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人本 親子教養工作坊

2013年10月29日
2013/10/29 如何掌握發球權 (事件/困擾/希望/方案/檢核/重新發球)

1) 不要罪責自己 : 錯是人生必然的過程,試錯是為了對,”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
錯是為了趨近對,消極的面對錯會讓錯沒有意義。

2) 把往對的方向前進的嚮往,用來要求別人,往往會走向落空/反撲/破壞關係。

3) 看到生命的價值 : 把力氣用來平衡自己 (消極) /想自己可以做甚麼 (積極)。

4) 事情 : “不求全”,只要往對的方向走就可以,不要求完美,即使不動也OK,
因為那代表至少穩住,因為生命中往後退的力量一直存在,能不動已經是一種進步。

5) 事情 :我的著力點 ( do something),且戰且走。

6) 理想是用來實踐,如果不作,那不如不要想,想想我來做甚麼來實踐我的理想。

7) 處理事情的方法是為了讓人更有力量,而不是事情的應該。

8) 如何掌握發球權 :
(a) 困擾 (打擊/受傷) : 我在乎甚麼?難過甚麼?
(b) 希望 : 我期待甚麼? (我期待我可以做甚麼),不是我期待他可以∼,這樣期待的真正主詞是他。
(c) 方案 : 分級 我做得到 / 我願意 / 有正向關聯。
(d) 檢核 : 是不是在作自己能作的。

9) 期待可以抽象,方案要具體。

10) 對於困擾不要有多餘的價值判斷 (對或錯,好或不好),想一想願意為自己作甚麼,
我們很容易知道不要什麼,但很少反過來想想要甚麼。

11) 我們都太有眼光知道哪裡不對,然後呢?如果連遇到難受的事情都是被動的,那要如何疼自己。

12) 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如何她才能比較容易接受。

13) 作選擇是為了過更好的日子,選擇了就不要折磨自己或折磨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