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哈妮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文章--教養的目的不是要孩子怕你,而是要懂得如何去愛

2018年08月01日
公開
47

教養的目的不是要孩子怕你,而是要懂得如何去愛 作者:尚瑞君 發表日期:2018-07-18 點擊瀏覽數:19917 炎熱的暑假,增加了親子相處的時間與機會,大家是增加了開心與快樂?還是上升了衝突與火氣? 以前,跟孩子們在溝通不同意見與想法時,他們冷不防的,會丢出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話:「您以為我怕您嗎?」我總是很認真的跟他們說:「我從來沒有要你們怕我。」 父母為什麼要孩子怕自己呢?親子是仇人嗎?還是為了要樹立做為父母的權威嗎? 孩子會長大,父母會老。如果,父母的尊嚴與價值,只是建立在孩子的懼怕與驚恐之上,那這樣的價值與尊嚴,隨時都會破滅與瓦解。 父母,只是比孩子,更早來到這個世界上學習,而我們生下孩子之後,更多了互相學習的機會。父母,是要給孩子情感上的灌溉與涵養,讓孩子在接受愛中,也學會了付出自己的愛。另一方面,父母也要不停的引導孩子,做理性思考能力的訓練與建構。 寫久了教養文章,常常有人問我,要怎麼跟孩子溝通?孩子現在很叛逆,動不動就發脾氣,要怎麼辦? 對於跟孩子溝通的方法與技巧,就孩子的發育進程,應該分成四個階段: 一、從懷孕到學齡 胎教真的很重要。在懷孕時期,常常跟胎兒說話與互動,在孩子誕生後,真的比較好帶。 孩子出生後,扣除睡覺的時間,就要常常跟孩子說說話。透過大量的聽,孩子才可以學著說。當孩子開始會說出有意義的字彙時,更要不厭其煩的引導孩子說話。 當孩子可以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時,你的教養,才可以在雙向的互動交流中,容易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從小學到前青春期 孩子進入學校上課之後,要每天問問他在學校的狀況。這個階段,要慢慢的把親子對談時間,變成聽孩子說。一定要讓孩子有說話的機會和權利,不然,現在你不懂得聽,以後他會根本連說都不願意對你說。 在小學中年級時,就要跟孩子分析,他以後進入青春期會遇上的身心變化。讓孩子在心裡對青春期,先有一個概念,免得在日後發生情緒失控時,親子雙方都會感到害怕與措手不及。 三、青春期 孩子在青春期,會出現叛逆的頂撞行為,在所難免,但是,青春期耍叛逆,並不是百無禁忌的免死金牌。當孩子情緒失控時,父母不需要隨之起舞,可以讓他自己發洩出來後,自己恢復冷靜。但是,在事後要進行良性的溝通,要糾正孩子錯誤的言語內容或是行為。 父母可以包容子女,但外人不會因為孩子說自己在青春期,就可以有失控的言行。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所有的言語和行為,都是需要負責任的。父母沒把孩子教好,讓他日後在大社會的衝撞中才學習,那付出的學費或代價,是無法精算的昂貴。 在青春期,父母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協助孩子建構理性思考與溝通的能力。孩子在青春期前,得到了感性的愛的涵養與灌溉,在青春期,就要把冷靜的理性思考能力,建構起來。 孩子的青春期拉的愈長,就表示他的成熟期愈晚,這對親子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 在國中階段,孩子的第二性徵,都會慢慢出現,當他的身體逐漸長成大人,卻還用著青春期當藉口的叛逆行為,不是既衝突又不協調嗎? 教會孩子尊重與自重,尊重自己在家庭裡的身分與責任,自重自己是一個逐漸成熟的個人。每個人都有情緒與壓力,不是打著青春期的旗幟,就可以一再的任性。放任自己不適當的言語和行為,對家人來說都是災難,大家除了適當的體諒與包容,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自己轉換情緒和做理性溝通的能力,幫助孩子的身心靈,,都可以逐步穩健的成熟。 你可以問問孩子:「每個同學都在青春期,大家每天都發脾氣嗎?在臉上寫著,我青春期別惹我嗎?」別開玩笑了,還是在學校談笑風生,可以跟同學好好說話與溝通的人,才會有好人緣。 父母對孩子,不能無止盡的包容與縱容,這樣不是愛,是礙與害,過多的包容與縱容,是防礙了孩子的成長,傷害了孩子的成熟。愛孩子,要引導他成長,不是縱容他拿青春期當藉口,青春期是成長的過渡期,而不是阻礙期。 四、後青春期 當孩子的外貌,蛻變成為大人以後,一定要尊重他的意見與想法,要真的把他當個大人。我們的想法,只能提供他們參考,而不是他人生的作業手冊。 我已經把國一的長子,當成大人看,因為他知道我支持他,相信他,也尊重他,所以,我們什麼議題都可以聊。偶爾他情緒不好,跟我說話比較不耐煩時,只要提醒一下,他馬上會修正。當我口氣不耐煩時,他也會做適度的提醒,這樣相互的支援與提醒,讓我們在溝通時,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在處理情緒上,而可以進行深度與有效的溝通。 經由跟孩子們天天的對談與交流,不但更了解孩子們在思考上成長的脈絡,甚至在聆聽他們的想法與意見後,可以給自己帶來不同的啟發與領悟。這種教學相長的感受,傳遞著「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感動。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你給他足夠的支持與信任,他比你更想證明,自己正努力與認真的,在成長與成熟。不要小看孩子,當你一直只把他當成小孩子,他也就放任自己不長大。當你告訴他,他慢慢長大與成熟時,要負擔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他也會長出承擔一切的肩膀。 從說給孩子聽,到聽著孩子說,再到親子之間可以理性的溝通與交流,就是親子一起用心經營的,甜蜜又豐富的家庭生活。這些愛、支持,與信任,會一路餵養孩子長大,也成為我們老後,反覆回味的精華。 ※更多您可能感興趣的「親子教養」相關文章推薦... 在要求孩子前,先想一想,我們自己能不能以身做則 https://bit.ly/2uNliXJ 青春期不可怕,爸媽要相信「愛出,必愛返;善出,必善返」 https://bit.ly/2LMLnNj

