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桂格滴雞精_回文活動 異動公告:因品牌內部審核因素,故得獎名單延後到4/19 16:00後公布,敬請期待!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我有幫別人更快樂嗎?

2011年01月06日
公開
76

我有幫別人更快樂嗎? (文黑幼龍 ) 專欄的一開始,我並不想談如何致富和成功的大道理,而是想從快樂談起,怎麼樣可以更快樂?因為這一直是我想要的,也是我所追求的,我想在一開年跟你分享。 一年多前我看過一部電影叫”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List)”,講一個人聽到自己罹患絕症噩耗時,會想做什麼事?故事從一個億萬富翁(由傑克尼克遜所飾演)在病房遇到了另一個修車技師(由摩根費里曼所飾演)講起,兩個人都因癌症住進醫院,走到了人生盡頭。 過世前想看、想體驗的事 有一天,億萬富翁看到技師一直在寫東西,很好奇追問才發現他在寫人生清單(a bucket list),他說剛進大學時,哲學老師叫他們列出各自的人生清單,寫出他們在過世前想做、想看以及想體驗的事。 億萬富翁聽了之後覺得這個點子太棒了,隨後也列出自己的人生清單,兩個人還結伴做了許多想做的事,包括賽車、打獵和旅行,在世界各地留下許多快樂的足跡。 有一天到了埃及金字塔,技師突然變得很認真嚴肅,不管是表情還是話語都很慎重,他說埃及人一直有個傳說,說人死後到天堂門口會被問兩個問題,回答的內容會決定你往哪裡走。  第一個問題是:「你在世上的這一生快樂嗎?」億萬富翁聽了之後沉默不語,因為他雖然擁有私人飛機、豪宅和美食,十分富有,極其享受,但他回答不出來,因為他的確不快樂,他知道有很多東西不是金錢能換得的。   他無法回答,催促著趕快說第二個問題,技師說:「那你在世上這一生有沒有幫助別人找到快樂?」億萬富翁聽了更加沉默,甚至生氣,因為他是個大老闆,對人極為嚴苛,常常挑剔找麻煩,不要說幫助人快樂了,甚至還讓人很不快樂,是別人痛苦的來源。加上自己還離過四次婚,唯一的一個女兒已不相往來,他這一輩子從來沒幫助別人快樂過。   減少批評、責備、抱怨,才會快樂起來   我對那一幕印象極為深刻,我們現代人都忙著工作,競爭壓力很大,如果我沒猜錯,很多人跟我一樣,從來沒想過第一個問題:「我這一生快不快樂?」而對第二個問題,反應還會是:「問了還不是白問,我還能怎麼樣?還不是得上班、下班?」   實際上是不是這樣?當然不一定。同樣的環境職場,同樣的工作,如果我們很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感恩惜福,也會在逆境中抱持正向態度,可以讓自己快樂的程度就不一樣。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有沒有幫助別人更快樂?」可以想的東西就更多了,似乎跟第一個問題關係很密切。一個不快樂的人,很難帶給別人快樂,因為他的想法、作為都是負面的。 卡內基講得很清楚,人要減少批評、責備、抱怨和挑毛病,才會快樂起來,也才有可能跟別人好好相處溝通,帶給別人快樂。 我有個朋友是快遞公司總經理,有一天他的助理跟他說:「總經理,拜託你不要這麼愁眉苦臉的好不好?」他生氣地說:「難道我連自己不快樂的權利都沒有嗎?」那小姐說:「你真的沒有權利愁眉苦臉,因為你害得我們的工作士氣也很低落。」在家裡也是,如果父母愁眉苦臉,孩子也沒辦法快樂起來,影響一家人。 自己積極正向,不僅自己能快樂,也會大大影響別人的。 學會讚美,帶給別人快樂 最近在看巴菲特的自傳,裡面提到員工都很喜歡跟他一起工作,因為他很會讚美別人。 其實巴菲特以前並不是快樂的人,內向、害羞和退縮,他是在二十幾歲參加卡內基訓練之後改變的,他在自傳裡提到卡內基有16次之多,講到他如何從退縮害羞變得有自信,懂得跟別人溝通,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甚至讓他娶到老婆。那是他在一次訓練得獎後,十分開心快樂,晚上才有自信開口跟女朋友求婚,結果一舉成功,更加深他日後持續改變,愈來愈有信心。   我們在台灣長大的人,特別是40到60歲的人,不太會也不好意思讚美別人。但要帶給別人快樂,就要先學會讚美別人和聆聽別人說話,這部份我們以後慢慢再談。   寫«追逐日光»的尤金·歐凱利是美國KPMG會計事務所的總裁兼執行長,他也是在發現自己得腦瘤,生命只剩100天後,寫下最想做的事,結果發現前幾項都是想去跟別人說感謝和讚美的話。   他寫信給一個高中同學,說自己跟他在一起時有多開心,結果對方沒回應,他乾脆打電話去,才知道對方根本沒收到,他就在電話裡說了起來,對方也很真誠地回答他:「你在我們班上什麼都是跑第一的,第一個當總裁,第一個做什麼什麼的,現在連去天堂都是第一個的,但我們早晚都會在天堂見。」   尤金·歐凱利在死前給我們的建議就是,不管你現在幾歲,身體健康狀況如何,都要把你想做的事情儘量往前移,不要等到五十幾、六十幾才做,現在就去做。   我看完書,立刻打電話給我在美國的妹妹,告訴她我們以前在家裡有多快樂,最佩服她不記仇,不會對人懷恨在心,我講完後好開心,她也好開心,這就是我講的,自己快樂,對別人說出讚美肯定的話,就能帶給別人快樂。   在新的一年,不管你是做哪個行業,什麼樣的工作,每天進辦公室前,都可以先問自己這兩個問題:「我快樂嗎?」、「我能不能幫助別人更快樂?」那麼一天的工作就會很不一樣。

