天走到廟裡,抽到一支籤——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一定是上上籤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是漢語詩裡少有的青春閃爍,這樣華美,也這樣孤獨,這樣自我糾纏。年少時不瘋狂愛一次李白,簡直沒有年輕過。我愛李白的時刻總覺得要走到繁華鬧市讀他的〈將進酒〉,酒樓的喧鬧,奢華的一擲千金,他一直想在喧鬧中唱歌,「岑夫子,丹丘生——」我總覺得他叫著「老張,老王——別鬧了」;「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在繁華的時代,在冠蓋滿京華的城市,他是徹底的孤獨者,杜甫說對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不能徹底孤獨,不會懂李白。 「詩聖」完全懂李白作為「仙」的寂寞。然而杜甫是「詩聖」,「聖」必須要回到人間,要在最卑微的人世間完成自己。 戰亂、饑荒、流離失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低頭看人世間的一切,看李白不屑一看的角落。「三吏」、「三別」,讓詩回到人間,書寫人間,聽人間各種哭聲。戰亂、饑荒、流離失所,我們也要經歷這些,才懂杜甫。杜詩常常等在我們生命的某個角落,在我們狂喜李白的青春過後,忽然懂得在人世苦難前低頭,懂得文學不只是自我趾高氣揚,也要這樣在種種生命苦難前低頭謙卑。 佛、仙、聖,組織成唐詩的巔峰,也組織成漢詩記憶的三種生命價值,在漫漫長途中,或佛,或仙,或聖,我們彷彿不是在讀詩,是一點一點找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元素,王維、李白、杜甫,三種生命形式都在我們身體裡面,時而恬淡如雲,時而長嘯佯狂,時而沉重憂傷。唐詩,只讀一家,當然遺憾,唐詩只愛一家,也當然可惜。 這一冊書(《品味唐詩》),是近三十年前讀書會的錄音,講我自己很個人的唐詩閱讀樂趣。錄音流出,也有人整理成文字,很多未經校訂,舛誤雜亂,我讀起來也覺得陌生,好像不是自己說的。 悔之多年前成立有鹿文化,他一直希望重新整理出版我說「文學之美」的錄音,我拖延了好幾年,一方面還是不習慣語言變成文字,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些錄音太個人,讀書會談談可以,變成文字,還是有點覺得會有疏漏。 悔之一再敦促,也特別再度整理,請青年作家凌性傑、黃庭鈺兩位校正,兩位都在中學國文教學上有所關心,他們的意見是我重視的。這一冊書裡選讀的作品多是台灣目前國文教科書的內容。如果今天台灣的青年讀這些詩、這些詞,除了用來考試升學,能不能讓他們有更大的自由,能真正品味這些唐詩宋詞之美?能不能讓他們除了考試、除了註解評論,還能有更深的對詩詞在美學上的人生感悟與反省? 也許,悔之有這些夢想,性傑、庭鈺也有這些夢想,許多國文教學的老師都有這樣的夢想,讓詩回到詩的本位,擺脫考試升學的壓力,可以是成長的孩子生命裡真正的「青春作伴」。 我在讀書會裡其實常常朗讀詩詞,我不覺得一定要註解,詩,最好的詮釋可不可能是自己朗讀的聲音? 因此我重讀了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重讀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一句一句,讀到「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讀到「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還是覺得動容,詩人可以這樣跟江水月亮說話,可以這樣跟一個過氣的歌妓說話,跟孤獨落魄的自己說話。這兩個句子,會需要註解嗎? 李商隱好像難懂一點,但是,我還是想讓自己的聲音環繞在他的句子中,「相見時難別亦難」,好多矛盾、好多遺憾、好多兩難,那是義山詩,那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景況,我們有一天長大了,要經過多少次「相見」與「告別」,終於會讀懂「相見時難別亦難」。不是文字難懂,是人生這樣難懂,生命艱難,有詩句陪著,可以慢慢走去,慢慢讀懂自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常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春秋來去,生枯變滅,我們有這些詩,可以在時間的長河邊,聽水聲悠悠。 要謝謝梁春美為唐詩宋詞的錄音費心,錄王維的時候我不滿意,幾次重錄,我跟春美說:「要空山的感覺——」又加一句「最安靜的巴哈——」,自己也覺得語無倫次,但春美一定懂,這一片錄音交到聆聽者手中,希望帶著空山裡的雲嵐,帶著松風,帶著石上青苔的氣息,彈琴的人走了,所以月光更好,可以坐看一片一片雲的升起。 但是要錄幾首我最喜愛的宋詞了——李煜的〈浪淘沙〉、〈虞美人〉、〈破陣子〉、〈相見歡〉,這些幾乎在兒童時就琅琅上口的詞句,當時完全無法體會什麼是「四十年來家國」,當時怎麼可能讀懂「夢裡不知身是客」,每到春分,窗外雨水潺潺,從睡夢中驚醒,一晌貪歡,不知道那個遙遠的南唐原來這麼熟悉。不知道那個「垂淚對宮娥」的贖罪者彷彿正是自己的前世因果。「倉皇辭廟」,在父母懷抱中離開故國,我也曾經有多麼大的驚惶與傷痛嗎?已經匆匆過了感嘆「四十年來家國」的痛了,在一晌貪歡的春雨飛花的南朝,不知道還能不能忘卻在人世間久客的哀傷肉身。 每一年春天,在雨聲中醒來,還是磨墨吮筆,寫著一次又一次的「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看渲染開來的水墨,宛若淚痕。我最早在青少年時讀著讀著的南唐詞,竟彷彿是自己留在廟裡的一支籤,籤上詩句,斑剝漫漶,但我仍認得出那垂淚的筆跡。 亡一次國,有時只是為了讓一個時代讀懂幾句詩嗎?何等揮霍,何等慘烈,他輸了江山、輸了君王、輸了家國,然而下一個時代,許多人從他的詩句裡學會了譜寫新的歌聲。 宋詞的關鍵在南唐,在亡了江山的這一位李後主身上。 南唐的「貪歡」和南唐的「夢裡不知身是客」都傳承在北宋初期的文人身上。晏殊、晏幾道、歐陽脩,他們的歌聲裡都有貪歡耽溺,也驚覺人生如夢,只是暫時的客居,貪歡只是一晌,短短夢醒,醒後猶醉,在鏡子裡凝視著方才的貪歡,連鏡中容顏也這樣陌生,「一場愁夢酒醒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在歲月裡多愁善感,晏幾道貪歡更甚,「記得小蘋初見」,連酒樓藝妓身上的「兩重心字羅衣」都清清楚楚,圖案,形狀,色彩,繡線的每一針每一線,他都記得。 南唐像一次夢魘,烙印在宋詞身上。「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唐代寫不出的句子,在北宋的歌聲裡唱了出來。他們走不出邊塞,少了異族草原牧馬文化激盪。他們多在都市中、在尋常百姓巷弄、在庭院裡、在酒樓上,他們看花落去,看燕歸來,他們比唐代的詩人沒有野心,更多惆悵感傷,淚眼婆娑,跟歲月對話。他們惦記著「衣上酒痕」,惦記著「詩裡字」,都不是大事,無關家國,不成「仙」,也不成「聖」,學佛修行也常常自嘲不徹底,歌聲裡只是他們在歲月裡小小的哀樂記憶。 「白髮戴花君莫笑」,我喜歡老年歐陽脩的自我調侃,一個人做官還不失性情,沒有一點裝腔作勢。 范仲淹也一樣,負責國家沉重的軍務國防,可以寫〈漁家傲〉的「將軍白髮征夫淚」的蒼老悲壯,也可以寫下〈蘇幕遮〉中「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樣情深柔軟的句子。 也許不只是「寫下」,他們生活周邊有樂工,有唱歌的女子,她們唱〈漁家傲〉,也唱〈蘇幕遮〉,她們手持琵琶,她們有時刻意讓身邊的男子忘了外面家國大事,可以為他們的歌曲寫「新詞」,新詞是一個字一個字填進去的,一個字一個字試著從口中唱出,不斷修正,「詞」的主人不完全是文人,是文人和樂工和歌妓共同的創作吧。 了解「宋詞」產生的環境,或許會覺得:我們面前少了一個歌手。這歌手或是青春少女,手持紅牙檀板緩緩傾吐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或是關東大漢執鐵板鏗鏘豪歌蘇軾的「大江東去」,這當然是兩種不同的美學情境,使我感覺宋詞有時像鄧麗君,有時像江蕙。同樣一首歌,有時像酒館爵士,有時像黑人靈歌。同樣的旋律,不同歌手唱,會有不同詮釋。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1-)的Blowin' in the Wind,許多歌手都唱過,詮釋方式也都不同。 面前沒有了歌手,只是文字閱讀,總覺得宋詞感覺起來少了什麼。 柳永詞是特別有歌唱性的,他一生多與伶工歌妓生活在一起,〈鶴沖天〉裡「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淺斟低唱」是柳詞的核心。他著名的〈雨霖鈴〉沒有「唱」的感覺,很難進入情境。例如一個長句——「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停在「去去」兩個聲音感覺一下,我相信不同的歌手會在這兩個音上表達自己獨特的唱法。「去去」二字夾在這裡,並不合文法邏輯,但如果是「聲音」,「去」、「去」兩個仄聲中就有千般纏綿、千般無奈、千般不捨、千般催促。這兩個音挑戰著歌手,歌手的唇齒肺腑都要有了顫動共鳴,「去」、「去」二字就在聲音裡活了起來。 只是文字「去去」很平板,可惜,宋詞沒有了歌手。我們只好自己去感覺聲音。 謝恩仁校正蘇軾的〈水調歌頭〉時,他一再問:「是『只恐』?是『唯恐』?是『又恐』?」 我還是想像如果面前有歌手,讓我們「聽」——不是「看」〈水調歌頭〉,此處他會如何轉韻? 因為柳永的「去去」,因為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我更期待宋詞要有「聲音」。「聲」、「音」不一定是「唱」,可以是「吟」,可以是「讀」,可以是「念」,可以是「呻吟」、「泣訴」,也可以是「號啕」、「狂笑」。 也許坊間不乏也有宋詞的聲音,但是我們或許更迫切希望有一種今天宋詞的讀法,不配國樂,不故作搖頭擺尾,可以讓青年一代更親近,不覺得做作古怪。 在錄音室試了又試,雲門音樂總監梁春美說她不是文學專業,我只跟她說:「希望孩子聽得下去——」,「像聽德布西,像聽薩堤,像聽Edith Piaf──」琵雅芙是在巴黎街頭唱給庶民聽的歌手。 「孩子聽得下去」,是希望能在當代漢語找回宋詞在聽覺上的意義。 找不回來,該湮滅的也就湮滅吧,少數存在圖書館讓學者做研究,不干我事。 雨水剛過,就要驚蟄,是春雨潺潺的季節了,許多詩人在這乍暖還寒時候睡夢中驚醒,留下歡欣或哀愁,我們若想聽一遍「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想聽一遍「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也許可以試試聽聽看,這一冊書裡許多朋友合作一起找到的唐詩宋詞的聲音。(下) (本文為《品味唐詩》、《感覺宋詞》雙書序,近日由有鹿文化出版)

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上)

