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邑媽

教育方法

2011年12月01日
前幾天聽到身邊某家長居然要求四歲的孩子要先寫完所有功文作業才能玩(沒寫完不准玩),非常訝異!
這根本是本末倒置呀!!
功文部分我不予置評,但現階段無論哪種才藝或學習,都應該是玩樂的一部分,怎麼把它變成課業了?!
(應該是想玩就玩,想寫就寫,這樣才對吧?)

話說回來,我很佩服那家長,銀彈應該準備不少吧!
孩子上全天班的幼稚園,放學後還得繼續趕場學國語、學英語、學數學、學日文、學音樂...,星期一到五的放學時間都排滿課程,連周末也沒放過
天哪∼孩子才四歲耶!

高中以前的課業都不難,更何況是小學階段。根本不需急著將小學課程提早到幼稚園階段學習呀!
幼稚園和國小階段"偷跑"的效果很顯著,只要孩子程度不太差且家長在課業上多要求,很容易表現出比同年齡超前兩三年的學習成果。但那只是短暫的!到了國中以後,這些差距會慢慢縮小甚至被趕上
到時,家長已被灌滿的虛榮心該如何處置?繼續逼迫孩子花更多時間在課業上?

何必呢?


==================================

今天國中同學結婚,幾個同學聊了一些對孩子教育的想法

幾次聚會下來,發現,我們這群國中同學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還真類似

(1)不急著贏在起跑點:
幼稚園都挑讓孩子最輕鬆玩樂的,沒有人"刻意"急著讓孩子擁有多國語言能力、認字、寫字、算術....
(生活中自然而然會的不算∼)

(2)不打算送孩子念私小、明星小學:
住家附近還OK的小學即可,不會犧牲孩子玩樂時間去通勤、去擠窄門。私小就更不用說了,沒必要!
(小邑因為戶籍和我在一起的關係,學區碰巧是台北的新生國小。目前看來,我是不太可能待在台北或新竹,遲早要幫他遷回來!鳳山國小還OK,當我的小學弟好了,哈^^)

(3)才藝能少學就少學:
幾乎都只學一項樂器,沒其他才藝課了。我也打算等小邑"大班"時再讓他接觸樂器,甚麼都好,讓他自己挑。若她有興趣就再加個美術課,兩樣,不能再多了!

(4)讓孩子每天努力玩、用力玩:
回家做業?別傻了,回家就是親子時間、玩樂時間!
(我這媽媽比孩子還混,小邑上周末帶回家的親子做業A.閱讀一本課外書並畫下心得 B.唸個童謠。就這麼簡單的兩個作業,我居然都忘了,還是星期一早上要送小邑上學才想起來。本來還叫小邑不用做了,星期一晚上再補做就好,反倒是小邑堅持要完成...)


一兩個人有同樣的教育理念不稀奇,可我們是一群呀。一群國中同學都這麼看待孩子的教育,太有默契了!
(話說回來,我高中那群好友們的教育方式好像也都大同小異,小孩的幼稚園階段都是放牛吃草型^^)
 
我想,這是因為我們有著同樣的求學歷程∼
經歷過,知道這條路的風景也不過如此,沒甚麼好急的!
出社會後發現:良好的人際關係、樂觀積極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反倒更重要!

我們都很同情現在的小孩,不能像我們以前一樣,每天在土堆裡奔跑、赤腳玩耍、天天擁抱大自然。。。。
孩子的童年已經夠短暫了,何苦再剝奪玩樂時間?!


PS.
跟國中同學比,我還算是很認真的家長,幫小邑買了不少玩具和書^^


==================================

變化最大的,應該就屬我老媽
記得我老媽以前就像上面那想不開的媽媽一樣,每天幫我們排滿才藝課程
(不過我媽至少還有點良心,是等我們上"小二"才這樣安排。而且僅是才藝方面的安排,課業方面從不要求我們!)
鋼琴、琵琶、曲笛、英文、珠算、作文、美術、書法....一星期有五天得上才藝課!


現在呢?
她居然叫我讓小邑能玩就玩,長大後甚麼才藝都不學也沒關係,養成閱讀習慣就好!

我那群國中同學大多也走過我童年的路,所以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反倒很隨性∼

或許真得要走過這一段路,才比較能看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