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妤&搞怪威の媽咪

0-3歲兒教養問題

2006年01月25日
●相關問題詢問 >>
0-3歲兒教養問題
Q1. 【行為篇】∼適時教導很重要
  我有兩個兒子, 小一和十五個月, 我對如何陪老大做功課十分困擾, 因為每次作功課時, 小的便在旁搗蛋, 一下要拿哥哥的東西, 一下要我抱, 常無法專心和老大做事, 不知道別人有兩個小孩都如何安排? 我是全權職媽媽, 先生工作時間又比較長, 因此無法經常在家幫我, 請問有任何建議嗎?

Q2. 【情緒篇】∼分離焦慮
  很多專家都說小孩會有分離焦慮,也會把東西放到嘴裡,但我家老大沒分離焦慮,也不喜歡放東西到嘴裡,請問他有問題嗎?

Q3. 【行為篇】∼看電視好不好
  許多科學家認為歲以下不適合看電視,但小孩1歲就會自己去開,想問專家,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


3-6歲兒教養問題
Q1.【情緒篇】∼害羞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獨生女,上幼稚園中班,她生性害羞,除了父母及親人外,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受到其他孩子欺負時只會哭,對不熟的親友更是不敢打招呼。我們已儘量給予安全感,並常讓她與同伴相處,但效果不顯著,怎麼辦才好?

Q2.【情緒篇】∼愛生氣的孩子,怎麼辦?
  我的孩子脾氣不好,當事情不順他心意時,總是大聲吼叫,或者摔東西。這可能是從大人的行為學習來的,我該怎樣改變他呢?

Q3.【情緒篇】∼孩子愛耍賴
  五歲的兒子每次做錯事、耍賴的時侯,只要媽媽一生氣,他眼淚馬上流出來,而且一直說︰「媽媽你不要生氣」,如告訴他:「媽媽沒有生氣」,他仍會一口咬定的說:「你明明還在生氣」,碰到這樣脾氣又臭又硬的小孩,真是有理講不清,不知該如何教導﹖


.................................................................................................................................
●相關問題解答>>
0-3歲兒教養問題
Q1. 【行為篇】∼適時教導很重要
  我有兩個兒子, 小一和十五個月, 我對如何陪老大做功課十分困擾, 因為每次作功課時, 小的便在旁搗蛋, 一下要拿哥哥的東西, 一下要我抱, 常無法專心和老大做事, 不知道別人有兩個小孩都如何安排? 我是全權職媽媽, 先生工作時間又比較長, 因此無法經常在家幫我, 請問有任何建議嗎?

【專家答覆】
  家有兩個孩子通常都會經歷您說的困擾,尤其是當家中常常只有一個大人在,缺少替代的機會,這時,負責照顧與教育孩子的人就更顯得吃力了.
由於您的大兒子上小一,您可以先引導他獨自做功課,做完再和媽媽討論或檢查,或者,哥哥坐在高的書桌椅做功課,弟弟和媽媽在一旁的地毯(地板)上看說,塗鴉,減少弟弟弄亂哥哥物品的機會.對弟弟而言,其實會想模仿哥哥做事情,如果請哥哥把上學期不用的本子送給他,讓他跟哥哥一樣"做功課\"(假裝),可以讓他短暫安定一下.

TOP

Q2. 【情緒篇】∼分離焦慮
  很多專家都說小孩會有分離焦慮,也會把東西放到嘴裡,但我家老大沒分離焦慮,也不喜歡放東西到嘴裡,請問他有問題嗎?

【專家答覆】
  也許只是一些相關訊息被忽略了,因為孩子表現的方式比較細微,被爸媽忽略了,比方說有的小孩只是眼光看別處,而非大哭,但大部分小孩都會克服焦慮。大部分孩子都會把東西放到嘴巴,因為手指比較不靈活,所以你的孩子可能是嘴的發展等得比較久,而手指發展好了,便直接去探索世界。我強調的是不要制止孩子用嘴探索世界。重點是孩子很快樂、與環境有互動,不管他用什麼方式探索,只要他隨著時間不斷進步、不斷改變、而且顯示對探索環境的興趣,都不用擔心。小孩子太乖、對周遭都不敢興趣,你才要擔心。
TOP

Q3. 【行為篇】∼看電視好不好
  許多科學家認為歲以下不適合看電視,但小孩1歲就會自己去開,想問專家,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