2017年03月16日
公開
42

【美學系列-從品味唐詩到感覺宋詞】蔣勳�坐看雲起與大江東去(上) 2017/03/16 10:45:01 聯合報 蔣勳 唐詩在宋代蛻變出宋詞,宋詞蛻變出元曲,乃至於近現代的「白話文運動」,大概都是借屍還魂,從庶民間的「口語」出來新的力量,創造新的文體。每一次文字瀕臨死亡,民間充滿生命活力的語言就成了救贖…… 周昉〈簪花仕女圖〉。 圖�現藏於遼寧博物館。圖片提供�蔣勳    我喜歡詩,喜歡讀詩、寫詩。 少年的時候,有詩句陪伴,好像可以一個人躲起來,在河邊、堤防上、樹林裡、一個小角落,不理會外面世界轟轟烈烈發生什麼事。少年的時候,也可以背包裡帶一冊詩,或者,即使沒有詩集,就是一本手抄筆記,有腦子裡可以背誦記憶的一些詩句,也足夠用,可以一路念著,唱著,一個人獨自行走去了天涯海角。 有詩就夠了——年輕的時候常常這麼想。 有詩就夠了——行囊裡有詩、口中有詩、心裡面有詩,彷彿就可以四處流浪,跟自己說:「今宵酒醒何處——」很狂放,也很寂寞。 少年的時候,相信可以在世界各處流浪,相信可以在任何陌生的地方醒來,大夢醒來,或是大哭醒來,滿天都是繁星,可以和一千年前流浪的詩人一樣,醒來時隨口念了一句:今宵酒醒何處—— 無論大夢或大哭,彷彿只要還能在詩句裡醒來,生命就有了意義。很奇怪的想法,但是想法不奇怪,很難喜歡詩。 在為鄙俗的事吵架的時候,大概是離詩最遠的時候。 少年時候,有過一些一起讀詩寫詩的朋友。現在也還記得名字,也還記得那些青澀的面容,笑得很靦腆,讀自己的詩或讀別人的詩,都有一點悸動,像是害羞,也像是狂妄。 日久想起那些青澀靦腆的聲音,後來都星散各地,也都無音訊,心裡有惆悵唏噓,不知道他們流浪途中,是否還會在大夢或大哭中醒來,還會又狂放又寂寞地跟自己說:今宵酒醒何處—— 走到天涯海角,離得很遠,還記得彼此,或者對面相逢,近在咫尺,都走了樣,已經不認識彼此,是兩種生命不同的難堪嗎? 「縱使相逢應不識——」讀蘇軾這一句,我總覺得心中悲哀。不是容貌改變了,認不出來,或者,不再相認,因為歲月磨損,沒有了詩,相逢或許也只是難堪了。 曾經害怕過,老去衰頹,聲音瘖啞,失去了可以讀詩寫詩的靦腆佯狂。 前幾年路上偶遇大學詩社的朋友,很緊張,還會怯怯地低聲問一句:還寫詩嗎? 這幾年連「怯怯地」也沒有了,彷彿開始知道,問這句話,對自己或對方,多只是無謂的傷害。 所以,還能在這老去的歲月裡默默讓生命找回一點詩句的溫度或許是奢侈的吧? 生活這麼沉重辛酸,也許只有詩句像翅膀,可以讓生命飛翔起來。「天長路遠魂飛苦——」,為什麼杜甫夢到李白,用了這樣揪心的句子? 從小在詩的聲音裡長大,父親、母親,總是讓孩子讀詩背詩,連做錯事的懲罰,有時也是背一首詩,或抄寫一首詩。 街坊鄰居閒聊,常常出口無端就是一句詩:「虎死留皮人留名啊——」那人是街角撿字紙的阿伯,但常常「出口成章」,我以為是「字紙」撿多了也會有詩。 有些詩,是因為懲罰才記住了。在懲罰裡大聲朗讀:「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詩句讓懲罰也不像懲罰了,朗讀是肺腑的聲音,無怨無恨,像天山明月,像長風幾萬里,那樣遼闊大氣,那樣澄澈光明。 有詩,就沒有了懲罰。蘇軾總是在政治的懲罰裡寫詩,愈懲罰,詩愈好。流放途中,詩是他的救贖。 「詩」會不會是千萬年來許多民族最古老最美麗的記憶? 希臘古老的語言在愛琴海的島嶼間隨波濤詠唱——《奧德賽》、《伊里亞德》,關於戰爭,關於星辰,關於美麗的人與美麗的愛情。 沿著恆河與印度河,一個古老民族邊傳唱著《摩訶婆羅達》、《羅摩衍那》,也是戰爭,也是愛情,無休無止的人世的喜悅與憂傷。 黃河長江的岸邊,男男女女,划著船,一遍一遍唱著:「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歌聲、語言、頓挫的節奏、呼應的和聲、反覆、重疊、迴旋,像長河的潮汐,像江流宛轉,像大海波濤,一代一代傳唱著民族最美麗的聲音。 《詩經》十五國風,是不是兩千多年前漢語地區風行的歌謠?唱著歡欣,也唱著哀傷,唱著夢想,也唱著幻滅。 他們唱著唱著,一代一代,在庶民百姓口中流傳風行,詠嘆著生命。 《詩經》從「詩」變成「經」是以後的事。「詩」是聲音的流傳,「經」是被書寫成了固定的文字。 我或許更喜歡「詩」,自由活潑,在活著的人口中流傳,是聲音,是節奏,是旋律,可以一面唱一面修正,還沒有被文字限制成固定死板的「經」。 〈大雅.綿〉講蓋房子:「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 變成文字,簡直聱牙,經過兩千多年,就需要一堆學者告訴年輕人:「馮馮,聲音是憑憑。」 如果還是歌聲傳唱,這蓋房子的聲音就熱鬧極了,這四種聲音,在今天,當然就可以唱成「隆隆」、「轟轟」、「咚咚」、「碰碰」。「乒乒乓乓」,蓋房子真熱鬧,最後「百堵皆興」,一堵一堵牆立起來,要好好打大鼓來慶祝,所以「鼛鼓弗勝」。 「詩」有人的溫度,「經」剩下軀殼了。 文字只有五千年,語言比文字早很多。聲音也比文字更屬於庶民百姓,不識字,還是會找到最貼切活潑的聲音來記憶、傳達、頌揚,不勞文字多事。 島嶼東部原住民部落裡人人都歌聲美麗,漢字對他們框架少、壓力少,他們被文字汙染不深,因此歌聲美麗,沒有文字羈絆,他們的語言因此容易飛起來。 我常在卑南聽到最近似「陾陾」、「薨薨」的美麗聲音。他們的聲音有節奏,有旋律,可以悠揚婉轉,他們的語言還沒有被文字壓死。最近聽桑布伊唱歌,全無文字,真是「詠」、「嘆」。 害怕「經」被褻瀆,死抱著「經」的文字不放,學者,知識分子的《詩經》不再是「歌」,只有軀體,沒有溫度了。 可惜,「詩」的聲音死亡了,變成文字的「經」,像百囀的春鶯,割了喉管,努力展翅飛撲,還是痛到讓人惋嘆。 「惋」、「嘆」都是聲音吧,比文字要更貼近心跳和呼吸。有點像《詩經》、《楚辭》裡的「兮」,文字上全無趣味,我總要用惋嘆的聲音體會這可以拉得很長的「兮」,「兮」是音樂裡的詠嘆調。 從「詩」的十五國風,到漢「樂府」,都還是民間傳唱的歌謠。仍然是美麗的聲音的流傳,不屬於任何個人,大家一起唱,一起和聲,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變成集體創作的美麗作品。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只有歌聲可以這樣樸素直白,是來自肺腑的聲音,有肺腑間的熱度,頭腦思維太不關痛癢,口舌也只有是非,出來的句子,不會是「詩」,不會這樣有熱烈的溫度。 我總覺得漢語詩是「語言」帶著「文字」飛翔,因此流暢華麗,始終沒有脫離肺腑之言的溫度。 小時候在廟口聽老人家用閩南語吟詩,真好聽,香港朋友用老粵語唱姜白石的〈長亭怨慢〉,也是好聽。 我不喜歡詩失去了「聲音」。 「漢字」從秦以後統一了,統一的漢字有一種霸氣,讓各地方並沒有統一的「漢語」自覺卑微。 然而我總覺得活潑自由的漢語在民間的底層活躍著,充滿生命力,常常試圖顛覆官方漢字因為裝腔作勢愈來愈死板的框框。 文化僵硬了,要死不死,語言就從民間出來,用歌聲清洗一次冰冷瀕臨死亡的文字,讓「白話」清洗「文言」。 唐詩在宋代蛻變出宋詞,宋詞蛻變出元曲,乃至於近現代的「白話文運動」,大概都是借屍還魂,從庶民間的「口語」出來新的力量,創造新的文體。每一次文字瀕臨死亡,民間充滿生命活力的語言就成了救贖。 因此或許不需要擔心詩人寫什麼樣的詩,回到大街小巷、回到廟口、回到庶民百姓的語言中,也許就重新找得到文學復活的契機。 小時候在廟口長大,台北大龍峒的保安宮。廟會一來,可以聽到各種美麗的聲音,南管、北管、子弟戲、歌仔戲、客家山歌吟唱、相褒對唱、受日本影響的浪人歌謠、戰後移居台灣的山東大鼓、河南梆子、秦腔,乃至於美國五○年代的搖滾,都混雜成廟口的聲音,像是衝突,像是不協調,卻是一個時代驚人的和聲,在衝突不協調裡尋找彼此融合的可能性。我總覺得:新的聲音美學在形成,像經過三百年魏晉南北朝的紛亂,胡漢各地的語言、各族的語言、印度的語言、波斯的語言、東南亞各地區的語言,彼此衝擊,從不協調到彼此融合,準備著大唐盛世的來臨,準備語言與文字達到完美巔峰的「唐詩」的完成。 應該珍惜,島嶼是聲音多麼豐富活潑的地方。 生活裡其實「詩」無所不在。家家戶戶門聯上都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那是《詩經》的聲音與節奏。 鄰居們見了面總問一句:「吃飯了嗎?」「吃飽了?」也讓我想到樂府詩裡動人的一句叮嚀:「努力加餐飯。」「上言:加餐飯。」生活裡、文學裡,「加餐飯」都一樣重要。 我習慣走出書房,走到百姓間,在生活裡聽詩的聲音。 小時候頑皮,一夥兒童去偷挖番薯,老農民發現,手持長竹竿追出來。他一路追一路罵,口乾舌燥。追到家裡,告了狀,父親板著臉,要頑童背一首唐詩懲罰,〈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讀到「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忽然好像讀懂了杜甫,在此後的一生裡,記得人在生活裡的艱難,記得杜甫或窮老頭子,會為幾根茅草或幾顆地瓜「唇焦口燥」追罵頑童。 我們都曾經是杜甫詩裡欺負老阿伯的「南村群童」。在詩句中長大,知道有多少領悟和反省,懂得敬重一句詩,懂得在詩裡尊重生命。 唐詩語言和文字都太美了,忘了它其實如此貼近生活。走出書齋,走出教科書,在我們的生活中,唐詩無處不在,這才是唐詩恆久而普遍的巨大影響力吧。 唐詩語言完美:「停車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可以把口語問話入詩。 唐詩文字聲音無懈可擊:「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寫成對聯,文字結構和音韻平仄都如此平衡對稱,如同天成。 在一個春天走到江南,偶遇花神廟,讀到門楹上兩行長聯,真是美麗的句子—— 風風雨雨,寒寒暖暖,處處尋尋覓覓。 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 那一對長聯,霎時讓我覺得驕傲,是在漢字與漢語的美麗中長大的驕傲,只有漢字漢語可以創作這樣美麗工整的句子。平仄、對仗、格律,彷彿不只是技巧,而是一個民族傳下來可以進入「春天」可以進入「花神」的通關密語。 有「詩」,就有了美的鑰匙。 我們羨慕唐代的詩人,水到渠成,活在文字與語言無限完美的時代。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傳說裡的「孤篇壓倒全唐之作」,是一個時代的序曲,這樣豪邁大氣,卻可以這樣委婉平和,使人知道「大」是如此包容,講春天、講江水、講花朵、講月光、講夜晚,格局好大,卻一無霸氣。盛世,是從這樣的謙遜內斂開始吧,不懂謙遜內斂,盛世,沒有厚度,只是誇大張揚,裝腔作勢而已吧。 (上)

〈給我一張卡片,好嗎?〉黃雅淳

2014年10月30日
公開
49

日前 在通識課和大一學生們討論「文學的功用」 想起 多年前曾寫給學生們一封信 和好友分享~ 〈給我一張卡片,好嗎?〉黃雅淳   多年以後,如果你能體會了,請寄給我一張卡片,好嗎?我的朋友。   而現在,我該如何回答你,在你沈重的專業課程之外,為什麼還要上文學課?   我知道,在如此人浮於事、充滿競爭的社會上,你需具備許多專業技能或是證照,才能謀得好的工作,並且獲得一些成就與肯定。記得陶淵明說的「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嗎?連淡泊以明志的隱逸詩人都提醒我們,在實現所有人生的理想之前,先要安頓好衣食等民生問題,具有維持生計的專長,否則實踐理想的路太艱辛。所以,你當然必須好好地在你的專業系科中用功精進。   你一定也還記得,我們曾分享了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在《典型的大學生》中的忠告。他認為大學生在大學四年中,需自我要求在四方面的成長與學習。首先是充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圓融的人際關係、培養社會使命感以及建立通達的人生觀。想想,何只是大學生呢?這四項不都是我們終身學習的課題嗎?親愛的朋友,打開你大學四年的科目總表,你會發現絕大多數的課程,都是為了充實你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共同科目與通識課程再加上社團及課後活動等潛在課程則是為了協助你在圓融的人際關係、培養社會使命感以及建立通達的人生觀上有所體悟與省思。   可是,「生命被高高抬在肩膀上歡呼;日子被踩在腳下狂妄的揮霍」青春奔放的你問:為什麼要上文學課?   我無法義正辭嚴地回答你,這些古往今來的人們寫下的詩文對你有什麼用;也不想標舉大一國文課的教學目標,如「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民族氣節,提昇語文的表達能力與文學鑑賞能力」等抽象的期望,那實在是高估了一年四學分的教學成效。 但是,且讓我想像,也許有一天,當你努力在工作求表現,然而升遷的卻是別人時,你或許會想起孔子說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然後打起精神再努力以赴。 也有那麼一天,你終於成為一位主管,領導著一群工作夥伴,你在顧盼得意之際,會以老子「上善若水」的哲學來提醒自己:「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然後,虛懷若谷的廣納意見,用柔和的語言、剛強的意志來帶領你的團隊。   會不會有那麼一段時間,你的投資錯誤,你的事業遇到危機,你像李白一樣歷經「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的憂心苦悶或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消沈沮喪之後,也拍拍胸膛告訴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然後向生命承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親愛的朋友,當你在外島當兵,心中掛念女友時,你體會了張九齡「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相思;當你被公司外派到異地,必須離開心愛的人遠行時,你會不會想起柳永的感慨「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或是,你深愛的情人背叛你時,你真切地感受到〈有所思〉中那個剛烈的女子「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的心痛。   當你挑戰體力的極限,終於攻上玉山的峰頂時,你俯視著群山的神奇秀麗,也興起杜甫登上泰山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雄心與氣魄!   當你懷抱著初生的嬰孩,翻遍字典,要為他取一個不同凡響、吉祥納福的名字時,你真的明白了張曉風說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短的祈禱詞」。   或者,你無意中看見爺爺對著逝去多年的奶奶相片發呆時,你明白了〈江城子〉中「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那份淒婉深情。   我甚至想像,你在中年後,看盡人心叵測、嚐遍人情冷暖之後,你有了蘇東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以及「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而余秋雨說「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正是你靜定心情的寫照。   所以,親愛的朋友,現在我無法回答你關於文學課的「用處」。   但是,多年以後,在你生命的流轉起伏中,在每段悲歡離合的際遇時,有那麼一刻,你想起了這些作者,體會了那些詩文,他們人生得意時的激情、掩卷沈思中的靈光、蚌病成珠後的醒悟,曾鼓勵你、撫慰你或呼應著你,那麼,我的朋友,請寄給我一張卡片,好嗎?   那當中會有我的答案。

「紅樓夢賞讀」修習導引

2014年10月03日
公開
35

「紅樓夢賞讀」修習導引 文�方元珍 在我國,《紅樓夢》和《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小說;在世界,有十幾種外國文字,包括英文、日文、法文、德文、俄文、義大利文、希臘文等,將《紅樓夢》譯成外文,可見《紅樓夢》在文壇上的地位,不僅是中國的,也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名著。 自從民國六年,蔡元培出版《石頭記索隱》的書,和胡適於民國十年出版的《紅樓夢考證》書,引發索隱派和自傳派的論戰以來,已經引起全世界學人的關注,有關《紅樓夢》的作者是誰、續書的人是誰、作者寫作的動機為何等論題的探討,越演越烈,形成紅學的興盛。我們這門課,不以考證為重點,而是期望同學透過小說文本的閱讀,以及相關的大意、賞析的解說,提高同學對《紅樓夢》的興趣與理解,因此在教材的編寫上,前半部有「選讀篇」,為大家擇要賞讀《紅樓夢》的八個重要單元;後半部則有「論述篇」,針對《紅樓夢》的作者、主題、典型人物、文學價值、社會問題、生活美學等重要論題,為各位做深入的探討。 為了讓同學對《紅樓夢》的全貌有概括的了解,並掌握學習的方法,特撰本篇,提供同學做為修習的津梁。首先,說明的是本書的書名。《紅樓夢》的書名有很多,曹雪芹自己在書中就用了五個:包括「紅樓夢」、「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石頭記」這個書名在書中出現最早,指的是小說寫的是刻在石頭上的一段傳奇故事。由於以「石頭記」命名的書,書內附有脂硯齋的評語,所以又稱「脂硯齋評石頭記」。「情僧錄」的書名,來自於第一回,指的是這本書由空空道人抄錄了石頭記以後,便改名為情僧,又將「石頭記」的書名,更改為「情僧錄」。「風月寶鑑」的書名,則是指賈府中所發生的風月情事,足以對讀者產生警惕的作用,可以治妄動的病症,有濟世保生的效用。「金陵十二釵」的書名,則是出自於《紅樓夢》一書的第五回,指書中描寫的是十二位女子的故事,她們分別是賈元春、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史湘雲、王熙鳳、林黛玉、薛寶釵、秦可卿、李紈、妙玉,巧姐。都是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這個地方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內眷和親友。「石頭記」的書名,說明了《紅樓夢》一書的出處;「情僧錄」的書名,說明了《紅樓夢》抄錄人的名字;「風月寶鑑」的書名,指出小說的作用;「金陵十二釵」的書名,則指出小說人物和出生地,可以說都各有重點,所以以「紅樓夢」做為全書的總名,一方面是指小說的情節起於夢,結於夢,書名可以和內容相呼應;另一方面是以「紅樓」概括大觀園內的萬紫千紅,溫柔富貴,而以「夢」來寄寓「紅樓夢好,萬境皆空」的主題思想。因此,當一七九一年,程偉元、高鶚以活字版印出此書時,書名就叫「紅樓夢」。 《紅樓夢》這本書的完稿,便是由曹雪芹以「風月寶鑑」做為初稿,經過了十年的時間,歷經五次的增刪,分出章回,編纂目錄,並且以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文學天才,從簡單的整理,變為大規模的增刪,成為再創作的文學著作。可以說經過整理、增刪,稱曹雪芹為本書的作者,他誠然當之無愧。而在他去世前,只整理出前八十回,八十回以後的一些片斷手稿,在當時就已迷失了。這可以說是中國小說史上的一大憾事。也是今天各家學者所以不斷探究、論述的原因之一。 其次,為各位說明《紅樓夢》的主要內容。很多人從小就讀《紅樓夢》,為的只是關心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故事的結局。當然,寶玉、黛玉愛情故事的發展和變化,是《紅樓夢》這本書的主線之一;但是不可忽略的,還有另一條主線,就是以榮國府、寧國府為中心,所鋪述的賈府的盛衰興亡。由寶、黛的情感發展,可以見到寶玉個性的特質,體會他對兩性關係的對待方式,以及寶玉如何面對情感的執著與解脫;也可以比較書中三位主角:寶玉、黛玉、寶釵對人情世故不同的處理態度,十分有趣,也十分耐人尋味。而由賈府的盛衰興亡,也讓我們看到一個簪纓世家的眾生百態,其中包括達觀的賈母、讀死書而不能持家致用的父親、威權弄權八面玲瓏的熙鳳、表面風光而暗地啜泣的元妃、道德淪喪,生活糜爛的賈府子弟、身分卑微而志比天高的女婢等,使我們體會到樂極生悲、世事無常的人生變化。這些人生的變化、無常,作者是藉由日常生活的細節、瑣事來敘述,讀來似乎繁瑣、零散;但是小線索中,其實常是書中事件、高潮的緣起,緊要之處,同學不可輕易放過。否則就會如曹雪芹在第一回中,題詩所寫:「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將空負作者滿腔的辛酸血淚了。 歷來從事紅學研究的學者,有將《紅樓夢》的內容,比附為清世祖與董鄂妃的故事的,可以王夢阮、沈瓶庵所寫的《紅樓夢索隱》為代表;也有將書中的內容,說是比喻康熙時期的政治狀態的,可以蔡元培的《石頭記索隱》做為代表,認為本書撰寫的目的,在於哀弔明朝的滅亡,揭露清朝的敗政。也有將這本書的內容,指為是曹雪芹的自傳,把賈府和曹家做類比,這派學者的說法,以胡適的《紅樓夢考證》為代表;除此以外,也有很多人舉證認為《紅樓夢》的內容,是描寫清人納蘭性德的家事,他們認為所謂金陵十二釵,就是納蘭性德家的上賓。至於學者皮述民考證「李鼎、脂硯、寶玉三位一體說」,認為寶玉為蘇州織造李煦長子李鼎,李鼎發起並寫過幾回《石頭記》,以後才由曹雪芹接手批閱增刪的說法,可謂是考證派的新角度。有關《紅樓夢》的內容,究竟實指為何?可以說是各家說法紛紜,到目前尚未有定論。在此,僅附筆一提,有志於考證研究的讀者,可進一步深入探究。 在我國有所謂三大文化,衍生出三大學術。一是商周文化,發展成為甲骨學;另一個是大唐盛世文化,衍生成為敦煌學;還有一個是清朝康乾文化,蘊育出今日的顯學-紅學。《紅樓夢》這本書產生的時代,正是清朝康熙、乾隆的盛世,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交替時期,因而它所呈顯的文化、社會、思想、文學的內涵十分豐富,建議同學可以從文化認知的角度,抱著學習古代精緻文化遺產的心情來閱讀,如紅學的學者周汝昌所說,將《紅樓夢》視為文化小說,對其中所涉及到的園林建築、色彩服裝、飲食、醫藥、民俗、語言等,藉此機會有所了解;也可以由社會意義的角度來閱讀,將書中的人物,放到當時的社會環境去理解,考察書中人物、思想,處在當時社會的典型性、進步性何在?並觀察是否有受到時代限制的地方?還可以從哲學思考的角度來閱讀,探究《紅樓夢》與儒、釋、道思想的關係,觀察作者思想的起源與發展的脈絡,這對於《紅樓夢》主題思想的了解,將會很有幫助。當然,同學更可以由文學鑒賞的角度來閱讀,明瞭《紅樓夢》突破其他傳統小說的寫法與作法,分析它在現代小說藝術上的成就,及對現代小說的影響等。可見,做為一部中國白話長篇小說的經典著作,《紅樓夢》的瑰麗多彩,繽紛燦爛,是值得我們細加欣賞、閱讀的。 各位同學研讀本科目的時候,如果能配合做到四項事情,相信必定能夠增加學習的成效:一是閱讀文本,如果你讀過《紅樓夢》一百二十回,對其中的人物、情節,已有概念,學習本科目自然比較容易心領神會;否則至少也要精讀教科書中所列舉的八個單元,配合全本擇要參看,定能掌握《紅樓夢》書中的精髓。其次是清楚書中主要人物的關係,教科書中列有主要人物的關係簡表,可供參看;或者是參閱李君俠編著,由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紅樓夢人物介紹》,對明瞭《紅樓夢》書中人物的關係,也極有助益。第三是查考書中典章制度、名物典故,以及難解詞語的涵義,尤其是《紅樓夢》書中列舉了許多的詩詞,以及當時器物、禮俗的用語、方言等,如果能配合教科書中的注釋,或查閱紅樓夢辭典,對於書中名義、內容的理解,也會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第四是配合廣播教學聽課,「紅樓夢賞讀」的廣播課程裡,我除了解說教科書各單元的內容、擇要補充、闡述重要相關教材,並且於每一講次開闢「紅樓廣角鏡」的帶狀單元,邀請海內外紅學學者專題講論,如康來新教授的「賈寶玉的終極關懷」、王三慶教授的「紅學的未來」、張素貞教授的「張愛玲與紅樓夢」、趙潤海教授的「賈家與曹家」、孔維勤教授的「寶玉與禪」、大陸嚴明教授的「紅樓夢與蘇州園林及飲食文化」等,均將在節目中依次播出,這是國內其他大學相關課程鮮能做到的,希望能結合紅學學者的專業領域,開拓同學的學習、思考視野,內容精采,希望各位同學不要錯過。   [第313期空大學訊](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兼召集人)