保持樂觀的態度

2010年12月02日
公開
81

■文/簡惠碧、柯憶婷   有些人似乎總有辦法凡事樂觀。 他們不管碰上了什麼樣的事情或情況,就是能夠秉持樂觀的態度去設法、去努力,或者去面對。「樂觀」並不是鼓勵盲目的信心,而是鼓勵勇敢面對現實,並且盡力去做所能做的,即使當一切的努力都無法達成目標時,也能夠坦然接受,「樂觀」也不是鼓勵用懶惰的態度或找逃避的藉口--反正就一切隨緣啦-來應對事情,而是認真的看待每一件發生在生活裡的事情,存感激的心去思量這件事情當中必然有值得學習的功課。 我們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是由我們自己所決定的,有時候你會發現,同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感受和解讀都不同,那是因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當你遇到不如意的事時,換個想法,或許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麼糟。   不知道您是否與我一樣,當一件事情還未有結果時,如果我一直往壞處想,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定是壞的,相反的,如果我以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最後總會有個好的結果,就算沒有好的結果,也不會令人太失望。幸運之神總是站在樂觀積極者這邊的,樂觀的人看見陽光,悲觀的人看見的永遠是陰天。   「抱怨」也是讓人悲觀的根源之一,每天抱怨東抱怨西,常常去想著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自己不如人的地方,只會讓自己每天過得不快樂甚至對自己愈來愈沒自信,以致於個性趨向悲觀的那一方。 現代人生活上有許多壓力,如果再不讓自己有些調解的方法,而是一味的讓思想變得灰暗,社會上文明病的問題就會愈來愈嚴重,因此除了教導孩子樂觀極積的態度之外,不妨先從自己改變起吧! 如果您原本是個悲觀的人,試著改變想法,讓自己的心靈成長,變成一個樂觀的人吧!不用去羨慕生性樂觀者,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每天的心情,當然樂觀的態度不是一天就能培養出來的,慢慢的從生活中去養成樂觀的個性,相信你未來的生活會更美好!   我們也要鼓勵孩子成為一個樂觀的人,結交樂觀的朋友,也成為別人的生命中樂觀而有益的陪伴者。當然,再如何樂觀的人,也難免會有沮喪低潮的時候,這時,就要容許自己(或他人)有一個鬆懈喘息的空間,等一段時間過後,那份沉澱後所顯現的樂觀積極,才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的一時之勇。 培養孩子有一個樂觀的態度,不只是為了讓孩子能面對眼前的困難,更能為孩子一生的獨立與快樂建立美好而平衡的基礎。 試著每天在生活中看見事情積極樂觀的那一面。

