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yagisu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開心鬼上身

2018年11月06日
公開
34

開心鬼上身 「借用身體」是個借喻 •孤獨時的自言自語,或自我對話 •沮喪時的自暴自棄 •內在的衝突與掙扎 •單純的人也有複雜、多重的面貌 •隱形活著(活得像鬼) 家人是什麼?(相滿vs.妍秀) •期待vs.等待──忘記vs.無視 •是糾纏 •是長久的陪伴 •活著很費力,但家人會給你力量 我是誰? •因為鬼的參與,貧乏而孤單的人生,被賦予了豐富、多重的面貌 •有了愛,相滿面對:我是誰?真正想說的話是什麼?想要什麼? •回答「我是誰」時,家人都必須退後,那是必須獨立解決的問題 和解 •遲來的道歉永遠有效 •相滿的母親道歉 •妍秀的父親以一雙鞋道歉 記起,是獲得自由的開始。 我們如何醫治那些受傷的記憶?首先要找到它們,先將它們從遺忘的角落挖出來,那些遺忘的痛苦必定有捆綁我們的力量。∼Max Scheler 導演金英卓說 •其實關心我們的人,一直都在 •人們要相信,在自己孤獨的背後,那些愛著我們的人,一直都站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討論問題 1.導演所說的這個鬼故事,你覺得最有趣的是哪一段?藉著鬼描述了哪些人性? 2.相滿重新回憶起車禍那重大的傷痛,有必要嗎?忘記或憶起,哪樣比較好? 3.妍秀抱著鞋盒哭,與父親和好,這件事對她未來的人生有何影響? 4.相滿兩次自殺,原因是什麼?相滿、安寧病房的護士、鬼,看待「死亡」的想法有何不同? 5.鬼對相滿有哪些幫忙?對你而言,家人是什麼?糾纏或陪伴,哪個比較多?

「戀戀銅鑼燒」- 等到人生風景都看透

2018年10月17日
公開
38

「戀戀銅鑼燒」 --- 等到人生風景都看透。 實用 中文片名: 戀戀銅鑼燒(やモ/ An)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一位總是鬱鬱寡歡的中年男子辻井千太郎,不喜甜食,卻在平凡的小鎮角落裡,擔任一家甜品小店店長,日復一日販賣著,連自己都不曾完整吃完過的紅豆銅鑼燒,沒有人知道他從何而來,為什麼選擇落腳在這小鎮上。 一位滿懷心事的高校生若菜,因家境貧窮被迫放棄繼續升學,和飼養多年的小鳥,徘迴在冷寂青春人生岔路的她,只有店長給烤壞了的免費銅鑼燒,溫暖了著迷惘少女的孤單心靈,偶而交談交換著彼此的寂寞心事。 陽光燦爛櫻花紛飛的春日時節,一位神秘老婦吉井德江,翩然出現在小店前,笑著詢問貼了徵人啟事的店長,是否願意給她機會,讓她在店內打工幫忙,但遭到店長善意的婉拒。 佝僂身影與略為變形手指的神秘老婦,站在銅鑼燒小店前,凝望著附近參天的櫻花樹,感受那一襲灑落的陽光,聆聽的那風起花落的穹音,像是喃喃自語,又像是在跟店長交談,絮聒著櫻花之美後,轉身離去消失在櫻花光影婆娑交錯中。 看似已然無解的求工心事,卻在店長千太郎嚐到了德江婆婆手作的紅豆內餡,有了180度的逆轉,迷人的美味好吃到讓千太郎驚艷,重新牽繫起了兩人一段櫻花樹下,戀戀銅鑼燒的人生奇緣。 故事從神秘老婦吉井德江出手相助開始,毫不藏私地傳授她的烹調秘訣,分享著美味紅豆餡的烹調秘方,在於用心傾聽,用愛關注紅豆,她的加入讓銅鑼燒舖的生意越來越好,也讓小店前出現了排隊的長龍,原本鬱鬱寡歡的千太郎,臉上也出現了比陽光還難得一見的笑容。 然而好景不常,很快地小鎮上出現了關於德江婆婆的暗黑耳語,小店生意大受影響,又落入了零零落落的的困境,勢利眼的店東老闆娘聞風而來,軟硬兼施地逼迫著千太郎辭退德江,究竟隱藏在德江婆婆身後,有著甚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千太郎又要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轉變? 改編自多利安助川同名暢銷小說的電影「戀戀銅鑼燒」,由「第二扇窗」日本大師級導演河瀨直美執導,樹木希林、永瀨正敏與內田伽羅領銜主演,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開幕片,是河瀨直美第7次入圍坎城影展,與今村昌平並列為入圍坎城最多次的日本導演。 電影「戀戀銅鑼燒」不同於一般劇情片慣用的拍攝手法,崇尚自然寫實主義的導演河瀨直美,採用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在演員不知情的情況下,記錄著故事的軌跡。 拍出了早已化身成片中角色人物的演員,自然流露真實情感的一面,故事敘述著老、中、青三位各自正在經歷著人生不同風景的人物,背後懷抱著不同的人生寂寥與困窘心事,壓力有的來自於社會大眾的無知,有的源自自我性格的爆衝,有的來自家庭的失衡,三位社會邊緣人櫻花樹下,因著紅豆銅鑼燒的甜美滋味相遇,相互依偎取暖的同時,也掀開了深藏已久的寂寞心事。 電影「戀戀銅鑼燒」透過故事中三個不同世代的人生際遇,探討了人活著的意義,也傳遞了當在人生中某個時段,面對社會種種的不公不義,或是令人黯然的橫逆時,如何保持信心沉穩以對。 從片中三個主配角的人生蛻變中,學會從傾聽大自然的穹音,到聆聽自己內在的生命跫音,用心去感受周遭所見、所聽、所品嚐,那些看似尋常不過的大地萬物,從隨風飄落的櫻花,到用心手作的紅豆銅鑼燒餅皮與內餡,洞察自然萬物皆學問,等到人生風景都看透的一刻到來,化作春泥更護花,留給人們真心關懷的愛與溫暖。 看完導演河瀨直美的電影新作,這部看似文藝小品的「戀戀銅鑼燒」,表面或許不像上一部作品「第二扇窗」那樣的午夜驚濤暗潮洶湧,但在那一縷清新飄著櫻花與紅豆銅鑼燒的清香中,同樣感受關於起落無常的人生況味。 從小說作者多利安助川(Durian Sukegawa)的文字,到導演河瀨直美(NaomiKawase)的影像作品,讓人感受到他們對於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與用心。 最後分享導演河瀨直美在訪談時所提到的一段話,希望好片不寂寞,不管你處在人生的哪一階段,都能在2015年10月2日在台上映的電影「戀戀銅鑼燒」中,細細品味屬於你自己的那一片人生風景。 「片中女主角德江在電影最後說了一句話:『就算沒有成為什麼大人物,也是有我們存在的意義。』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一直在追求成就感、優越感,但事實上,生命或人生不只是這樣,只要活著、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就有意義。例如感受光的溫度、微風吹拂的舒服,活著就是有意義。這是我這次對生命新的體悟。」。 德江: 這份工作一直是我的夢想 無論我們再怎麼堅強,還是會被人們的誤解打敗,希望你能了解。 就算我們一輩子活在陰暗角落,依然被沒同理心的社會踐踏著,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們。 我不喜歡在一個沒有陽光的地方做事,今天就是有這個機會敞開,我就要更能夠接受到世人的不理解,乃至於勇敢的走出去。 店長,吃到好吃的東西,要記得笑喔! 最甜蜜的紅豆餡,是我對生命的眷戀。 看到店長的眼神裡有和早年一樣的憂傷,故而走出來協助他。 生而在世,就是為了感知世界 漢生病友:我們也想活在光天化日之下 《戀戀銅鑼燒》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家很會傾聽邊緣人的心聲, 憂傷的深遠、深邃的程度 用甜蜜紅豆餡訴說生命眷戀鍾情 看櫻花氾濫十分開心,聽鳥叫聲彷彿聽得懂鳥語似的,純然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這與她的故事相關。 悶不吭聲、拼命做事,就是找不到真正方法的甜點師傅。 戀片非常深入究理的探討到物的本質,從這背後看到一個人的用心,那種職人的精神,乃至於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精神去做一個這麼專注的事情。

