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阿寶的媽@

什ㄇ是蕁麻疹?

2009年05月01日
什ㄇ是蕁麻疹?

全身皮膚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非常癢的塊狀浮腫。每個區域的浮腫可能只出現幾個小時就消失,但是其他區域又不停地有新的浮腫出現。這種疹子如果出現再眼睛周圍或是嘴唇時,常常會造成很厲害的浮腫。俗語稱蕁麻疹為「風疹塊」,取其疹子的變化,來去一陣風之意。

急性及慢性蕁麻疹

以病程而論,「急性」蕁麻疹通常是數天到一、兩個星期就會消失。如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則稱為「慢性」蕁麻疹。

引起蕁麻疹ㄉ原因

一、食物:海鮮、發酵食品、堅果類、蛋、牛奶、含人工添加物製品、含咖啡因食品、芒果、草莓、竹筍、葡萄柚、糯米、香菇及酒精類飲料等。

二、藥物:抗生素、止痛劑、鎮定劑、安眠藥、利尿劑、維他命等。

三、感染:慢性蛀牙、牙周病、鼻竇炎、尿路感染、念珠菌感染、B型C型肝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滴蟲、腸道寄生蟲感染。

四、吸入物:花粉、孢子、粉塵、化學溶劑。

五、內分泌:甲狀腺異常、自體免疫疾病。

六、物理性:陽光、溫度、騷抓、壓力、運動、水。

食物因素:食物過敏是造成風疹塊的主因.但一般都是急性型,引起慢性型的較少.最常見約有蛋白質類、色素添加劑、防腐劑、調味品等。
測定的方法就是出食譜中挑出可疑物,不食用它看看症狀走否減輕,或者走再吃它看是否會再發生風疹塊。雖然此法最為直接可靠,但碰到添加物眾多而無法挑出時很難實施,有時遇到反應特別遲鈍的人,其過敏反應需適好久才發生反應那就很難測出過敏物了。

藥物因素:盤尼西林是藥物中最常發生蕁麻疹的,其次阿斯匹靈也常常促使慢性蕁麻疹惡化,其餘消炎片 (磺胺劑)、鎮靜劑、止痛劑、消化劑、利尿劑和荷爾蒙也可能引起慢性蕁麻疹。

呼吸道停留的過敏原:如花粉、黴菌、頭皮、灰塵、植物產品、噴霧劑等等,這方面皮膚試驗常有助益。
感染:包括念珠球菌感染、皮癬菌、慢性鼻竇炎、蛀牙、寄生蟲感染等等.此項因素常被忽略,當妳的慢性蕁麻疹找不出別的原因而治療未能奏效時,局部的感染可能就是它的主要原因呢!

蟲螫:最常見的是跳蚤、臭蟲、疥蟲等等.此類蕁麻疹大都以苔癬樣蕁麻疹方式出現較多 (中間有小水泡的風疹塊)。

接觸物因素:尤其是外用藥物和化粧品,常出接觸的地方先行起風疹塊。

具有內在疾病時也常常發生此病:譬如紅斑性狼瘡的病人有7 % ~ 9 % 蕁麻疹出現,他如淋巴瘤、內臟癌、甲狀腺機能亢進、肝炎、風濕熱及風濕性關節炎也都可能發生此項症狀。

心理因素:此項原因時常有人提及,但是否當作僅有的原因是值得懷疑的。

遺傳因素:有少數人具有遺傳性體質,若是此種因素引起的蕁麻疹那就很難根治了。

物理因素:有些是搔抓或壓迫就會引起風疹塊,有些人碰到冷天氣或冷水就會起,有些人一熱就會起,也有些人一碰到日光的照射就會起風疹塊,有的在運動後或情緒緊張時或熱的情形下亦會發生風疹塊。

治療

最佳的方法是找出並去除導致蕁麻疹的原因,但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藥物方面的治療是以抗組織胺類的藥物為主,然而美人對於各種抗組織胺的反應不一,所以您的醫師會試著使用一種或多種長、短效的劑型藥物,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但如果蕁麻疹非常嚴重,注射腎上腺素或短期的類固醇藥物使用,則是需要的。

自我護理

一、洗澡可以使用肥皂或沐浴乳,但水溫不要太高。
二、依醫師指示,按時服藥,並使用止癢擦劑,或局部冰敷以降低癢的感覺。
三、不要使用酒精擦拭,有時反而會越擦越癢。






西醫治療蕁麻疹的方法,基本上採對症療法與飲食療法。前者是去除發病原因並設法止癢,後者則禁食刺激食物。 大體上蕁麻疹可分為過敏性、非過敏性兩大類,中醫治療時不須考慮這二者的差別,多採用柴胡劑,其次為驅水劑。由此看來,中醫治療與水和代謝有關。

其次有許多蕁麻疹患者,是由於食用魚貝類或肉類所引起,此可採用香蘇散和橘皮大黃朴硝湯。後者本用於食物中毒所引起的上吐下瀉,不過有人曾因飲食不當而出現蕁麻疹,於是試著採用本藥方,結果效果奇佳。

蕁麻疹使用的中藥

實  證--小柴胡湯、橘皮大黃朴硝湯、茵蔯蒿湯
虛實間證--溫清湯、桂枝麻黃各半湯、香蘇散
虛  證--當歸飲子

資料來自奇摩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