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QQ

一歲兒的發育與發展

2005年08月09日






一歲兒的發育與發展_img_1






寧寧的乾媽送來很好很好的資訊喔,來偷的人請到Caitlin的異想世界謝謝她喔!

一歲兒的發育與發展(上)
一、體能

滿周歲時,幼兒已經迫不及待的站起來了,從此他的活動範圍擴大,經驗也愈來愈豐富;開始了主動行動的生活方式。他會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當他好奇時,他就走過去找,去看,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想知道,一刻也停不下來…

面對幼兒的一歲階段,媽媽除了要隨時跟前跟後,還要把危險物品收得高高的,並為幼兒規範一個安全的遊戲空間,讓幼兒能自由自在的遊戲其中。

肢體動作的發展

從出生到一歲左右的幼兒,大致是依聽,看,觸摸等感官來認識環境,一歲後則積極利用肢體活動來體驗,學習.慢慢的,他就不再把所有的東西放到嘴裏去了,因為他開始了手部的活動…

.手的動作
這是大肌肉發展的階段,手部操作能力也愈來愈靈活

.他喜歡摸摸看:抓住一個玩具,摸一摸,捏一捏,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不同的質感帶給孩子全新的刺激

.他喜歡「撕」:拿到紙類的東西,他會撕掉,他發現撕很好玩,會自己抽出面紙,然後撕掉……

.他喜歡「拆」:和撕一樣痛快的是「拆」.把東西拆開,看看到底是什麼玩意兒躲在裏面?拆,拆,把盒子拆開,把玩具拆開…

.他更喜歡「丟」:把錄音帶全部撒在地上;把圍棋子兒散到桌底下,聽那些阿阿阿阿的聲音,幼兒的心裏暢快極了。

此外他還會利用手來做其他的大事,到處敲打,搬動椅子,拉著玩具走…。這時候,媽媽千萬別皺起眉頭喔!能丟的就讓他丟,讓他拆,讓他撕,幼兒就是這樣毫不客氣的玩著長大的,別太在意一屋子的零亂罷!請先有心理準備,才不會因為要維持整潔,而限制了孩子的發展.

.走路方面
一歲時,幼兒雖已會走,但是平衡感還不是很好,他必須到一歲半左右才會行走自如。因此,幼兒表現在走路方面的特徵就會是:

.走得很急:他老是用衝的,一路跌跌撞撞,總是衝過了頭,再走回來。

.轉彎有困難:轉彎時,他常常會碰到家具,或與牆壁擦身而過,令人捏把冷汗。

.不太會上下樓梯:一歲出頭,他還是靠手腳的配合才能上下樓梯,一直到了一歲半以後,就可以牽著他走上走下了。

住在都市的孩子,都沒有太大的空間供他們走或跑,媽媽不妨經常帶他們上公園去─在草皮上跑跑,讓他體會衝刺,煞車的感覺,學習繞過障礙再折回來的技巧。

另外的肢體發展
.模倣:幼兒的觀察很仔細.對爸爸媽媽的小動作更是馬上看,馬上學

.節奏感:他會配合音樂,搖動身體,媽媽可以趁此機會多教他一些兒歌,唱遊,和著音樂做遊戲

.精細動作:他能翻大本的圖畫書;會疊3-4塊積木,會在紙上隨意塗抹

支持幼兒的體能發展

.佈置一個安全自由的環境:為有尖角的家具包上海棉,不用的插座覆上安全蓋,危險物品置之高閣,在地上舖海棉墊,在樓梯口裝上安全門……

.提供物品,讓他盡量動動手:如一塊紙黏土,麵粉團,紙類,筆,積木…

.多帶他出去走走:讓幼兒的視野開闊,經驗更多,生活更有趣。

.不要一直喊小心:專心在一旁陪他,必要時拉他一把,但不要老是大喊小心,把大人的恐懼傳給幼兒。
三、生活習慣與交友
幼兒的飲食、作息方式,就是朝向與家人、成人相仿的學習過程,所以要隨時注意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飲食
週歲左右,應該已經完成斷奶的程序,可以攝取和成人相似的食物,此時就應該:

.鼓勵幼兒自己進食:幼兒一定會對自己拿湯匙、碗筷等深感興趣,此時就不要搶著餵他,鼓勵他的行為吧!即使他現在吃得亂七八糟,也要尊重他自發的舉動,讓他相信自己有能力,而且會愈做愈好。