【用心生活】走入孩子的生命

2010年10月15日
公開
58

◎朱台翔(森小校長)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在茫茫的人海中,自顧自地走著。有誰,能夠真正走入別人的生命? 然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時候。 我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非常痛恨國文;尤其是背古文,簡直就會要了我的命,雖然只是那麼小的一條命。到了初三, 情勢可就緊急了:第一次模擬考,其它的成績我當然忘了,但國文分數很難不記得,因為它不是普通的很低。教國文的趙老師傳下指令:下課後到辦公室來;我想,糟了,災難總不是單獨發生的——如果國文好的話,就應該知道那叫「禍不單行」。 我站在辦公室門口,心裡七上八下的,一方面擔心會怎麼樣,但更擔心被看到怎樣了:數學老師、理化老師都赫然在座, 他們認為我是「好」學生哩,以後還有什麼臉見他們?趙老師才抬起頭,我就覺得他的眼光已經在我身上穿了一個洞;但他渾然不覺,只輕輕的招一招手叫我過去,再拍一拍他身旁的位子要我坐下。 然後,他笑咪咪的看著我;只看了一下下,就俯過身子,在我耳朵旁邊非常小聲的問道:「要不要念念看國文?」這完全出乎預料之外,我完全反應不過來;回過神來的時候,我就點點頭,算是對那個問題的回答。但我記得很清楚,我點頭的時候,也是笑咪咪地;因為趙老師笑咪咪的表情一直沒有變,我也就不可能維持那付呆楞的樣子。 「好了,回去了。」是當時趙老師說的第二句話。隔天,我趕第一班車,六點半到學校,只花了半個小時,就把一課文言文背好;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連我自己都很懷疑,是那一課特別合了我的拍子嗎?還是,昨天趙老師偷偷給我做了什麼法?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不止是背書,有很多事情,只要我願意,我其實就能;至於那些實在不能的,我也沒什麼遺憾,因為我至少試過了呀! 十幾年後的一個晚上,我和九歲的兒子一塊兒去喝喜酒。一向,我不會大聲對兒子說話,更不會在人前「教訓」他,而他也算是滿能配合的,很少讓我失過面子。但那一晚上情況有異,或許是因為碰到了久不見面的表弟,他特別興奮,跑來跑去的圍著圓桌轉,所以無論從哪一邊來上菜都躲他不過;而且,看那模樣,短時間內並沒有打算停止的意思,或可能。我其實沒有多想,只覺得再不做點什麼絕對不行;於是笑咪咪的向他招一招手,拍一拍身旁的座位,又笑咪咪的附在他耳邊,小聲的問道:「不要跑來跑去,好不好?」他呢?倒也沒有任何遲疑,立刻也堆起滿臉的笑,衝著我傻傻的點點頭。 小孩就這樣安靜下來了,對於一桌子的許多大人來說,這不啻是個奇蹟。我當然也有些得意,同時暗暗盤算著,如果有人誇講小孩乖巧,或媽媽能幹,要怎麼回應才算得體;然而,奇怪的是,連問「你跟他說了什麼」的人都沒有。我忽然明白了,他們一定以為我是笑笑地說了什麼「你再試試看」的狠話,而且平時一定讓他試夠了我的狠手;可是,他們難道看不出小孩臉上的表情嗎?小孩可不像大人,能在被威脅的時候裝出笑臉來! 一面想著這些,一面我就想起趙老師來了:一點兒也不錯,這正是當年「趙老師模式」的翻版,它出現的是那樣的自然,在我需要的時候。 很明顯的,在誰也沒有料到的情況下,趙老師已經走入我的生命! 然而,走入孩子的生命也有另一種方式;那一種方式,也許不能稱之為走,而只能叫做「踐踏」;那種踐踏我不忍心描繪:考壞了被叫去罵,亂跑的時候被制止,會是什麼情境?在我們這個新舊交替的社會裡,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曾身歴。 這之間的差別,並不止是表面上看到的「詢詢善誘」與「嚴詞斥責」而已, 這是在父母或師長那一方面的; 我們更應該看到在孩那一方面,這種不同的待遇所造成的影響,所產生的意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嘉士(Carl Rogers)認為「每個人最希望達到的目標和他有意無意追求的目的,不外是要變成他自己罷了。」; 存在主義哲學家祁克果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認為,最令人絕望的是「他不得不選擇做一個並非自己本身的人」。然而,如眾所週知,即使是成人,也不能只靠自己一人而獨活: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陪伴,提攜,鼓舞,甚至指導;關鍵只在,那些從陪伴到指導的外來的力量,是出自我們內在的要求,是經由我們欣然的接納,是像微風拂過樹稍般自自然然地進入我們的生命,還是不經允許、強行闖入? 走入孩子的生命?這恐怕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每一位老師,每一對父母,都無可避免地要在孩的生命裡留下足印;問題是,我們會在孩的生命裡留下怎樣的痕跡?而這一點,是我們可以,而且必須選擇的! 為了證明我們已經做了明智的選擇,我們願意以極誠懇的心,與現在以及將來所有的孩子們,立下誓約!

享受吧 一個人的旅行

2010年10月08日
公開
61

公司team building 日期:10/8(五) 時間:pm3:40 【劇情介紹】 本片改編自伊莉莎白吉兒伯特暢銷全球700多萬本的同名小說,劇情描述莉茲擁有全世界女人想要的一切:老公、事業和房子,但富有的她依然覺得內心失落。之後,離婚的打擊讓她面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於是她決定拋開一切,上路展開心靈追尋之旅。 旅途中,她透過義大利美食得到慰藉,在印度靈修中獲得救贖,最後意外的在峇里島找到身心靈的平靜與生命中的真愛。 2006年,伊莉莎白吉兒伯特出版了小說【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時,茱莉亞羅勃茲就看了這本書。「當一個人想要重新定義自己和要追尋什麼樣的人生時,他們就會展開一段旅程,擁有生命的獨特片刻。莉茲的旅程不僅特別又充滿了畫面,它本身就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故事,裡面的東西也適用在很多人身上。」羅勃茲說。 吉兒伯特的自傳回憶錄在推出後大受好評,不僅在全球熱賣了620萬本,還被翻譯成40國語言。這本書的魅力加上身兼編劇和導演的雷恩墨菲的加入,讓茱莉亞羅勃茲決定擔任電影版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說:我喜歡小說中談論生活的經驗、尋找人生的答案和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意義,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活力的故事,也很高興能參予演出並和導演合作,拍這部戲付出的努力都是很值得的。

聊天時,每個人都想聊自己

2010年09月20日
公開
64

蔡康永◎著  古古和阿男即使是在最親密、最如膠似漆的時候,很遺憾的,他們也仍然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是世界的真相: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當阿男在投資上踩到地雷,慘賠五十萬的那個晚上,如果古古正在因為月經來而整晚胃痛的話,那麼,不管他們兩人多麼努力的關心對方,真正最讓他們痛苦的,仍然是他們各自的痛處:阿男的五十萬、古古的胃。 講這個不是為了對情侶們潑冷水,而是做個簡單的提醒:聊天時,每個人都想聊自己的感覺。當你在東指西劃的大談:「厚!昨天晚上我夾著鯊魚夾去倒垃圾的時候,我前男友開車經過我面前耶!靠!我額頭剛好長了兩顆大痘痘……*#@&#*……」 當你這樣廢話連篇,而你對面的人,卻認真的睜著眼睛看著你,專注而關心的時候,你真的會覺得這個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是你最想傾吐心事的對象,是地球上最可依靠在上面垂淚的一雙肩膀…… 這個看似很專心聽你說話的人,嗯,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但她無疑是你「最上道」的朋友。她專注的望著你時,天曉得她心裡在想些什麼!?她可能望著你的嘴,想著「嘴巴一直動,好像我養的金魚喔……上排牙齒有披薩的菜渣耶……她講的那個前男友不是長得像豬嗎?……」等等等等。 處於這個狀態的她,實在不太像什麼「地球上最可靠的一雙肩膀」,但你會喜歡她,這是一定的。所以,反過來,當你自己想要被別人喜歡的時候,你只要把別人放在你自己的位置上來想,那就輪到你來扮演這個「最上道」的朋友了。 扮演這樣一個朋友,最高原則非常簡單:「儘量別讓自己說出『我』字。」 聽起來很容易,但你可以試試看,跟朋友聊天十分鐘,不要說出「我」字。 對,就是不要說出「我」字。每次想說「我」字時,都改成「你」字或「他」字。你會發現這十分鐘裡面,本來不斷說著「我昨天……」「我覺得……」「我買了……」這些句子的自己,忽然變成一個不斷把話題丟給對方、讓對方暢所欲言的,超級上道的人! 也許你會說,你又不是在陪酒,又不是在牛郎店上班,為什麼要讓對方暢所欲言,而不是讓自己暢所欲言? 答案很簡單,你的朋友們,也不是在陪酒、做牛郎啊,他們憑什麼要永遠讓你暢所欲言?