《人生剩利組》心得

2018年05月11日
公開
47

《人生剩利組》說的是一個愛碎唸、腦內不時上演小劇場的男人的故事。這個追求理想成立非營利機構的男人,擁有在政府機關任職的妻子,與不須他費心在音樂上有著長才的兒子。 故事敘述的時間只有三天,意即布萊德帶兒子參加大學面試那三天,他看到自己缺乏的,並給自己許多批判和檢討。布萊德的大學死黨個個飛黃騰達,唯獨他有個不爭氣隨遇而安凡事知足的妻子,既然他選擇了理想(做自己),何必怨懟另一半「她的滿足澆熄了我的熱情」?妹妹聽到這句話,不以為然回了一句「對他都沒要求了,還不夠好嗎?」這倒是,真是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布萊德的企圖心不夠,一方面又愛和死黨競爭,太在乎別人的眼光,何必拿自己沒有的和別人比?雖然事業平庸,但他個性纖細敏感、顧家關心孩子,能關懷別人情緒,即使違背自己心意,也能體貼他人。他的內省能力好,若能換個角度想事情,他的內心不致糾結如此。 心理師問現場唯一一位男士:「男生通常不會這樣發牢騷?」他答得很妙:「會啊,差別在有沒有說出來。」哈! 布萊德的心思彎彎拐拐繞了一大圈,才發現原來幸福就在眼前,有平順的日子、家人相處和樂,比什麼都重要不是嗎?人生追求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幸福。 電影裡有許多精采的主角獨白,甚至兒子台詞也很有哲理,列舉如下: 1.別批判活在現實世界的人,除非你自己來到現實世界。 2.在場的每個人都沉浸在彼此的光輝中,連結他們的不是友誼,而是公認的飛黃騰達,無論我是被遺忘還是被排擠,都沒有差別,我被踢出名單,因為我是個無名小卒,一無是處。 3.對少數成功人士來說,這世界不是戰場而是遊樂場,是夢想,是人間天堂。 4.如果妳想對這個世界造成影響,如果想獲得別人的尊敬,那就成為比爾蓋茲,拚命賺大錢,然後妳就有錢能隨心所欲。 5.也許就是理想主義在阻礙我大展鴻圖。 6.我想到大學時代的自己,那時我愛著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愛著我。我和這個世界何時開始漸行漸遠了?到底哪裡出錯了? 7.安娜亞:這世界上很多人靠2美元就能活一天,他們不會抱怨在晚宴被冷落,他們有晚餐就很高興了。 8.和別人比較很愚蠢,一旦去比較就覺得自己很失敗,這種感覺隨著時間與日俱增。 9.對一個不必自己付帳單17歲文青來說,你覺得酷的事情,對其他人來說不見得很酷。30年後再告訴我,什麼是酷,什麼是不酷。 10.我能愛她們但不必擁有她們,就像我能愛這個世界但不必擁有它,至少我曾愛過這個世界。 11.兒子:「你不必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每個人都只在乎自己,唯一在乎你的人只有我,所以你只需要在乎我對你的看法。」 父親:「那你對我的看法是什麼?」 兒子:「我愛你。」 12.兒子:你朋友都有夠混蛋的,每個人都只關心自己,唯一關心你的人只有我。

青鳥:不信青春喚不回

2017年12月13日
公開
43

探討校園霸凌的電影很多,《告白》是血淋淋的血色餐,《青鳥》則像是一碗清粥,看似平淡,餘韻卻無窮。 好電影,或許會一時寂寞(票房未必理想),但是終究不會褪流行(有動人的主題或引人深思的處理手法),永遠有值得回味重溫的價值。 日本導演中西健二執導的《青鳥》是2008年的電影,直到2012年才有機會在台灣上映,時間或許晚了四年,卻湊巧趕上了台中東海大學教授控告女兒小學同學霸凌的新聞話題,讓更多的人得以重新省思校園霸凌的諸多面相。 一般人以為的霸凌,多數集中在肢體暴力上,但是以強凌弱,以眾凌寡的行為,有時包含了言語、群已關係和意識恐懼,《青鳥》中的校園霸凌則是以剝削和羞辱為核心,放大檢視了校園中只重表面形式的虛偽主義,也深入探討了教育的真正意義。 《青鳥》的故事發生在新學期開始的二年一班,上學期,班上有位野口同學受不了同學的長期霸凌(野口家開便利商店,被迫像小丑般無限制地供應班上同學各種雜貨,卻還飽受譏諷)選擇自戕,但是未遂,只好轉學,師長和班上同學以為只要寫過悔過書,就可船過水無痕了,偏偏有位代課的村內老師(阿部寬飾演)卻是把野口同學的桌椅擺回他原本的位置,而且每回上課時,都要先向缺席的野口同學道早安,問聲好。 村內老師的做法可以解讀成「在傷口上灑鹽」,亦是「那壺不開提那壺」,他刻意挑動了學校師生都刻意隱諱的神經,也要重新挖開傷口,審視看似已然縫線,底層卻依舊潰爛的實況,他是癡人,亦是不合時宜的笨人,但是他的癡笨與固執,卻是青春成長的最後一劑強心針。 《青鳥》雖然討論了校園霸凌問題,卻選擇了一個很獨特的觀點:一位代課老師,而且是一位有口吃毛病的老師。本片改編自日本作家重松清的一篇短篇小說,據說重松清本人亦有口吃,所以感觸特深,小說融入了自己因為生理殘缺遭人戲謔的成長心情,因此,當阿部寬飾演的村內老師非常吃力地介紹自己時,同學們先是錯愕,繼而訕笑的幾乎是必然會有的最初反應,但是他非常吃力,卻毫不隱諱地告訴同學:「你們的笑是非常卑鄙的!」就也充份達到了震撼教育。 村內老師的邏輯很簡單:「我這麼認真地想要說話,你們卻不肯認真地聆聽,真是非常卑鄙的事。」這是村內老師帶給這群孩子的第一堂課,很有當頭棒喝的功能。也唯其如此,後來,他要求值日同學找回野口同學的桌椅,煞有介事地對著桌椅和空氣說出:「野口同學,早安!」不但呼應了他的認真邏輯,也讓他的教學堅持有了不凡的視野。 《青鳥》與《人間師格》有一個共通的特質:男主角都是代課老師,對往事涉入不深,少了傳統包袱,有了旁觀者清的高度,因而得能做出精準,不和稀泥的教學方法,村內老師的目的只有一個:傷口只是結疤,並沒有痊癒,大家只是避而不談,並不是真正體認到自己所犯下的過錯有多有嚴重,教育的功能除了「傳道」,還要「解惑」,他的鍥而不捨,強迫所有同學再度挖開傷口,他的持續挖掘,才更清楚發現正因為大人們的含混其事,只要求同學們做好可以唬弄別人的表面功夫(例如:悔過書要寫到五張稿紙才算數,似乎全靠量與厚度,就可以代表悔罪的誠意;例如,裝了青鳥信箱,要鼓勵同學暢所欲言,碰到敏感問題就支吾其詞......),正是因為大人鄉愿了,也失敗了,孩童們才承繼了成人的陋息,繼續沈淪。 導演中西健二給予村內老師一個很獨特的身影:上課鈴聲一響,他才不管校長主持的老師會議是否已經告一段落,他就起身去上課了。是的,學校的主體在學生,萬事莫如上課急,大人們沒把孩子權益擺第一位,留給孩子的是什麼樣的身教呢? 至於,村內老師明明鄙夷悔過書的功能,卻能給校方給他的稿紙,留待最後一堂課,讓願意重寫的同學再寫一回,而且完全自動自發,絕不勉強,只因為在他代課的那一個月時間內,他已經善用各種方式,讓所有相關同學重新思考一次:過去對代野口同學的方式,算不算霸凌?如果用言語或行為相逼的算霸凌,姑息的、沈默的,訕笑的,難道就不算嗎?更重要的是,真的明白了自己犯了多嚴重的錯,才去悔過,不是更有意義嗎?如果只是為了讓大人息事住嘴,那不只是欺騙,甚至是交相掩護,勾串為奸了!有人醒悟,有人自認無辜,這種開放式的生命選項,自然就得著更真實的人生震撼了。 《青鳥》的創作主軸還是圍繞在罪與罰的嚴肅議題上,年輕的本鄉奏多飾演備受良心煎熬的園部真一,從忐忑到徬徨,從疑問到爆發,煎熬層次拿捏得相當精準,從悔過書變成給野口同學的一封信,他的頓悟與決志,讓《青鳥》得到了不會太激情,卻夠熱血的蛻變,也讓觀眾得以隨著他的情緒起伏,對於青春的重量,有了更寬廣的體會了。