愛情文學筆記

2014年09月02日
公開
40

99上 愛情文學 空大台北中心講師蘇心一老師整理 nigge轉貼 明光學長&Mae姐姐傳達 壹、 愛情類型主要分為: 浪漫型:受外表吸引,追求羅曼蒂克 利他型:完全奉獻,無條件付出 自我型:以自我為中心,不希望被愛情束縛 實際型:理性而慎重計畫 佔有型:極度害怕失掉對方 遊戲型:避免真心投入,見到喜歡就去愛 依賴型:全然投入,以愛情為生命重心 三溫暖型:戀愛過程忽冷忽熱 伴侶型:由友情漸進發展,細水長流 被動型:被動等人來追,不敢主動表白 完美型:無法容許瑕疵,追求完美主義 文學是西方近代文學的核心文類,「愛情」是文學作品永恆話題。 貳、古典小說最常出現四大類型: 一、浪漫型愛情,又稱衝動型,很不切實際: 最膾炙人口的人神相戀——只限鴛鴦不羨仙;人鬼相戀——超越生死魂牽夢縈。 (一)、人神相戀:蒲松齡《聊齋誌異》的翩翩、〈長恨歌傳〉敘述的唐玄宗與海上仙山的楊貴妃。揭示愛情美好,神仙甘願下凡,期待永浴愛河。 (二)、人鬼相戀、干寶《搜神記》〈紫玉韓重〉、劉義慶《幽明錄•賣粉女》、「人面桃花」的崔護與少女。 因為古代社會士大夫不能在現實生活中談戀愛,只好穿越時空從志怪小說找到心理補償與慰藉。 二、利他型愛情,對對方絕對包容忍耐,喪失自我: 元稹〈鶯鶯傳〉和蔣防〈霍小玉傳〉的女主角都是在開始的愛情關係中犧牲奉獻,不求回報,矮化角色,造成悲劇。〈鶯鶯傳〉的鶯鶯主動獻身,一味付出;〈霍小玉傳〉的霍小玉也只打算八年,最後兩人都被毫無交代拋棄。 三、實際型愛情:愛戀者尋找合適相配條件,符合再發展感情。 《搜神記》裡談生、辛道度、盧充都和女主角生前素不相識,都被女鬼強烈吸引,女鬼都有贈送紀念品給丈夫,因為各取對方之長,具有實際功利,強度厚度都不夠,經不起試煉;《金玉奴棒打無情郎》也是如此著重實際利益。 四、遊戲型愛情:尋求短暫歡樂,不考慮未來。 〈鶯鶯傳〉裡的張生,唐代傳奇當中許多歌女娼妓都與文人有一些愛情故事,很少有善終修成正果的。 參、豐滿多樣的戀人形象 一、為愛勇敢的多情女:最令讀者印象深刻的就是為愛往前衝的多情女。 「巫山神女」楚襄王與宋玉遊於雲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朝雲暮雨,神女為了心儀對象,主動出擊。勇敢堅決的女性在馮夢龍的「三言」裡面相當多,很多作品都鼓勵人們要大膽爭取幸福。像勇敢的名妓玉堂春,最後與王景隆修成正果;〈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杜十娘更令人欽佩,為愛情義無反顧,力定目標勇往直前,只是他就沒看清楚李甲,下場壯烈。 二、移情負心的薄情郎:〈鶯鶯傳〉張生、〈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李甲和孫富、〈王嬌鸞百年長恨〉的周廷章、〈王魁負桂英〉的王魁除了張生,其他人都得到應有的報應。膾炙人口的元稹〈鶯鶯傳〉的張生就是始亂終棄典型人物,他對崔鶯鶯只有肉欲沒有愛情,他的思想是古代士大夫的價值觀,重視功名事業,主動「自獻」的女子不是他明媒正娶的對象。雖然張生未受譴責,但是總有作家對這些移情負心的薄情郎安排得到應有的報應,〈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李甲和孫富和其他這幾篇的男主角都受到慘烈的報應。 三、難得真心的有情郎:一講到「有情郎」就非〈賣油郎獨佔花魁〉的秦重莫屬。著重南宋時期市民階級蓬勃興起的現實,將之與愛情主題結合,讓秦重的鍾情感動了女主角辛瑤琴,秦重知道何時該屈就離開,何時該挺身而出,經得起考驗的感情,才有機會走下去,最後以喜劇收場;《聊齋誌異•青鳳》裡的耿去病也是敢為有情人青鳳這隻狐狸真心付出的好男人。 四、有情有義的真伴侶:《搜神記•蘭岩雙鶴》記載一對不棄不離的夫婦化為雙鶴,另一篇〈韓憑夫婦〉更令人動容。宋康王是戰國時有名的暴君,他兇殘蠻橫強奪韓憑的妻子何氏,囚禁韓憑,讓他築守邊城;何氏死後不遂其願,令韓憑夫婦墳墓遙遙相望。故事當中形象最為生動的人物,是韓憑妻何氏。何氏的容貌是美麗的,使得貴為國君的宋康王用豪奪的方式想要擁有她,何氏不能抵擋暴力搶奪,雖委屈於宋康王,卻暗自為了保守不渝的愛情而決定殉情。首先「密遺憑書,謬其辭」說明其決死之心;然後「陰腐其衣」,為將來作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勇敢堅決地「自投臺下」,讓左右伺候之人無法挽救,預先腐蝕衣服的準備使得「衣不中手而死」,有謀有略,從容不迫地以行動表示對愛情的堅貞。然兩人死後不能如願合葬,遂快速地於墓上生樹,枝葉根柢緊緊相連,上更有鴛鴦悲鳴,以梓木、鴛鴦為比,以喻愛情之堅貞,甚至死亡亦不能阻擋。最終,以「今睢陽有韓憑城,其歌謠至今猶存。」用一實證式資料,說明韓憑夫婦是確有其人,不是刻意捏造故事,有情有義的患難伴侶在專制君主時代彌足珍貴。 肆、古典小說婚戀價值觀 一、門當戶對:「坦腹東床」的王羲之讓郗鑒將女兒嫁給他,曹雪芹的《紅樓夢》更可見當時的時代環境不允許男女在婚前有私情,婚姻大事全由長輩決定。寶玉和黛玉的愛情被傳統家長的權威給犧牲了,被家長要門當戶對給扼殺了,寶釵也沒有真的得到寶玉的愛。古代上階層的社會以「門當戶對」為婚姻的考量,「門當戶對」未必美滿幸福,但也是結婚時不可忽略的條件,因為門當戶對的人才有對等的高度和格局去處理婚姻裡的現實問題。 二、郎才女貌:一般市井百姓比較在意的是「郎才女貌」,雙方年齡和外貌要相合,三言中的〈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描述一場風雪引出假女婿拜堂成親的喜劇;〈女秀才移花接木〉是女子喬裝男生走出閨閣,為自己尋找結婚對象,在衝突中以喜劇收場;〈唐解元出奇玩世〉唐伯虎不在意秋香是身份低微的女僕不計較門第得到幸福。古代多數都是說男的有才,女的有貌,如今女的也有才,才可以有長久對話的尊重空間,〈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杜十娘有主見、有能力,李甲卻沒有目標、遠見又被動,兩人性格差異太大,即使「郎才女貌」也難有幸福可能。 三、兩情相悅:其實男女結合應該以愛情為基礎,兩情相悅才有可能修成正果。像三言中的〈蘇小妹三難新郎〉蘇小妹和秦少游詩詞唱和,才情相當,志同道合,人生目標、價值觀、理想一致,志趣或所從事的事業相同,才能相知相惜,心理相容,最終才能體現鶼鰈情深,傳為佳話,才有幸福可言。可是古人有些家長還是不太能接受這種相遇相知,「琴瑟和鳴」的弄玉和蕭史最後還是超越凡塵揮別秦穆公到天外仙境相伴偕老。 伍、小說裡愛情的社會意義 一、反擊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一)、對「包辦婚姻」的批判:《搜神記•真情感天》私訂終身的愛人從軍歸來,墳前大哭開棺竟讓愛人死而復生,提示了自主婚姻的權利;三言〈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順著「移乾柴近烈火,無怪其燃」的人性考量,讓弟代姊嫁的孫潤娶了妹代兄婚的劉慧娘,為有情男女主持正義,對於有情男女自主婚姻予以成全,將錯就錯,巧合安排,大饜人心,〈宿香亭張浩遇鶯鶯〉的官家小姐李鶯鶯公然反叛提出對父母之命的封建婚姻的質疑,和唐傳奇裡的崔鶯鶯大大不同,沒有紅娘,單槍匹馬批判包辦婚姻的不是,主動爭取幸福,顯示晚明的時代色彩。 (二)、對「守節守貞」的批判:傳統社會封建保守,要求婦女守節守貞,「三從四德」極封閉保守,但是對男性毫無要求,雙重標準看待兩性的貞潔觀。「三言二拍」非常反對,挑戰舊傳統,表現新時代特點,〈蔡瑞虹忍辱報仇〉的官家小姐蔡瑞虹多次改嫁殺戮全家仇人、壞人,第四嫁才遇到君子朱源,終於報了深仇大恨,最後自盡身亡,還受朝廷旌表,建立節孝坊,展現對女性貞潔的新看法,放寬對女性貞潔要求的新尺度。每個人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強調因情而發的愛情,表達不管女性要守貞守節或另尋幸福,都要以女性自願出發,不該受傳統道德觀規範。 二、顛覆封閉迂腐的道德觀 「三言二拍」對男女情慾作細膩洞察與穿透的描寫,提供多方面的思考。〈蔣興哥重會珍珠衫〉講已婚婦女三巧兒在婚姻中出軌陳大郎,最後又和前夫蔣興哥破鏡重圓的故事。作者細膩描寫三巧兒的內心世界變化,並用了不少文字描寫離鄉背井的丈夫懊惱悔恨的心理活動,開曠古未有之紀錄,讓讀者正視人性,自我檢討,並做出寬容的看待。陳大郎欺人妻而死,得到報應,妻子平氏賣身葬夫,嫁給蔣興哥,三巧兒最後竟然在知縣丈夫的主動成全下,與前夫復合,只是從正室降為侍妾,出人意料,三巧兒三段姻緣離離合合,表示女性再婚獲得官府肯定。 三、強調獨立之自主意識 早在「三言」的女性人物就出現獨立的自主形象,女性面對和處理愛情婚姻時都相當自我,呈現強烈的獨立意識。〈趙春兒重旺曹家莊〉的趙春兒多年努力重振衰敗的曹家家業;〈杜十娘怒沈百寶箱〉的杜十娘從頭到尾都自主她的人生。 現代的我們要理解傳統婚姻建制與男女情慾規範的不平等,刺激我們思考自己作主,透過小說提供讀者對人性、自身和所處社會的理解,有益對平等兩性關係的追求。 陸、戲曲愛情概說 一、「愛情」為戲曲立體素材: 中國第一個金禧年北宋,經濟發達,茶樓酒館林立,宋詞傳唱風行一時,金元時期民間流行說唱藝術「諸宮調」,是一個完整的戲劇表現。當時最有名的戲劇: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改編唐傳奇〈鶯鶯傳〉而成,戲曲裡的愛情正室成為戲劇中的主流素材。元朝王實甫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愛情這亙古不變的主題藉由戲曲這融合故事、詩歌、音樂、動作、舞蹈、雜技等不同表演藝術,傳唱著千古的愛情故事。《浣紗記》、《洛水悲》、《梧桐雨》都是如此。 二、「愛情」是戲劇靈魂: 戲劇中「愛情」是愛情劇靈魂之所在,有男女之愛、夫妻之情、王妃之戀、書生與煙花女子、仙鬼、動物與凡人的種種戀曲。鄭光祖《倩女離魂》塑造一個敢於違背封建禮教規範,追求愛情的幸福女性形象。「愛情」有決定生死的意志力,湯顯祖的《牡丹亭》杜麗娘死而復生,與夢中靈魂伴侶柳孟梅終成眷屬。《長生殿》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忘年之愛,「愛情」是戲劇靈魂,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能體會其光與熱。 三、鑑賞愛情戲曲的八項標準: (一)本事動人: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本事動人的經典之作。 (二)主題嚴肅:元明清劇本講求「風化」忠孝節義之教,《嬌紅記》雙雙殉情。 (三)結構嚴謹:一人一事為主,《長生殿》、《梁山伯與祝英台》節奏緊湊。 (四)曲文高妙:高明《琵琶記》貼近口語;《牡丹亭》曲文典雅。 (五)音律諧美:寫男女愛情喜用【仙呂宮】清新緜邈,【南呂宮】感嘆傷悲。 (六)賓白貼切:《梁山伯與祝英台》賓白最精彩的是〈十八相送〉,最後才瞭解。 (七)人物鮮明:《梁山伯與祝英台》人物各有鮮明特色,充分襯出劇情。 (八)科諢自然:插科打諢把氣氛炒熱,調劑劇情,引人興會,貼近觀眾。 柒、 愛情劇的特性 (一)愛情劇有社會娛樂性:經濟富裕,民眾對戲曲需求大增,瓦社勾欄遽增,富商語意人愛情故事,社會新聞都被文人樂此不疲記錄改編。《白蛇傳》、《張協狀元》如同今天電視肥皂劇一般。 (二)愛情劇要有社會教化性:「愛情」的主題往往是煙幕彈,借他人之口抒發自己抑鬱生平,或對社會價值道德批判,戲曲愛情常是作家心靈獨白。《棒打無情郎》《朱買臣休妻記》都強調同甘苦共患難才是愛情高尚節操。無論貧富、貴賤,有情有義,患難與共才是「愛情」真諦。 (三)愛情劇是人性情感的嚮往:人人渴望愛情,追求愛情,體驗愛情,失意的劇作家因為走入市井小民,更深入體驗愛情沒有貴賤貧富差異。關漢卿在《拜月亭》借男女主角顛沛流離結為夫妻,深深顯示人性對「愛情」自主與自由的渴望。 捌、 自主性的愛情 一、 浪漫之愛——《西廂記》 對愛情的執著與追求,經典之作首推《西廂記》,發自內心的真愛,讓才子佳人超越門地偏見與封建束縛。 (一)《西廂記》的作者與傳承:元朝王實甫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改編唐傳奇〈鶯鶯傳〉而成,在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加工形成,重新打造張生成就有情有義的愛情典範,從根本的悲劇改為美滿幸福喜劇收場,內容更豐富,性格情節更細膩,刻畫更鮮明,足為愛情文學典範。 (二)《西廂記》劇情梗概:在山西普救寺借宿的書生張珙(字君瑞),偶遇扶柩回鄉在寺中西廂借住的崔相國女兒崔鶯鶯,互相吟詩產生愛慕。強盜孫飛虎帶手下慕名圍寺,強搶崔鶯鶯,鶯鶯的母親老夫人鄭氏宣稱誰能救他女兒就將女兒許配他,張生向他一位故舊「白馬將軍」蒲州杜太守寫求救信,由僧人突出包圍送出,杜太守發兵解圍。過後老夫人因門第不當悔婚,只讓鶯鶯拜張生為義兄以謝搭救。張生悲慟之下一病不起,鶯鶯也大為傷痛,後來在鶯鶯的丫鬟紅娘幫助下,兩人暗通書信,私情被老夫人發現,欲馬上將鶯鶯嫁給貴族公子鄭恆(鄭氏之親姪),紅娘據理力爭,無可奈何之下,老夫人命令張生上京趕考,如能蟾宮折桂成為狀元,便真的把鶯鶯許配與他,張生便努力攻書,考中回來迎娶鶯鶯,有情人終成眷屬。 (三)從人物性格看精彩情節 1、顛覆傳統,追求愛情自由的鶯鶯: 鶯鶯是中國愛情戲曲爭取追求愛情自由的經典人物,顛覆傳統新女性,外在「傾國傾城貌」到內在智慧,作家都描寫得深刻入微。與張生長亭餞別【端正好】是歷代傳誦名曲:「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套用范仲淹名句。 2、勇於追求愛情的張生: 戲曲張生不同於傳奇張生,是對功名利祿不屑的狂生,一見到鶯鶯,似觸電一般,愛的魔種驟然升起,「風魔了張解元」。文采與情采兼備的張生,遇上愛情變得癡傻,王實甫以白描方式描繪兩人魚水盡歡,最後終於愛情,為愛爭取功名,可謂千古多情人物,遠遠超過元稹〈會真記〉始亂終棄文過飾非的張生原型。 (四)、《西廂記》故事類型的影響 清朝金聖歎認為《西廂記》是天地妙文,以「才子書」稱之,《西廂記》是中國戲曲璀璨明珠,後世不斷根據此劇添枝加葉延續故事,《東牆記》、《牆頭馬上》。 二、靈魂之愛——《牡丹亭》 (一)《牡丹亭》的作者與傳承:《牡丹亭》,原名《還魂記》,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創作於1598年,描寫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和書生柳夢梅的生死之戀。與《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 (二)《牡丹亭》劇情梗概:描寫南宋南安太守杜寶獨生女杜麗娘一日在花園中睡著,與一名年輕書生在夢中相愛,醒後終日尋夢不得,抑鬱而終。杜麗娘臨終前將自己的畫像封存並埋入亭旁。三年之後,嶺南書生柳夢梅赴京趕考,適逢金國在邊境作亂,杜麗娘之父杜寶奉皇帝之命赴前線鎮守。柳夢梅發現杜麗娘的畫像,杜麗娘化為鬼魂尋到柳夢梅並叫他掘墳開棺,杜麗娘復活。隨後柳夢梅趕考並高中狀元,戰亂發榜延時,柳夢梅受杜麗娘之託尋找到丈人杜寶。杜寶認定此人胡言亂語,將其打入大獄。得知柳夢梅為新科狀元,杜寶才將其放出,始終不認其為女婿。最終鬧到金鑾殿之上才得以解決,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三)渴求靈魂自由的情節設計 1、追求自主的情愛: 杜麗娘是官宦人家獨生女,嚴格遵守傳統禮教,〈遊園〉、〈驚夢〉,顧影自憐,唱出《牡丹亭》經典之作,「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用強烈對比讓她走出畫屏,進入真實世界,受到莫大震撼。