Memory

2010年09月20日
公開
57

午夜時分,人行道上寂靜無聲 Midnight, not a sound from the pavement 月兒她失去回憶了嗎? Has the moon lost her memory 她正獨自笑著 She is smiling alone 在街燈下 In the lamplight 枯葉在我腳下堆積 The withered leaves collect at my feet 風兒也開始哀鳴 And the wind begins to moan 回憶,每當我獨自沐浴在月光下 Memory, all alone in the moonlight 我在往昔才有笑容 I can smile at the old days 那時的我多麼美麗 I was beautiful then 回憶當時才知道快樂是什麼 I remember the time I knew what happiness was 讓回憶重來一次吧! Let the memory live again 每一盞街燈彷彿都是宿命的警示 Every street lamp seems to beat a fatalistic warning 有人喃喃自語著 Someone mutters 街燈的光暈流淌著 And the street lamp gutters 天很快就要亮了 And soon it will be morning 天亮了嗎?我必須等待日出 Daylight, I must wait for the sunrise 我得思考一下未來的生活 I must think of a new life 我不能屈服 And I mustn't give in 當黎明到來 When the dawn comes 今夜也將成為回憶 Tonight will be a memory, too 新的一天就要開始 And a new day will begin 日日的盡頭都像燃燒過後的煙霧 Burnt out ends of smoky days 清晨的冷空氣帶著霉味 The stale, cold smell of morning 街燈熄了 The street lamp dies 又是一夜過去 Another night is over 新的一天即將破曉 Another day is dawning 觸摸我,離開我是如此容易 Touch me, it's so easy to leave me 獨自體會往日陽光下的回憶 All alone with the memory of my days in the sun 如果你觸摸我 If you touch me 你將明瞭快樂是什麼 You'll understand what happiness is 看啊!新的一天已經開始 Look! A new day has begun

