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握壽司 & 小草莓 生活五四三

人本 親子教養工作坊

2013年11月19日

013/11/19 發揮父母的正向力量

1) 暖身 & 預知狀況 : 孩子是須要被尊重的,有些孩子對事情是須要準備的時間,若要出門,
可以預先告知孩子等一下要作甚麼?會有甚麼狀況?多久後會出門。

2) 孩子無法長時間安定與坐著,可以跟孩子說;親愛的,我知道你很想跑,很想跑的時候怎麼辦?
是自己去嗎?還是可以跟我說,讓我帶你去?若到時候孩子擅自跑開,父母所要作的不是告誡他,
而是協助他可以怎麼辦?(親愛的,等一下,你忘了我們剛說好的嗎?你要帶我去嗎?)

3) 若生理與年齡的限制導致孩子無法控制:先帶開(不要不放過孩子,也不放過自己),
可能孩子不知道如何反應,到一個不被打擾的地方問孩子 : 你還好嗎 ? (先穩定孩子),
大人也可以讓自己先脫離被激起的情緒,讓自己的情緒有再回來的空間與時間。

4) 調整語言的使用
a) 不要~~,不可以~~(難過 / 哭 / 生氣) 評價式的語言 ; 怎麼了 ? 你看起來~~,要不要說看看
b) 太晚了,不可以說故事 (感覺不能說故事是因為自己拖太晚)
親愛的,有一件事要跟你傷量一下,你今天好厲害,回來一直一直玩,一個是你很會玩,
一個是你很想玩,撐過一整天上課,回來還有力氣可玩這麼久,現在有一個困難,現在時間晚了,
我們還沒有說故事,如果現在說故事,那就會很晚睡,我擔心明天你會沒有力氣玩,
所以我們作一個改變好嗎,今天暫停說故事,但媽媽還是會陪你喔,我們一起睡覺,
我幫你按摩,放鬆一下,不然你身體那麼想玩,現在一定睡不著。
c) 親愛的,我跟你傷量一件事好嗎 ? ~~~~~~~ (把真實狀況說出來,如實表達,不要嫌多)
d) 語言貼實真實感受,並且照顧雙方。

5) 愛自己不表示自私,自愛不等於自私,反而是無法自愛的人會有占有的問題,
無法自愛的人的給是帶有往後索討的給,很容易把付出視為犧牲奉獻,會在往後試圖索討回來,
而演變成共生的親子關係,試圖綑綁自己與孩子,親子關係很容易變成是沉重的生命枷鎖。

6) 感覺是有沒有的問題,不是對不對的問題。

7) 跟孩子開玩笑不是代表可以虧他,虧帶有玩弄。

8)委屈的孩子在生命裡都在尋找機會表達自己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