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ngel 妤&搞怪威の媽咪

孩子犯錯,父母別忙著生氣!

2009年04月11日
【到底要我說幾次你才會懂?】大多數得父母都
有這樣困擾,面對孩子犯錯時,總是不由自主
地以負面情緒來處理,尤其當孩子一錯在錯時,
父母茵求好心切而產生激進行為,反而使親子
雙方的關係陷入緊張得冰點狀態,甚至我們已在
不知不覺中犯了錯還不自知
對親子教育有深入研究,本身擁有三位寶貝兒
女的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魏秀珍副
教授表示,父母之所以貫性的負面情緒看待孩
子犯錯的可能原因,可蓋分為以下幾種:
●安全考量
父母擔心孩子犯錯,是因為父母認為犯
錯會帶來危險。就像父母一開始照顧孩子,總
以孩子的健康、安全為主要考量。這種基於愛的心理
。但隨著孩子長大,我們習性一下子
無法改變,總是以照顧他為前提,幫他把鎖
有事情安排好。
其實,犯錯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父母之
所以會限制孩子犯錯,其實擔心犯錯所帶
來的後果無法補救,也可能是害怕孩子受傷
或是傷害別人
●比較心
我們身楚的華人社會,

是個群體的社會,
因此成人面對孩子的
所作所為,總喜歡
照這社會的標準
、別人的目光
來判斷某個年齡程的孩子
應該是如何,會有什麼的行為。
這就是學理上所說的【參照標準】
再加上身受儒到思想影響,「養不教,父之過」
的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孩子犯錯,父母認為
是自己管教不當。於是孩子犯錯往往會被擴大處
哩,甚至父母不是為了孩子錯誤而生氣,
而是為了面子掛不住而生氣
所以,父母會出現『如果你這樣,我就會怎樣
』的威嚇方式,來制止孩子犯錯,避免自己丟臉
的可能。
此外,部分父母對孩子會設想一個期望值
當孩子的表現不如父母心中預期,便會產生失落
,甚至以指責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期望孩子因此
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複製就觀念
『從來就沒有人教我怎麼當父母』 這是大部分
父母的心聲,因此在管教孩子時,我們習慣性
地參考別人經驗,或是複製自己被管教的舊經
驗,如法泡製地套用在孩子身上
所以,當父母本身在成長過程中,曾有過錯誤
的經驗,自然就會以不正確方式來處理孩子所
犯的錯,而切渾然不知自己已犯了錯
●過度保護
近年來,因為少子的關係,新一輩的父母總
把孩子當作寶貝,加上父母普遍都有足夠的能力
,提供孩子更好生活
因此,為了彌補小時後缺乏的,或基於
想給孩子更好,父母總以自己想法,而非一
孩子的需要,幫孩子多做了非常多的事,甚至
害怕他受傷,受挫,而事事幫他安排好,避免他犯錯
,但這同時也扼殺了他成長的機會

別害孩子『一錯再錯』

擁有豐富親子經驗的兒童福利聯盟李惠捐
副主任表示,當孩子犯錯時,我們若以負面情緒
處理,不僅孩子容易產生衝突,孩子甚至為了逃避
責罵、掩飾自己錯誤而說謊,逃避問題
惡習,長期下來導致攻擊 退縮人格 前者對別人反應
習慣以暴力方式回應,後者則已是不知該怎麼做
缺乏解決問題能力,久而久之失去自信
●犯錯是必然的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
還在學習,成長的孩童,犯錯自然無法避免
但大人往往 不能知行合一
每當孩子犯錯,就因過度求好心切,使得情緒高漲甚至失控
假使父母市這坦然接受獲控制自己情緒
,就能以同理態度面對孩子的錯
誤,也較能理性地引導孩子反省
●錯誤是孩子的老師
錯誤其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可惡,犯錯是一種
訊息,可透露孩子發展學習出了什麼問題
只要我們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犯錯反而成了指導
孩子學得更好的老師
●處理不是處罰
孩子犯錯,重要不是處罰 而是了解孩子動機協助他改正
並讓孩子負起責任
但是有父母不處罰就是放縱的迷思,因此長急著教訓,有時誇張處理
不知為了孩子做逃避的處罰,反而犯下更大錯誤
●言教,身教並行

從小到大,我們是否都灌輸孩子反事都要做到
最好的觀念?使得孩子面對錯誤時,產生否定
的情緒,甚至無法承受錯誤
我們大人在生活中正確地是犯如何面對錯誤
承認錯誤,負起責任 孩子犯錯 自然不會
覺得畏懼,也才能正面地面對錯誤
本文節錄自2008年8月 大嘴鳥親子教育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