.避免偏食:此時幼兒的主觀意識意志更強,會拒絕不愛吃的食物,甚至吐出來.所以要多利用烹調和給予的技巧來克服。

*變換烹調方式:最常見的偏食是幼兒不愛吃蔬菜。可以將蔬菜剁碎,與其他食物一起煮食,或包餃子讓幼兒能逐漸熟悉其味。

*在幼兒較餓的時候給予:餓的時候.連不愛吃的食物也會覺得好吃,所以平常就不要老讓他吃零食、甜點,讓他體會餓的感覺,在進餐時才會專注,願意進食。

.是否與大人一起用餐:此時,邊吃邊玩的情形相當嚴重,幼兒並不理會大人的管教,最好在大人用餐前,就先讓他吃飽;如果用餐時,他要上桌,就讓他坐上來,並給他一點他喜歡的食物;讓他感受一下進餐的歡樂氣氛。

■排泄
此時媽媽的心態很重要。如果媽媽覺得骯髒,這種神經質也會造成幼兒心理焦慮或不快的感受,應該謹慎處理。

.不要心急:不要期待幼兒很快就學會,也不要時時催促幼兒「快點尿」;幼兒遲早會學會控制排泄,應給他時間,愉快的學習。

.選在夏天及幼兒身體情況好的時候開始訓練。一來是不會讓幼兒感冒,二來是幼兒身體狀況好,精神也較愉快,不易鬧,訓練成功的機會較大。

.稱讚多於責備:此時的目標是讓幼兒能預先告知排尿。有的幼兒還抓不準有尿意的感覺,千萬不要以為他是故意尿下去;即使已經尿了才告訴媽媽,也要稱讚他「會告訴媽媽,好棒喔!」

.主動提醒:不包尿布後,每隔半小時∼1小時左右,就應該主動提醒幼兒,「該尿尿了」,然後帶他上廁所,因為幼兒往往只顧著玩,等到要說時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媽媽要主動提醒。

.可愛的廁所:在廁所的牆上貼上可愛的動物圖片,吸引幼兒,感受愉快的經驗。

■睡眠
一歲幼兒平均睡眠為11∼13個小時,午睡可以讓幼兒適時休息,恢復體力。

.養成午睡習慣:不論睡多久,幼兒都應睡一下,否則下午,幼兒會既想玩又想睡,弄得情緒大壞。

.晚上按時就寢:現在就應養成按時上床的習慣,愈晚睡,幼兒愈不易保持安靜,難免又是一場哭鬧。

.獨睡:如果有兒童房,就應盡早讓幼兒獨睡,以免由大人陪睡後,就不易期待他獨睡了。獨睡可以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媽媽切不要感到心疼,而一直與幼兒難分難捨。

■穿脫衣服
幼兒是先學會脫衣服,繼而才會穿衣。

.脫的練習:幼兒很早就會脫掉帽子,襪子,可以順著他的興趣,再和他玩「拉上拉下」遊戲,訓練他會拉下褲褲,這也是日後幼兒自己上廁所的基本動作。

.習慣更換衣服的模式:在睡前,為幼兒換上乾淨睡衣;起床後再換上日常衣服,讓他明白,熟悉這些模式,就不會常在更衣時和大人耍賴。

.時常為幼兒換上乾淨的衣服,養成愛清潔的習慣。

■看電視
不要老是讓電視機來陪伴孩子。電視畫面是跳動的,對於幼兒尚在發展的視神經絕對有影響。切不可讓他近距離注視,也不可以看得太久。如果要看電視就應約法三章,堅持執行。

■交朋友
一歲左右的幼兒還不太會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但是會對同年或較大的孩子產生興趣。所以,他們即使在一起玩,也是各自坐一邊,自己和玩具玩,互動情形較少。但是,請不必因此耽心或不讓他和小朋友玩;相反的,要積極讓他和小朋友相處,同時更不可以限制他和誰玩,幼兒自己會選擇朋友的。


1~2歲幼兒的教養

在乳兒期父母親恨不得每天抱著小孩,拼命表現出對小孩的愛,而且努力地給予安全感;到了一歲時,對小孩要開始加入教育的成分,這種教育,無非是愛心和信賴感。說到“開始教育”,有很多父母把“教育”和“責罰”混爲一談,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把“開始教育”誤認爲“開始責罰”了。

“教育”首先是從“教”開始。也就是面對一歲兒,父母以簡單的事務,在實際的生活上親自示範教導。比如就:“好,現在要吃飯嘍!我們去洗手。”說著母親將孩子帶到洗手台,並且先洗給他看之後,再一面說明一面幫孩子洗,如果這時他想自己洗就讓他試試看。

就這樣把要教育孩子的事,每天由父母示範教導;而且在教導期間絕對不要責備,責備是用在禁止不好的行爲上,因此如果想讓他學習某件事就別用責備口吻,這便是科學的教育法。

“責備”的行爲涵蓋了發怒及處罰,這會讓一歲的嬰兒感到害怕,進而畏懼父母、疏遠父母,以致往後更無法順利教導。

如果遇到危險或是困難時,父母說聲“這是危險的!”而將他抱開,也許場面就會有所改變;最主要應讓小孩理解危險的東西是不可以觸摸的。

再者,“開始教育”的一件重要事就是小孩做得很好時,父母要馬上給予嘉獎和鼓勵;假如佯裝沒看見或認爲理所當然的話,只會讓小孩泄氣。請別吝惜就些“好棒”、“加油”之類讚美的話!