我是日本人,但台灣才是家鄉

2015年10月17日
公開
40

我是日本人,但台灣才是家鄉…戰後70年的等待,灣生終於回家了 2015/09/11 18:03:00 發表於 | 社會 • 藝文 「在台灣被當成日本人,在日本又被當成台灣人。」1945年日本戰敗,一群生在台灣的日本人被遣送回日,失去了與故鄉的連結,在夾縫中求生。在歷史遺忘他們之前,來看看這一段深愛台灣的故事吧。 「能出生在台灣真的太好了!」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40多萬名日人被倉促遣送回鄉。這些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被稱作「灣生」,即使他們打從心底愛著台灣,卻往往到臨終前都無人知曉其內心對故鄉的思念。灣生後代田中實加(陳宣儒)耗費14年尋訪、歷時5年拍攝《灣生回家》紀錄片,要記下這些生於戰亂、一輩子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灣生們,被歷史遺落的故事。 相關報導:這位88年前的台灣之光,卻被刻意遺忘了30年 聯合報導,日治時期,日本政府鼓勵日人移民花、東,灣生的父母帶著所有財產來台灣尋夢,陸續建立十多處移民村。 蘋果報導,「灣生」,便是在是1895年至1946年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也包括日台通婚後所生下的子女。他們原以為可以克服天災與災難,在台灣落地生根,卻不知道自己會輸給一場戰爭。 1946年日本戰敗,灣生們遭到遣返,從此成了「永久的異鄉人」;他們在台灣時被當成日本人,回到了日本,又被當成台灣人。來到日本的灣生不僅一無所有,還遭到歧視,被質疑是帶著疫病的戰敗者,連日語的腔調都遭嫌棄,得重新學起。儘管如此,他們仍對台灣抱著特殊情感,也把這塊土地視為故鄉。 中時報導,為了記錄這段故事,灣生的後裔、台日混血的田中實加(陳宣儒)費時12年,一共拜訪200多位日本灣生、幫百位灣生找到出生的家,催淚過程寫成《灣生回家》一書。她說,「灣生的故事很美麗,可是在台灣沒有記,在日本也忘了記,但這群人卻是確確實實在台灣曾經出現過的一塊美麗。」 一切的源起,是2002年田中實加的管家爺爺竹下健志過世,管家太太託她將骨灰帶回台灣,「那時我才知道他不是日本人,是冒牌灣生,他是當年在台日人領養的台灣原住民。」而田中實加已過世的外婆田中櫻代,才是絕口不提自己身世的灣生。 當時這些日人被迫離開台灣的家,依規定只能帶著簡單家當和1000元日幣上船,許多人以為只是暫時離開馬上可返台,有人來不及上岸就被美國魚雷擊沉;返鄉後則被日本當局當次等人,因此許多灣生一輩子隱藏身分,不願揭開苦痛傷疤。 田中櫻代就是其一,1946年她與管家落難般被從花蓮港遣送回日,當時她懷有身孕,新婚日本丈夫卻未一起返鄉,從此失聯,田中櫻代在舉目無親的日本重新徒手開始,為了活下去曾向人乞討。 被管家與外婆的故事啟發,田中實加不僅從零開始完成了《灣生回家》一書,更找來製片范健祐、導演黃銘正合作,甚至賣掉北投的房子以籌措資金,經歷5年拍攝才完成同名紀錄片。今年10月,紀錄片即將在台灣上映。 聯合報導,紀錄片中這群年事已高的灣生,有人回憶日本戰敗後遭遣送時,一路在甲板上歌唱,直到看不見台灣為止的情景;也有人曾計畫逃到台灣的深山迴避遣返;更有婦人為了繼續留在台灣,特意隱瞞自己口音太重的中文度過漫漫長日,連子女都不知道身為灣生的媽媽其實會說話。 其中,88歲的富永勝是二代灣生,他母親3歲時隨日本官營移民到花蓮。對他而言,年少時期在台灣的回憶烙印在腦海當中,「台灣是我永遠無法忘懷、就連做夢時都會浮現的地方。」然而,他喜孜孜帶著一張寫滿兒時玩伴名字的紙條來台,卻發現老家認不得了、道路拓寬了、老友也一一凋零。 而一直留在台灣的灣生片山清子,一生埋怨日本母親片山千歲拋棄了她、將她出養。沒想到經由不斷的查訪,發現母親當年在日本曾為她報了戶口。重返日本的片山千歲本人猶如隱形人低調度日,直到她過世27年,才由來自台灣尋根的後代首度為她舉行超渡法會。 田中實加和這群灣生爺爺奶奶們約定好,要幫忙尋找早年在台灣的家、親人、朋友,甚至是他們念念不忘的出生戶籍謄本。田中實加也坦言,因灣生老人凋零離世,為灣生找家就像與時間賽跑,她曾不斷自責自己腳步太慢,「但更多時候,我被他們心中的愛感動, 這讓我一直不忘初衷:幫他們完成心願。」 田中實加從外婆友人開始探訪、宛如大海撈針般接下無數尋人任務,這場穿越時空之旅足跡遍布日、台。她表示:「有人問我從20幾歲到現在,犧牲了青春得到什麼?我只有兩個字,無價。」她幫許多灣生老人找到懸念一生的親人與愛人,哪怕只有一張手信,或冰冷的骨灰,「但聽見他們在死前對我說:『我沒有遺憾了。』我收獲更多。」 導演黃銘正說,他希望這部影片,能讓大家又哭又笑,而不是只有悲傷情緒。田中實加也表示:「《灣生回家》沒有任何政治色彩,是部傳遞愛的電影,希望用另一個美的、愛的角度去看,感受愛的力量,珍惜人生和身邊的人。」 自由報導,10月16日上映的《灣生回家》預告已有50萬點閱率,超越《看見台灣》上映前1個月的預告點閱率。該片在flyingV募集院線上映資金,已累積247萬元。只差1萬元,就要打破由《看見台灣》所創下台灣電影發行募資248萬的歷史紀錄。 「我想人出生後成長的這段期間是最重要的,會吸收周遭很多事情。如果要說我的故鄉,在那個時期成長與生活的地方,對我來說,就是台灣。」—灣生,松本洽盛