〈問天〉天不語,夢中遇到柳夢梅,後來她不惜以生命代價反抗社會制度,湯顯祖以浪漫筆法後來讓杜麗娘復活,她因情而死,為情而生,追求愛情不惜叛逆。 2、超越生死的愛情: 杜麗娘的靈魂為愛現身,只為了堅持夫妻情緣天注定。要與夢梅再續前緣。理想愛情值得追求,但必須兩個人同心協力,杜麗娘為情出死入生,柳夢梅積極參與,冒著砍頭危險,開棺不駭,毒打不悔,真是一個情有獨鍾,為情為愛全然付出的有情人。 (四)、《牡丹亭》故事類型的影響 《牡丹亭》選擇靈魂之愛,故事雖然荒誕不經,情感卻很真實,對當時戲曲、小說大有影響,極類似的是《錯調和璧》。精彩的〈遊園驚夢〉被白先勇寫成小說,改成舞台劇、電影,《牡丹亭》被譽為「崑劇之母」,2004年還有青春版《牡丹亭》造成大轟動。 《牡丹亭》是超越生死的永恆愛戀,是靈魂的自由選擇,是前世情緣、今生再續的經典之作。 三、殉情之愛——《嬌紅記》 (一)《嬌紅記》的作者與傳承:如明•孟稱舜《嬌紅記》,敘述成都書生申純與王嬌娘之相愛故事。此劇本是北宋宣和年間真實故事,曾被編成小說《嬌紅傳》,明初也有雜劇,孟稱舜以致情、至性、至誠看待,這種梁祝式的悲劇感人至深,不斷在劇場中反覆演出。 (二)《嬌紅記》劇情梗概:申純與嬌娘為表兄妹,日久生情,但仍不敢言及父母。二人經過互相猜疑的考驗。直至申純上京趕考,中進士授官,嬌娘父親王文瑞方答應二人親事。這時,成都帥節鎮派人向文瑞為子求親,文瑞一是懼怕權勢,二是貪圖帥府富貴,三是申府尚未遣聘,答應婚事。嬌娘聞信,魂飛魄散,找申純商量,申純一籌莫展,反勸嬌娘勉事新夫。嬌娘大怒,責申純,後嬌娘病危,再找上申純,表示:「不成夫妻,當以死相榭。」申純亦表示,如嬌娘死,自己斷難忍獨生。王文瑞逼嬌娘嫁帥公子,嬌娘絕食求死,終不治,含恨去世。申純聞嬌娘死訊,以嬌娘贈他的香絹帕自縊而死。王文瑞悔恨不已,心想,既違背兒生前之願,當成全死後之緣,遂將嬌娘靈柩送至申家,與申純合葬。只見墳上鴛鴦對舞,時人呼為「鴛鴦塚」。 (三)從人物性格看情節安排 1、堅持同心的烈愛女子——王嬌娘 王嬌娘的婚姻觀是特別的,她是有思想、有理想的新女性,不同於傳統禮教下逆來順受的女性。她理想的配偶是能夠和她「死同穴,生同舍」的「同心子」,這種《西廂記》以來「郎才女貌」的婚姻標準,向前推展了一大步。王嬌娘的性格由開始以柔弱個性顯示,到後面以剛烈殉情表現,做極大的性格對比,說明禮教的薰染,是無法壓抑她內在奔騰堅毅的感情。劇中最精彩的情節就是男女主角生離的場面,「今日個生別離,比著死別離情更切。」只落得「一聲聲,腸寸斷。一言言,愁萬疊。」聲情與實情並茂,細膩婉轉,千古絕唱。 2、與之同心的純情男子——申純 申純是一個純情男子,個性不重功名,為了愛仍然參加科舉考試,中狀元,面對整個社會與傳統禮教,小兒女的無力與渺小,婚戀自主不可能,科舉考試不可用,毅然拋棄科舉及第的光輝前程,在嬌娘死後,懸梁自盡,救活後又絕食而死,王父悔恨不已,成全死後之緣,合葬時人呼為「鴛鴦塚」,真是「同心子」啊!《嬌紅記》將以往「一見鍾情」、「郎才女貌」的愛情,更向前推進一大步設計一種「同心子」式的愛情模式,也就是現代的自由戀愛觀,追求的是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感情基礎,比起一般男女性的吸引,愛的衝動,更加圓滿豐富而深刻。影響到後來愛情作品《紅樓夢》等鉅作,可以看出愛情文學中,愛的繼承、發展與發揚光大。 (四)、《嬌紅記》故事類型的影響 《嬌紅記》真實故事改編的作品,與《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類似,但更加執著,更鮮明,更直接,可以說是愛情文學作品,婚戀自主,生命自主的一個里程碑,不可諱言,《嬌紅記》消極退縮,反應當時時代觀念,成為悲情時代的悲劇。 第三節 婚姻中的愛情 婚姻很多變數,有的不能堅持到底,琵琶別抱,如《琵琶記》;能在亂世中堅守愛情,如《拜月亭》;帝王與后妃之愛,不具婚姻之名,一事永不放棄的愛,以《浣紗記》為主;另一個是忘年之愛的《梧桐雨》和《長生殿》。 一、琵琶別抱的愛——《琵琶記》 「愛情的世界容不下一粒沙」,但是情海生波,或者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琵琶記》二女共事一夫的結局是一個代表性例證。 (一)《琵琶記》的作者與傳承:《琵琶記》是元末南戲,被譽為南曲之宗,與北曲之祖的《西廂記》為經典雙璧,最後以一夫二妻解決大團圓收場,說明兩性如何因應婚姻的變化,成就圓滿的結局。高明以當時實際生活經歷,體會蔡伯喈進退維谷的矛盾,真實勾勒:時空改變人對環境不同產生的種種變化,獲得觀眾極大肯定,成為當時流行曲目,被推為戲文中的「絕唱」和「南曲之宗」,成為南戲之祖。 (二)《琵琶記》劇情梗概:取材於舊南戲《趙貞女蔡二郎》的故事,「死後是非誰管得,滿街聽唱蔡中郎。」,高明把蔡伯喈「棄親背妻負心漢」改為「被迫招親」,「不忠不孝」改成「全忠全孝」。東漢時候陳留縣秀才蔡邕字伯喈,是飽學之士,與妻子趙五娘新婚才兩個月,就被父親逼迫進京赴考。高中狀元,為朝中權貴牛丞相看中選為乘龍快婿,伯喈以家有妻小、高堂為由,力辭不果入贅牛府。伯喈家鄉陳留大旱,雖有賑糧,卻又被無賴里正奪走,五娘只好四處乞討,討得米飯讓公婆充飢,自己則躲在一邊以秕糠裹腹。蔡公蔡婆禁不住磨難相繼去世,臨死前不想因兒子不孝耽誤五娘,給趙五娘休書還她自由,五娘寧為節婦而拒絕。兩老死後五娘無力辦理後事,剪下秀髮,為公婆收屍,用雙手扒地,以羅裙包土,她的孝行感動天神幫她築墳。之後五娘背起琵琶,帶著公婆畫像,沿路賣唱,進京尋夫。重婚後的蔡伯喈,日夜思念家鄉,終日鬱鬱寡歡,曾託人送口訊回去,又被拐子騙了,思鄉愁緒更深一層,牛夫人得知實情主動向父親要求派人接來趙五娘,當五娘來到牛府後,牛夫人更巧妙地安排趙、蔡見面,牛丞相最後終因女兒的明白事理,向皇帝進言表揚蔡氏一門,一夫兩婦,合家團圓。 (三)從人物性格看情節安排 1、為孝犧牲、為愛包容的貞孝媳婦——趙五娘 《琵琶記》為趙五娘的形象再創造,詮釋真正愛的意義是盡孝與包容。趙五娘最終苦盡甘來,得到發跡丈夫的禮遇,受到朝廷旌獎的禮遇,直到今天仍有許多傳統婦女身上還是存在,只為求一個圓滿的婚姻,等一個終老歸鄉的心,而衣帶漸寬終不悔。 2、人在富貴,身不由己的蔡伯喈 《琵琶記》為蔡伯喈的形象再創造,在他身上寄託了忠孝兩全的道德理想,詮釋真正愛的意義是盡責與包容。《趙貞女蔡二郎》的蔡邕是「不忠不孝蔡伯喈」,最後雷殛而終,《琵琶記》的蔡邕是「全忠全孝蔡伯喈」,以團圓收場,將負心拋妻的蔡伯喈改回《後漢書》上的孝悌蔡邕本來面目。伯喈有「三不從」,辭試不從,辭官不從,辭婚不從,透過蔡伯喈這個角色,高明深刻描寫一個被外在環境左右,集矛盾於一身的人,是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例證。全劇在兩條線索上穿插對照,人物極鮮明對比。 (四)、《琵琶記》故事類型的影響 《琵琶記》成為樹立傳統倫理楷模的教科書,風行民間之後,《琵琶記》的倫理觀念深植人心,成為社會的一種價值觀。「書生負心背糟糠」的故事由來已久,有名之戲如:《鍘美案》陳世美被包公鍘死、《陳淑文三負心》被蘭英鬼魂索命、《王魁》被桂英鬼魂攝命,劇終必定懲罰收尾,下場悽慘以消觀眾悲憤。《琵琶記》從根本改變早期悲劇傳統,新婚姻關係於此重建,將情變婚變內部原因細膩書寫,讓男女主角能在婚變下適度圓滿,現代人應在婚前建立新典範婚姻愛情觀,兩性平權,兩性平等,婚後用心經營婚姻,負責任,互信互賴。 二、亂世不變的愛——《拜月亭》 強調禮教、忠於愛情的戲曲有《拜月亭》、《白兔記》、《荊釵記》、《香囊記》。 (一)《拜月亭》的作者與傳承:《拜月亭》,是元朝關漢卿所作。共四折一楔子。後來又出別人據此改編的:《幽閨記•走雨》,為元代施惠所著。《拜月亭》全名《閨怨佳人拜月亭》,《拜月亭》的故事流傳較早,演蔣世隆及妹瑞蓮、丞相海牙之子興福、王尚書之女瑞蘭,遇金元戰亂,幾經離合,終於互結婚姻的故事。因劇中瑞蘭常焚香拜月,祈求與世隆團圓,故稱為「拜月亭」。在元雜劇中也有過關漢卿的《閨怨佳人拜月亭》和王實甫的《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 (二)《拜月亭》劇情梗概: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戰事逼近中都,朝廷南遷,王尚書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兒瑞蘭也倉皇地離開中都,同百姓們在一起逃難。途中母女失散,瑞蘭路遇窮秀才蔣世隆,不得已結伴同行。蔣世隆是和妹妹瑞蓮一起逃難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蓮卻路遇王夫人,被認為義女,一起同走。瑞蘭和世隆一路上經過憂患生活,發生了愛情,在招商店結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裡,這時候王尚書平番得勝回朝,路過這店,看見女兒瑞蘭,才知道母女逃難途中失散,和蔣世隆結伴經過。瑞蘭要求父親同意她嫁給蔣世隆,王尚書認為門第不當,撇下害病的蔣世隆,帶著女兒去了。在驛站上遇見了王夫人和瑞蓮,一同進京。瑞蘭一直惦念著世隆,焚香拜月,禱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蓮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親密。後來蔣世隆與逃難途中的結義兄弟分別高中文武狀元,瑞蘭之父招為女婿。世隆與瑞蘭相見,知她情貞,夫妻終於團聚,瑞蓮則與世隆的結義兄弟陀滿興福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 (三)從人物性格看精彩情節: 1、認定所愛,堅持到底的王瑞蘭 2、有為有守的蔣世隆 (四)《拜月亭》故事類型的影響 《拜月亭》又名《幽閨記》,是「荊、劉、拜、殺」(《荊釵記》、《白兔記》、《拜月亭》、《殺狗記》)四大傳奇之一。《拜月亭》婚戀自主,勇敢堅持,是當時面對巨變的新愛情觀,如《荊釵記》、《香囊記》都承襲對愛情的理想模式,始終不渝的愛情,永恆憧憬與堅持。 三、永不放棄的愛——《浣紗記》 位高權重的君王或臣子也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明代梁辰魚的《浣紗記》可為代表。 (一)《浣紗記》的作者與傳承:《浣紗記》作者為明崑山人梁辰魚,梁字伯龍(1510年—1580年),崑山人,平生慷慨任俠,善度曲,足跡遍吳楚,而科名不得意。明代嘉靖年間,辰魚精通音律,與魏良輔合作改進崑腔,做《浣紗記》傳奇,文名大震,《浣紗記》通過西施、范蠡的悲歡離合演出吳越兩國的興亡。由於他們愛情的紀念物是一縷浣紗,因此得名。崑曲已有600年曆史,更多人知道《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等崑曲名劇,但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崑曲是《浣紗記》。 (二)《浣紗記》劇情梗概:《浣紗記》演吳越攻伐之事,全劇四十五齣,自范蠡和西施溪邊互訂婚約開始,而以范蠡偕西施傲游五湖為終結。作者為明崑山人梁辰魚,辰魚精通音律,與魏良輔合作改進崑腔,做《浣紗記》傳奇。此時南曲經魏良輔改良崑山腔之後,蔚為風潮。《浣紗記》劇作結構完整,故事曲折,人物性格鮮明,唱詞優美抒情,以崑腔演出大為成功,風行一時,奠定了崑腔獨霸劇壇的基礎。劇情為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相國伍員的支援下興兵伐越欲報父仇,將越王勾踐困於會稽山。勾踐採納大夫范蠡計謀,厚禮卑詞吳王稱臣,並攜妻子大臣赴吳服役。勾踐在吳三年,敝衣勞作,曲意事關。吳王不聽伍員勸諫赦勾踐還鄉。越王臥薪嘗膽,伺機復仇雪恥。范蠡舉薦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計,分別時西施與范蠡把當年定情物溪紗各留一半,互囑毋忘。吳王為色所迷,不顧伍員反對,恣意荒淫。越國此時兵精糧足,又陰施計謀使吳年荒糧盡並出師伐齊,越乘機侵吳,使吳大敗,范蠡與西施功成身退,登舟遠遁。 (三)從人物性格看精彩情節:作品歌頌了為國家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范蠡和西施。當范蠡表示因被拘留在吳國而未能實踐他和西施的盟約時,西施說:「尊官拘系,賤妾盡知,但國家事極大,姻親事極小,豈為一女之微,有負萬姓之望。」 1、犧牲奉獻的西施 2、永不放棄的范蠡 3、真誠摯情的夫差之愛 《浣紗記》讓後世的你我領略到愛情是永不放棄的、不會隨著年華老去而逝去,真愛若非立足於奉獻、尊重、關懷、負責任的意義,真愛會隨風而逝,西施、范蠡、夫差足以為愛情的典型人物。 四、 忘年之愛——《梧桐雨》《長生殿》 五、 (一)從《梧桐雨》到《長生殿》的作者與傳承: (二)劇情梗概: (三)精彩的情節設計: 1、深情真摯的忘年愛戀 2、梧桐夜雨的失戀之痛 3、飛升月宮永成眷屬 第四節 愛情戲曲中的人物形象 一、男性形象 (一)狹隘自私的多情帝王:馬致遠《漢宮秋》的西漢元帝、白樸《梧桐雨》、洪昇《長生殿》的唐玄宗都是軟弱自私又無能為力的君王,只能投降於眼前的強勢力量,接受命運安排。 (二)蠻橫殘忍的戲妻男子:石君寶《秋胡戲妻》的秋胡、《紅鬃烈馬》的薛平貴都是故意調戲久別不見的妻子,前者想要淫辱;後者想要試驗其妻之貞潔,都是卑劣無恥的男性形象。 (三)負心婚變的無情男子:負心漢的角色形象向為中國傳統婚戀道德觀所否定,所以成為中國文學批判對象。《王魁》及《趙貞女蔡二郎》《陳淑文三負心》《李勉負心》這些南戲當中戴著假面具的男主角,下場都很悽慘,他們貪圖富貴容華的鄙陋可悲嘴臉都讓觀眾印象深刻。 (四)被動軟弱的無能男子:傳統知識份子自私懦弱不敢勇於擔當,絕大多數男性人物都沒有女性來得積極主動,《琵琶記》的蔡伯喈若非牛小姐知書達禮,肯姊妹相稱,絕無法完美落幕;《紫釵記》的李益、《牆頭馬上》的裴少俊都是如此被動軟弱的無能寫照。 (五)成就花好月圓的有情男子:要成就團圓結局的美好姻緣決定權其實都在男性,只要男性有情有義,就能成就美好姻緣。《浣紗記》的范蠡、《金釵記》的劉文龍、《宦門子弟錯立身》的完顏壽馬、《玉堂春》的王金龍、《荊釵記》的王十朋都有情有義。 二、 女性形象 (一)新愛情觀:自主情愛的堅毅女子 《牆頭馬上》的李千金渴望愛情,不隱藏感情,敢做膽當,不屈服於封建家長和禮教勢力,更重要的還有維護自己的理想人格;《牡丹亭》的杜麗娘在我國古典文學裡,除了崔鶯鶯是最動人的女性形象之一,她表現了強烈的個性解放,體現了女性天生所應該擁有的性愛權利,她們忠於自己內心的情慾,走出自己的自由之路,建立新的愛情觀。 (二) 新婚姻觀:自主擇婚的獨立女子 《西廂記》的崔鶯鶯、《司馬相如題橋記》的卓文君、《風流王煥賀憐憐》的賀憐憐、《梁山泊與祝英台》的祝英台這些戲劇的具作家都對女主角們在爭取婚姻自主的行為中提示了很大的讚許、同情和肯定。 (三) 義無反顧:主宰自我權利的女子 這些女性通常再面對她們的人生磨難時,都具有相當積極的戰鬥力,勇於掌握自己的命運。幾乎所有劇種都有的《白蛇傳》千年修煉的蛇精白素貞、《七仙女與董永》的七仙女、《孟姜女》的孟姜女、《玉堂春》的蘇三、《李娃傳》的李娃、《調風月》的燕燕、《秋胡戲妻》的羅梅英、《武家坡》的王寶釧等都是性格鮮明、震撼人心,意義深遠又深刻,代表中國文化的眾生相。 第五章 結論 未來努力方向 一、建構兩性實質平權 二、婚姻當以愛情為基礎 三、尊重兩性的差異 四、正式並尊重同志族群的權益 五、幸福的愛情是情慾相融 六、學習以理性處理分手 七、以成熟思維迎接愛情,經營婚姻

