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我愛三寶,三寶愛我

飼養寵物的好處

2010年10月05日


•bobo小天才 2010/09/29
孩子看到昆蟲、螞蟻動不動就將牠們踩死,其實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舉動,如果大人改變做法和態度,用愛護動物的心教導孩子,他們會懂得如何善待動物,進一步和動物建立感情。


【文�蘇麗華;採訪諮詢�育達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教授楊素蓮•圓心坊托兒所所長黃薰漪】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爸媽你們看,狗狗�貓咪好可愛呦,我也想要養一隻。」

當孩子提出他的欲望時,其實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育達技術學院幼兒保育系教授楊素蓮表示,孩子喜歡動物,表示他對生命開始產生興趣。

他們就像科學家一樣,會去注意自然環境中任何會動的東西,所以在戶外教學中,透過眼睛看到的東西;

透過觸摸體會到的感覺,然後經過感官、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或問題,這些自然生態的研究,最後就會內化成生命教育。




養寵物前先養植物

生命的定義是什麼?

圓心坊托兒所所長黃薰漪認為,和大自然有關的都是生命性的東西;

不只是動物,像植物和地球一樣有生命。

爸媽可以帶領孩子了解生命的過程,一開始並不一定要飼養動物,可以先從簡單的種植植物,再到複雜的寵物飼養。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孩子在種植過程中,從種子、發芽、生長再到結果,了解生命的完整歷程。

黃薰漪所長解釋,例如:種向日葵,孩子會問「種子為何會發芽?」、「為什麼會長成一大朵花?」

孩子不但參與照護工作,知道要每天澆水、定期施肥,才不會讓植物枯萎,進而培養出責任感和愛心。




認識昆蟲•動物培養愛心

*透過教導

對於懵懵懂懂的孩子來說,該如何培養他們的愛心呢?

楊素蓮教授表示,幼齡的孩子看到蟑螂、螞蟻很容易將牠們踩死;

或是無法掌握力道,在撫摸或是搶抱的過程中,不小心讓動物受傷,

其實可以透過教導,例如:手該怎麼抱動物、撫摸動物,手要輕輕地、不要搶而讓牠摔到地上等,讓孩子學會善待動物。



*親身示範

黃薰漪所長指出,在園所裡,孩子們看到蝸牛、馬陸爬出來,直覺反應就是踩死牠們,因為家長也是如此。



但是黃薰漪所長告訴孩子們「這樣的行為不對,牠們的小生命就這樣結束掉了。」

於是,她摘了一片葉子,將蝸牛、馬陸放到葉子上,然後告訴他們蝸牛都吃什麼、為什麼沒有腳、牠如何排便等,

完畢後說「現在小蝸牛要回家囉!」便將一隻一隻的蝸牛放回花圃中。

有了這次經驗,下回蝸牛又爬出來時,她發現園所的孩子不再踩死蝸牛了,還會叮嚀路過的人要小心階梯上有蝸牛,並模仿之前老師教導的動作,告訴蝸牛「要趕快回家喔!不要被踩到了。」

可見幼兒階段的孩子就能夠教導他們愛護動物的心,黃薰漪所長如此說。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寵物教我們的事

*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於學齡前的幼兒來說,透過飼養寵物,孩子學會專注照料,會好奇詢問寵物的相關問題,這就是思考,爸媽不妨帶了他們去找答案,進而學會解決問題能力。

*培養耐心和責任

在飼養過程中,孩子有可能貪玩或怕麻煩,而疏於照護寵物,楊素蓮教授強調,這時.

爸媽不可以讓他半途而廢,而攔下工作。否則無法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恆心,日後在面對問題時,容易養成有他人承擔而不願負責的心態。

所以爸媽可以引領孩子一起照料寵物,並規劃工作,例如要餵牠吃多少、誰要幫忙清理便便等,習慣養成至少要21天,孩子逐漸就會展現出負責任的態度。


小叮嚀

當孩子嚷嚷吵著要養寵物時,爸媽該如何以對呢?

楊素蓮教授表示:「喜歡和當下是不一樣的。」

爸媽可以先思考問題所在,是大人想養?還是孩子要的?

如果只是孩子一時想要,那麼還要評估孩子的能力和技巧是否夠純熟,可以操作什麼類型的寵物,以及家裡環境是否適合寵物健康生長,絕非一時衝動而飼養。爸媽不用著急而幫孩子找尋可飼養的寵物,而應該先引導孩子如何養寵物,看看他是否真的有興趣。


【完整內容請見2010年09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出處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378&f_SUB_ID=2669&f_ART_ID=27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