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責備孩子的技巧》

2005年08月08日
◎未向大危險挑戰,無法克服大失敗★多湖輝親子館

孩子無法靈活使用身旁的用具,成為近年來教育上的一大隱憂,例如,削鉛筆時,常常為刀片所傷。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發生呢?原因是,孩子除了學校之外,根本沒有使用刀片的機會,而且現在的玩具又都是購買來的,不必自製,所以導致這樣的弊病。當然我並不是非難現在文明方便的社會,只是為了一直生長於此環境下的孩子感到憂慮罷了。

的確,「不便的事物」會對孩子造成某種程度的危險,可是完全未曾遭遇危險者,是無法應付危險的,也許這種說法過於誇張,但是,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克服危險所累積下來的奮鬥史,如此看來,便不難想見了。

小孩子爬樹,以父母的觀點來看,當然很危險,然而孩子卻認為這種冒險非常有趣。在爬樹之前,他會觀察整棵樹的情形,判斷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夠,之後再考慮具體的爬法,從哪一根樹枝開始爬,哪一根樹枝可以擔負自己的重量等等,需要考慮的項目非常多,一切考慮周全之後開始爬,也許,在許多次爬樹的經驗中,會有不慎墜落的紀錄,不過,這種經驗又提供了他估計錯誤的資訊,以後再爬時,相信他會特別注意這一點。

令人惋惜的是,現代的孩子,連嘗試這種錯誤的機會都沒有,簡單地說,他們受到過分周全的保護,而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是,家庭小型化,子女數目減少,父母注意力過分集中所引起的,在此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自立性發展非常緩慢,很難培養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

這種情形從觀察幼兒學走,便可得知。幼兒初步學走時,常常跌倒,但是幾次以後,孩子自己會得到平衡的要領,自己行走。可是,在學走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過分保護,一跌倒,立刻扶起,結果將如何?結果是孩子必須花費比平常多的時間去學走,並且稍大之後,跌倒了,會趴在地上哭,等人扶起。

當然,我並沒有鼓吹故意冒險的意思,而是讓孩子面對某種程度的危險,反而能讓他學習克服危險的方法,幫助成長,所以,教育孩子,有時候可以仿效母獅訓練小獅一般,將小獅子推入山谷,讓他自己尋找爬回山頂的路途。

以此觀點看來,插圖名家丁所提倡的「單獨旅行」教育法相當值得參考。丁在孩子三歲時,便用「單獨旅行」法來教育孩子,有一次孩子想到街上玩,為了安全起見,他本來想加以阻止,但是後來想想,他決定以跟蹤的方式,觀察孩子是否有能力獨自過馬路,結果孩子安全抵達對面的街上。孩子上小學一年級後,丁只交代孩子:「到城裡打一通國際電報」,最後再交代說:「怎麼走都行,但是來回路線不要一樣,而且問路時,問身著制服者較安全。」其他一概沒說。孩子就在他這樣調教之下,到了小學四年級,從買車票到預訂旅館都能一手包辦,甚至還一個人到外島去旅行。

這種教育方式或許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做到的,但是,孩子要求說:「我想和同學到動物園玩」,讓他去,去之前,先和他約定好,到達目的地必須打電話回家等事項,如此,父母便能掌握孩子的行蹤,並且能夠讓孩子遵守保護自己的諾言了。

有一次,我所任教的學校舉行畢業旅行,校方採取讓學生自己於預定的時間內到目的地集合的方式,結果,許多學生發生搭錯車的情形,這種方式雖然不太方便,但是我認為這是培養孩子自立的好時機。

任何人都無法保證自己終身處於安逸的環境,因此,讓孩子多經歷各種經驗,培養各種能力,才是父母應盡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