作個不罵孩子的媽媽

2010年08月11日
公開
101

作者:席新 出版日期:2007 年12 月 01 日 Chapter 1 父母一定不能說的話 這樣的話傷孩子自尊 ◎.給我滾!我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以為你是誰,你可是我養大的啊。 ◎.媽媽不要你這種不聽話的孩子,現在馬上給我滾出去!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真討厭! 愛你的孩子,首先給他尊嚴 「養個你這樣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輩子的楣!」 「你可是我養大的,有本事別讓你老子養著你呀!」 父母動怒的時候,往往口無遮攔。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所以有資格罵,因此很多難聽的話都說得出來。甚至覺得說得越難聽,越能提醒孩子注意。所以他們哪裏想到,許多話是有嚴重後果的,絕對不能說出口。上面列出的,可是禁語中的禁語啊。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尊嚴!如果連自尊也能隨便被踐踏,他還算一個獨立的人嗎?孩子雖小,但一樣有生存的權利、做人的尊嚴。忽略孩子的基本權利,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孩子是我生、我養的,我怎麼不能說他?」沒錯,是你給了孩子生命,給了他生存的保障,但是生他是你自願的,養他是你的責任。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的奴隸,你無權剝奪孩子的尊嚴。 靜下心來想一下,如果你在父母的辱罵中成長,你會是什麼心情?如果你曾經有過被踐踏自尊的痛苦,那麼不要再把這種痛苦加在你的孩子身上。 自信、自立的基礎是自尊。一個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他的自尊是殘缺的,他的內心是自卑的,將來,他如何有信心面對生活和事業?一個從小失去尊嚴的孩子,長大後會堂堂正正做人,抬起頭來走路嗎?如果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像奴隸一樣,請把自尊還給他! 他是你的孩子,但是你無權傷害 孩子犯了再大的錯,也不必用惡毒和刻薄的言語去責備,好像要一句話置孩子於死地一樣。況且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的錯,而不過是做父母的自己心情不好,遷怒於孩子。 「你不想想是誰給你飯吃!」 「給我記著,你是老子養大的!」 聽聽這話吧,簡直就是一種「威脅」。孩子聽到,心裏會怎麼想?也許他還沒有「自尊」意識,可是這話會讓他感到自己是個沒用的人,是個累贅,可又無力改變這個現實。這種矛盾的心理會讓孩子惶恐和無所適從。這種情緒壓抑得太久,必定會化為憤怒,總有一天會爆發出來。那時,就不知道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了。 有些孩子太小,也許就乖乖順從父母的話,但絕不是認同父母的話,而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害怕被父母拋棄。在這樣的心理壓力下,孩子很難健康成長。 事實上,撫養未成年的孩子,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父母卻把它當作是一種負擔,當作一種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藉口。這種行為很可恥!想想,誰不是由自己的父母撫養成人的? 「滾吧,滾吧,滾得越遠越好!」 這句話也是很多父母的「口頭禪」。一不順心,就讓孩子「滾」。如此簡單一個字,你想想,有多少侮辱、蔑視和嘲諷的成分?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樣的責罵不是太過分了嗎? 有些孩子比較黏人,有時喜歡賴著父母。這個時候家長不耐煩了,就會一把推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你很討厭!」你不願意陪著孩子玩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說這樣的話來傷害他的自尊心?這會令孩子因為父母厭惡自己而憂慮。他未必知道父母討厭自己什麼,也不懂分析父母只是不喜歡他黏人這個行為,並非討厭他。如果父母不加以解釋,就會在孩子心裏留下陰影。 小孩子往往依靠父母來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從父母那裏獲得對於人和人生的認識,所以給孩子信心和信賴,非常地重要。可是父母們卻經常說許多貶損和否定的話,而從來意識不到它的傷害和嚴重後果,這是多麼讓人擔憂啊!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有出息,那就謹慎自己的言辭吧。貶損的話,一句也別說。時刻記住:孩子是你的,但是你無權傷害。 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 ◎.你真的很沒用,你到底能做什麼啊? ◎.天天都把衣服弄這麼髒,看看你,跟個乞丐一樣。 ◎.你將來就只配給人家洗盤子吧! ◎.你是豬嗎? 即便是父母,也無權侮辱孩子的人格 「笨得跟豬一樣!」 「你簡直一點用都沒有!」 家長氣極的時候這樣的話容易脫口而出。孩子是自己的,大人覺得有權罵,而且口不擇言,有時故意說惡毒的話來解氣。 這樣的父母,真得好好反省一下。 孩子再怎麼錯,也不至於要否定和侮辱他的人格。是的,也許孩子還沒有人格意識,但是他會為這樣的話感到屈辱,會覺得自己的心靈被刺傷了。這樣的傷痕也許一留就是一輩子。 孩子做了錯事,就事論事已經能夠教育他,為何要牽扯到人格尊嚴上去?難道你罵孩子「跟豬一樣笨」,他以後就可以變聰明了?既然對孩子有害無益,又何必說些不中聽的話來傷他的心?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孩子雖小,他也是人,有自尊心,希望獲得肯定與讚揚,不喜歡被罵。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就表明他是個獨立的個體,他的人格神聖不可侵犯。 別讓一句話毀掉了你的孩子 別人侮辱他,取笑他,也許孩子不會當一回事,可是,連自己最依賴的父母都這麼罵,他還能對自己有什麼信心? 有的孩子生性敏感,哪怕是父母說的玩笑話,也當真了。父母說一句「你笨得跟豬一樣」或「一點用也沒有」,他可能就會在心裏想:「我真是太笨了,這點事都做不好。」「唉,我怎麼這麼沒用呢?」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父母的話對孩子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 說「笨得跟豬一樣」,就相當於告訴孩子「你已經笨到極點」,暗含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而「你一點用也沒有」這樣的話更是把孩子所有的能力都否定了。經常說類似的話,孩子會逐漸地對自己失去信心,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能力。這都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在今後的生活中,面對機會時,他可能因為沒自信,還沒開始嘗試,就主動退縮了。 有的孩子自尊心很強,老是被父母這樣罵,他可能因為人格的傷害而記恨父母。發展下去,可能出現性格缺陷。等他長大了,對自尊與人格的過分敏感,很容易讓他發怒而做出一些偏激的行為。 要是你真的愛孩子,就應該把這些帶侮辱性的字眼從自己的話語裏清除乾淨。 語帶嘲諷會傷了孩子的心 ◎.老是心不在焉,說不定哪天腦袋也會忘了帶回家! ◎.真是豬腦袋,連老師規定的作業都記不清楚。 ◎.哎呀,竟然主動念起書來了,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喲,考了滿分,可真是讓人吃驚啊。 嘲諷是惡毒的武器 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那些平時口才不怎麼樣的父母,一旦挖苦起孩子來,可真是非常有天賦。 「今天主動來幫忙啊,是吹的什麼風啊!」 「同一件事你到底要我重覆多少次才能做得好?你是聾了嗎?」 「你可真聰明呀,十道算術題就有九道算錯了!」 聽聽這些話吧。本來只需說聲「謝謝你的幫忙」、「我只說一次,你要聽好」和「算錯了沒關係,重新來」就可以了,但是有些父母偏要語帶譏諷,把話說得酸溜溜的。 這麼做的父母沒有意識到,這種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人身攻擊。用這樣尖酸刻薄甚至冷酷無情的語言來傷害孩子,它不是一種「惡毒的武器」是什麼?它傳達出的訊息就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對他取得的成績的蔑視,對他的人格的侮辱。它就像一把利劍深深扎進孩子幼小的心靈裏。 家長或許不知道這種由語言帶來的傷害,比起皮肉上的痛楚,造成的後果要更為嚴重。因為無法一眼就看到內在的傷痕,我們往往忽視語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用嘲諷這樣「惡毒的武器」帶來的精神上創傷。哪怕這種語言「攻擊」停止了,傷害仍會在孩子內心繼續存在,像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孩子一生。 你打算傷害孩子到什麼程度? 父母說話的本意並非是想挖苦孩子,但是一開口就忍不住把話說成諷刺意味了。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父母往往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覺得自己有資格說任何話,孩子只有聽著的份;無論說什麼,都是為孩子好。這種自以為是,完全忽略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自尊和感情。 孩子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感情和尊嚴。被人揶揄,小孩子也會心情沮喪。作為父母,應該以溫和的態度去對待孩子。 有的父母特別喜歡故意嘲笑孩子幼稚,以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比如,四五年級的孩子把簡單的算術題算錯了,做母親的就馬上說:「你是個一年級的學生吧,這樣的題都不會做。」這麼說話的母親應該想想,如果別人批評你做事像個小孩子一樣幼稚,你會是什麼心情。在同樣性質的事情上,你自己都不能忍受,更何況孩子?你既然知道這樣的羞辱傷人的心,為什麼還要將它加之於孩子? 一個小孩子,與大人和大孩子相比,本來就有個子小、力量弱、知識少等不可避免的劣勢。他內心裏有著想成為大人的願望,倘若大人經常嘲笑孩子幼稚,那麼孩子內心的這種「不如大人」的意識會變得強烈,很可能使他真的無法擺脫幼稚。明明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你說他像一年級的學生,那就是說他在退步,孩子的理解往往就是這麼簡單。如果孩子天性敏感,這樣的話更是無形的刀,會深深刺傷孩子的心。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理很可能處在幼稚階段徘徊不前。 孩子犯了他這個年齡不應犯的錯,父母最應該做的,就是給予引導和鼓勵。比如說做錯了簡單的算術題,你可以對他說:「這麼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自己找找是什麼原因,下次不要再錯了。」你要對他的錯報以平淡的態度,其實,這也的確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要是一開始就否定孩子,那麼他哪裏還會有繼續努力的熱情?父母應該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方法,讓孩子能夠舉一反三。 要是你想讓孩子的潛力得到展現,想讓孩子的才能能夠盡情發揮,那麼,如果孩子有錯,就請你用坦率的態度幫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如果孩子進步了,就請你用坦率的讚美言辭鼓勵他繼續努力。把嘲諷一類的字眼統統扔掉吧! 不信任就是不尊重孩子 ◎.就你那破鑼嗓子,還想當歌星?做夢吧! ◎.別逞能了,你哪會做這個。 ◎.這麼簡單的都不會,看你將來怎麼辦! ◎.小孩子懂什麼,一邊玩去。

