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購屋第三步--選擇購屋地點

2011年06月03日
買房除了選定一個信任的仲介之外,
冷靜釐清自己的需求也是在看屋前與看屋過程中必須不停思索與調整。

1) 區位
每個人對於居住環境都有各自的喜好與考量,但喜歡並不代表適合,具有投資爆發力也並不代表適合,
我覺得一個適合居住的房子的定義是指除了家庭成員都認同之外,還具備不增加雙方工作的通勤時間、
提升小孩就學的品質、生活所需的活動動線順暢等優點,能作到兼具每位成員的需求是決定區位的重要考量。

以我自己為例,,內湖對我來說是最方便的地方,上下班通勤時間可以控制在30分鐘之內,
進而接送小孩也方便很多,但對於辦公地點在中正區的握壽司來說,他勢必要花更多時間在通勤上,
通勤時間拉長,相對的也拉高騎乘機車的交通風險,所以即使他覺得內湖對我來說很方便,
我也堅持不考慮內湖。

台北市最具指標性的大安中正區是人人想入住的區段,價格相對也很高,
這兩個區位的黃金地段隨隨便便都是每坪100萬起跳,就算想入住台北市,也不是人人都住得起大安中正,
若是退而求其次的考量大安中正區的邊陲地帶,也必須思索邊陲地帶隱藏的不便性,
除了價位的考量之外,是不是喜歡住在一個都會感多於生活感的地方也是須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2) 學區
學區是很多有孩子的人購屋的考量之一,我不是個追求明星學區的人,
我只希望是個整體素質不差的學校,學校裡各種社會階層的父母都有,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生活方式的同學,而不是只是某種特定族群的人,
所以我會選擇文教區,但不選擇明星學區。

3) 生活動線
除了房子本身的喜好之外,房子周遭是否適合家庭的生活習慣也是考量之一,
若須要依賴捷運通勤,那就必須考慮捷運站到住家間的距離,
若外食的機會多,那就必須注意住家附近外食的便利性,
除了外食的便利性,也必須思考住家的位置是不是會因為餐館多而影響環境的清潔度,
還有家庭採購的習慣也是考慮的重點之一,若是習慣在傳統市場採購,那大賣場是否在附近就不那麼重要,
但若是習慣在超市或賣場採購,那就必須考慮超市或大賣場距離住家的遠近。

4) 捷運線上
現階段捷運線上是賣方很喜歡炒的話題,但甚麼叫捷運線上,我想每個人定義不一樣,
我自己本身是不喜歡位於捷運邊上的物件,正捷運邊相對出入較複雜,
周遭要歸於寧靜也相對比較晚,商店或許多,但是不是本身習慣消費的商店,
對我來說,正捷運線上的吸引力並不大,我覺得走路10分鐘或是騎車5分鐘反而是我比較喜歡的,
所以也就沒有必為了正捷運線上而每坪多付好幾萬的價格。

另外是否選擇位於高架捷運旁的房子也是必須考量之一,捷運來來往往的聲音不是只是朝九晚五而已,
早上睡得正甜的時候,可能就被屋外哄巄巄接運聲喚醒,
晚上想入睡的時候,外頭的捷運聲可能還會阻止您夢周公,
若有賣家聲稱氣密窗可以隔絕噪音,那您可能要反問自己願不願意一天24小時緊閉窗戶不通風,
想一想這跟買一間沒有窗戶的房子有甚麼不同。

選擇一個可以享受捷運的便利性,又可以避開捷運帶來的負面影響才是有價值的捷運線上。

5) 安全考量
河堤或山區是比較寧靜的地方,住在較高的樓層也通常會有賞心悅目的景觀,
但同樣的也必須注意有無出入安全問題,夜歸時是否有人身安全的問題在。


在買房看屋的過程中,所須衡量的除了物件本身的狀況之外,很多外在的因素也是必須考量的要點,
我自己在看屋的過程中,曾因為外在因素而發生淘汰原先預定區位的情況,
所以多方了解周遭環境是不可欠缺的動作,多方考量下選擇一個對家庭成員每個人都好的房子,這是我的看屋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