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身體學會的, 別人拿不走

2012年03月16日
我不是很喜歡主動安排小孩學才藝,有些人說小孩不懂,所以要讓小孩多學,
這樣才會開發他的能力,有些人說大家都學,不學就輸人一截,
當現今親子教育呼籲回歸單純的年代,仍舊看到許多愛小孩的父母推著小孩往才藝班去,
小孩有才藝是件好事,但我希望是自己真的花心思觀察孩子,並確認小孩的意願後,才讓小孩參加。

我覺得每個孩子都像一顆顆未經開發的鑽石,看起來是一顆顆普通的石頭,
但若經過雕磨,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閃亮的鑽石,很多人把才藝把老師當作鑽石師傅,
希望可以幫助孩子發光發熱,但我打從心裡覺得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鑽石師傅,
只要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與傾聽,很快的就能夠知道該怎麼啟發孩子,
才藝是外加在孩子身上的,但能力是小孩身體裡擁有的能量,
與其學才藝,我更希望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和主動的能力,
閱讀和主動是我覺得人一生中很重要的資源,它可以帶給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廣。

該怎麼培養孩子主動的能力,我沒有甚麼特殊或深奧的理論與方法,
我只想要要開發孩子的感官能力,感官能力是甚麼,
感官能力就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聽起來很簡單,一個身體功能正常的人都擁有這些能力,
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懂得運用這些能力嗎,
還是我們只是依著生理需求來使用這些能力,
這些能力只是看的到、聽的到、吃的到、聞的到、摸的到那麼簡單而已嗎,我覺得不,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視覺去觀察,而不是看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聽覺去分辨,而不是聽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味覺去體會,而不是吃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嗅覺去探索,而不是聞而已,
真正擁有感官能力的孩子會運用觸覺去體驗,而不是摸而已,
當一個孩子懂得觀察、分辨、體會、探索、體驗,我想作文會寫的好,語言的內容會豐富,
社交活動會無形中組織,更甚者可以自己發現自己的天份而主動要求學習,
這是我個人的想法,或許結果並不如想像中美好,但我想帶著孩子往這個方向走去,
儘管結果可能不如預期,但一路走過去至少在孩子的記憶裡是快樂的就好。

簡單來說,我希望孩子對生活有感覺,而不止是生活而已,
在這講求速度的時代,資源看似豐富,但資源似乎多到蓋住了人與生俱來的感官能力,
感官能力除了平常找機會啟發孩子之外,我蠻肯定坊間兩個團體所開的課程,
一個是如果戲劇所開的戲劇教室,一個是雲門舞集的生活律動教室,
這兩個教室的主軸都是講求感官能力,也強調我要的快樂學習,
如果戲劇教室是肢體與語言的結合,雲門生活律動是肢體與音樂的結合,
兩種課程有些類似,也有些差異,一樣無法具體去述說孩子學了些甚麼,
一樣只是看到孩子在教室裡瘋狂的跑跳,不知在作些甚麼,
只是隨著時間經過,不經意中會發現孩子的不同與改變,
而那改變不是多了才藝,而是發自孩子身體裡的微妙變化。

目前芊霈在學校上體能課和體操課,小小班的佑翰我只讓他上體能課,
另外芊霈目前開始上如果戲劇教室,她說她也想去雲門,我說等中班的時候媽媽再想看看,
佑翰則是姊姊上戲劇教室課前和老師玩了些身體的活動後,說也要跟姐姐上一樣的課,
我說等四歲媽媽一定讓你上,這是目前我為孩子安排的課外活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