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璇ㄉ媽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10月11日
◎ 用不同形狀的杯子讓孩子喝果汁★多湖輝親子館


當著孩子的面前,將同量的水從細長的容器倒到粗短的容器中,孩子會覺得容器的形態改變,水量也跟著改變。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就曾經做過這種保存的實驗。

所謂保存,是指將物體的質量與重量變形、移動時,除非經過削減或增加的作業,否則會保存同樣的值。而這種保存觀念的確立,是促進孩子精神發達的重要關鍵。為了進行這種訓練,給孩子喝果汁時,不妨將同量的果汁倒入不同形狀的杯中,也是一種好方法。




◎ 讓孩子學習撥電話★多湖輝親子館


我有個朋友把全部親戚朋友的電話號碼都寫下來,貼在電話機旁伸手可及的地方。剛開始時,我覺得很奇怪,就詢問他。這位朋友表示,當他要打電話時,撥號碼的工作都是由五歲的兒子代勞。

他很快樂地表示,只要他一喊:「兒子啊!你來幫我找出某某的電話號碼!」孩子無論在家裡的任何地方,都會興高采烈地跑過來。習慣之後,這個孩子甚至能分辨出打電話來的每一個人。

我認為這作法真是太理想了,讓孩子代撥電話,不但讓他們有機會使用自己感興趣的器具,還可以學習達成目的的行為過程。




◎ 讓孩子自己選擇玩具★多湖輝親子館


以提倡幼童獨自旅行的獨特教育法而聞名的真鍋博士,在他的著作《獨自旅行的教育》中,曾提起一件有趣的事。

有一段時期,他覺得有必要培養孩子的判斷力與選擇力,於是就帶三歲的兒子到百貨公司玩具部,讓他自由選擇,結果,孩子完全不知道該買什麼,花了一小時,才好不容易下決定。真鍋博士心想也許是時間太長了,孩子才會猶豫不決,於是第二次就限定時間,但是,一直到了最後時限,卻什麼也沒有買成。第三次,真鍋博士又帶著孩子來到玩具部,也許因為有上次的痛苦經驗,孩子一到玩具部,馬上指著其中一樣說「我要買這個!」然而,由於考慮得不夠周到,買回來的東西並不喜歡。

事實上,即使是成年人,都覺得作決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是孩子呢?但真鍋博士卻由他的經驗中了解一點:讓孩子自己作選擇,長此以往,孩子就會依自己的個性去作決定,在短時間內就能培養出判斷力。

頭腦好當然也需要記憶力、分析力,但短時間內將各種要素作適當比較、檢討、判斷力、選擇的能力則更為重要。而培養這種能力,可以說愈早愈好。據了解,歐美的孩子,從幼稚園時期就開始自己選擇衣服、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