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貝凡媽

憑什麼剝奪「讀書型」孩子的生存權

2012年04月18日
12年國教、憑什麼剝奪「讀書型」孩子的生存權!

點評:每個人都替「不會讀書」的孩子找出路,誰替「只會讀書」的孩子想未來?

【廣編】認識受挫力 人生更美好



記者黃郁棋�特稿
「今天不是聯考抹殺孩子的問題,而是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去建中、北一女的問題。」

12年國教引發的正反兩極批評聲浪越來越大,究竟12年國教是好是壞呢?

認真讀書的孩子沒有錯,擁有特殊專長的孩子也沒有錯,

錯是錯在教育部似乎曲解了「特色招生」的根本意義,全部送作堆!

▲會唸書的孩子錯了嗎?為什麼抹煞他們的機會?

建中、北一女的學生透過臉書串連,預計5月27日到教育部前靜坐抗議,

反對12年國教的實施;4月16日《2100掏新聞》更邀請數名建中學生上電視現身說法,

引來部分人對「全國家長聯盟」的不滿。所謂特色招生的本意,

應該是讓學生能有更多管道展現自己、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到頭來卻變成「不管哪種專長,我都要去建中北一。」

大家都替不會唸書的學生著想,只會唸書的學生怎麼辦?

這陣子許多報導都將矛頭指向明星學校,因為他們「不服12年國教政策」。

很多人解讀為「這是明星學校以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待他人」所造成的,

孩子的出路不該被窄化成考試,人生也不應該以一次聯考定生死。

然而現實中還有另一方的聲音:「家裡沒錢給孩子學才藝、放學後還要打工,

唯一出路就是晚上努力唸書的孩子,又該怎麼辦?」每個人都覺得會讀書的

孩子是「既得利益者」,很少人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12年國教對他們的影響。

很多家長都誤會了一件事:明星高中真正迷人的地方,並不是校園環境、硬體設施,

甚至不是師資環境。明星學校珍貴在「學生自主讀書」的氛圍,以及同儕之間的影響力!

老師只是輔助學生解惑的管道,對前三志願的孩子而言,讀書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

如果明星學校的讀書氛圍被瓦解了,只剩下15%到25%是「考」進去的學生,

這對拼命讀書的學生而言公平嗎?

你家孩子不適合讀書,但不能因為做不到就怪考試制度啊!

▲許多家長拼了命,只希望孩子成龍成鳳。

或許很多人認為,考試制度會抹殺「曾雅妮、王建民、林哲瑄」這一類型孩子的機會,

林哲瑄兒時甚至被認為是過動兒,直到接觸棒球才有所改善;

但是這個論述本身就有問題,因為它先將「機會」定義在「專門讀書」的學校身上了。

會把矛頭指向明星學校,只因為孩子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考進傳統名校,

不管他的專長為何」。

然而事實證明,並非所有孩子都擠得進前三志願。很多家長感到忿忿不平,

大罵:「現行教育制度抹殺了我家孩子的生存權!」更因此出面號召,

希望能改革現行教育政策;他們的確辦到了。儘管教育部有保留15%到25%的資優名額

給學生考試入學,但整個政策似乎有點本末倒置;問題的關鍵點應該在於

「台灣的多元學校選擇太少」,而不是考試制度的錯,「那麼愛考試?保留個15%給你玩。」

12年國教,大規模版本的自學班災難!

政府所要做的,應該是要加強「多元學校」的力道,讓學生能夠去適合他們的學校就讀;

而不是將體育型學生、音樂型學生、數理資優型學生、普通型學生通通送作堆!

盲目的12年國教,只會讓學生素質錯亂、一起墮落,彷彿大規模版本的自學班災難。

有的人會微積分、有的人連乘法都不會,老師到底該教數學甲的內容,

還是國中等級的課程?到頭來程度好的、程度差的學生,同時被忽略了。

除此之外,免試入學以各式各樣的「在校評定」政策做為計分標準,

這與多年前五等第九分制、段考、藝能科、道德科等全部採計,

一起做為升學標準的「自學班」有何差別呢?自學班終歸是一個失敗的政策,

最後證明會危害到學生的整體水準。

讓學生去屬於他的學校就讀、彼此切磋,才有未來。台灣需要的是競爭,

而不是過度的保護。明星高中絕對有他的價值在,那是給會讀書的孩子彼此激勵的地方!

或許這些孩子不該稱之為「菁英」,但他們絕對是某一個領域的佼佼者,

不能以一句「聯考抹殺孩子的未來」就草率剝奪。

對真正厲害的學生而言,有沒有考試根本不是重點;只要有學習的辦法,

走到哪都能找出屬於他的路。

※備註:根據記者自身經驗,很多會讀書的人,同時也是很懂得玩、擁有多方才藝的人。


原文網址: 12年國教、憑什麼剝奪「讀書型」孩子的生存權!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417/39651.htm#ixzz1sH8Qpf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