歌寫灣生回家

2015年10月16日
公開
43

藍色電影夢》灣生回家:歌聲的書寫 作者:藍祖蔚| 2015-10-17 13:12 思念故鄉的方式很多,放懷高歌,最是貼心。黃銘正的《灣生回家》做了高明的音樂選擇。 故郷通常活在心中,活在記憶裡,黃銘正執導的紀錄片《灣生回家》中採用了歌聲來書寫故鄉印象,煽情又動人。 《灣生回家》中的「灣生」指的是從1895到1945年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他們的父母親因為戰爭勝利來到台灣定居,他們則因為日本戰敗,得「引揚」遣返回日本,四十八萬多位日本人中,十六萬是軍人,卅二萬人是一般移民與灣生,從結果來看,他們只是台灣的過客,然而,在他們心中,台灣卻是故鄉,魂牽夢繫的故鄉。日本是祖國,台灣是故鄉。他們的人生就被政治力這樣一刀切成兩半。 《灣生回家》探索著這群灣生日本人念茲在茲想要重回花東故鄉的心願,並且佝僂著八十、九十歲的老邁身軀,在黃昏餘暉中重返台灣逐夢。山河依舊,人事全非,故郷印象只能靠著記憶、照片和舊地重返來蒐尋拼組,黃銘正選擇了高野辰之填詞詞,岡野貞一作曲的日本歌謠《故鄉(ふるさと)》做開場,不論是旋律或歌詞,都發揮了思故鄉、念故鄉的揪心之力,特別是眼睛看到的是花蓮的空拍畫面,耳朵聽到的是這麼深情的歌詞,影音渾然天成,你很難不動容: 「曾經追過兔子的 那座山 曾經釣過鯽魚的 那條河 現在只能在夢中重逢 永遠忘不了的 我的故鄉 爸爸和媽媽 你們都好嗎? 我的兒時玩伴 大家都平安嗎? 每逢風吹雨落  我都會想起故鄉......」 正因為歌謠的穿透力如此強猛,《灣生回家》的片尾紀錄著花蓮縣政府終於頒發了出生證明書給這群「灣生」日本人,承認,也落實了他們與台灣的生死相連情懷時,再度聽見 「只要我達成夢想 總有一天一定會回去(衣錦還鄉) 那個樹木濃密的 我的故鄉 那個流水清澈的 我的故鄉」 你就能明白,山河無語,美崙山與美崙溪從來不曾計較過誰是新舊住民,只是展開雙臂擁抱眾生,從而一再召喚著大家的靈魂,擾擾嚷嚷惹塵埃的都是紅塵俗子,這時候除了用歌聲撫慰那群追尋故鄉的旅人,大概很難有更好的醫方了。 這首「故鄉」歌謠有如蜜甜糖衣,一路暈染思郷情懷,想要賺人熱淚,然而,《灣生回家》更有戲劇張力的卻是另外兩首歌謠:「雨夜花」與「中華民國國歌」。它們就窩在最意想不到的小角落裡,一旦現形,就有雷霆萬鈞之力。 「雨夜花」是周添旺將台灣作曲家鄧雨賢的「春天」重新填詞,改名,然後在1934年推出的流行歌謠,旋律委婉,歌詞哀怨,乍聽就能入耳入心,很快就傳唱大街小巷。灣生會唱台灣紅歌,其實一點都不讓人意外,《灣生回家》的攝影機就追蹤著一位老灣生走進卡拉OK,聆聽伴奏,就一字一句唱出了「雨夜花」。 宋朝文人葉夢得曾經用十個字「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來推崇詞人柳永詞曲作品的感染力,流行歌謠穿透人心,穿透記憶的能量,其實是最不受「流行」的時空框架所束縛的,「雨夜花」能讓灣生日人牢記在心,自然吟唱,具體顯現了「流行」歌謠的強大力量,灣生也愛「雨夜花」與台生也和「雨夜花」,道理是一樣的,差別在於「雨夜花」的歌詞由台語寫就,「灣生」突破了語言隔閡,其實也註記著那個時代的「灣生」與「台生」,縱然不是同根生,卻有著聲氣相連的美學感動。 至於「灣生」也會唱「中華民國國歌」,則是我始料未及的史實重現。 《灣生回家》的攝影機跟隨著一位灣生回到他的小學母校,朝會開始,學生行禮如儀地唱起了國歌,沒想到這位灣生也字正腔圓地唱起「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的歌詞,不可思議?是的,這首歌卻如此不著痕跡地記錄了政治力對人民洗腦的強大影響。 1945年八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日軍民開始要配合「引揚」政策返鄉,但是船少,得看隊等候,有人則是不捨台灣,對日本祖國又有著近鄉情怯的忐忑,欲走還留的各種情緒激盪著,直到1948年才全數返回了日本。這段期間,滯台日本人其實見證著中華民國官員和軍人的接收陣仗,畢竟日本統治了台灣五十年,民眾熟悉了日本語,至於母語的原住民語、閩南語或客語,又和新政權採用的「國語」,隔著一道高牆,《悲情城市》裡就有老先生在金瓜石教著當地人如何說「你哪裡疼?我頭疼,肚子疼。」的國語教學,《灣生回家》則是讓我們聽見這位會唱國歌的灣生,由他告訴大家:「接收官員就要大家學唱國歌,學國語。」早也聽,晚也聽,這位灣生也就把國歌收進了他的記憶匣,重回故鄉,前塵往事,歷歷如現,觸景生情,歌喉也就自然開啟吟唱了。 不要輕忽老歌的力量,要不要忘記媽媽曾經教過我們的歌,捷克作曲家德弗札克於1880年就把同胞詩人Adolf Heyduk的詩歌譜成完成的《吉普賽歌曲》,其中那首「Als die alte Mutter sang�媽媽教我唱的歌」,就踩著優美的旋律,委婉唱出 「媽媽教我唱出那些悠揚老歌的時候, 常常會流下悲傷的眼淚, 現在,當我教孩子唱歌, 臉頰上,也會掛著兩行淚水。 」 思念往事,思念故鄉與故人,就讓歌聲帶著我們起飛,讓淚水陪我們長長一歎吧!

