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寶娃媽

智齒該不該拔

2011年11月08日
智齒該不該拔



在智齒的正常發育過程中,一開始呈現水平方向的角度,隨著牙齒發育及顎骨生長,其角度由水平慢慢轉換成近心傾斜,最後再變成垂直方向生長。在這個旋轉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一旦受阻,便會造成牙齒阻生。研究統計,智齒的平均萌發年齡為20歲,某些人則可能持續萌發到25歲。也就因為智齒是所有牙齒中最後萌發的一顆牙,所以發生萌發空間不夠的情形也相對增加。在臨床X光片的檢查上,其發育變異頗大,可能是橫向水平生長,或是傾斜向前或向後生長,也可能垂直正的長,但是因為空間不足,或上方的軟、硬組織過多,而無法完全萌發出來。

在臨床上,牙醫師常會建議病患考慮將智齒拔除,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智齒所帶來的可能後續問題相當多。智齒拔除可預防產生下列問題:

一、預防牙周病:

靠近智齒的牙齒,較容易罹患牙周病。在智齒與第二大臼齒之間的界面空間,是口腔內最難清潔的死角,也因此容易造成牙齦發炎,甚至伴隨有第二大臼齒遠心面的牙齦向下萎縮的現象。如此一來,一個最初小小的牙齦炎,卻因此可能提供了細菌侵入的管道,使得細菌侵犯牙根廣大表面,最後,導致嚴重的牙周炎形成。

二、預防蛀牙:

當智齒完全或部分阻生時,在第二大臼齒的遠心面及阻生智齒的鄰接面處,形成了一個死角,容易殘留食物,當然也容易造成蛀牙了。於臨床檢查中,第二大臼齒與阻生智齒,兩顆牙的鄰接面同時發生蛀牙的情形,是相當常見的。

三、預防牙冠周圍組織炎:

所謂牙冠周圍組織炎,就是指部份阻生牙牙冠周圍的軟組織發炎,此為正常菌種引起。患者通常有一次或多次類似情形發生。就大部分的患者來說,細菌和宿主長期於口腔內維持在一個平衡的關係上,一旦宿主防禦能力下降(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嚴重的疲憊等),細菌便伺機出來作怪,此時感染便發生。另外,牙冠周圍組織炎,也會因為來自上顎第三大臼齒的外力傷害而腫脹,結果惡性循環下,發炎腫脹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個形下也唯有拔除上顎第三大臼齒才能阻斷這種外力引起的惡性循環。另外,還有一個很常見的原因,就是食

物跑入智齒咬合面上的軟組織下方空間內,因為這些地方不容易清洗乾淨的,所以在細菌的侵入下,便開始發生牙冠周圍組織炎。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造成臉部腫脹,不可不慎。

四、咬合干擾:

當智齒萌發方向、位置不甚理想時(例如:偏向頰側),其上下對咬牙將無對咬功能,而牙齒持續偏向生長的結果,將會破壞原先咬合面的穩定狀態,造成咬合干擾。若置之不理,長期下來可能會引發咀嚼肌群、及兩側顳顎關節的症狀。

雖然齒源性囊腫腫瘤發生率不高,但拔除智齒還是可以預防。通常,移除阻生智齒最理想的時間為16-18歲之間。牙醫師會建議患者儘早拔除智齒,除術後可減少罹病率的發生、術後的癒合情況較好、年輕患者承受拔除過程的耐受力較強外,年輕的患者,因為骨頭的完全再生能力及牙齦組織重新黏附到鄰近牙齒的能力較好,所以牙周的治癒復原能力也較佳。

當然如果智齒的萌發位置正常,也有適當的咬合功能,而且患者有良好的口腔習慣,則智齒不一定需要拔除。常有病人會問:「如果不拔會怎樣?」若將阻生智齒留在原位不動,直到某天問題發生了,傷及鄰近活組織的潛在傷害發生率將會增加。因此從預防醫學的觀點來看,建議在併發症發生之前,儘早拔除阻生智齒應該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參考資料:新光醫院林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