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

2010年08月11日
公開
75

把暑假還給孩子 暑假過去了,在路上碰到朋友的孩子,問他暑假玩的愉快嗎?他恨恨的說:「玩什 麼!我媽要我每天補習,什麼都補,連記憶都要我去補,我又不是記憶不好,我只是 不想去背課本而已,我也很討厭她叫我去補心算,現在到處都是計算機,她還叫我去 補;我媽就是見不得我不念書!」我問他如果不去補習,他暑假要做什麼,他嘆了一 口氣說:「發呆,什麼也不做的發呆」,我聽了默然。這的確是一個很值得檢討的問 題。 給孩子一些空白時間 在學習理論上,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是對的,學過的東西一定要經過反思, 將它和過去的知識聯接起來,這個知識才會被長期儲存。從大腦的生理上來說,長期 記憶需要神經迴路的「固化」,而固化需要時間(車禍的病人常常想不起來相撞之前 幾秒鐘所發生的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因此,學習要有成效需要給孩子一點空白的 時間去反思。我們平常習慣把孩子的時間填的滿滿的,一天八節課,從早到晚,連喘 口氣的時間都沒有的話,他如何能去作反思呢? 人腦不必用來死背資料 至於記憶,我們可以說e世代的來臨宣告了傳統背多分時代的結束,背誦記憶的 重要性在電腦出現後已經被它取代了。現在我們可以將要背的東西存入電腦,只要知 道有這個東西,要用時隨時可以提取的出來便夠了,不必浪費腦力去背它。過去財金 學家上台演講時常常露一手,將長串生產毛額數字背誦出來,顯示自己的功力,現在 已不流行了,因為電腦隨時可以顯示更多的數字,而且每次提取,每次正確,不像人 腦還會出錯。人腦不必用來作死背資料之後,它的資源便被釋放出來作整合之用,將 不相干的概念放在一起,找出它們的異同,創造出新的概念。所以二十一世紀的學習 方式是從了解中創新,是 廣泛閱讀,從背景知識的建構中去創造新的知識。 建構孩子根本的背景知識 在台灣,因為過去聯考只考部訂課本的關係,出現了教科書和課外書的分野,使 老師、家長不准學生讀課外書以免擔誤教科書的學習。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知 識是沒有分課內和課外的,因為它是相通的。知識越廣泛的孩子越容易學習新的知 識,也越容易與人溝通。雨果在《悲慘世界》出版後,出去渡假,但是心中念念不忘 這本書的銷售情形,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出版家,信中只有一個字:“?”這個出版家 非常了解雨果,立刻回信,信中也只有一個字:“!”這是歷史上最短的通信。在國 外,學生會會心的微笑,了解這故事的意義。在台灣,學生面無表情,因為他們不知 道雨果是誰,也沒有看過《悲慘世界》。過去我們說某個學生很聰明,一點就通,其 實指的是他一經指點,原有的背景知識就立刻跳出,幫助他了解現在的情境。所以要 幫助孩子學習必須從根本的背景知識建構做起,去坊間的記憶補習班補習,其實是剝 奪了孩子的遊戲時間,試問,當有電腦替你記憶時,還需要浪費寶貴的腦力資源去做 機器可以做的事嗎? 讓孩子自主分配時間 我們常覺孩子小,不懂事,不會自己經營時間,其實,如果放手讓孩子試一次, 你會很驚訝的發現他對自己生活的安排是很有主見的,這裡,先要提醒的是信任不等 於放任,信任他自己安排時間不等於放任他隨便過日子,給他這個權利之前,一定要 先讓孩子了解光陰的可貴,能夠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的愉悅,沒有父母嘮叨的輕鬆,但 是先決條件是自重、自愛,做到答應父母的條件。   我的孩子很愛打電動,他說最痛苦的事就是打到最精彩的時候被勒令停業去做功 課,我自己很了解這種滋味。因此,他告訴我,如果他做到我要求他做的事,打電動 的時間由他自己安排,我們約法三章,只要把一天該做的事做完,時間如何分配由 他,每天睡前檢查一下進度,只要有一次違規,這項特權就取消。結果發現效果非常 之好,電動打累了,他就站起來拖拖地板,洗洗碗,澆澆水,活動一下筋骨。有時, 不想打就去看書,打的多了,心中有罪惡感,書就看的勤快些,他也會在我下班前, 先把屋子收拾好,使我回家覺得窗明几淨,心情愉快(他說這是報答我對他的信 任)。我的孩子從國二下起開始經營自己的時間到現在五年了,雙方都很愉快,最主 要是他覺得我尊重他,為了維持這個尊嚴,一夕之間,他突然不要我操心了,自已會 開鬧鐘起床,自己做功課。當然每個孩子不一樣,父母操心的程度不同,但是尊重 他,使他自重自愛應該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法則,心甘情願的效果絕對是比打罵逼迫 好。   暑假是孩子去探索新奇,決定他自已興趣志向的時間,在沒有課業的壓力下,他 可以好整以暇的去讀他喜歡的書,思索他將來要走的路,這一點的空白時間一定要留 給孩子。我們常說外國孩子成熟,自主性高,獨立性強,這是不是也反映出他們的父 母不像台灣父母呵護的那麼周全,他們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外面探索、去遊歷、去體 驗新奇?我們常覺暑假是孩子變化最大的時候,開學時,很多老師都有學生長大了、 成熟了的感覺,除了三個月不見,耳目一新之外,這段休息時間是孩子整理過去、預 期未來的時間,許多的整合是要有時間、空間的配合才會發生,心靈需要自由,沒有 束縛才得發揮,極權政治下很少有藝術創作就是這個道理。   作父母的如何把握每一個暑假陪伴、指引孩子,讓他在思索人生的道路時有個正 確的方向,我想比填滿他的作息表來的重要。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沒有學到東西, 因為沒有補習班的證書可來作證明,但是他得到的無形知識可能更多,知識的內化是 需要時間的。留白,主體才會突出,當行程塞的滿滿時,再好的頭腦也是枉然。請留 一些時間給孩子,讓他自主分配他的時間。 讓孩子盡情的玩 至於父母白天要上班的家庭,我們在美國的一些經驗或許可以提出來供參考。