《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2015年05月30日
公開
40

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2015-05-29 18:01:25) 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天文說劇本改了三十多次,要不是沒錢了,那個侯孝賢肯定還要再改……嗯,大家來讀讀「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故事大綱 【東方早報】 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刺客聶隱娘》即將在戛納電影節上映。電影取材於唐代裴鉶短篇小說集《傳奇》裡的《聶隱娘》,編劇為侯孝賢、朱天文、鐘阿城、謝海盟。 本文是故事大綱。 這是一個武功絕倫的女殺手,最後,卻無法殺人的故事。 ●時間:公元785-808年的唐朝 ●背景:安史之亂後,各地藩鎮的勢力,與朝廷或消或長,其中最強的是「魏博」 藩鎮。 ●主要人物: 田季安(魏博藩主) 聶隱娘(田季安的表妹,自小被道姑帶走,被訓練成一名殺手,回來要殺田季安) 嘉誠公主(自京師長安嫁到魏博時,田季安四歲,收為己子教育長大,終其一生,不讓魏博藩鎮的父子兩代,踰過黃河,維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局面) 道姑(嘉信公主,與嘉誠是雙胞姊妹,訓練殺手專門刺殺暴虐的藩鎮) 聶田氏(聶隱娘母,嘉誠公主的錄事官) 聶鋒(聶隱娘父,掌管軍紀) 田興(聶隱娘舅,軍將統帥) 乳母 田元氏(田季安妻) 胡姬(田季安妾) 夏靖(田季安貼身侍衛) 負鏡少年(倭國人,遣唐船上的工匠,遇船難,滯留在唐土,救了聶隱娘的父親和舅舅) 1.聶隱娘殺大僚未成 晌午,聶隱娘隱在樹上,等待陽光與雲的變化,在一暗之間,縱入大僚府內的後廂。 利用婢侍退盡、衛士交班的短瞬空當,隱娘到了大僚臥著的榻前。大僚身上兩個小兒睡得熟,隱娘無法下手,卻驚醒了大僚。拿刺客!隱娘已不見蹤影。 2.師父的教諭 隱娘回來道觀,道姑怒問:「何以回來這麼晚?」 「大僚小兒可愛,未忍便下手。」 道姑嚴斥她:「以後遇此輩,先殺其所愛,然後殺之。」 3.師父送隱娘回家 魏博的都城,魏州,晨鼓三千擊,城門開。道姑白衣白驢,女徒黑衣黑驢,兩人進城。 城內的聶府,是掌管軍紀的「都虞侯」聶鋒家。聶鋒已上工,當家的聶田氏,衣妝儼然。忽然府前騷動,說是一名道姑領著七娘回來了。 「七娘!」乳母放聲大哭,十三年前給帶走的娃兒,如今長這麼高是姑娘了。 聶田氏出至廳中。母女乍見,疏離的女兒,互相並不喊。 道姑與聶田氏,相望時,意味深長。待眾人回過神來,道姑已消失不見。 4.乳母講十三年前 乳母服侍隱娘沐洗更衣。把隱娘當成還是十三年前的女娃兒對待。主仆倆,照樣還是,一個叨叨不絕,一個當成耳邊風。 乳母講起十歲那年隱娘給道姑帶走,聶鋒夫妻為了找女兒,求神問卜,直到兩年後,有商人從南方來,帶口信說,一名道姑領著女徒至旅棧相見,將一包物件托商人帶到了魏州,交給聶鋒,那道姑指女徒說:「這孩兒有宿業未了,跟我學道,道成後自會返家,現下不必苦苦相尋。」打開,是隱娘離家時穿的衣裙,以及一塊羊脂玉玦。從此,聶鋒夫妻才息念。 沐洗畢,乳母為隱娘梳頭。講起十三年前那個多事之春,先是藩主田緒,即當今藩主田季安的父親愛的,夜裡暴斃,然後道姑帶走隱娘,乳母說:「都說你給道姑帶走,我說七娘那脾氣,她要不走,誰也帶不走!」 隱娘貼身襦衣前,系著的一枚羊角匕首,令乳母十分駭異。 5.師父與嘉誠公主 梳起發髻的隱娘,目視鏡中人。 當年十歲的她,總是跟馬兒一起。她看見騎馬出府的父親被一名化緣的道姑攔下,說了些話,但父親不理會走了。她看見的道姑,竟然跟嘉誠公主這樣相像!她心目中永恒的圖像,是那位在軒堂前撫琴說故事給她聽的嘉誠公主。 6.隱娘為嘉誠公主慟哭 典麗女裝出現的隱娘,格外清俊。 聶田氏捧來當年商人帶回的那塊羊脂玉玦,交給女兒佩戴。 此玉玦,說是藩主田季安十五歲行冠禮時,嘉誠公主取出一對,一支給田季安為賀,另一支,給隱娘。願望著促成他們這對表兄妹,締結良緣。隱娘沒有忘記這一幕。 於是聶田氏講嘉誠公主之死。三年前皇兄崩,皇侄繼位一年又崩,告哀使者來報時,嘉誠大慟咯血,珠玉斷碎在地上。那些隨嫁從京師帶來繁生到上百株的白牡丹,一夕間,全部萎散。 隱娘淚水迸濺,拿了布帕蒙住臉,悶聲慟哭。 7.隱娘開始偵察藩府 鳥瞰視角下的田季安府。每一樣景物,都是記憶。 那茵草地的軒堂前,曾經是白牡丹苑圃,盛開似千堆雪。嘉誠公主就在堂前教她古琴,說青鸞舞鏡的故事:「罽賓國國王得一青鸞,三年不鳴,有人謂,鸞見同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青鸞見影悲鳴,對鏡終宵舞鏡而死。」 撫琴時候幽麗似蘭的嘉誠公主,是抑鬱的,從風華的長安來到魏博,民風勇狠,嘉誠就像青鸞一樣,死在陌土沒有同類。 稚童吃吃的笑聲打醒了隱娘,樹下兩個孩子驚奇望著她,叫她下來。她馴良落地,小羊一樣,孩子們觸喚著她。 喊聲尋小兒,一名娉婷婦人給擁簇著走來。隱娘認出那婦人,是當今藩主田季安的正室。 8.隱娘認出表兄田季安 此時,府內前面的議事廳,田季安正聽著老臣和隨軍的報告。突然警鐘大響,有刺客!田季安躍至後面院中,見刺客正上樹,奪過衛士手中的殳就擲去。 隱娘略一閃,殳釘在樹上。她目視擲殳人,認出來是當年喚做六郎的表兄,田季安。 此瞬間,田季安的貼身侍衛夏靖,躥上樹去追擊刺客。 田季安入宅內探巡,由於擲殳過猛,流出兩道鼻血,一抹弄得半張臉是血,非常嚇人。田季安常激動就流鼻血,見血就暴怒,侍從熟練地護理著。 宅內妻小們都沒事,田元氏只說:「孩子們玩鞠撞見的,黑衣女子,似乎並無敵意。」 後廂內一邊發出緝捕令,一邊加強防禦措施。追拿刺客失敗的夏靖回來,手上一物,交給田季安說:「此物為刺客用,潛伏樹上時藉力之用。」 一把鐵器,似刀似釘,田季安攥刀釘回議事廳,說:「刺客是女子。」 9.田季安怒貶田興 議事廳召開會議。發言的都是年輕的藩鎮派,內容是會議前就已議定好的方案,召集會議只是告知,然後田季安裁決。 屬於朝廷派的老臣老將們,看在眼裡都明白,只有一個老杠子頭又放炮,那態度,把田季安還當成子侄輩的在訓斥,連朝廷派也快聽不下去。 田季安一臉輕蔑,把玩著攥在手中的刀釘。 聶鋒欲開口轉圜,田興已先發言,講得入情入理,果然是廣受愛戴的軍將統帥。田季安目光一倏猙獰,突然將手中把玩的刀釘向田興擲去,就擲在一毫之差的屏風上,咆哮說:「臨清邊境多事,勞田都頭即刻出發,前往綏靖!」 10.田興假裝中風 暮鼓八百擊聲中,憂心忡忡的聶田氏,既不見早上才返家的女兒蹤影,又等不到丈夫回來,只見聶鋒的隨軍飛報進府,報說舅老爺給主公貶去臨清,老爺為此去了舅老爺家。 聶田氏趕到哥哥家,只見田興躺在榻上,滿身艾草灸針,癱瘓不能言,說是中風。探視過哥哥,聶田氏告訴聶鋒,女兒已返家。 11.隱娘向父親說出自己是殺手 隱娘自小與父親是親近的,由於母親是嘉誠公主的錄事官,長年住在嘉誠邸,所以父女之間有一種無言的相契。父親問她跟師父學道,學了些什麼?她說讀經念咒而已時,父親啞然失笑了。於是隱娘便對父親據實以告:「我跟師父學劍,第一年,劍長二尺,刀鋒利可刃毛。第三年,能刺猿狖,百無一失。第五年,能躍空騰枝,刺鷹隼,沒有不中,劍長五寸,飛禽遇見,不知何所來。第七年,劍三寸,刺賊於光天化日市集裡,無人能察覺。」 父親頷首要她繼續說。她說:「師父教導我,凡鳥獸一定藏匿形影,所以蛇色逐地,茅兔必赤,鷹色隨樹,同化於物類之中,冥然忘形。影無形,響應聲,無形則無影,無聲則無響,是謂隱劍。」 父親問:「白天節度使府闖入一名黑衣女子,可是你?」 隱娘點頭。父親遂問:「那麼,如今你學道回來,所為何事?」 