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10月17日
◎ 讓孩子用口頭傳達訊息可培養記憶力★多湖輝親子館


積極地讓孩子去跑腿、買東西或傳達訊息,對於促進孩子的各種能力,非常有幫助。如果稍微花點心思,可以使孩子的頭腦更好,尤其是能促進孩子的記憶力。

派遣孩子去辦事時,只要口頭交待,不要寫在紙上,這種方式可以鍛練孩子的記憶力。

所謂記憶力,是依照自己的方式,將接受的資訊轉換成文字、訊號或形象,收藏在腦中,再根據需要導出的能力。因此,讓孩子用口說出來,就可以鍛鍊資訊的收藏與導出的能力。

當然,一開始就要求年紀幼小的孩子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下列三個階段來加以鍛練:

第一階段,將要求孩子辦的事寫下來,讓孩子去記憶,至於不識字的孩子,可以替他畫個簡單的圖案或記號,然後把紙張折得小小的,放在孩子口袋中,告訴他,「只有在你忘記的時候,才能打開紙來看。」

等到孩子不看紙也能把事情辦妥時,就要求孩子把紙上的內容記下來,然後當著孩子的面把紙撕掉,這是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孩子對自己的記憶力已經相當有信心,所以就不再寫在紙上,完全以口傳達。

一般說來,四歲大的孩子大概只需訓練一個月,就能達到第三階段了。




◎ 一次要求孩子做兩件以上的事★多湖輝親子館


在日本,以頭腦好而聞名的,大概就屬聖德太子了,據說他可以同時聽七個人的話,這當然是比較極端的例子。

一般而言,父母要求孩子辦事時,為了使他容易了解,通常都先叫他做一樣,等到完成了,再做另一樣。這種作法,對孩子的頭腦發展並不理想。

表面看起來,這是一種體貼入微的作法,其實,對孩子的智能發展來說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一次吩咐孩子做一件事,孩子只會依照父母的叮嚀去做,而一次做兩件以上的事時,孩子就會產生緊張的心理,不但會更加牢記要做的事,同時會考慮到先後順序。

例如,父母吩咐「你出去玩,順便買豆腐、馬鈴薯,然後再把院子掃一掃」時,孩子會覺得東西可以等玩回來以後再買,至於掃院子,只要天一黑,就掃不乾淨了,所以會在出門遊玩之前,先把院子掃好。如果是比較精明的孩子,可能會要求玩伴去買東西,甚至還會考慮到容易破碎的豆腐應該最後再買……換句話說,透過這種方式,孩子會學著安排事物的先後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