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邑媽

沒吃糖∼

2011年01月16日
這週沒回高雄,和鍾小邑兩人窩在新竹房裡
窮極無聊的我,突然想起那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架好攝影機,跟他說我要出門買東西,請他自己在家玩
然後給他一顆糖果,放在一旁,跟他說:這裡有一顆糖,如果你吃掉就冇冇了;如果等我回來你沒有吃掉,我就再給你兩顆

小子聽懂後,我假裝出門並躲在大門外
15分鐘後進們,小鬼開心地對我說『媽媽∼我沒有偷吃糖糖!

他沒吃糖我其實不太訝異,因為家裡有太多可以分散他注意力的玩具
照裡來說,如果是正式的實驗,現場應該是清空的,以強化糖果對孩子的誘惑
但反正我只是無聊好玩,就隨意吧,重點比較想知道我出門這15分鐘他會如何打發!

趕緊看偷錄的影片,哈!好妙!
我離開後,這小子自得其樂的邊玩玩具邊哼著旋律
中間一度跑去看碗裡的糖果一眼,自言自語說『這樣就沒有了!
(應該是很想吃掉,於是說服自己)
然後回去繼續玩耍
甚至跳起舞來^_^

組裝的智高一直倒下來,還很認真地對玩具說『立∼正∼站∼好∼
哈哈哈∼

實驗只是無聊好玩,但他獨處時的反應真的很妙!
挺有趣的∼



(忘了自己也會入鏡,應該要先梳妝打扮過的。唉呀∼)


===============================================================================

另外,我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下面這剪接過的棉花糖實驗
小朋友們忍耐的表情超有趣
哈哈哈∼




另外還有其他家長自行在家做的實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mZYzIxnP3I
(無法嵌入,有興趣者自行點閱)


補充說明:
遠在60年代,心理學家 Walter Mischel 安排了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長期追蹤受試者成年後的成就。實驗內容是在四歲小鬼面前放一個棉花糖,告訴小鬼說如果20分鐘之後還沒吃這個棉花糖,就可以再獲得另一顆。日後追蹤的結果證明,小時候忍耐性強、可以等到第二顆棉花糖的小鬼,日後適應性較強、較為獨立。

這個特質稱之為延遲享樂(Deferred gratification),耐得住性子的小鬼,EQ與自我控制方面較強。相反的,完全受不了誘惑的小鬼,長大以後會比較自我中心,而且比較有可能縱慾 – 包括變成愛吃鬼、酒鬼或色鬼。
延遲享樂這個概念也可以拿來解釋經濟,”利息”就是提早享樂的代價,而耐得住性子的人,相對負擔的風險與利息就低得多。嘖嘖,棉花糖真是一個又可愛又深度十足的實驗阿!!
引自http://beardude.com/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