隱娘沉默不語。 12.師父的指令 夜燭映耀下,樓閣房裡的隱娘,第一次,對鏡看著自己的殺手裝束。師父下達指令的聲音很柔和:「汝劍術已成,劍道未成,今送汝回魏博,殺汝表兄田季安。」 師父那清肅如水的臉容,也是那撫琴時候嘉誠公主幽麗似蘭的容顏。 13.隱娘夜入藩府還玉玦 是夜,田季安宿在胡姬居所。待婢侍們退盡,熏香裊裊,寢榻上的琉璃屏風前赫然一身形浮現,隱娘註目著榻上人。 田季安驚彈起。隱娘將羊脂玉玦放在案前,退出。 持刀打上來的田季安,隱娘只是閃避撥擋,退到門口,一翻窗,上了屋頂。田季安,以及斜刺裡加入的貼身侍衛夏靖,也躍上屋,往府外打去。 屋頂下,各方火炬形成的火龍隊伍朝府廓外結集,得到飛報率衛士趕來的聶鋒,從廓外的坊巷往內包抄,匯成紅潮。屋頂上,隱娘一個翻身躍開,落至廓外街心站定,田與夏刷地亦落下,虎峙相對時,隱娘朝夏靖一頷首,轉身不見。 14.田季安始知刺客是「窈七」 田季安急回寢居,胡姬把那支闖客留下的玉玦,與田季安身上的羊脂玉玦,兩相一並,合成一對,「窈七!」田季安震驚大呼。 玉玦是朝廷所賜,田季安十五歲冠禮時,嘉誠公主取出為賀,一支給他,一支給窈七。田季安明白母親的心意,但父親自有他的盤算,昭義藩鎮的元誼帶五千人馬連家眷萬餘人來投效魏博,結為親家,如虎添翼。 胡姬是知道窈七的,田季安很多話都跟她說,小時候田季安的性命,還是窈七她爹救回來的。那時他高燒不退,沒得救了,小棺材也準備了,就試試姑丈建議的土法,把他用竹篾子席裹好,立在陰涼地裡,三天三夜,竟退了燒。他記得在那昏死蒙昧的竹篾隙間,感覺到不遠處,有著始終不走開的目光,是窈七不離不棄的凝視目光。 此時夏靖折返,愣怔著。田季安出示手中玉玦說:「窈七,來還這個。」 「窈七!」 「白日裡黑衣女子就是她。」田季安喟嘆著,「是她。十三年了!」 「怪不得!」夏靖驚嘆:「那時候看擊鞠,窈七一鞠直直打到元都頭他們帳裡,差一點打死人。」 那是十三年前三月三,上巳日,在河曲設帳,款待昭義藩鎮帶兵來投效的元誼家眷,宴遊完就看擊鞠。田季安嘆:「她氣恨他們元家一來,咱們的同盟情契,全散解了,她恨這個。」 胡姬打斷了兩個男人的熱烈回憶,問說窈七還玉玦,所為何來?田季安回答:「她是了斷舊情,再取我性命。」 15.父母驚悚於女兒回來殺「六郎」 聶府燭光通明,折騰了一天一夜的聶鋒夫妻,相對發悚。燭火一顫,帷帳飄了飄,夫妻未察覺樓閣上女兒回來。聶鋒茫然對妻說:「當年道姑來殺主公,嘉誠娘娘擋住了,如今徒弟來,誰擋?擋得住?」 16.田季安召見「姑丈」 晨鼓歇止的晨曦裡,一夜未睡,處於高燒狀態昂奮中的田季安,召見聶鋒。竟是要聶鋒護衛田興到臨清,務必安全送達。 聶鋒說:「田都頭昨日回府,即中風痹。」 「假的。」田季安取了符令,交給聶鋒。 就在聶鋒領命欲去時,田季安喊住聶鋒,不是喊職稱「都虞侯」而是喊「姑丈」,務必安全送達田都頭,前次丘絳副使不幸的變故,切不可發生。 抑制住驚愕的聶鋒,邁出門庭時,回轉身告以田季安:「昨日窈七已學道歸來。」 「昨晚已經會過面。」田季安說。 17.田季安令妻不準有動作 於是田季安到田元氏的居所,就是以前嘉誠公主的宅邸。 進屋見過小孩,令乳母帶走。田季安把避在屏風後面的家奴蔣士則叫出來,專為講田興被貶事,今已特命「都虞侯」持符令護送田都頭到臨清,所以三年前丘副使之事,不準重演。 田元氏打量著異樣的丈夫,答以知道了。 踏出門庭,仰臉尋脧著四周聳高松木的田季安,想必窈七就在某處伏伺他。而現在他打出了牌,走著瞧罷。他感到激昂。 18.驛亭送行 魏州城外的驛亭,送行就到這裡。田興被貶,不允許帶家眷,所以只有一輛牛車,簾幕密掩,載著據說是中風癱瘓的田興。 秋野遼闊,秋氣肅肅,籠罩著驛道上那一行顯得孤單的牛車隊伍。 19.母親力阻女兒殺六郎 聶田氏送行了哥哥回家,流下眼淚。 隱娘開門見山說,擔心舅舅給活埋是罷,丘絳副使被貶縣尉的赴任途中叫活埋了,魏博人人皆知,是拿此事威嚇嘉誠娘娘時候的老臣老將。 聶田氏搖頭說:「三年前嘉誠娘娘去世,藩內不穩。元都頭他們家,打開始,就不放過機會削弱我們田家,田家重臣,一個個都要除去。當年主公一意結為親家,我知道娘娘怎麼想,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是引狼入室,後來——你說主公死得多蹊蹺!」 隱娘說:「田緒獨夫,祖上是安史賊亂的大將。田緒當年,如何殺他堂兄一家才坐上位子的,國中人都說,河北諸盜殘害骨肉,沒有比他更殘酷了。他作孽太多,自驚自疑,給自己嚇死的。」 聶田氏震驚,半晌,說:「你知道帶走你的道姑是誰麼。」 「師父是嘉誠娘娘的孿生姊姊。」 「那麼你知道,道姑行刺主公,是娘娘擋下的麼。」 「我知道師父的教誨,隱劍之志,在於止殺。殺一獨夫賊子能救千百人,就殺。」 聶田氏震啞。半晌,用母親的身份口氣來壓隱娘:「嘉誠娘娘疼愛你,你也只聽娘娘的,我就拿娘娘自己的話跟你說。那時候我做娘娘的錄事,住在娘娘邸裡,半夜聽見人聲,隱約是娘娘跟一道姑爭執。後來,是過了三年你十歲那年,你給道姑帶走,直到北來商人送回你的衣物,娘娘看我們傷慟,才找我去說,那道姑是嘉信公主。她們生時,是吐蕃兵入京師打劫那年,孝武先皇出奔陜州,姊妹倆給送到五通觀避難,亂平後接回來,留下嘉信由道觀養大,跟從德一法師習道,法號華安真人,來去無蹤。你七歲那年,她欲行刺主公,娘娘奮力阻住,娘娘說:‘季兒年紀尚幼,主公死,魏博必大亂,非我能掌握。今主公有我督看,季兒靠我教導,我必使父子二人,不踰河洛一步。’」 從來不跟人視線相對的隱娘,此時強烈註視著母親。 聶田氏鏗鏘說:「娘娘自京師來,皇兄親臨望春亭餞別,娘娘辭遣了所有侍從,只留下乳娘和一名老女帶來魏博,娘娘與魏博同患難、共生死的決心,是這樣!」 隱娘答以:「安、史亂天下,至今賊寇猶互相征伐不已,又不能王,又不能霸,荼毒百姓,賊寇猛於虎。」 聶田氏搖頭怒斥:「嘉誠娘娘來魏博時,六郎四歲,收給娘娘帶時五歲,六郎心裡是向朝廷的。今要除卻六郎,嫡子田懷諫,才九歲,六郎不在,誰掌魏博?元都頭元家!他們跟朝中,是敵峙的。元家家奴蔣士則陰狠,你要魏博給他們拿去?你置魏博於何地?置田家,置你阿爹於何地?」 隱娘不語。 20.隱娘跟蹤元家的暗殺隊伍 月夜悄然,鳥瞰視角下,一快馬入使府,來人去了田元氏居所。蔣士則聽畢來報,立即調度六名黑衣人出發。 宵禁緊閉的城門,但黑衣隊伍一揚令牌,便給放行出城。不久,城側高牆,躍下隱娘,取了馬跟去。 郊野,月西斜。驛道一分為二,岔路口已有三名黑衣人在等。待六名黑衣人至,會合後兵分二路,三人走右路,六人走左路。人馬遠去不見後,隱娘至,不猶疑地擇了六人走的左邊驛道。 21.聶鋒和田興調虎離山 天蒙蒙亮時,一處員外的園宅,六名黑衣人抵達,入內稍歇,待命。不久,前方回來的探子,報說田興和聶鋒一行人,就在不遠客棧,已布署好,只等支援隊伍到。於是黑衣人開始換裝,一一穿戴上園宅內先就準備好的驛官衣帽。隱娘在外,見探子與一名黑衣人從宅裡出來,尾隨去。 至客棧已天亮,棧前停著牛車和扈從的馬匹。隱娘繞到後面,見棧裡的掌櫃仆役已遭控制。 很快,裝扮成驛官的黑衣人入棧,報說聞知田都頭與都虞侯兩位大人在此,特備來酒饌相送……雙方應答時,迅即一黑衣人出手擲網撒開,罩住對方,正拉住收網,隱娘猛然落地踢開那人,匕首一揚破了網,卻見網中人並無父親和舅舅,立刻明白了。 隱娘躍出店,跳上店前一馬,策馬疾奔。 22.負鏡少年救援聶鋒和田興 隱娘快馬走捷徑,追趕剛才分岔路上的另一支隊伍。 另一條驛道,有小路斜往坡林。出林子,有村落。村店門戶洞開,村民將一名昏癱隨軍抬進屋,空氣中是殘留的迷藥味。有參天古松,隱娘不勒馬,藉馬奔的速度一躍,躥上樹頂。放眼看,不遠處亂鳥散飛,晨曦下的林間有反射光閃現。 林間四匹馬,山漥處,四名黑衣人正鏟土下坑,坑裡是中了迷藥不省人事的田興,旁邊倒著聶鋒,受傷不能動彈。 埋得大半時,一名背上縛著銅鏡的少年突然躥出,手中短棍打向一個黑衣人脛骨,倒在地上嚎叫。 少年跑往林間,以樹木掩護,坑邊三個黑衣人追攆上去。