單語的學習

1歲兒的單字發音是學說話的準備期,他們真正會使用的單語數目雖然很少,但是兩歲以後的說話能力就會大幅增加。在單語裏頭,包含了親子肢體語言以外的交流方式。語言能力未成熟的嬰兒,爲了讓父母瞭解自己的意思,就拼命地作出肢體語言,而父母如能在他預期下有所反應,便産生了相互的交流。爲了使交流更爲融洽,說話就成了最理想的工具了。

學習說話時請注意以下條件:

發音——嬰兒也會發音,但這不能算語言,大約到了6個月大時,就有類似語言的發音。這時,做父母的要耐心傾聽嬰兒想告訴你些什麽。

到了10個月至11個月左右,小孩開始會說單語。

形式——我們所用的語言有一定的發音形式,小孩反復傾聽大人的語言,也學會了一定形式的發音,這時的示範是相當重要的。

意思——語言有各種獨特的意義,除了理解之外還要適當地應用,最主要的是能發揮語言的功能。小孩在自己能說話時,要先讓他理解他人語言的意思。

意念——加上想要表達的意念後再實際地發表出來,而無法表達的內在心意,對實際的應用是無益的。
有了以上這些條件後,小孩兒就可以開始學習說話了。

嬰兒開始學說話就像是開始學走路一樣,我們稱最初的時期爲“單語時期”:一個單語,可以動用在很多場合,代表很多意思。到了一歲半時,更會說些簡單的句子,比如說:“肚子餓了!”“這是什麽?”“吃飽了。”等等。從一歲到一歲半的小孩,有時會把這些句子表現在某些時候或場合。

下一個時期是一歲半到兩歲。這個時期的最大特色便是小孩已能清楚地理解所有的東西都有名稱;而且一味地想去知道這些名稱,在這種情況下,辭彙自然就會增加了。

另外,接近兩歲時,名詞以外,動詞、形容詞、副詞、連接詞、代詞等,有時也會脫口而出,而且在語句的構成能力上,也由一個複雜語句成爲兩個語句或多語句。

從運用辭彙的發展上來看,這麽驚人的學習速度,將邁向嬰兒的第三時期。

那麽,在這重要的時期裏,大人指導原則是什麽呢?

1、 給他刺激

有些父母親因本身講話具有腔調,而猶豫是否該對小孩說話,以致反而造成小孩說話能力的遲緩。

正確的發音固然重要,語言的刺激比正確發音更重要。特別是在遞東西給小孩或決定某一項行動時,請利用

具體的行動恰當地表達語言吧!比如告訴小孩“這是書本”、“這是紅花”、“這個時候要就晚安”等……

2、 簡潔明瞭地示範

促使孩子學習語言的動機,要從簡單明晰的發音和行爲用語開始。說話中伴隨著動作使小孩更容易明白,而

且盡可能發音正確;因爲在這個時候,孩子若聽慣不正確的發音,將來會很難矯正。

3、 認真地應對

小孩在說話時,請大人認真地應對。語言可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思想,是一種非常

有用的工具。小孩在這個時期所熟悉的語言並不多,使用起來難免錯誤百出,大人切記保持愉快的學習氣氛,勿太吹毛求疵地一再糾正。

另外, 對於小孩說話不完全時,觀看其態度或表情即可理解其意思所在。大人此時應該仔細傾聽,以表情和態度相應;由於大人的態度容易感染小孩,請不要輕易使小孩說話的意念喪失。

4、 氣氛的重要

說話的意念來自愉快的氣氛。所以要盡可能讓孩子在充滿活潑、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談話。借由溫馨的心靈交流,來輔助嬰兒學習語言;電視之所以不能成爲一位元好老師,乃是因爲它無法與人類的心靈相互溝通。

5、 留心異常的情形和障礙

耳朵聽不見、嘴唇有缺陷的無法正確發音,或者是腦神經麻痹而導致語言機能障礙的孩子,應儘早接受專門醫生的診斷和指導,如此才可以糾正語言異常的現象。

“語言”乃是溝通工具,若是發生語言遲緩或障礙,對孩子成長將造成莫大的影響。

1歲兒還不會和朋友玩遊戲,但對於在兒童樂園追逐的大朋友非常羡慕;這對他是一種見習,大人請不要吝於給小孩觀摩的機會。


轉載自 http://www.iz.com.cn/article.php/1616





一歲兒的發育與發展_img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