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草莓璇ㄉ媽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5年10月26日
◎ 要求孩子盡量指出道具的用途,可以增加獨創力★多湖輝親子館

看孩子扮家家酒,往往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教育方式。例如,孩子會把豌豆當成馬鈴薯,將砧板當成娃娃床,他們會無視各種物品原來的用途,自由地加以運用,而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創造力。

如何將這種自由的想法再擴展,增進孩子的創造力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將身邊道具的用途列舉出來。有一次,我拿出一把湯匙,問一個五歲大的孩子:「這個東西可以用來做什麼?」他回答「吃東西」、「喝湯」、「挖沙」、「扒耳朵」、「當作鏟子」、「當作刀子」……連續舉出二十幾種用途,令我大吃一驚。

美國心理學家也曾經對學齡期的孩子作過同樣的實驗,結果發現,孩子最多可以一口氣舉出四十種磚頭的用途。

如果父母也加入實驗,孩子就會因為受到刺激,而想出更多的用途。事實上,父母和孩子比獨創力,頭腦有彈性的孩子往往會贏。而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不要讓孩子的頭腦失去彈性。

把一張面積很大的紙攤開來,分別擺上湯匙、牙籤、刀叉,再用膠帶貼起來,然後用紅筆寫上孩子想出的用途,以黑筆寫上父母想出的用途,也可以成為一種很有趣的遊戲。




◎ 讓孩子廢物利用,可以培養獨創力和觀察力★多湖輝親子館


在日本,像東京這種大都市,每週有一定的日子是垃圾收集日。到了這一天早上八點鐘,人們就會把不用的、要丟棄的東西整理好,拿出來。而有的家庭就利用這一天,對孩子進行創造力教育。

我認為一位女編輯,她有一個四歲大的孩子。每到垃圾收集日前一天的黃昏,她就把家中較少用的東西整理出來,檢點一番,然後拿出其中一、兩樣,詢問她的孩子:「哎!妳想這個東西有沒有其他用途?要丟掉好像很可惜!」於是這個孩子就挖空心思去想,用塑膠蛋架拿來收集院子裡的落花,當作花的墳墓,把舊的原子筆當作筷子,使得她媽媽啼笑皆非。

當然,讓孩子養成改變想法的習慣,對創造力是很有幫助的。一般我們看東西,都是以用途為第一。可是,一旦考慮到其他用途時,就會連帶地注意到美、顏色、質料等平常忽略的地方。

從日常生活中去發現物品的新用途,可以使觀察力及思考力更為敏銳,同時也可以培養愛惜物品的情操,實在是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