在 暑假之前,(通常在春假時)我們就打聽好孩子暑假可以上的夏令營,家庭富裕的可 以送到外州的避暑勝地去學騎馬、擊劍;我們則是送孩子去學游泳,花式跳水,及各 種球類,即所謂的運動營,早出晚歸,孩子在運動營中可以交到愛好同類運動的朋 友,因為興趣相同,他們的友誼也維持的很久。就像人家說「愛好音樂的孩子不會學 壞」一樣,愛打球的孩子也不會學壞,因為一天下來已經沒有力氣去學壞了。暑假 中,孩子是儘情的玩,沒有任何暑期作業,也沒有返校日,也就是說,暑假就是暑 假,沒有附帶條件。我記得上課的最後一天放學時,孩子們興高彩烈的衝出校門,嘴 裡喊著“No more Schools, no more books, no more teachers’ dirty looks!”。真 的很像湯姆歷險記中,馬克吐溫所描述的童年。   當我們說「童年只有一個」時,那個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而不是充滿暑假作 業、補習、返校日的童年。請把暑假還給孩子,讓他們好好的享受他們的黃金時代 吧! 不要低估孩子學習模仿的能力 有一位朋友為了她讀國中,正在青春風暴期的孩子對她講話不禮貌,進出不打招呼, 無視這個母親的存在而感到痛苦萬分,央求我與她孩子談談,於是約了孩子出來喝下 午茶。   想不到,這個孩子說到母親時的口吻竟是非常的不屑,說母親說一套,做一套, 表裡不如一,客人來時親熱的不得了,客人一走立刻數落客人的不是……,令我非常的 驚訝,沒想到孩子把父母平日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當長大有了自己的價值判斷 時,便開始看不起父母,行為叛逆起來,因為他覺得「你也不過如此,不配管我」。 模仿力是天生的   互敬是人與人相處之道,即使是傳統的「天地君親師」,維繫這五倫的仍然是個 「敬」;不敬,所以臣會弒君,子會忤父,生會逆師。仔細想一下,我們真的很少對 我們尊敬的人粗聲大氣地說話。難怪中國人說夫妻相之道是「相敬如賓」;有敬,夫 妻自然不會吵架。   然而,我們過去常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在孩子面前做了許多錯誤的示範,殊不 知孩子看在眼裡,不聲不響的把許多壞毛病都學去了,當我們去糾正他時,就會招來 孩子的不滿,如果父母強要孩子服從時,就會產生親子衝突。有一個實驗讓我們看到 模仿學習幾乎是天生的,連很低等的動物都有這個能力。   我們一向認為雞不怎麼聰明,沒有什麼學習能力,但是最近的研究報告顯示雞也 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   實驗者讓一組雞學習連續啄綠鍵或紅鍵若干次後會得到食物的獎賞,另外一組雞 則在旁邊觀看。當輪到第二組雞上場時,牠們很快就學會了啄鍵以換取食物。換句話 說,從觀察別人的行為中,牠們學會了自己該怎麼做。雞有這種觀察模仿的學習能力 頗讓實驗者吃驚,科學家原以為只有高等的哺乳類動物如靈長類才有模仿的能力,後 來發現人太低估了自然界生物的適應能力。   所有的生物都有從別人經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一棵樹在它的葉子被毛蟲啃食之 後,會散發出化學味道來警告旁邊的樹,被警告的樹就會分泌毒素到葉子中令毛蟲不 能吃。在所有的生物中,人類最是模仿學習的高手,我們只要看仿冒的官司那麼多就 知道了,所以父母絕對不能低估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 「無意間學習」影響人格發展 孩子平常在生活中透過觀察與模仿形成所謂的「無意間學習」(incidental leaning),這種學習與課堂中特意的教學(intentional learning)不一樣,它是直接 影響我們人格的成長。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是先要求他們的孩子人格上健全,才 對他作知識與技能上的要求。這一點,在我們目前的社會正好相反,我們只要求孩子 會讀書,不要求他其他條件,中國一向主張「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會讀書變 成很多行為不良的藉口,這個錯誤觀念是危險的,高知識白領階級的犯罪往往比一般 犯罪更危險。在現在的社會光用拳頭、棒子管教孩子已行不通了,父母必須以身作 則,贏得子女的尊敬後才能產生教誨的作用。這個尊敬必須發自內心,跟父母的知識 水準、賺錢能力無關,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關。 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的人 我在美國讀研究所時,一位老教授曾經告訴我一個故事:他生在美國經濟大恐慌 的時期,家中時常斷炊,父親雖是高級知識分子,因失業只好作粗工,夏天鋪路,冬 天鏟雪。有一年聖誕節,他早上醒來興奮的跑下樓去摸掛在壁爐上的聖誕襪,但只摸 到一塊巧克力糖,他感到非常的失望、放聲大哭。他父親把他拉到一旁,告訴他為什 麼沒有禮物,因為他把買玩具的錢給了更需要錢去買食物的人,然後告訴他真正的禮 物在後院。他開門出去一看,後院有個三十呎高的雪山,他父親一夜未眠,用鏟雪車 把清道路所鏟出來的雪統統堆在後院,替他造了一座他個人的「喜馬拉雅山」。這個 禮物令他驚喜萬分,也立刻使他成為全村孩子最羡慕的對象。這個聖誕節變成他永生 不忘、最好的一個聖誕節,已經六十年了仍然記憶深刻。   他對我說,他父親一生窮困,未能給他留下任何錢財,他必須半工半讀才能完成 大學學業。但是在他心目中,他父親未曾因此而減少偉大,因為他父親正直、高貴、 有愛心,給了他最好的榜樣。他一直說人格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很多時候, 父母以為留給孩子財富才是對得起孩子,其實,留給孩子名聲,讓孩子成為值得尊敬 的人才是最成功的教育,不要為了賺錢失去與孩子談心的機會,也不要為了讓孩子過 舒適的生活而失去孩子對你的尊敬。

