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堡主媽咪

快樂魔法書,幫寶寶平衡一下

2007年12月14日
1∼3歲魔法訣說出需要 合理滿足心願

2歲的凱凱每天吵著媽媽帶他去出門去玩。剛開始媽媽都配合,但每次凱凱看到什麼都想買,不買就狂哭,懲罰他不讓他出門,凱凱又在家裡鬧個沒完,氣得媽媽每天像串大鞭炮,冒煙又跳腳。


寶貝1歲半左右,爸媽慢慢發現他「生氣」的頻率變高了、害怕的機會變多了,這不是因為寶貝脾氣變糟、膽子變小,而是他的情緒發展齊備,感覺更豐富敏銳。加上自我意識逐漸萌芽,邁向獨立中的孩子開始想表達自我,看到湯匙就緊閉雙唇、過馬路還突然抽開手、明明愛睏得不得了卻又吵著不睡覺要玩…等,彷彿想從唱反調中證明自己的獨立性,但卻氣得爸媽火冒三丈,吼了他甚至拍桌怒罵,過幾天卻看到寶貝抗議時,兩隻小手也在拍桌…。


合理滿足需求,不再唱反調

其實寶貝唱反調,也是心智成熟的表現,爸媽換個角度想,也該欣喜以對。只是每天層出不窮的拉扯、對立,的確會磨光父母的耐性。如果能適當地滿足寶貝,並逐漸增強他延宕滿足的時間,雙方應該能找到平衡點。


*提供選項,供寶貝選擇

或許寶貝的語言能力還不夠好,無法適當說出自己的需要,但寶貝的理解力遠超過他的語言表達,所以爸媽可以提供2∼3個自己能接受的選項,供寶貝選擇,適當地滿足寶貝需求。


*適當忽略,寶寶學乖

如果寶貝已經習慣用哭鬧達到目的,建議爸媽可以適度忽略,告訴他:「馬麻不會因為你哭而買玩具給你。」然後去做自己的事,放寶貝一個人哭,當寶貝發現哭了沒用,自然就會擦乾眼淚,下次便會嘗試別的辦法。


*談條件,增強延宕滿足能力

即使只有1歲多,寶貝也是個談判高手。當他怎樣都不肯張嘴刷牙時,如果跟他商量:「把嘴巴張開,刷完牙媽媽吹個氣球給你玩。」只要獎勵讓寶貝心動,沒多久他就會心甘情願地配合,而且寶貝年紀漸長愈管用。由於延宕滿足能力和寶貝日後的自我控制能力息息相關,爸媽可以逐漸延長滿足的時間,譬如:乖乖吃完早餐和午餐,下午才帶寶貝去搭他最愛的火車。


不被瞭解好挫折

這階段的寶貝,有自己的想法,但他沒法用適當的語言講出來,或者講出來了,卻因為「臭乳呆」沒人聽得懂,這時寶貝會很挫折,輕則乾脆閉口不談,重則哭鬧發脾氣。


*從相關事物猜測寶貝說什麼

當寶貝主動說話而爸媽摸不著頭緒時,可以回想:他之前在做什麼?看到什麼東西?摸了哪些玩具?然後適度聯想,就能比較輕易猜出寶貝到底在說什麼。而單純的寶貝一旦心思被料中、說的話語被瞭解,通常能立刻破涕為笑。
共玩的過程中,孩子在媽媽的陪伴下更快樂。(攝影�楊惠民)



*教導簡單的表達方法

當爸媽猜出寶貝說什麼以後,可以口齒清楚地慢慢再重複一次,或者用一句簡短的話,慢慢地將這個需要表達出來,讓寶貝觀摩學習,這樣的心情和需要該如何表達。如果寶貝還不會講句子,爸媽可以加個手勢輔助,寶貝也會模仿爸媽邊講邊比,日後即使聽不太懂寶貝說什麼,光看手勢也能猜到三分。



【《學前教育雜誌》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