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我愛三寶,三寶愛我

一眠大一寸 長高懂要訣

2011年06月20日
健康壹點通:一眠大一寸 長高懂要訣
台灣小學生長高速度年年降,這個警訊可嚇壞了家長們,尤其少子化的趨勢,更讓爸媽挖空心思想辦法。但在專家及有經驗的家長眼裡,長高祕訣不外乎,多吃多睡多運動,只要三者合一,即使父母是矮個子,孩子仍有長高的可能。
多運動跳躍式最佳
運動是最有效的長高方法,可刺激生長板,讓骨骼生長,尤其以身體上下跳動的運動最佳,如打籃球、跳繩、游泳、跳高等。可以建議學校每學期讓每位學童跳繩至少1萬下,而運動習慣的培養可以從小三、小四開始。而跳繩除了可長高外,也可增加手腳的協調力,增加心肺功能。
而日前白蘭氏與國立體育學院老師設計的高高操,主要是為發育中的學童設計,可訓練肌肉伸展及緊實度,因此體操的7成比例是四肢伸展,3成是跳躍式運動。每次花5分鐘,每週至少3-4次。有興趣的民眾可至下列網站下載高高操影片:http://2005.brands.com.tw/high/exercise_1a.asp。
(諮詢:國立體育學院副教授陳美燕師)
多吃營養要均衡
要長高營養均衡是必要的,尤其鈣質補充,國內學童9成鈣不足,須多補充。
好的食物:
1.奶類、小魚乾:含有足夠的鈣質,尤其牛奶是最易取得的鈣質來源,小魚乾則因連骨頭一併吃下鈣含量高;至於傳統習慣喝骨頭湯補鈣,則30碗才有1杯牛奶的鈣質。另外,鈣與鐵會互相競爭,這兩種營養素最好要分開食用。
2.綠色蔬果:蔬菜雖也含有鈣但吸收不好,不過其礦物質多源,仍可補充成長時所須營養素。

壞的食物:
1.碳酸飲料:會影響鈣吸收,其有磷酸會與鈣結合形成不溶性的鈣而流失。
2.咖啡因:茶及咖啡都有,會影響礦物質吸收。
3.草酸食物:如波菜,會與鈣形成不溶性的鈣,影響吸收,食用時須與含鈣食物錯開。
(諮詢:許惠玉營養師)

看著就讀專一的巫康維和同學打籃球,有種錯覺以為兩人差了三、四歲,因為巫康維的身高足足多了二十公分。為了孩子的身高,巫媽媽可是費盡心機,「我媽常在叮嚀要注意孩子登大人的時間,過了就長不高。」巫媽媽笑說,傳統觀念裡,登大人是給孩子的見面禮。
傳統進補登大人
巫媽媽小六開始就盯著孩子的身高看,還認真到中藥行抓帖方,要煎兩小時,但兒子嫌味道不好,就偷偷把中藥給倒掉,後來找到有業者把膠囊及藥膳結合,由於味道差的藥材是膠囊,拿來燉補的藥膳變好吃了,孩子接受度高,還連吃半年。
除了中藥進補外,巫家父母還規定三個小孩國中時要九點上床,高中十一點前上床。巫媽媽說,兒子在小五時很胖,就鼓勵他多運動,怕他喝飲料更胖,就叫他喝牛奶。
巫媽媽的努力,讓女兒們長到快一百七十公分,兒子從國一的一百七十公分,到現在已一百八十七公分。
記者訪查了幾位家有高個兒的家長,答案都跟巫媽媽差不多,運動、不偏食、不熬夜。模特兒莊翔宇一百八十公分,他說,父母都不高,但自己小六時開始打籃球,每天喝牛奶,不喝可樂,而自己的弟弟生活作息不同,就比較矮。
營養多元重觀念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身高不到一百六十公分,兒子長到一百八十公分,她說,小孩不愛運動,就在家跳高,從七、八歲開始,也鼓勵喝牛奶,並常耳提面命要營養均衡。許惠玉及巫媽媽都認為,孩子不會懂要怎麼長高,父母必須提供多樣性食物給孩子。
長庚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羅福松指出,偏矮的孩子裡,因缺少生長激素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偏食造成的營養不良,當營養失調生長激素的反應就不好,這些孩子要多吃,吃得下什麼都好,也可補充綜合維他命,鋅離子、鐵離子,而可樂汽水少喝。
至於何謂長不高,羅福松說,簡單的方式就是身高處於五個百分位以下,五歲以上一年長五公分以下,或是與同齡同性別小孩矮一個頭以上,都應該看診了,尤其要在孩子的青春期前就診才有救,如女生開始長乳房,男生則是睪丸開始變大時。
坊間說法,女性月經來就長不高了,羅福松說,初經已是青春期的末期了,能再長的空間約五、六公分而已,因此長高確實要掌握時間,女性正常青春期八到十三歲,男性九到十四歲,家長得多留意孩子的第二性徵發育。
長高關鍵看骨齡
若發現女孩在八歲前,男孩在九歲前就有第二性徵,要留意是否性早熟。羅福松就曾遇到有幼稚園大班的男生已一百四十六公分,皮膚油油的長痘痘,檢查後發現是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合併性早熟,且骨齡已經十三歲半,生長板已經密合,能長的身高有限。
骨齡是判斷孩子能否再長高因素,必須照手掌的X光,看其骨骼生長板的成熟程度,這與實際年齡不同,女孩骨齡十四歲,男孩骨齡十五歲以後,能再長的身高不多了。
很多家長都會以為打生長激素就能解救孩子的身高,但實際上,健保審核生長激素是有條件限制,只給真正缺乏者,及透那氏症候群兒童及小胖威利的孩子身上。
這些孩子使用前三年效果較好,以生長激素缺乏症的孩子而言,最終可多長九公分,透那氏的孩子大概多長五點八公分,至於正常小孩施打五年,平均大概可多五到十公分,但得付出每年每公斤六千多元的費用,以二十公斤孩子為例,一年大概要花十三萬,連打三年,得耗掉四十萬。
羅福松就說,若所有檢查都正常,也無罕病或腦部疾病(腦瘤、意外傷害)的話,還是多從孩子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著手比較實際。
多睡生長激素夜分泌
生長激素會在晚上以脈動式的方式作用,每隔60及90分鐘分泌一次,因此得處於熟睡期時才會分泌,若睡得愈久、愈飽就分泌愈多,醫師建議,成長中的孩子至少要睡8、9小時。而運動也會加速其分泌,因此每次要運動半小時以上最有效果,1週2到3次。
生長激素除了是長高的必要條件,它還有降低膽固醇及增加骨密度,燃燒脂肪增加肌肉的作用,缺乏時,會增加成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美國FDA除核准用於兒童的生長激素缺乏上,也核准用於成人身上。
至於類固醇則會影響生長板的細胞,建議有氣喘的小孩若要使用類固醇以吸劑較好,若使用口服藥則不超過1週為限。(諮詢:羅福松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