【專家答覆】
   在孩子小時候有沒有禁止他們看電視?這個問題在現代很重要,當我小的時候,還沒有電視。我不覺得一般電視適合孩子,因為主角通常在中間、背景在移動,但孩子通常只看中間,無法追隨背景的改變。除非它是為孩子製作的錄影帶,因為它會帶孩子去追隨移動。3∼4歲以後再看一般電視比較好,他才比較能掌握。
  而且,千萬別把電視或錄影帶作為保母,看電視時要陪在旁邊、指著電視內容跟孩子互動,幫他擴展知識面。1歲小朋友的話,根本不要讓他找到開關、遙控器,甚至最好把電源關掉,比較大的小朋友的話,要教小孩正確的態度,和他一起坐下來、看著節目表選節目,一起看完後,叫他把電視關掉。跟看書一樣,你看他一起看,然後叫他把書放回去,讓他養成習慣。
  許多專為嬰幼兒設計的錄影帶,跟書本一樣,對baby有好處,因為他們需要視覺刺激,只要科學驗證過對孩子有益即可。
TOP


3-6歲兒教養問題
Q1. 【情緒篇】∼害羞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獨生女,上幼稚園中班,她生性害羞,除了父母及親人外,從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受到其他孩子欺負時只會哭,對不熟的親友更是不敢打招呼。我們已儘量給予安全感,並常讓她與同伴相處,但效果不顯著,怎麼辦才好?

【專家答覆】
  為了鼓勵害羞的孩子主動表達、主動表現的行為,父母親可以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1)即使孩子完成的只是一點點小事情,也要多多給予掌聲、微笑和讚美,偶而給予禮物,可以讓孩子增強對自己的自信心。
(2)和孩子一起閱讀一些勵志性的童書,告訴她一些成功人物的小故事,鼓勵她克服害羞的心理。
  為了幫助孩子和同儕相處,可以讓孩子每次只和一、兩個朋友一起玩,以免孩子一次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會覺得太緊張而退縮。也可以讓孩子跟較小的小朋友玩,讓她扮演姊姊教導弟妹的角色,鼓勵她示範一些遊戲的玩法給小小孩看,這可以增強孩子與人相處的自信心。至於她喜歡用哭來處理友伴間的衝突問題,相信這是因為她還沒有學得與運用其他的「策略」來面對,您可以教她快點跑開、去告訴老師、大聲向對方抗議,這些方法都可以運用在家中練習的方式,讓她更熟練用這個方法來面對衝突。

TOP

Q2. 【情緒篇】∼愛生氣的孩子,怎麼辦?
  我的孩子脾氣不好,當事情不順他心意時,總是大聲吼叫,或者摔東西。這可能是從大人的行為學習來的,我該怎樣改變他呢?

【專家答覆】
  孩子的行為模式常常是模仿而來,所以要改變孩子的暴力行為,一定要先把他生活環境中的模仿因子去除,也就是,需要先從成人自身做起,減少用憤怒的方式來發洩情緒。
  不知道您們家中是否是特別寵愛他?又較為妥協於他的倔強?從您所形容的孩子行為特性,好像可以猜測出他從小的生活規範就較為寬鬆,彷彿是家中的小霸王,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行為並沒有明顯的改善,而引起成人的焦慮。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議您,需要與孩子一起重新訂立家中的生活規範,不但讓孩子明瞭與遵守,父母更是要堅持執行。
  若孩子還是出現吼叫、摔東西的行為時,必須嚴格制止(把東西拿開、或是將手抓住),如果不聽指令,可闢一空間讓他去休息,待情緒穩定後,再與孩子說明其中的過程、原因、處理的策略。
  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否則孩子的行為問題會演變成家庭問題,不可不慎!

TOP

Q3. 【情緒篇】∼孩子愛耍賴
  五歲的兒子每次做錯事、耍賴的時侯,只要媽媽一生氣,他眼淚馬上流出來,而且一直說︰「媽媽你不要生氣」,如告訴他:「媽媽沒有生氣」,他仍會一口咬定的說:「你明明還在生氣」,碰到這樣脾氣又臭又硬的小孩,真是有理講不清,不知該如何教導﹖

【專家答覆】
  孩子對媽媽的情緒反應通常都很敏感,媽媽若因為孩子的行為生氣,即使隱忍未發,因為內在情緒和外在表現不一致,孩子通常都會察覺出來,常會讓孩子覺得沒安全感,也分不清楚媽媽是為了甚麼生氣。
  建議您可以直接告訴孩子自己的情緒狀況,但是也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對他的「哪一項行為」生氣,不是對孩子「整個人」生氣。把問題放在孩子的行為上,用不著和孩子爭自己究竟是生氣還是不生氣,才不會把問題的焦點轉向了。
  至於孩子的行為問題,則可透過以下的原則來處理:
•不理會孩子的壞行為,例如:不罵、不打,不予理會
•與孩子共同確立行為規則,例如:你不亂丟東西我不罵人
•獎勵好行為,例如:口頭上的稱讚
•示範作為,例如:先告訴孩子如何做,再和孩子一起做
•約法三章,例如:只要我連續幾天不做錯甚麼事,就可以多玩十分鐘
•讓孩子了解行為和後果的關係,例如:再出現某種行為,則罰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