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麵包媽咪

學會日常四件事,讓孩子成為生活智慧王

2010年03月02日
學會日常四件事,讓孩子成為生活智慧王

在少子化的現今社會,不難發現愈來愈多的「孝順父母」與「貼心阿公阿嬤」,
總是為家中孩子打理一切生活所需,小至穿衣、吃飯,
大至整理書包、打掃房間,家中長輩包辦一切,
反而讓這一代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特別薄弱。
往往等到大學時出外唸書求學,才第一次開始學習「獨立」的照顧自己,
因為太晚面對處理生活中的大小事,也讓孩子處處感到挫折與壓力。
因此,從小讓孩子學習自我照顧,進而能夠關心身邊的人、事、物,
並且對週遭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與覺察能力,
是現代父母必須積極培養的目標。


準備食物

許多父母很擔心讓孩子接觸廚房的工作,
擔心被熱水、油鍋燙傷,或是被鋒利的刀子割傷,
實際上,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安全觀念與行為規範,
即能避免大部分的意外傷害。
若因為過度擔心孩子受傷而失去接觸的機會,
反使其成長過程中少了生活中實際的經驗。


兩三歲的幼兒

在這個階段,孩子可以學習基本的餐桌禮儀及準備簡單的食物,
父母可以準備一張餐桌墊,畫上碗、筷子、湯匙應擺放的位置,
請幼兒在用餐前協助擺放。
如果家中常吃西餐,可改擺放刀子與叉子的正確位置,
不但讓幼兒從中學習基本禮儀,也對用餐過程更有參與感。

另外,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學習簡單的切開食物,
不但可訓練手眼協調的能力,從中可以認識食物的名稱、數量的概念等,
是個簡單且容易實行的遊戲。
食物的選擇以較軟、大小適中為原則,蛋糕、香蕉、奇異果都是很好的選擇。


四歲以上

年齡稍大的幼兒,已可以協助父母準備食物、整理桌面、
把碗或餐具放進水槽中等較複雜的工作。
例如:協助摘去豆芽的根、剝花生、利用打蛋器打蛋花,
都是在此階段幼兒可以勝任的工作。


摺疊的工作

當孩子看到媽媽在曬衣服或折疊衣物時,通常都會非常的想參與,
但是大人往往擔心孩子愈幫愈忙,為了省下善後的時間,
所以總是拒絕孩子的請求。
而實際上,可以從簡單的摺疊工作開始,一但孩子掌握了技巧,
很快就會成為媽媽的小幫手。

在兩歲時,讓幼兒嘗試摺正方形的手帕、紗布巾,成人先示範一次,
再請幼兒跟著做,不論幼兒是否能完成工作,
都要給予口頭的讚美與鼓勵。
如果能加上對摺處的車線,更能讓幼兒掌握摺疊的技巧。


在家中常常隨處可見抽取式的面紙或衛生紙,
只要稍做變化,不但可以達到訓練幼兒摺疊能力的目的,也是省錢的好撇步。
家長可以準備一個乾淨的盒子和平版衛生紙,
讓幼兒每一張或每兩張摺疊在一起,供家中需要時取用,
不但可訓練專注力與摺疊技巧,也讓孩子無形中參與家中的活動。


穿、脫衣服

有整齊、乾淨的容貌,是最基礎的自我照顧環節之一,也是基本的禮儀。
在嬰兒階段,父母帶寶寶外出時,
就應該告知寶寶要換外出服、穿戴帽子、鞋襪,
從小養成服裝內外區分的觀念。

多大的幼兒會自己穿脫衣物呢?
一歲多的寶寶就開始喜歡模仿成人穿脫衣服的動作,
只是大小肌肉與協調能力尚未足備,因此,需要身邊成人的協助其完成動作。
在國外的托兒機構,兩歲就訓練幼兒自己穿脫外套與鞋襪,
是什麼神奇的方法讓幼兒完全不假成人之手又可以自己穿脫外套呢?
有以下的簡單步驟:

1. 將外套上方朝幼兒,並在地板上鋪平
2. 雙手伸入衣袖中
3. 請幼兒用力將手向上抬舉,繞過頭部
4. WOW!穿好了


掃地

家有幼兒最困擾的莫過於環境的維護,
不論是吃點心、玩黏土都會讓才清理好的桌面上、地板上又髒了。
其實,當孩子看到媽媽在辛苦的掃地時,也有想要模仿的衝動,
因此只要準備一套較小尺寸的掃把與畚箕,便可訓練孩子自己收拾善後。

將孩子可使用的掃把、畚箕放置在幼兒可自己取得的角落,
並在地板上以有顏色的膠帶貼出一個四方形,
當孩子弄髒地板時,示範先將垃圾掃至四方形區塊,
再拿起畚箕將垃圾倒入垃圾桶內。幾次之後,孩子便能掌握掃地的技巧,
成為分擔家事的小幫手。


在忙碌又物質富裕的現今社會,孩子擁有的是更精緻的玩具與圖書,
但父母陪伴的時間與未來獨立生活的能力,卻是逐步遞減。
愈來愈多的教育學家皆認為,在生活中培養自我照顧的技能與學習關心週遭的環境,是決定孩子在未來是否能順利適應社會的基本指標。
從居家生活中簡單的四項工作開始,讓孩子學習自我照顧,
進而愛護環境,孩子不但會變的更懂事體貼、
更能從生活中找到自信心與成就感。



刊登於育兒生活雜誌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