少年腳下快疾,銅鏡反射著晨光,往來突躥,眼看要被追砍到,突然迎面回轉一矮身,手中短棍打向黑衣人脛骨,又打倒一個。 就在剩下的兩名黑衣人包抄著少年,逼到死角時,隱娘從樹上落下,將黑衣人擊殺。 23.負鏡少年與采藥老者 在村民幫忙下,昏癱的泥土人田興給抬進村店,受傷的泥土人聶鋒亦扶進屋。 剛才路邊牽著兩只驢的采藥老者已在店中等候,跟少年是一夥。老者為聶鋒紮傷,並指導少年取葉藥,在田興和隨軍鼻下點燃,以解迷藥。 原來,老者以磨鏡為業,秋冬往南方去,春夏朝北地走,一路采收藥材制成丸藥,發賣救人。少年是途中遇上的,相伴而行,有四年了。少年倭國人,唐語不靈光,慣以笑臉代替說話,笑裡充滿善意。 24.父親要隱娘護送舅舅 蘇醒後的田興,好漢一條。喚隱娘「窈七」,百感交集。 原來,半途田興和聶鋒,帶一名隨軍,繞別路走了,計劃到這裡的村店換馬,直奔臨清,卻天還沒亮,一下進來四個人,用迷藥蒙。傷弱的聶鋒喚隱娘說:「幫爹一件差事,護送舅舅到臨清,成吧?」 「成。」 田興喊隨軍說:「你這就回魏州,見到主公,把令符交還,報告經過,請主公出動人馬接返都虞侯。人馬不到,我們不走。」 老者便提議,附近有一山村,鮮少人知,每年秋天來此收集藥材,村中人都認識,可以安頓。 於是雇了村民用竹篼抬聶鋒,一行人隨老者往山裡去。 25.避兵亂的桃花源 山崖,看來像絕壁,轉過去,卻豁然開朗,就像避秦的桃花源,有田舍,有水渠,狗吠聲起,小孩大人跑出來。 安置好聶鋒。村民將所采藥草交給老者,換取藥丸。 婦女取家中銅鏡出來,交給少年打磨。去秋少年初次到此,今年來,村人已當他是自家子弟出外又回來的,親熱狎鬧著。雖然倭語雜一些唐語,卻毫不妨礙少年與村人笑談不休。 隱娘上了樹,將村中及山林地勢,看得明白。往樹下看,只見少年磨鏡,老者身邊圍繞著村人,要聽外面世界的故事。 26.負鏡少年使得隱娘笑了 秋陽斜去,村人漸散,隱娘下樹來。 少年一向的未語先笑,燦如陽光。 隱娘問少年縛在背上的銅鏡:「古鏡?」 少年將銅鏡卸下,遞給隱娘,翻過銅鏡的背面指看銘文,倭語夾唐語熱情說:「是唐土漢朝初時的鏡,傳家寶,能避邪驅魔……」 老者過來,譯給隱娘聽,是少年的新婚妻子為他縛上銅鏡時說的,妻子已有身孕,此去唐土不知何時返家,見鏡中人,也像見到兒女。少年常拭鏡,想念著妻子。 原來,少年的祖先是新羅渡海去建造法隆寺的「渡來人」,鑄匠世家,少年繼承祖業,曾在寺內隨僧人學習棍法,以短棍防身。倭國選派遣唐僧,所組船隊,作為鑄匠的父親光榮獲選,先給少年辦了婚事。但遣唐船遭遇風暴,折返了。來年,少年代替傷病的父親上船,又遇風暴,船難漂流到浙東沿岸,給人救起。在那裡,遇見了磨鏡為業的采藥老者,就隨老者往北走,等待有回鄉的遣唐船。 這一趟,少年打算再往北走,去新羅,從那裡回鄉,海路近得多,也許比較安全。 不與人視線相對的隱娘,此時自自然然註目著少年。這種註目,讓少年只管用倭語絮絮講著而不覺得對方聽不懂。這種註目,也讓少年告白一樣,講起餞別時,妻子為他舞了一段雅樂。少年流漾著記憶之光的臉,竟使隱娘笑開來。自與師父學道成為一名殺手後,她就不曾笑過。此時她咧開嘴沒有保留的笑容,顯得有點傻。 27.元家派來殺手精精兒 是晚,十六的月亮。山村靜好,一宿沉寂。 微光中,殺手精精兒,奇異形貌浮現。 破曉前,雞鳴此起彼落,匯成一片。驟地,雞鳴突止。少年睜眼起床,發現屋中隱娘並不在。 曦明,濃濃的嵐霧深處,隱娘迎出,截住精精兒。 兩人交戰起來。只聽見群鳥驚飛,葉散枝斷,簡直見不到他們的形影。精精兒,是至今唯一能夠匹敵隱娘的對手。 陡然,靜無息,紛揚的細塵微物飄止下來。一陣滾落聲,墜入山間。 少年持短棍走出屋外查看,見逐漸散去的晨霧裡,隱娘孤身一人走出。 28.田季安迎宴朝廷中臣 按先前議定好的劇本,田季安親自到黃河口,迎接朝廷路過魏州去成德授旌節的中臣。 晚宴,隆重又奢華。胡姬率領眾伎起舞,胡風胡樂,一派歡放。 席間,有家臣趨近耳語,田季安離開,至屏風隔開的偏間,隨軍報說田興派來信使稟告,早五日已至臨清。田季安關心的是聶鋒,得知已進城回到府裡,與貼身侍衛夏靖一望說:「打個賭,窈七就在咱們屋裡。」 29.紙人欲殺胡姬 使府內一隅,井蓋的隙縫間,鑽出一片人形剪紙。人紙貼地直行,遇牆貼住壁立起來,有丈高。透薄的人形沿壁而走,遇巡邏的中軍便止避,磷光一倏,似瞳目。 30.隱娘救胡姬 舞畢,胡姬率伎退出。 眾女拾著舞落滿地的珠翠,出至閣道,嬉嬉鬧鬧追逐著,竟使身體不適的胡姬,落單一人,扶壁而走。 燭燈輝明的閣道,走至轉角暗處時,胡姬遭丈高人形一個大掌撲面來,蓋住鼻口窒息著。正危急,隱娘至,朝人形嚇一叱,就把人形叱殺,化成飄落地面的無害一紙。 隱娘蹲地,診察著昏厥的胡姬。 眾伎駭呼驚跑聲,傳至宴前,田季安第一時間躍至,護胡姬,大喝窈七住手︰「有本事,就取我性命!」 夏靖從側腹殺來,兩人夾擊隱娘。隱娘只防守,不還擊。往來幾回合,隱娘一出手,打落夏靖武器。復一出手,彈開田季安的劍,匕首抵在田季安喉上說:「紙人陰術,元誼家幹的。你要當心胡姬,她有身孕了。」語畢,匕首離喉。 田季安驚過神來,已不見隱娘蹤影。 夏靖撿起人形剪紙,端詳著,若有所悟。 31.紙人曾殺田季安的父親 燭光下,琉璃屏風的寢榻上,胡姬已無礙。田季安憤怒到了極點,反而像暴風圈的寧靜無風,陰沉得可怕。 一陣亂後不見人的夏靖,出現,手中兩片人形剪紙。一片剪紙,是剛才在閣道上拾獲的。另一片,紙已發黃,有刀痕劃破,夏靖解釋說:「這紙人是我父親去世前交給我的,囑咐我,那年主公夜裡突然薨,父親在榻下發現這紙人。得知有道姑來,帶走窈七,疑心是道姑所為,明察暗訪,不罷休,一直追蹤到荊南一個道觀裡,哪裡是道姑的對手,道姑斥責說,這種紙人陰術,但凡識破了就不值一文,他們修行,志在大道,這般術士的把戲,根本不在修行法門內。父親囑咐我記得這件事。」 田季安拿過剪紙,比對。 32.田季安的狂怒 田元氏居所燭火通明,女眷們獲報甚緊張,唯田元氏,保持鎮定。 田季安至,將手中已握成縐團的紙人,摔向田元氏,踢翻桌椅陳設,怒氣未息,拔劍向畫屏劈去,劈成兩半。 坐擁孩子們的田元氏,白著臉並無懼色。田季安持劍怒視田元氏時,九歲的長子田懷諫,半步上前,擋在母親幼弟前面,顫抖不已。四歲小兒,溜下母親懷抱去撿起地上的紙團,回身拿給母親…… 33.隱娘與師父結案 清早,隱娘來到道觀,尋得師父,已經在等她,等她很久了。 師父註視著隱娘,讓隱娘自己說。 隱娘默然。但她站在那裡,整個人,從裡到外,徹底都暴露給師父,讓師父裁判。 久久,冷寂如死。而師父並不裁判。 那麼她就自己裁判。隱娘跪匍於地,向師父行叩禮,三起三叩。這是謝罪,也是絕恩。 師父遂答以:「劍道無親愛的,不與聖人同憂。汝劍術已成,卻不能斬絕人倫之親!」 跪著的隱娘,眉目低垂,承受了師父對她的結案。 師父深深一嘆,「可惜了……」便閉上眼睛,沉入冥靜之中。 隱娘立起,轉身離去。邁步走出道觀的隱娘,身背完全是放空不設防的。 忽一下,落葉颯起,師父在背後襲來。 隱娘如練成本能反射動作的匕首一出不回身,與師父交手於瞬間。 瞬間的過後,師父收勢站定。望著隱娘不回首地直走出道觀去,悲與欣,大片殷紅,在師父白衣的襟前迅速渲染開來,像一枝艷放的牡丹。 34.田季安的惆悵 數日間,藩鎮與朝廷的均勢起了變化。田季安成功拖住朝廷中臣,而鄰藩成德的藩主繼承人也一如所料生變。現在朝廷欲出兵討伐成德,將取道經過魏博。 如今,藩鎮派的主戰聲,壓倒了無聲的朝廷派。唯有盧龍藩鎮,派來的牙將,頗具說服力地在遊說…… 爭辯聲,遊說聲,都成了嗡嗡的背景聲。田季安恍神著,思緒遠遠在別處——十三年前的上巳日,河曲遊宴,一樹杏花,風吹雪般飛入飄開的帷帳,嘉誠公主華美如神明。還有緋衣的窈七,在秋千上,在碧天裡,飛也似的掠過…… 35.隱娘護送負鏡少年返鄉 秋水長天,有二人同行,一老者,一少年。 驀然間,見隱娘已候在道邊,等老少倆很久了。少年為之而燦笑。隱娘不說話,如一只小羊,加入他們的行列,護送少年北去新羅。 前面就是津渡,水氣凌空,蒼茫煙波無盡。

