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水痘(Chicken pox)

2005年10月24日
流行病學資料

一、疾病確認(Identification)

水痘為一種猝然發作的全身性疾病,其臨床症狀包括:

(一)前驅症狀: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2∼5天。

(二)水疱:最初幾小時皮膚上出現斑丘疹,然後多由臉、頭皮往軀幹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此皮疹之特徵為「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為表淺性(癢)、通常不留疤;體表有遮蓋處較暴露處病灶多,可能出現於頭皮、腋下、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結膜。皮膚病灶連續分批出現,故可同時看到各階段的皮疹變化。皮膚病灶也可能因數目太少而被忽略。輕微非典型和不顯性感染偶而發生。有時病狀相當嚴重,尤其是成人。

(三)若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在水痘復原之後藉潛伏於寄主的神經節中,以避免被免疫系統摧毀,則隨著患者之人生旅途,當宿主免疫力減弱時,病毒便會活化並沿著其分佈的神經皮節散佈,則會造成帶狀疱疹,俗稱皮蛇
(shingles)。

(四)併發症:水痘很少致死,其致死原因在成人以原發性肺炎,小孩以敗血症和腦膜炎最常見。但是對於某些特殊的患者,如白血病孩童和新生兒,則致死率會高達5%至10%。而帶狀疱疹後的神經痛亦相當腦人。

(五)懷孕初期感染水痘,少數會造成先天性畸型;如孕婦在生產前5天到生產後2天這段期間中發病,所產生的嬰兒很可能會有全身性的水痘出現,致死率可以高達30%;母親懷孕時感染水痘,嬰兒出生後發生帶狀疱疹的機會較高。Reye syndrome可能伴隨在水痘後發生。

二、致病因子(Infectious agent)

人類疱疹病毒第三型(Herpesvirus 3, Varicella-Zoster virus)。

三、發生情形(Occurrence)

(一)全球性的:全世界都有發生,通常在都會區,多半是兒童,且絕大部份沒有併發症。

(二)具高度傳染性:同一家庭內的傳染率大於85%。

(三)盛行季節:在溫帶好發於冬季及早春。

(四)好發年齡:

1、水痘:以3∼9歲為尖峰,佔60%;80%以下小於10歲。15歲以前即有90%以上的人感染過水痘。而併發症的危險群為小於5歲、大於20歲者及免疫不全者。

2、帶狀皰疹:

(1) 好發於老人,年紀越大,發病的機會大增,但復發第二次的卻不多(2%);

(2) 有惡性腫瘤或是服用克制免疫的藥物,因抵抗力較差,故發病之機會亦高;

(3) 小孩在兩個月大前得過水痘會增加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

四、傳染窩(Reservoir)

人。

五、傳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經由皮膚直接接觸或經飛沫的傳染,接觸到帶狀疱疹的水疱,也可以造成傳染。此外,也可被經由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痂皮則不具傳染性。此症是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在發疹早期。

六、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

2∼3星期,一般為13∼17天。

七、可傳染期(Period of communicability)

由出紅疹以前5天起(通常為前1∼2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之間,在病人出現水痘疹前之際的傳染力最高。帶狀疱疹患者的傳染力可持續到水疱出現後一星期。

八、感受性及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未感染過的人皆有感受性,二次感染的機率很小;感染水痘後,可以變成潛伏性感染,至成年時復發為帶狀疱疹。



貳、防疫措施

一、病例定義(Case definition)

無其他明顯致病原因的一種急性發作疾病,全身出現瀰漫性的丘疹與水疱(臨床病例定義)。

二、檢體採檢送驗事項

水痘採症狀通報,不需採檢檢體送驗。若有疑似水痘併發重症需釐清病因時,可採取血清樣本送本局病毒性疾病組。

三、防治方法(Methods of control)

(一)預防:

1、被動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VZIG),對於暴露96小時以內者,或在生產前5天至生產後2天,發生水痘症狀之孕婦所產下的新生兒,具有預防或減輕疾病之功效,一般用於較易併發重症之高危險群暴露者。

2、預防接種:根據病患本身的免疫力而有不同之處置;例如白血病及免疫缺損的病人,減毒性的活性水痘疫苗注射是必須的,因為這些病人抵抗力太差,病毒可能不會乖乖留在原地,有全身擴散的可能,所以一旦得到水痘,死亡率相當高;至於健康的小孩,我國政府目前尚未列入免費接種項目,可自費接種;而成人仍有部份於接種疫苗後感染水痘,但感染後的症狀有較為減輕。我國自87年上市使用之水痘疫苗,能有效防止70∼90%的水痘發生。

(1) 12歲以下:一劑。
12歲以上:兩劑,間隔4∼8週。

(2) 使用禁忌: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淋巴瘤或腫瘤、有症狀的愛滋病患、接受高劑量類固醇治療者(≧2 mg/kg/d,超過一個月)、孕婦、21天內有接觸水痘或帶狀疱疹病患、對Neomycine過敏、急性疾病中,五個月內曾接受免疫球蛋白(VZIG)、六個月內曾接受靜脈注射血液製品治療、或十一個月內曾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六週內曾接受水楊酸(Salicylate)治療等。

3、防止高危險群(如無抗體的新生兒、免疫不全的人)的人暴露。

4、控制院內感染:有研究指出水痘及帶狀疱疹患者所住的房間裡能發現水痘病毒的DNA,且有護士因吸入飛沫而感染水痘,所以對水痘患者不但要隔離,更要嚴格留意隔離病房的功能及品質,避免院內感染。



(二)病人、接觸者、周遭環境之處理

1、報告病例:由醫療院所填寫傳染病個案報告單簡表送交當地衛生局。

2、隔離:當皮疹一出現後至少應停止上學5天,或是停學直到水疱變乾為止。避免患者與可被感染者接觸;在醫院為防止感染免疫不全的病人,應實施絕對隔離。

3、兼行消毒被鼻腔、喉嚨和水疱液污染的器物。

4、接觸者保護:對於高危險群,於暴露後96小時內給予水痘免疫球蛋白,可預防感染或是減輕疾病。

5、調查接觸者和感染來源:無實效。

6、特定療法:Vidarabine和acyclovir都可治療Varicella zoster感染,通常選擇後者為抗病毒藥物。



水痘處理流程



致病因子在唾液中,以其為媒介感染

人類疱疹病毒

第三型

(1)全世界都有發生

(2)以都會區為多

(3)以兒童居多,3∼9歲為高峰

(4)在溫帶,好發於冬季及早春





(1)前趨症狀:微燒、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

(2)丘疹:臉Õ頭皮Õ軀幹Õ四肢Õ全身

(3)丘疹Õ水疱Õ痂皮

(4)終身性感染

(5)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會潛伏於寄主,在寄主免疫力弱時,造成帶狀疱疹

病例定義



無其他明顯致病原因的一種急性發作疾病,全身出現瀰漫性的丘疹與水疱

傳染病防治法第三條第三類乙種



一週內

向疾病管制局以

簡表批次通報

潛伏期約 2∼3週

致病因子

流行病學的特徵






































併發症
(1)原發性肺炎(成人常見)

(2)敗血症(小孩常見)

(3)腦膜炎(小孩常見)

預防
(1)白血病及免疫力差的病人應接種水痘疫苗

(2)於暴露96小時內,或對於在產前5天至後2天,發生水痘症狀之孕婦所產下之新生兒,施用水痘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藥物

檢查
懷疑併發重症時,立即採取血清送疾病管制局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