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璇ㄉ媽

《頭腦啟蒙的技巧》

2006年02月13日
◎ 每天走同樣的路上學,想法就不會有改變★多湖輝親子館

以前,筆者在《社會病理學》這本書中曾談到,在工作上缺乏創造性表現的員工,他們的生活就是從家裡搭車到公司,下了班從公司到啤酒屋,然後再等車、擠車回家,這種上班形態十年如一日每天持續著,當然不可能有創造性的表現。

有一位中級主管聽了這一段話頗有同感,於是開始要求員工實行「一日一路主義」,據說效果很好。

每個人每天都要走馬路,而走不同的路,不僅可以發現新的事物,也可以轉變心情。卓別林曾在電影《摩登時代》中,演一個在自動化工廠上班的人,每天進行千篇一律的生產線作業,久而久之,連下班回到了家,還在做同樣的動作。這部電影在讓人發噱之外,還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

千篇一律的行動會使人的頭腦僵化,讓人無法自由想像。如果這種僵化呈現在頭腦仍處於白紙狀態的孩子身上,那問題可就大了。

例如,孩子上學、放學時無意中都會走一定的路線,久而久之,腦筋就固定化了。反過來說,走路上學表面看起來只是浪費時間,但只要改變一下路線,就能成為促使孩子頭腦靈活的刺激,這種大好機會豈可輕易放棄。




◎ 禁止孩子到處閒逛,等於禁止孩子成長★多湖輝親子館

去學校上學的孩子,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仍不見人影,或者派出去跑腿的孩子,到了天黑還沒有回家,父母在家裡就開始坐立不安了:孩子是不是發生車禍了?會不會被歹徒拐走了?

但是,孩子並不了解大人的心思,不知道父母在家擔心害怕,玩得滿臉黑漆漆地回來,這時候,如果是你,將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大概你已經把方才的擔憂拋到腦後,大聲地斥責孩子:「你跑到哪裡去了?怎麼到現在才回家?」面對晚歸的孩子會想好好地痛罵一頓,這是人之常情。

然而,在你考慮晚歸的危險,或對行為教育上的不良影響前,必須了解,孩子沒有直接回家,一定有他的理由。孩子在路上遇到自己關心或是感興趣的事物,就會忘了最初的目的,馬上把興趣轉移到新的事物上,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

認為放學不直接回家的孩子就是壞孩子,父母以這種固定觀念去責罵孩子,會使孩子關心、感興趣的對象減少,也可能將孩子富於彈性的思想,封死在一個框框中。

你不妨觀察一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孩子本來就是一邊玩耍、一邊成長,對各種事物發生興趣,然後一樣一樣學會新的。所以,無論是放學回家的路途,或出外跑腿,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次「旅行」,父母應該做的不是禁止,而是製造出能讓孩子一邊閒逛、一邊成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