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高妹妹

被老師拉傷

2010年04月30日
星期五下班前就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電話,
一開始有點欲言又止的聲音,
讓我的心跳了好幾下,
原來是今天下午上外籍老師的課時,
因為要做活動請小朋友起身,
而今天早上心情就有點不美麗的小布丁不肯起來,
外籍老師就拉她起來,
希望她能加入活動,
但不知是不是拉力太大還是小布丁抗拒不從,
反正當下就被拉傷了,
我可以想像小布丁應該是哭很慘吧,
老師也有些不知所措,
Miss Jane有安撫她並帶她到辦公室要幫她擦藥,
但聽說她都不願意,
連外籍老師跟她道歉說I am sorry,
她也不理人家,
搞得場面有些尷尬...
媽媽跟導師談了許久,
一方面先了解外籍老師有無施力不當的情形,
再者這個課堂上的活動有無需要強迫的必要,
還有針對外籍老師的教學態度、所謂的公平性的問題進行討論,
有一點媽媽表達出來了,
就是齊頭式的平等並非真的平等,
老師應該要先了解每個孩子的特質,
為達到同樣的目的(例如認真上課不搗蛋、積極參予活動等..)
對於不同個性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及手段,
例如超調皮的小男生也許怕被處罰、有榮譽感的孩子可以給予獎勵、沒自信的孩子需要給予更多的讚美,
至少對於我自己的孩子,
我就清楚的知道她是吃軟不吃硬的,
這點希望老師能明白......
再者跟老師溝通小布丁這種手臂拉傷的情況,
以前也發生過,
我想是因為她很怕痛,
剛被拉到的時候因為痛楚的感覺還在,
所以就不讓別人碰她,
也不敢去動她那隻手,
這種時候自己都focus在她的手在痛這是上面,
所以這種時候希望她對外籍老師的道歉有所回應,
或想來個大和解就有點操之過急,
並不是因為她不想原諒老師,
而是她不想人家一直提這件事,
尤其是她的手正痛、正在想阿嬷的時候,
就也不想回應外籍老師對她的擁抱.....
媽媽的這個想法事後也得到了證實,
媽媽晚上晚一點的時候,
趁著她的注意力有點轉移的時候,
伺機去摸摸、安撫她的手,
讓她知道手應該已經沒事了、不會痛了,
她才放心感動她的手了,還跟媽媽說:咦~~我的手不痛了耶~~
之後媽媽再問她:今天怎麼不理Miss Sellna老師呢?老師好傷心喔,她覺得你不原諒她,她就掉眼淚了耶......
她聽了趕緊解釋:不是啦,我只是手痛啦,我不是不理老師啦,我是想阿嬷啦..
印證我的想法是對的,
後來媽媽有跟她疏通一下,
希望她能聽進去一些,
但也不勉強囉~~
媽媽現在想法比較看開了一些,
有些事情如果不是什麼品德操守這類須馬上糾正的問題,
通常不需要操之過急,
何況有些是個性上如此,
也許時間經過自己就會慢慢調整過來了,
媽媽只須尊重她、適時給予提點讓她思考,
盡量不要把問題看得太嚴重,
這樣親子之間也不會因為衝突而壓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