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07月18日
◎ 教導孩子學習新事物時,可以在他興趣正高昂時喊停★多湖輝親子館

根據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尼柯的研究,人們對於被中斷的課題會記憶得更好,而想起的機會也較多。這是因為中斷課題的緊張一直持續在心裡的緣故。

例如,當我們在閱讀推理小說時,如果在興趣正濃時被打斷,就會非常掛念,很想趕快繼續看下去,這種經驗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時候,記憶非常鮮明,故事情節也記得非常清楚;但是,如果一口氣讀完整本推理小說,大概過不了幾天就完全忘光了。

教孩子學習新事物時,也可以利用這種中斷效果,在孩子學習興趣正濃時喊停。那麼,孩子一定還會要求「再教我嘛!」而更熱心地學習。

相反的,如果認為孩子有興趣而一直教下去,孩子的持續力比較弱,很快就會感到厭倦。換句話說,孩子精神上已經處於飽和狀態,頭腦也不再要求營養,所以記憶力就會減退,無法牢記父母所教的事物。




◎ 教導孩子物品名稱,可以培養其辨別能力

蘇聯語言心理學家A.R.魯利亞,曾經對一歲半到二歲半的幼兒進行辨別紅色與綠色盒子的實驗,結果發現,幼兒連這麼簡單的物體都無法辨別。接著,他將盒子分別命名為「紅」、「綠」,再進行實驗,結果孩子很快就分辨出來了。

此外,讓三至五歲的孩子辨別正三角形和四方形,即使加以命名也沒有效果,但過了五歲之後,這種命名效果卻非常可觀,辨別錯誤的情形從二分之一減少到三分之一。

由這個實驗可以了解,物體的複雜性不同,命名效果也有差異。而為物體命名,並不只是單純地為了稱呼上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養孩子分辨相異物體的能力。

換句話說,父母重視物品與名稱的態度,可以培養孩子的科學思考力。

例如,孩子經常會問:「這是什麼東西?」、「那是什麼?」這時候,父母不要只簡略地回答「這是花」、「那是汽車」。如果是花,就說「這是菊花」、「這是波斯菊」。如果是車子,就說「這是公車」、「這是卡車」,以物體固有的名稱讓他去區別,漸漸地,就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辨別能力。

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反過來問孩子「這是什麼?」,這種作法對於提升孩子的辨別能力,非常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