爸爸的爸爸---

2010年08月10日
公開
62

Dear Violeta, 今天是8月8號"父親節".爺爺正好走了26年.每一年這日子是爸爸難受的日子之一.可惜妳們都不知道,因為,送走了爺爺爺,8月18號,爸爸也把自己送進預校....人生流浪飄泊就此開始.爺爺離家時正好和爸爸年紀相仿.不知是否被詛咒注定這家男丁一生辛苦流浪歷經風霜,自食其力?為此,有好一段時間.我無法原諒妳爺爺.就如同妳常常說的"我永遠不會原諒你".如今,我要偷偷告訴妳:"妳一定會原諒我,並且知道妳爸爸有多麼與眾不同就如爺爺當初"母姐會"時一樣為自己的兒子爭取到公平競爭的權益. 爸爸和爸爸的爸爸比起來差多了...... 爸爸以為和爸爸的爸爸一點都不像.然而,有時看妳就像爸爸小時候一樣可愛;我想爸爸的爸爸也許有一點點心軟吧!!不然我怎麼會猶豫不決地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許,爸爸的爸爸當初在"母姐會"當著老師面說要拿手槍射她是因為之前他幫我寫的作文老師給了丙下,不得而知.但是他自己的一套教育卻讓我找到了智慧和生存的自信....這些是我珍惜的.也是爸爸的爸爸在妳這年紀最深刻的記憶.爸爸幼稚園的獎狀也許是這樣得來的.而爺爺卻一直保留至今.甚至是在最重要遺物之一.... 為何要告訴妳這些?因為,爸爸不希望妳未來別制式地思考,迎合喜好.要作自己活出自己的格調.而且我深信不移. 縱使,妳媽媽並不了解.但是至少她不會像爸爸的爸爸的老婆.至少妳媽媽是勇敢的女士之一;嫁給我也生下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