「中國文化概論」研讀導引�簡恩定

2014年05月09日
公開
39

「中國文化概論」研讀導引�簡恩定 一、學習目標 「中國文化概論」這門課程,主要在介紹中國文化的流變及內容,希望經由本課程的講述,讓學習者明瞭中國文化如何萌芽、衍化和轉型,並且進一步對中國文化的特質,諸如「以學術思想為主的治國方略」、「重思維而輕百工」、「科學考試制度的內容與統治力量間的關係」、「文人階級的興起和門第觀念的興衰」、「宗教的出現與相容」、「商業活動的興起與新城市的風貌」、「文學暨藝術審美觀念的轉化」等內涵,有一些明晰的概念。學習者在研讀本課程之後,能夠對今日中國人的社會及人生價值觀,有一些系統的瞭解。 二、學習態度與重點 文化本身是由一群人民,長期共同生活所累積出來的群體共同價值現象。因此,在研讀本課程之時,必須以追溯源頭的心思,去從事探索和思考。舉例來說,存在於現在社會的文憑主義,無論有識人士如何呼籲,都很難使之去除,其中原因固然甚多,但是科舉考試,一試得貴的觀念在中國行之多年,這種價值觀念早已深入民心,應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想要扭轉文憑至上的不當觀念,就必須先對中國的科舉考試與統治力量間的關係,作一些澈底地探索和檢討,以求得根本解決之道。再就儒家文化思想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而言,其中的忠孝節義及倫理觀念,早已成了一般中國民眾的行世準則,有時候甚至比法律的裁判還要嚴苛。因此,當我們身處現代號稱多元化社會之時,對於擁有大量社會資源公眾人物的要求,往往持以較高的標準,原因就是受了儒家追求崇高道德典範的影響。所以在研讀本課程時,對於百家爭鳴時代如何結束,儒家文化思想如何興起,其間對中國文化產生的重大轉型處,都必須特別注意思考。 中國文化概論 儒家的文化思想注重倫理觀念,自然也就非常重視家族制度,而這種以血緣為主的家族制度,上自皇帝,下至庶民,無不恪守遵行,形成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所以由儒家重人倫的觀念所演變而成的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也是本課程的一大重點。學習者對這部分的內容如能充分瞭解,便能明白何以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立身行事時,所謂「沾親帶故」為什麼是如此地重要。 另外,中國的文化固然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但是治理一個國家,如果僅憑道德感化,總會有一點兒過度理想化。因此,以法約束和治理,總是難以避免的事。如此地相互帶動,於是便出現了以儒家思想為教化,以法家思想來治世的政治領導。這種情況也被稱為「外儒內法」的政治領導。這種現象可說是中國文化中的另一種特色,學習者也必須對這方面多加注意研讀。 簡言之,本課程是以介紹中國文化內容為主,所以學習者在研讀過程中,就必須對形成和影響中國文化內容的要素多加留意。 三、課程大綱與內容 「中國文化概論」一共分成「緒論」、「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中國文化的演化─從統一性到多元性」等三篇,以下分別介紹其中的主要內容。 第一篇:緒論,內分二章 第一章為「文化定義的基本論述」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文化就是一個國家歷代精神生活的總表現。 ⑵外在物質文明可以呈現無形的精神文化,而內在的精神文化也可以藉由有形的物質文明來具體呈現,所以不能把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作絕對的劃分。 第二章為「中國文化的分期」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自商朝即盛行的萬物有靈崇拜內涵與形式,給中國留下多神信仰的空間。 ⑵特重祖先的祭祀與崇拜。 ⑶只有領導者才有與諸神溝通的權力。 ⑷中國文化從「中原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三大系統,在秦朝統一六國後,先演變成「中原文化」與「秦文化」合而為一,與「楚文化」形成南、北二大文化系統;到西漢中、晚期,南、北二大文化又逐漸結合統一。 ⑸統一後的中國文化,在東漢後產生第一次變化,原因是①胡人的融入中國;②佛教在中國普遍流傳和大為興盛。第二次變化在六朝後,原因是蒙古人入主中國。第三次變化在清朝又以異族入主中國後產生。 第二篇: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內分四章 第一章為「重形上而輕形下」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道」是內在的思想,這是「形上」;「器」是外在的表現,這是「形下」。這兩者原本是沒有高下之分的,但是在中國人「有從無生」、「器從道生」的觀念中,「道」的地位便逐漸高於「器」,重「形上」而輕「形下」,遂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特徵。 ⑵由於重「形上」而輕「形下」,所以出現了①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②重思維而輕百工﹔③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等現象。 第二章為「知識分子和統治力量的結合」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周朝時就以「鄉學」和「國學」等學校來培育人才,「鄉學」是地方性質的學校,一般平民可以就學;「國學」是直屬朝廷的學校,只有貴族子弟才能就學。 ⑵孔子的教育內涵: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使得教育與學術及官制相互結合,成為中國政治史的重要特色。 ⑶漢武帝時,察舉制度正式成為定期定額的平民入仕制度,其中的「賢良文學」、「明經」、「課試」三個科目,尤其值得注意和重視。 ⑷曹丕即位後,因為當時戰亂頻仍,社會的不穩定使得人才相對地減少,使得察舉出來的人才往往名實不符,曹丕因而另設「九品官人法」以選拔人才,依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個級來區分。各地負責評審的官員稱為「中正」官,評審時先觀察當事人的言行、品德、才能表現,這項稱為「狀」或「行狀」;再瞭解當事人的家世背景,這項稱為「簿世」或「簿閥」。 ⑸唐朝開始實施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成為中國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從此以後,統治者與知識分子,便以「科舉制度」作為互利的工具。 第三章為「儒法思想在國家社會之間的交互運用」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秦始皇大力開始實施「法後王」的觀念,這個「後王」,指的就是當代在位的國君。這和先秦以前,效法古代聖賢明君的「法先王」觀念是不同的。 ⑵法家忌諱以古非今,儒家強調以古為鑑,原本是對立的觀念,但是到了漢武帝時,卻以「外儒內法」的方式來加以調和,也就是政治措施以法為主,但是外表卻以儒作為包裝。 ⑶以三綱五常作為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 第四章為「溶爐式的文化特質」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佛教傳入後對中國文化內部起了重要的變化。 ⑵異族入主中國,文化上卻逐漸漢化,從北魏時代,一直到遼、金、元、清,大概都是如此走向。在這些期間,漢人也接受一些異族的時尚與習俗,真正成為一個大溶爐式的文化體。 第三篇︰中國文化的演化—從統一性到多元性,內分二章 第一章為「秦漢至隋唐大一統帝國的文化肇建及演化」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秦始皇的統一中國,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時代。到了劉邦建立漢朝,皇帝的威儀開始確立,臣下晉見皇帝,至少必須遵守①進入宮門之禮;②朝會前官員在宮廷中的排列之禮;③皇帝出現時的禮節。至漢武帝時,獨尊儒術成了皇帝施政的重點,皇帝「大一統」的絕對權威從此樹立。 ⑵從漢武帝開始實施的獨尊儒術,使得文學藝術內涵逐漸以教化為主要功能。在這種演化下,尤其是文學創作,便自然出現以下兩種主張:①「原道」、「宗經」觀念的重視;②輕「賦」而重「比興」。 ⑶清議興起,尊尚節操社會風氣形成。文人階級逐漸受到重視而抬頭,唐朝以後的科舉制度,讓根深蒂固的門第有重整的機會。 ⑷外來佛教與道教的相容。 第二章為「兩宋以後多元性文化的肇建及演化」 這一章的主要內容在於說明: ⑴基於對唐朝亡國的經驗和戒懼,宋初帝王厲行文治,特別優容儒臣和重視儒術,使得儒學內部對唐朝以前的儒學內涵開始反省。 ⑵朱熹以理為本觀念的建立,可以說是集理學之大成;陸九淵的心學則是「新理學」的開創者。 ⑶商業活動的興起,使得中國經濟重心開始由北向南發展;商業都會的出現,使得城市出現新的風貌。 ⑷文學暨藝術審美觀念因為人們的活動地區,從視野廣闊的黃河流域,移到山多水細的長江流域,而產生變化。 ⑸民間活動力的提升,使社會出現新的動力。 四、學習方法 本課程是屬於強調思考和推論性質的課程,因此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留意各種文化現象,如何從萌芽、形成到轉型的過程。除此之外,由於中國文化實際上是以儒家文化思想為主,因而對儒家思想的中心體系,要清楚地予以掌握。由於課程篇幅不少,建議學習者養成隨手作大綱筆記的習慣,將課本中所標舉的重點項目,以自己的研讀心得,隨手作成筆記,這樣的方式對學習的效果是很有助益的。 (作者為本科目學科委員兼召集人)