周芬伶─悲慘世界

2013年03月28日
公開
37

看見文學的力量—《悲慘世界》之後 一向覺得歌劇改編電影多餘,如有更多的預算寧可去聽歌劇,如果已經看過原著又聽過歌劇,打死都不要去電影院看歌劇,那將是幻滅的開端。例外的當然有,《羅蜜歐與茱麗葉》與《窈窕淑女》成功的因素是出色的演員加上文學性。所謂的文學當然指的是人學,活生生的人。 在春節抽空去看《悲慘世界》,主要想逃避恐怖的賀歲片,片子一開始覺得寫實的場景,聽寫實裝扮的人物唱歌有點違和感,漸漸地隨著熟悉的歌曲表演方式之後,前面歌唱的部份較弱,芳婷唱得太用力,表演倒是動人,總之⋯⋯前半是業餘的歌唱表演,專業的電影表演,從革命之後的演唱一首比一首精彩(賈維除外),已經聽過DVD歌曲熟到不行的,電影有加分的效果,畢竟經過編選更經典,我最欣賞馬里歐虛弱而有力的嗓音,尤其是那首“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讓人噴淚,拜託,那可不是情歌,是悼亡曲啊! 革命的部份在原著佔據的部份並不多,歌劇版特別強調它,讓我覺得太多法國與戰爭元素,但在導演手中,它變成貧窮與底層人民的呼喊,尤其在陷入貧窮化的新悲慘年代,相信得到的共鳴是超國界的。 真正令我動容的是原著的文學力量不因時代而稍減,雨果說「歷史具有真實性,小說也具有真實性,它們共同的交集是永久的人。」尚萬強即是永久的人,他先是一個罪人,最後變成聖人,因為愛的力量。雨果寫活了尚萬強,當馬里歐牽著柯賽特的手一起跪下,唱著:「柯賽特,你的父親是個聖人。」就是這一句讓我崩潰。 葛里菲斯說:「我拍電影的目的是要讓任看見。」小說讓我們想像,歌劇讓我們聽見,電影則讓我們看見。 在歌劇電影中再看見雨果,看見文學的力量歷久而彌新,這是作為創作者的朝聖之旅,音樂愛好者的溫故知新,可說是高級的商業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