文化期中重點

2014年04月11日
公開
39

中 國 文 化 概 論 第一篇 緒論 儒家思想固然可以視為中國文化的主要內涵,但是從孔子以後,儒家的思想可以說是歷經演進和變化,已非本來的面貌。如「外儒內法」、「儒佛道的相融」就是明顯的例子。 本課重點在:1.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 2.中國文化的演化 3.如何從原來的統一性發展成多元性 第一章 學習目標 1.文化的基本定義及其與文明的不同。 2.本課程討論的範疇。 第一節 文化:一個國家歷代精神生活的總表現,文化偏在內,屬精神方面。精神文化是無形的、抽象的。文化必由其群體內部精神累積而產生。 文明:偏在外,屬物質方面,物質文明。故文明可向外傳播,向外接受,是有形的、實質的。 文明與文化的相融: 三合院、四合院建築:由內外、前後的對應位置呈顯尊卑長幼的次序關係。 中國式的庭園:要求的是和大自然結合,使人與自然相互協調,以達到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 西方庭園:以幾何式的構圖呈現,展示人定勝天,人可以征服自然的理念。 西方歌德式的教堂:藉由上插天際的尖塔,表達宗教對天堂的嚮往。 第二節 本課的討論範疇 上起西周,下至清末以前的中國文化問題,民國以後不在此限。 信史:有正式記載的歷史。西周時代「周召共和」,西元前841年,距現在將近三千年。 中國五千年歷史從黃帝起算: 黃帝:BC2700左右 夏:BC2100~1600 商:BC1600~1028 周:BC1027建立 第二章 中國文化的分期 學習目標: 1.瞭解中國文化的分期方式。 2.瞭解各期文化的整體概念及其重心所在。 第一節 中國文化的萌芽期 萌芽期:上古時期至周朝建立BC1027左右。 中國文化起源地:黃河流域中游(中原、陝西、河北、河南、山西、山東和甘肅的東部地區) 其他民族: 九黎:約五千年前,黃帝與九黎大戰於涿鹿(河北省涿鹿縣,在北京市西方,河北省西北),打敗九黎,殺其首領蚩尤。 三苗:相傳為九黎之後。《史記》:「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應在湖南省北部一帶,上距河北省西北部的直線距離有一千多公里。 這些戰敗的苗黎民族退出中原,在南方架構出不同於中原的另一個文化系統。 少典 炎帝:與黃帝為兄弟,兩個戰於阪泉(山西省西南角,或山西省運城縣),炎帝戰敗。 黃帝:孫 高陽(顓頊)→舜、禹、秦人先祖 青陽 契─堯─商 稷→周 西方文化系統:唐、虞、夏、周 東方文化系統:商 商:契(山東省西部和河南省東北部,並及於河北省中部附近)…….湯(定都於亳,河南東部商邱縣附近)→盤庚(遷殷,河南省安陽附近,位於河南省北端)。 商四周異族: 北:可能為後世的玁狁,以及狄系的鬼方和土方。 西:羌 南:苗、黎 東:夷 西北:為周等夏系諸族 商朝敵國:鬼方、土方、夷方、龔方、召方、羌方、南人。商朝立國大約六百年間,事實上是一場漫長的民族分合史。 夏王位:父死子繼 商王位:兄終弟及 以龜甲和牛骨貞卜以及祭祀天地山川較高等級的神祇,為帝王專利,周、秦之後至清代皆如此。君權神化,商代的君王,除了政治、軍事的領袖外,也是宗教的領袖,使君權更加鞏固,對百姓則為知識的控制。 中國早期文化的特質: 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多神信仰、祖先崇拜、知識禁錮,一直到周朝建國才有轉機。 第二節 中國文化的定型期 △ 從周朝的建立到西漢末年(BC1027左右∼AD25東漢開始以前) △ 周人的始祖相傳為后稷,是夏朝的農官。后稷之子不窟,夏末時失官,奔戎狄,改戎狄的生活方式。不窟孫子公劉,雖身在戎狄,可是又改回農耕的生活方式,其根據地應在漆水流域,勢力已到渭水之南。其子慶節又北遷到涇水流域,以豳為根據地,詩經有〈豳風〉和〈公劉〉篇。慶節傳十代至古公亶父(即太王,周文王祖父)。躲戎狄攻擊又南遷至岐下(岐山附近),即古書所謂的「周原」。周文王在此創業,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 周朝和商文化、夏文化、戎狄文化交流融合。 △ 周行封建,除了獎賞功勳之外,最大目的是靖邊和拓土。 △ 周公封於魯,派兒子禽赴魯,當地商人之後管叔、蔡叔、武庚「率淮夷而反」,引發周公東征。 △ BC771,申侯引西夷、鄶人、犬戎攻周幽王,擄褒姒,殺幽王於驪山之下,西周亡,平王即位雒邑(洛陽東北方),進入春秋戰國時代。透過兼併,各個民族越趨於融合,文化也越趨於統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秦國和楚國。 △ 秦與楚皆源出黃帝之後,和夏、商、周同一系統,但遷徙後,秦居西方,楚居南方,變成和中原文化不同的另一個文化型態的族群。 △ 西周末年,周天子多次召秦人攻伐西戎和犬戎,秦的國君只是大夫位階,周幽王末年,秦襄公出兵救周,周平王東遷時,率兵護送平王東入雒邑,並將攻伐西戎、犬戎任務交秦襄公,秦才算是諸侯國。秦朝十五年間,採群縣制度,開創中國君權至上的局面,自黃帝至秦朝共約二千五百年,中國才真正形成中央集權式的大一統國家。而且在併吞六國過程中,將各種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在型式上都統一了。在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以小篆為標準字體,統一度量衡,西方的秦文化和中原文化合而為一。 △ 楚文化:早在夏、商時代,楚國的國君就被封為伯,至周成王,封楚君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陽(湖北西部秭歸縣附近),擔任防守南方蠻夷的責任。久居蠻夷之地,風俗習慣也和蠻夷同化了,形成介於中原文化和南蠻文化之間的特殊諸侯國。長江流域,西至湖北、四川一帶,東至江蘇,皆在楚國範圍,統一了中國南方。 △ 以文化而論,中國文化分三大系統:一是中原文化,二是秦文化,三是南方的楚文化。 △ 中國所有原始的文化系統的全部重新融鑄並統一,為漢代建國之後。 △ 劉邦為楚地人,其籍貫沛縣在江蘇省西北角徐州市北方。項羽自稱西楚霸王,都彭城,在今江蘇省銅山縣。劉邦建國後,定都長安,文化意義上:承襲了夏商周以來的文化系統。而漢王朝的楚文化背景,又把南方的楚文化系統帶進了北方的中原文化系統,形成以北方中原文化為主流,融合南方楚文化的新局面。至漢武帝獨尊儒術,正式將南北兩方的文化系統結合在單一的「外儒內法」的統治策略之中。 第三節 中國文化的衍化期 △ 由東漢開始,至清朝末年。 △ 中國文化一向以儒家思想作為基本的中心理念。 一、 第一次重大變化:魏晉至唐代之間。由於 (一)胡人的融入中國: 由五胡十六國、南北朝的對立,隋朝統一南北,至唐代建國,有三百多年歷史。北魏孝文帝漢化更深,真正統一中國的是北方系統,但文化上,南方始終是主流。南北方雖然對立,但文化上、民族上走的卻是融合的路線。經過了三百年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唐朝吸納了所有融合的成果,變成一個極富生命力的朝代。 (二)佛教的傳入更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內涵。 佛教大概在東漢初期已傳入中國。正式記載為東漢明帝永平八年(西元65年)。二年之後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二人隨同赴天竺求佛法的蔡愔、秦景一起返回中國,次年在洛陽建白馬寺,為中國有佛寺之始。佛教大盛於魏晉南北朝。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之敘述可見盛況。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中國化,使佛教在中國得以生根發展,變成中國人的一種極重要的宗教,佛典的經義也在中國的知識份子之間產生重大的影響。釋迦牟尼創立佛教時,以眾生的生老病死和七情六慾之苦為思考的根苗,這也是人類共通之苦惱。佛教眾生平等,萬物齊一基本觀念與道家的「齊物」觀等同。輪迴轉世,西方極樂世界等等來生的說法,為中國人原所未有。部份觀念的契合,使中國知識份子易於接受佛法,部份觀念的啟新,使知識份子重新思考人生觀和宇宙觀的問題。 二、六朝之後第二次重大變化:為蒙古人入主中國。 遼、金為漢化之國,元朝九十年間,中國文化反而產生了停滯、逆轉的現象。但文學和藝術卻呈現嶄新的生命力,一直影響到清代: 溫柔敦厚、含蓄婉約→豪放曠達 紙面閱讀→劇場型式的戲曲演出 契丹人、女真人均同化於漢族,至元朝實行種族隔離政策,使民族同化不易產生。中國不再是世界的「中心」,迫使中國人重新思考中國的定位,明朝至清初,並不排斥和外國來往,應與元朝時重新架構的世界觀有部份關聯。 三、中國文化第三次變化: 清朝源於女真,除了服飾髮式等外在型式,一切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皆一律漢化,使中國原有傳統更加豐富。但有兩件事有負面影響:一為清初以文字獄拑制思想,二是康熙時開始鎖國政策。因羅馬教皇禁止中國基督徒崇拜祖先,於是康熙帝將未得官方核可的傳教士,一律逐去澳門,並關閉各地的天主堂,排外政策直到鴉片戰爭都沒解禁。戰後任人宰割,清末以來,中國人甚至排斥舊學,高唱全盤西化。由東漢至清末,所有變化都在早已穩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其他民族多已融入漢族之中,使中國文化益形豐富和多樣化。 第四節 中國文化的轉型期 晚清以來,中國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可由鴉片戰爭至清末為轉型期。鴉片戰爭潰敗之後,「西化」被視為解決中國困境的利器,時至今日,「西化」已被「世界化」所取代。 萌芽期:民族的融合 定型期:漢族的確立和漢族文化的構成。(漢族:廣義的指萌芽期已然融入中原的其他民族,以及後來陸續納入中國核心地域的其他民族。) 衍化期:時程很長,內容豐富多變。分外在特徵和內涵演化加以加探討。 轉型期:涉及現代文化出路問題,包括傳統文化的反思,及近代、現代、當代文化取向等。 第貳篇 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 第一章 重形上而輕形下 學習目標: 1.形上和形下的分別及其意義。 2.中國文化以抽象的精神為主,而以有形的物質為輔。 3.學術思想在中國不只學術,還兼具了領導治國理念。 4.瞭解中國不重視工商業及科技不發達的原因。 5.由形上思想重新思考文學和藝術作品。 摘要: 第一節:形上、形下的分別 第二節: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 第三節:重思維而輕百工 第四節: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 第一節:形上、形下的分別 道:天地間所有「道理」,是抽象而無形的,是內在的思想。 器:由「道」所產生的有形事物,是可見的外在表現。 以「道」先做理論基礎,「器」才有可能被製造出來。形由道而立,先道而後形,如先有尊卑上下的「道」,才產生儀節的「器」。重形上而輕形下,成了中國文化中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以形上的學術為治國方略 商朝:就有家族成員間的尊卑觀念。 周朝:宗法制度,分別嫡庶,以嫡長子為唯一合法繼承人。 禮樂制度:所謂禮樂,為所有制度的總稱,包括官制、朝廷和平民各階層間的禮儀、服飾、婚喪喜慶及貴族才能用的鐘鼓樂器。禮樂制度在中國文化上具有高度的「人文化」意義。以「人」為思考中心,而不是以「神意」為思考中心的國家,也使周朝能作為文化分期的分界點。 禮樂制度----形下 定尊卑、別貴賤----形上 △ 《禮記》一書雖成於漢朝,但歸納戰國以來的儒家思想而成書的,以五倫觀念維繫,遂使君王的權威、宗法制度和家庭制度有可以維繫下去。 △ 定尊卑,別貴賤,這種以「人」為思考中心,以「人道」作為制度的根源,就是人文主義的表現。先秦儒家就是掌握這人文主義發展出來的學派。 △ 周天子滅商,封紂王庶兄微子為宋國,孔子即微子後代。至孔子曾祖父孔防叔為躲避仇家到魯國。商朝是崇奉鬼神的國家,故孔子早年入太廟,每事問。但孔子接觸周朝的人文思想後,云「吾從周」,對鬼神態度也改為「敬而遠之」象徵由神權思想轉為人文思想的重大改變。儒家後世為知識份子崇敬,追求人文主義精神是重大的關鍵。秦朝曾經試行以法家思想治天下,漢代初年又曾經以道家思想治天下,到了漢武帝以儒家為主,法家為輔作為治國理念,從此之後大致定型,直到清末。 △ 秦朝焚書、禁書→漢惠帝廢除「挾書律」→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漢成帝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交劉向整理,為第一次以官方的力量整理圖書→哀帝由劉向兒子歆完成,一共經過約二十年,分成六大種類,即目錄學史上之《七略》: 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形而上 兵書略、數術略、方技略----形而下 以形上為主,形下為次的理念在《七略》中明顯呈現 。 △幾乎所有的先秦思想,都成了政治思想的一部份,漢朝以後沿襲了這傳統,都是以各種不同的學術思想作為治國的最高指導原則。 第三節:重思維而輕百工 △ 重視形上思維,使中國的學術十分學達,然而百工之業在中國卻受到輕賤的對待,一直到清末都是如此。 △ 在重義輕利的儒家思想下,四民中的商並不受重視,重農抑商。漢代開始規定商人不可穿絲綢的衣服,不可乘坐馬車,這規定,歷代都沿襲未改。明朝,商人和僕役,倡優是同等的,士普遍受到重視,此乃重形上輕形下,重思維而輕百工的具體呈現。政府長時間的貶抑,甚至把科技文明的產物視為擾亂民生的「奇器」,當然使工商業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 第四節:文學藝術的重道輕形 重形上而輕形下可見是中國文化的基本思考樣式,也影響到文學或藝術的創作觀。《詩經》本為文學作品,但從春秋時代開始,各國外交使節將《詩經》「斷章取義」用來當作含蓄婉轉表達心意的手法,此即「賦詩言志」,漢朝時竟然把《詩經》歌謠不論本意為何,完全解釋成教化上的意義。如〈蒹葭〉本為一首情歌,至漢人毛亨詮釋成「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 賦本為優美文體,但若無「道」為支撐,在當時禮教社會中幾乎無法生存,因此漢朝賦家總要加上「諷諫」的句子,以見「諷諫之旨」。此即以「教化之道」駕馭文學的表現。 △ 韓愈等人提倡之唐宋古文運動,為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代為追求純文學之美的時代,講究格律,駢體文盛行)。載道思想成為文壇的主流思潮,迄清末而不衰。 △ 書法繪畫也是重道輕形。唐代吳道子放縱、率意之筆法→王維「破墨山水」。中國繪畫不一定求形似寫真,而以畫意和筆趣為主。中國文學藝術呈現自我的主觀心靈之外,還有一客觀的形上思想做主導。文人只重視內涵的寓意,而不重視外在型式的開發。 第二章 知識份子和統治力量的結合 學習目標: 1.瞭解知識份子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和政治地位。 2.瞭解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的入仕途徑。 3.對於科舉考試的方式和內容有基本的認識。 4.瞭解統治者如何利用取士制度,使知識份子和統治力量相結合。 摘要: 本章主旨在說明中國知識份子在社會上和政治上的地位,及知識份子在歷史上的影響力。分三節 第一節:隋朝以前知識份子的入仕過程 第二節:唐代以後科舉制度逐步建立 第三節:政府利用科舉考試的取士方法,使統治力量和知識份子相互結合,中國政教合一的禮樂制度因之得以順利推動。 第一節:隋朝以前知識份子的入仕過程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者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周朝學校: 國學:為貴族子弟求學之處,學習如何做官,為培訓高層公務員的地方,大夫以上官吏為世襲。 鄉學:一般平民就學的地方,培訓基層公務員之處。三年一試,考五項,和:家庭和睦程度。容:容貌。主皮:射箭的能力。和容:音樂。興舞:舞蹈。和容興舞指禮樂制度方面的儀典能力,通過者為「士」,是基層公務員,非世襲。 △ 周朝教育基本上在培訓公務員,和政治教化脫離不了關係,並不教導知識性的「學術」。 △ 孔子大收平民子弟,除教以做官技能之外,還具備了學術的知識,孔門四科:德性、言語、政事、文學。使教育、學術、官制三者結合。 △ 秦朝世襲官員之外,平民可通過許多合法途徑任官:一、保舉:保舉人與被保舉人之間有連坐法,如范睢保舉鄭安平為將。二、軍功。三、客(客卿制度)即養士之風。四、吏道。五、通法(刑法)。六、徵士(博士)朝廷直接徵召有能力或有學問的人為官。 △ 世襲官制漸瓦解,其中保舉、客、徵士三項,明顯的都是知識份子,知識份子從此取得了一個合法的地位,但這地位又和中國官僚體系結合,展開了中國近兩千年的學、官合流歷程。 漢朝平民合法的入仕途徑: 一、 察舉制度: (一)常科:每年舉行,有孝廉、秀才(後稱茂才)、察廉。 (二)特科:不定期,且特別指定科目舉行。有賢良方正、賢良文學、明經、 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異、治劇、勇猛知兵法、明陰陽災異十一種。 二、非正式任官管道: (一)辟除:分中央長官辟除和地方州郡辟除,為各級長官為了實際需要,直接選用人才的方式,其職務為參謀或秘書。 (二)皇帝直接徵召或私人薦舉。 (三)課試,學童經「試學童」的考試而任為吏。 (四)漢武帝於博士官置「弟子員」經考試可任官。 (五)納貲:買官 (六)計吏拜官 (七)以方技為官 察舉製度中賢良文學、明經、課試大多與經學有關,這對古代知識份子及學術思想是很大的肯定,但也呈現兩大特色: 一、考試制度和教育制度並不相結合。 二、考試制度和銓敘制度不分。 所以在宋代以前,幾乎所有的學術思想,都指涉到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學校也不能獨立發展成為純粹的學術團體。 △九品官人法: 曹丕在篡漢的同一年(AD220年)接受陳群建議而設立。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中正官根據: 一、 狀(行狀):言行、品德、才能。 二、 家世:父祖輩的資歷、官職大小、爵位高低。 這些資料記錄簿叫做「簿世」、「簿閥」來源為各家族的家譜或族譜,也叫做譜牒。魏朝九品官人法只要有賢德、有學問都可參加品評,但到了晉朝,家世成絕對重要的關鍵,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真正客觀公平,使有才學的知識份子入仕的制度,要等到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 第二節:唐代以後科舉制度逐步建立 西周:知識份子─貴族 東周:平民開始犯得接受知識的機會。這些知識份子也藉著中國政局紊亂的時機,逐漸步入了中國政治舞台。 △ 經過了近千年的思索與試驗之後,隋、唐之際終於開發出了科舉制度,從此沿用了大約一千三百年左右。 △ 隋朝:科舉制度的萌芽時期。隋文帝在立國之初,首先廢掉了九品官人法,也承襲一部份的察舉制度,又擴展了許多新科目。隋文帝新設科目二種:志行修謹、清平幹濟。隋煬帝設十科,後又設四科。隋煬帝除了德行之外,還加了吏政(唐之吏政科)、武略(唐之武舉)、學業經學(唐之明經科)、文才或才藝(唐之進士科)。 唐高祖武德四年下兩道詔書,開啟了中國千餘年的科舉制度,其中兩件值得注意的事: 一、定期舉行考試。 二、可以自由報名。 從此知識份子的出處操之在己,求學問、應科考、謀官位成了榮顯自身或光耀門楣的唯一方式。 △ 參加科舉考試分兩大類: 生徒:國家設立的學校出身 鄉貢:自由報名,經過州縣初試通過而來應考的。 △ 科舉分兩種: 常舉:每年定期舉行。有秀才科、明經科、進士科鄉、明法科、書科、算科、禮科、史科。 制舉:為不定期舉行,科目更龐雜。武則天開始考武舉,名將郭子儀即武舉出身。 △ 常舉出身的人比制舉尊貴些。 進士:漢朝不重純文學寫作,東漢末年靈帝在察舉項目中特置了一科「鴻都門文學」為最早出現以純文學為考試科目的事例。到魏晉南北朝頗受帝王的喜愛,曹操父子都會作詩賦,南朝幾個皇帝也擅於詩歌,純文學此時大有取得「正統」地位的趨勢,至唐玄宗純文學寫作真正取得「正統」的地位。 不遇:唐於制舉考試設不遇,讓懷才不遇者有發揮的機會,不但不會有民怨產生,政府也達到了多方位、多角度網羅人才的目的。 但真正制度化的科舉是在宋朝成立的。分三級: 1. 州試:地方性的初級資格考試,三年一試,在秋天考試,稱「秋闈」,考取者稱「舉子」或「貢生」,統稱舉人。 2. 省試:舉人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參加由尚書省禮部所舉行的複試,因在春天考試稱春闈。主考官稱「春官」。通過者稱「進士」,其他稱「諸科」。 3. 殿試:宋朝皇上召進士及諸科及第二十八人親自口試,唐朝則無。殿試結果將進士分五等:一、二等稱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三等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四、五等稱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通過殿試的進士,可直接派官任職。 元、明、清時科舉考試制度雖有變革,但大多以宋朝制度為宗。 明朝「科舉必由學校」,入學前的士人,無論年齡大小一律稱「童生」,通過每年的考試後,就可以「進學」,成為「生員」。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 第三節:科舉與統治力量之間的關係 中國自古以來,就明白知識的力量,商朝不讓平民認字,周朝施行禮樂制度,以學術和文化統領龐大帝國。秦朝,以法家思想做為施政準則。漢朝也因懂得運用學術力量,獨尊儒術,終於可維持四百餘年的局面。儒家思想學說、科舉考試知識份子,以及統治力量完全統合在一起。 唐朝以後,科舉考試定型,儒家典籍和思想學說理所當然列入考試範圍。明朝是科舉制度的強化時期,考試科目全為儒家的經典,使知識份子的思想又再進一步鉗制。又以八股取士(除開頭的「起講」結尾的「大結」之外,中間分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大段落,每個大段落再分兩個小股,也就是兩個小段落,合起來就是八個段落)。八股文規定題目須以四書、《易經》、《尚書》、《詩經》、《春秋》、《禮記》的內容出題,四書每篇只能寫三百字,五經為五百字,一直到清朝都一樣。 自漢、唐以迄明、清藉由考試制度,知識份子的基本學術領域先是限於儒學,再限於某家的儒學,再受限於四書五經,最後連答題的格式都受限制,這就是統治者的治術。透過科舉考試,朝廷將知識份子納為己用,藉由知識份子所追求的學術領域,同時提倡了統治者想要灌輸於廣大民間的思想。 第三章 儒法思想在國家社會之間的交互運用 學習目標: 1.思考中國傳統所云「以儒家治天下」的說法是否真實無誤 2.瞭解「外儒內法」理念如何貫穿中國的國家制度及家族制度,並且在中國始終佔主導地位 3.瞭解維繫中國家庭制度的基本理念 4.家族制度和國家制度在理念上如何取得協調才能相互貫通 摘要: 第一節:敘述中國事實上是以儒家為表象,以法家為實質的統治方式在治國。此一理念漢朝時期即已建立,並且持續推行二千年。 第二節:藉家族制度,說明儒家思想的實際運用情形。家族是最小的社會組成單位。為國家組成型態的縮影,君父可相提並論。 第一節 外儒內法的宗主地位 秦朝以武力取天下,斷然實行法家思想,以維持他的大帝國。秦法的嚴苛,一是高度的集權於皇帝,二是法後王。 中央集權原是一種政策,那是在漢朝以後開展出來,到明朝洪武年間廢除了宰相制度之後,才發展到極至的施政方式。法先王,意指效法古代聖賢明君的典章制度,凡事以古為尊;而法後王,後王其實就是指當代在位的國君。法後王認為一代有一代的制度,古代的制度未必合於今用,所以現在的國君應自訂典章制度,不必效法古代的君王。 漢初推行黃老之術,但道家思想是消極的,可以守成安邦,但不利於開疆拓土。當時法治思想已同時並行。儒家主張,以忠孝信義、守禮守份為主,這對於統治者來說最有利,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做法,是以儒家為標榜,兼採陰陽家、名家、法家學說,羽翼儒家以法輔儒,是「霸、王道雜之」,是儒家和法家思想的結合,不是「純任德教」。漢朝以後一直到清末,「儒法合流」‘「外儒內法」一直是帝王家的傳統。 第二節 維繫家族制度的理念 法先王的觀念,從國家級的施政理念,到家族的制度理念,成為效法古聖先賢,甚至列祖列宗的品格典範,進而做為教化的標準。 中國人觀念中,「敬天法祖」,甚至「敬天畏祖」,認為祖先死後可以升格為神靈,左右子孫的禍福。 中國家族的倫理觀念和國家的倫理觀念是相互接的。 △ 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 五常(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 △ 忠、孝一向並稱。早期的儒家,根本就沒「移孝作忠」的理念,而是以孝至上的。家族制度而言,孝道是家族中的最高原則。 △ 中國傳統的女子,是在男性所認可的範圍之內去持家的。儒家由孝道推衍至至「敬」和「順」,有「女訓」、「女誡」。 三從: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七出(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這七出完全是從男方的家族觀念而訂。 五不娶:喪婦長女不娶、世有惡疾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亂家女不娶、逆家女不娶。 三不去:嘗更三年喪不去、賤娶不去、有所受無所歸不去。 國家制度中「外儒內法」,三從四德是道德上的制約,是外儒,而內法就是七出。中國女子在行為和行動上嚴格設限,是自明朝開始。明朝婦女「貞節牌坊」愈來愈多。「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幾乎成了明、清時期婦女道德的最高標準。 為父復仇或親屬相隱,以現代觀點是不合法的,但這些法令在中國推行了二千多年,其目的在維持家族制度,尤其家族制度中的父權。 第四章 熔爐式的文化物質 學習目標: 1.瞭解中國雖然在軍事上未必是強國,但文化在歷代皆是屬於強勢文化系統。 2.瞭解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化情形,及對宗教文化的基本認識。 3.文學融入宗教思想的情形。 4.瞭解異族政權漢化的概況。 摘要: 中國文化乃一強勢文化體系,在中國古代具有熔爐式的特質。一、以佛教文化為例說明外來文化中國化的情形,及佛教文化對其他藝術的影響力。二、以異族政權雖可佔領中原地區,甚至整個中國,但在文化上還是臣服於中國的。 第一節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結合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在東漢時期,但在漢魏之間並不算普遍,真正普及並且興盛是到東晉左右,到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才算穩定下來。 △〔梁〕慧皎《高僧傳》收錄了從東漢明帝永平十年(AD67)到梁武帝天監十八年(AD519)共四百五十三年,二百五十七位僧人的傳記。當時的高僧,大多在翻譯佛經的工作。傳說中國第一部有關佛法方面的著作,是東漢末年牟融所撰的《理惑論》。 △六朝時期,正是中國玄學大盛的時代,名士之間清談以三玄(《易經》、《老子》、《莊子》)為主,藉道家思想,或是玄學來解說佛學理論,未嘗不是詮釋佛學的理想切入點。東晉名僧道安、支道林及後來的慧遠、僧肇,都以玄解佛。但儒家畢竟在中國根深柢固,所以用儒家理念詮佛的也大有人在。 △透過玄學和儒學的詮釋,使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初期,在認知、思考方式上,及詮釋的角度上,都是以中國的面貌重構。除了在民間流傳,中國的知識份子也很快接受了它,佛教也走上中國化的道路。 △唐朝,禪宗正式建立,使佛教的中國化又向前大跨了一步。禪學,由印度傳入,「禪」是梵語的音譯,其意為「靜坐沈思」。透過靜坐沈思,喚醒人性之中原本存在的佛性,再藉師徒之間的直接傳授,達到開悟的境界。故禪宗重視師承。 △達摩東來,帶來印度禪學,傳到四祖才開始逐漸轉變,到六祖時完全變為中國式的禪學,即中華禪學。達摩,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梁武帝普通元年(AD520)由海道到廣州。梁武帝迎至金陵,兩人理念不合,遂以蘆葦渡江,入北魏,居於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悟道。 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南宗,廣東新興縣人,二十四歲,往湖北黃梅縣黃梅山東禪寺拜五祖弘忍為師,主「頓悟」。) 五祖弘忍→神秀(北宗,主張「慚悟」。) 不二法門:見性就是禪定解脫,禪定解脫就是見性。只要向自我的心性內求,即可在適當的時機當下頓悟得道。所以南宗又稱「頓門」、「頓教」、「頓宗」,而「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接人心,見性成佛」成了南宗的主要核心觀點。 慧能 青原行思→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 南岳懷讓→溈仰宗.臨濟宗〔黃龍派、楊岐派〕 五家七宗 △ 後來傳入朝鮮和日本的佛教,也都以禪宗各家派為主流。 △ 禪宗悟道方法和中國知識份子的思考模式十分接近,理念又和中國的儒家、道家思想不相違背,故大為流行。如宋明理學「明心見性」和禪宗深邃微妙的機鋒及趣味性,拈花微笑,玄機式的悟道過程是契合的。尤以中國古典詩學,出現許多語富禪機的詩作。小說和戲曲則以因果報應,輪迴轉世最受歡迎。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拗相公〉、〈西山一窟鬼〉、〈感天動地竇娥冤〉。其他如雕刻、繪畫都以佛教為主題。佛寺建築是宮廷建築和民宅建築的合體,使佛法看來既崇高無上,又可進入民間。 △ 佛教經過六朝時期至唐代的演變,已被吸納入中國文化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份了。 第二節 異族文化的走向 從南北朝開始,直至清代,除了元朝時期漢化較淺外,其他凡是異族統治的漢人地區,大多以漢化為其主要的文化走向。 傳統儒教影響下,漢人的知識份子始終有強烈的「夷夏之防」觀念。漢化可消除知識份子的反抗,更可進一步爭取到漢人知識份子對朝廷的支持與貢獻。這正是異族政權求穩定的方式,所以異族政權通常會選擇漢化的途徑。 △ 中國文化以禮樂教化為主,束縛較多,異族比較沒有禮教的束縛,民俗較為開放,正可補漢族的缺失。在民間,民俗文化未必漢化,大多走相互融通的路線。 △ 一般所謂衝突與融合,呈現在人與事方面: 人:異族的統治階層和漢族知識份子或原有貴族、官僚之間的權力結構問題。 事:指治國方法是否採行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政策方向問題。 △ 北魏孝文帝以儒家思想作為治國的基本政策,一方面祭祀孔子,以示崇儒,另方面也採用一些儒生,做為官僚體系中的主要成員。他用九品官人法,但不講求門第,只重選拔人才。 △ 當一個民族本身固有的語言、姓氏、服飾等外在特徵都消失之後,再加上和外族不斷的通婚,這個民族不久就會消失於無形之中,鮮卑族就是如此。 遼:遼朝從耶律阿保機用「契丹」為國名建國開始(AD907),就直接以漢化作為治國的方略,太宗耶律德繼位,繼續漢化,滅了由石敬塘所建的後晉。興宗和道宗儒學更盛。道宗曾「詔求乾文閣所闕經籍,命儒臣校讎」。遼朝也學習了唐、宋的科舉制度,分鄉試、府式、省試三級。考中鄉試的叫鄉薦,考中府試的叫府解,考中省試的叫及第。官制分兩個系統,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臣僚用國服。文官方面是漢文和契丹文並行,同時都為官方語言。耶律阿保機命人倣效漢字創造契丹文字,為方塊字,又另有契丹小字,是拼音字。 金:由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AD1115~1234)金朝在統一北方後,立刻推動漢化。為避免和漢人發生直接衝突,扶植劉豫建立齊朝,作為金朝的傀儡政權。實施科舉考試。南選針對金朝所統領的北宋故地的漢人而設,北選針對金朝故地及金朝本身所屬的女真人而設。考試科目:經義和辭賦。錄取人數北選比南選多,表示了金朝著重推行漢化,但並不定重視漢人。金海陵王即位後(AD1149)都城由塞外的上京遷入塞內的中都(北京),做為推行漢化的基礎。改革科學制度,將南北選合併為一。定三年一貢舉之制,以五經三史的正文為限。有進士、舉人,更有女真進士科,是專為女真子弟入仕而設的考試,著重策論,並規定女真字書寫。金朝透過對科舉的改良和保護措施,不但培養了本族的人才,也保住了女真人尚武的民族風格。遼、金時期的民間文化還有相互交流的現象,南北方都流行胡服,但遼、金的平民又喜穿漢服。宋、遼、金儘管政治局勢相互對立,但民間卻隨其喜好。 元代:是中國歷代異族政權中漢化最淺的朝代。原因有五: 一、 遊牧文化和農業定居文化對立。 二、 疆域廣及中亞,任用親信多為蒙古人和接近中亞各民族,而不是漢人。 三、 蒙古汗國都城在和林,遙控歐亞,遠離漢地。 四、 金海陵王漢化至深,被漢人同化,蒙古人基於種族優越感,不想再去實行漢化。 五、 各汗國諸王習於遊牧生活,反對留漢地實行漢化。 就漢人而言,元朝時期是中國第一次完全被異族佔領統治,文學風格由深婉典雅轉為曠達直白,藝術型態上突破紙面閱讀為高的觀念,開始著重表演藝術。 清代:清朝是另一個使中國完全受異族統治的朝代。清屬女真族,為金朝後裔,發源於中國東北的滿洲。女真1.海西女真(松花江一帶)。2.野人女真(最東邊)。3.建州女真(吉林)─努爾哈齊,國號大金(AD1616),為清太祖,後稱後金→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清(AD1636)。為了面對水準較高的中國文化,清廷的實行漢化,是必然的趨勢。清太祖努爾哈赤令人合併蒙古人及漢人的發音創立滿文(AD1599),至太宗(AD1632)達海又加以改良,通行清朝近二百年的滿文正式成立。但一般民間還是用漢文,滿文只在皇族和滿之間流行,越到後來,學滿文的人越來越少。但推行「薙髮令」,滿人服飾始終沒有漢化,信薩滿教及喇嘛教,但並沒有強迫推行於民間。異族的漢化走向,固然是強勢的中國文化給予了異族成長的契機,但相對的,中國文化也因此豐富了自身的內在意義和生命,漢族和異族之間,其實是共榮互利的。中國文化的外在特徵,一言以蔽之,安定封閉而保守,此乃形上思想統御形下行為的基本思考模式所致。這種思考模式,也透過科舉制度和家族組織,使中國的政府、社會、人倫和教化都環環相扣的銜接起來。統領中國地區的異族政權,不管在軍事上是多麼強勢。都還得走漢化路線,才能求得較長遠的統治權。

劉克襄教寫作

2013年12月19日
公開
36

散文第三課:我的旅行圖文創作 (對異域、流浪、疏離的追求) by 劉克襄 4/12 幼獅文藝寫作班第三課 小說:文藝戀的前世今生大揭密(上) by 羅秀芝 散文:我的旅行圖文創作(上) by 劉克襄 先要說:這個副標題「對異域、流浪、疏離的追求」是我自己下的、不是劉克襄老師的課程標題,老師的標題很簡單,就是「我的旅行圖文創作」,課程分兩堂,說的是老師自己的圖文創作歷程。我之所以會想多下這個副標是因為老師在課堂上說的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西元2000年一月一日的故事。 老師對鐵路的喜愛應該可以說跟鐵道迷一樣了,在 2000/01/01 的這一天,老師決定搭乘三貂嶺到菁桐這段鐵路作為對這個歷史的特別的一天做紀念,並且想要購買這一天的老車票;就是那種用鉛字印製在厚紙版上的、底色是淺藍色的小小車票。他當時排隊在一個青年的後面,聽他跟站務人員(就是站長兼售票員兼列車長兼剪票員......校長兼撞鐘的那位先生)說了很久,老師也在後面等了好久,終於那位先生買好票走了,輪到老師的時候,從三貂嶺到菁桐的車票全賣光了!原來都是被前面那位先生買走的。站務人員,嗯,就是站長先生,跟老師說如果他真的真的很想很想買這車票,三天後他再來一趟,他會幫老師預留一份,因為 2000/01/01 這一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所以台鐵為服務鐵道迷們會特別印製以便他們收藏。 但老師越想越不甘心,忍不住追上前面那位先生詢問他為什麼。原來那位先生是個日本人,他是特地在這天從日本來到台灣的三貂嶺、特地要買三貂嶺到菁桐這段的台灣鐵路車票,回去以後寄給他的親朋好友作為紀念。老師又再問:世界這麼大,鄰近日本的亞洲國家也不少,為何會選擇台灣、而且是三貂嶺或菁桐這樣一個搞不好連台灣人都不清楚的地名,特地搭乘 2000/01/01 當天的飛機、幾經波折來到這裡購買車票?他回答說:因為三貂嶺─菁桐這幾個漢字給他一種『異域、流浪、疏離』的感覺,正好符合他當時的心情,他就是想要在這個新世紀的第一天去親身體驗這種異域、流浪、疏離的感覺,並且帶回一些特別的紀念給他的親朋好友。 真是~~~~~好一個浪漫的日本人! 我不知道他是否因為台灣曾經被日本殖民統治過,所以對台灣有種特別的感情;我也不知道是否他只是單純的因為這五個中文字『三貂嶺』、『菁桐』所以特別的有感慨,因此他沒有選擇正火紅的中國,戲劇正流行的韓國,甚至沒有選擇跟日本一樣還保有皇室統治的泰國,而是選擇了台灣。但我想,他應該是個文藝的性情中人,最起碼,光是他說這五個中文字(雖然他當做漢字在讀)給他的意像與感動,我就可推測他必定也是個喜愛閱讀、喜愛文字的同好。 劉克襄老師自己呢,就是喜歡旅行喜歡畫畫的人,年輕時懷抱著環保的理想特別愛畫鳥,他畫的鳥與短短的文字被華航拿來廣告就是個很典型的圖文創作,而他在旅行時最愛畫地圖,把自己走過的道路仔細地一筆一筆描繪下來,連電線桿的編號都會標示下來。我非常喜歡他說的:「最喜歡的旅行方式是邊寫邊畫。那是一種自己與自己的對話,是會讓旅行者一輩子忘不掉的記憶。素描是跟被描摹景物談戀愛,而彩色繪畫則是跟它結了婚,一種誓言相守的永恆。」 老師啊,你也是,真的是個非常非常浪漫的人呢!!

紅蓋頭

2013年12月18日
公開
36

小說第二課:極短篇小說寫作與欣賞 by 宇文正 3/29 幼獅文藝寫作班第二課 小說:極短篇小說寫作與欣賞 by 宇文正 散文:電影以及書寫 by 塗翔文 極短篇就是:極短的文字,使讀者得一個故事或感動。(by 亞弦) 但是小說應該有的元素例如人物、情節、場景,樣樣不可少,少了就不成小說了。我想起Dr.伊迪絲•米瑞里斯對小說的要求:「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把主題說清楚,不要寫3000字以上的小說。」 說起極短篇小說,就不得不提起大學社團裡的一次講座中的討論;那一次,我讀到兩篇非常非常棒的極短篇,棒到事隔十多年我依然記憶猶新、印象深刻。一篇是張愛玲的《愛》,另外一篇是韓國作家的《新娘子》。前者時常被人提起,但後者卻鮮為人知;我個人是對後者特別的喜愛。它叫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因為它簡短文字但韻味十足的故事,而是之後才知道原來台灣還曾經有藝人因為這個故事而寫了一首歌。我記得專輯裡莫凡提到寫這首歌的靈感、以及他自身為這個故事的感動。雖然專輯裡他說他不知道故事的來源與作者,但是這個故事卻深深地感動了他。所以我想藉這個部落格把這兩個教我感動萬分的不同創作收錄在一起、作個最深的回顧與紀念。 ========================================================= 《新娘子》 韓國作家•徐廷柱作 / 許世旭譯 新娘穿著紅裙綠衫,剛剛披著鬢毛,在洞房還沒有春風的時候,新郎忽然內急,匆匆歩出,此時恰被戶樞夾住了衣角。他誤以為是她迫不及待的挽留,罵她是個等不及的騷貨。他撕了夾住的衣襟,頭也不回的走了。 從此過了四十年或者五十年,偶爾路過昔日的新房,一時想起往事,悄悄敲開了門,新娘子仍舊坐得那麼端正,穿著紅裙綠衫,還是初夜時的坐姿,絲毫沒有變樣。不禁嘆惋唏噓,輕輕拍著她的肩膀,新娘的綉服乍然皆化為灰燼,飄然滑下來,滑成綠灰,滑成紅燼............。 ========================================================= 凡人二重唱:《紅蓋頭》--- 收錄在專輯「我要什麼方式留你」中 作詞:莫凡 作曲:莫凡 我在這兒默默地等 等你掀起我的紅蓋頭 在蠟燭燒盡的時候 或許你就回來看我 我在這兒默默地等 等你掀去我的紅蓋頭 在淚水散盡的時候 或許你就回來看我 濕透了的手絹 還是擰不乾的思念 等著你的黑夜 還是一雙孤單的鞋 我在這兒默默地等 等你掀去我的紅蓋頭 在淚水散盡的時候 或許你就回來看我 我在這兒默默地等 等你掀開我的紅蓋頭 在人去樓空的時候 或許你就回來看我 若是註定無緣 還是今生不悔不怨 明天不會遙遠 我會等你千年萬年 我在這兒默默地等 等你掀起我的紅蓋頭 在蠟燭燒盡的時候 或許你就回來看我

幼獅寫作第一課

2013年12月18日
公開
38

3/15 幼獅文藝寫作班第一課 小說:小說的愛現與再現 by 鴻鴻 散文:書的化妝師─文案書寫策略 by 顏艾琳 因為最近一直都很忙,忙到連整理上課筆記的時間都沒有.......也只好懶散到今天啦~~~ 第一課的感想是:我果然沒有散文方面的天份。老實說,散文第一堂課的主題我一點興趣也沒有。說真的,書,不管如何包裝,如果沒有內涵、沒有深度、沒有趣味、沒有故事性,不管它在排行榜上佔了多久的前十大或百大,基本上我是那種完全不屑一顧的任性型的讀者,而我買書,一向憑個人直覺,幾乎我推薦給朋友看的書都能得到共鳴與一致推崇,也都跟排行榜較少關聯。所以這第一課散文上的我是昏昏欲睡,完全不像第一堂小說課般的興味盎然、不捨得下課。 那麼,第一堂課到底上了什麼呢? 小說的愛現:創作者的傾訴欲與暴露狂的表徵。 這個標題下的好!!!小說是傳奇、是每日所見所思的整理誇大後的展現,不論東西方皆然。小說作者本身就有著某種程度的展現慾望,想要將自身想法表述給其他讀者知曉,是一種不吐不快的痛快,這我絕對承認!冒著暴露創作者自身缺點的危險,小說作者將個人的思想看法赤裸裸地展現在大眾的面前;更令我開心的是:16世紀小說的興起竟是因為女性開始識字,而自閨閣女性流行起來!例如歐洲16世紀大流行的羅曼史小說,例如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語、清少納言的枕草子,例如英國的珍•奧斯汀與吳爾芙,更例如台灣的瓊瑤、羅曼史小說......等等,文字將女性自過去封閉被沙文主義限制住的閨房,帶往充滿奇想異世界的幻境。 那什麼是小說的再現? 比如戲劇,比如電影;大半我們現在所見的電影或戲劇,絕大多數是由小說改編而來(我必須老實的說:其實現在這個21世紀更流行的是改編漫畫而來的電影或戲劇,而由於此種新媒介的誕生與發明讓創作者的表現欲更貼近創作者的腦中形象)。鴻鴻在這堂課中舉了兩個超級有名的例子:《包法利夫人》、《茶花女》作為例子來說明。由於文字的敘述更帶著某一種創作者的抽象意念,如何改編成真實場景,是電影創作者的重要課題;甚至,一個錯誤的理解轉換成的錯誤展現,很可能就將原本小說所要表達的真實給扭曲了;無怪乎許多小說作者在看完電影改編作品後會請大家還是回去看原著吧,那才是真正的小說本源。 個人感想:寫小說是一種『愛現』,相信我,這點絕對不會有錯!如果不是因為愛現,不會想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寫下來、然後發表出來,而重點不是在別人的回應、而是在發表出來的這個過程,當然越多人看見是越好的,就像表演者一樣,沒有觀眾/讀者群,哪裡有後續的熱情再接下去呢?掌聲越大當然創作也就越多。

關於文學

2013年10月09日
公開
35

文學的意涵 文學性語言,只表現一種情緒感受、只為音調文字之美而存在。例如:「山在虛無縹緲間」,在文學裡,這虛無縹緲正是縱容讀者想像的大好空間。(摘錄自龔鵬程《文學散步》) 此外,文學的要素是想像與虛構,雖是想像與虛構,卻又必須表達真實感情,因此文學所謂的「真」是情感的真實,與歷史所謂的「真」強調事件是否真實發生,在本質上是不一樣的。 文學與人生的關聯 朱光潛:「文學是一種與人生最密切相關的藝術。」 亞里斯多德:「人的描寫居於文學的首要地位;而人生,勢必成為文學表現的主要對象,或文學表現的核心問題。」 王安憶《小說家的十三堂課》,用「心靈世界」與「現實世界」區隔文學與人生,生活的現實世界提供材料給心靈世界,文學用語言文字將現實世界的材料建構成為精神空間,建築精神宮殿。 朱壽桐教授《文學與人生》:「人生經驗也不過僅僅就是文學的基礎、資源、素材而已,要經過各種各樣的情感發酵、思想提煉甚至生命體悟、潛意識過濾等等處理過程,才可能成為文學表現的對象與內容。」不要把現實世界等同於心靈世界。 文學閱讀與人生體驗 龍應台《百年思索》:文學有一百種所謂「功能」而我必須選擇一種最重要的,答案是「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廖輝英<我的文學>:「文學事實相等於人學,它是離不開人的。或許它粗看像在複製人生,其實它有更大也更艱鉅的任務-它其實是在替人生找出路。……我們不能和上天和解的傷口、我們無法追索的遺憾、我們失落的夢想與愛、在文學國度裡,或有可能尋訪。」 我們可以透過閱讀文學作品,探討人生出路的問題。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錯了

2010年06月30日
公開
38

【妙批擷趣】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錯了 2010/6/30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作者:賈增妍 文有佳作,批有妙語。 古代科舉考試,主考官員往往在差卷上批加文字,風趣幽默。清代某高官的親戚參加科舉考試,想得到優待,於是在考卷上寫道,「我是中堂大人的親□」,可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戚」怎麼寫,最後寫成了「妻」。考官閱後,批道「所以我不敢取(娶)」,詼諧機智,令人捧腹。 一位考生不會作答試卷,交卷時寫了一首打油詩:「未曾提筆淚漣漣,苦讀寒窗十幾年。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赴黃泉。」 考官見後,便在每句詩後批了兩字:「未曾提筆淚漣漣--不必;苦讀寒窗十幾年--未必。考官要不把我取--勢必,回家一命赴黃泉--何必。」四個「必」言簡意賅,妙趣橫生。 某次科舉考試的題目是「昧昧我思之」,典出《尚書》,是「深靜潛思」之意。一考生竟將題中「昧」誤作同音字「妹」,於是整篇都按「妹妹我思之」的思路來寫。考官閱後忍俊不禁,提筆批了五個字「哥哥你錯了」,讓人哭笑不得。 有個考生喜歡用「而」字,主考官見他的考卷中「而」字用得太多,且不恰當,就在考卷中批道:「當而而不而,不當而而而,而今而後,已而已而。」短短十八字的批語,用了十個「而」字,個個精當。 古代官員判案,精彩的判詞都備受讚譽。宋時崇陽縣衙有個管理錢庫的小吏,從庫中偷了一枚小錢被抓住。他滿不在乎地說:「我只順手拿一枚小錢,難道還能治罪不成?」縣官張乖崖不徇私情,寫下判詞:「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最後判了小吏極刑。 清代一寡婦想改嫁,但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於是向官府呈上狀紙:「荳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知縣接狀,揮筆寫下一字判詞:「嫁」! 對人物的品評,也多有令人拍案叫絕的文字。一九六○年,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審查出國節目時,對京劇《霸王別姬》的每個重要場景都作了評論。 項羽不顧形勢,執意出戰時,周恩來評為「一言堂」;項羽回營後,虞姬再三規勸不可發兵,以免中劉邦奸計,項羽不容分說回拒,評為「一家之長」;項羽孤軍深入,落進劉邦的伏擊圈,評為「一意孤行」;項羽終困垓下,評為「一籌莫展」。虞姬備酒,項羽吟唱「力拔山兮」時,評為「一曲輓歌」;項羽四面楚歌,虞姬自刎,評為「一敗塗地」,真可謂一針見血。 一九六八年四月,美國《明星時報》發表了一篇詹森總統競選失敗的社論〈詹森認輸〉,全文只有一個字:「妙」!把報紙的態度極其鮮明地表達了出來,確實耐人尋味。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2010年01月16日
公開
36

【《老子》經典名句】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2010/1/8 人間福報人文| 作者:文心工作室 ●名句的誕生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第四十一章 ●讀懂名句 大的空間無邊無際,大的器皿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大道的聲音是沒有聲音,大道的形象是沒有形象。道就是如此隱微而不可名狀。就只有道啊,善於成就萬物。 ●名句的故事 老子本章點醒人們,無法懂得「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理,乃因為天地自然久久遠遠,而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載。人的眼光短淺、學識不足、生年不長,因此未及見證得到,但不代表不存在。面對自然浩瀚,應當懂得謙卑。 宋代的大文學家蘇軾在老師歐陽修辭官獲准後,寫了一篇文章,即〈賀歐陽少師致仕啟》來向他祝賀。蘇軾認為歐陽修「力辭於未及之年,退託以不能而止」,急流勇退,毫不留戀,乃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的表現。這兩句話,意指最勇敢的人往往看來怯懦,因為他不會刻意彰顯自己的勇氣;最智慧的人,往往看來愚昧無知,因為他懂得藏拙,從不賣弄聰明。蘇軾用來稱讚老師過人勇氣與智慧的這兩句,很明顯是化用老子「大巧若拙」而來。 ●歷久彌新說名句 本章名句「大器晚成」,原來的意思乃指大器皿的製成需要較長的時間,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但在後代的使用上,意思有了改變,用來指人的才能晚顯,成就不是一時可見,需要經歷時間的淬鍊方能展現。閩南語也有一句俗諺「大隻雞慢啼」,與「大器晚成」的意思相同。幼小的雛雞總是吱吱喳喳,鎮日叫個不停,但成熟的公雞卻不妄言、不妄動,因為牠只在日頭破曉時,才一啼喚醒千萬人。因此可知,人的器識若要宏偉寬容,便一定需要時間醞釀成熟,而一個有內涵的人,也絕不會輕易露出鋒芒。 明朝的書畫家唐寅,即大大有名的才子唐伯虎,曾經寫過一首〈公雞〉詩:「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前兩句描繪公雞的外在形象,以及從容自在的模樣,後兩句,則是深刻地描述了公雞的謹言慎行,以及深藏不露的才能。 在此章之前,老子還將世間人分為三種層次,描述了他們聽聞「道」的不同反應:「上士聞道,難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資質不同的人,面對相同的道理,因為領悟力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就不一樣,上士之人聽聞了道,便開始勤勉不懈地實踐它;中士之人聽聞了道,道在他心中將信相疑,時存時亡;下士之人聽聞了道,哈哈大笑,孔子主張「因材施教」,也是因為人的資質與領悟力不同。因此《論語》:「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雍也第六〉)語,音ㄩˋ,告訴的意思。中等以上資質的人,可以跟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下的,就只能用淺白的話循循善誘。並非將人分等第,造成階級的對立,全是因為施教方式不同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