文章

2018年08月01日
公開
50

做個言行一致的父母,在要求孩子前,先想一想,我們自己能不能以身做則 作者:尚瑞君 發表日期:2018-07-16 點擊瀏覽數:6557 「身教重於言教」這是普遍的認知。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還是只有用嘴巴教養孩子,卻沒有認真的省視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言行一致」。 要孩子去寫功課,去複習課業,不要再看電視。但是,被大人趕走的孩子,卻發現大人正坐在客廳裡追劇,一會哭、一會笑,偶爾還交雜著幾聲的咒罵。孩子的心,怎麼可能會專注在書本上﹖他的心緒,正被你的一舉一動所牽引,你以為孩子在複習功課嗎﹖別騙自己了!孩子只是把時間花在生大人的氣上,覺得大人都很自私又虛假,只因為自己想看電視,就找個理由,把孩子趕走。 要求孩子要均衡的飲食,不要吃垃圾食物。但是大人自己都挑食。有些大人,甚至比孩子還愛吃零食。因為我們是大人,沒有大人管我們了,我們愛怎樣﹖就怎樣﹖這樣言行不一致的矛盾行為,要如何好好的教養與引導孩子﹖ 要孩子要有禮貌,見到人要打招呼。但是鄰居都住了些甚麼人,你都知道嗎﹖現在的家庭,孩子生得少。家家都養著小王子、小公主,甚至養成了家族裡的小霸王。大家竭盡所能的滿足孩子在物慾上的需求,但是,在行為思想上卻又常常疏漏,甚至,提供給孩子,處處都不一致的言行教養。 現代的孩子,好困惑﹖現代的大人,好辛苦﹖因為,誘惑,真的好多啊! 忙了一天,我們想放鬆地看個電視紓壓;孩子也忙了一天,也想放鬆的舒壓。大家要一起在客廳看一樣的頻道﹖還是有人在房間看不同的電視﹖家人可以相處的時間,真的很短。家是凝聚愛的地方,不是睡一覺就離開的,飯店。 陪著孩子做大家都有興趣做的事吧!陪著孩子吃一樣的均衡飲食吧!偶爾,想放縱一下,也讓孩子參與。有時候,孩子們吵著要吃泡麵,我跟他們說:「每次給你們吃泡麵,其實媽媽都好有罪惡感。」我會多準備一些蔬菜或水果,加個蛋弄些肉,搭配著泡麵,像是要彌補給他們吃垃圾食物的虧欠心理。他們會說:「媽媽,沒關係,我們也不會天天想吃泡麵,偶爾吃一下,滿足一下慾望。」 當現在的大人,真的挺辛苦的!因為我們還得做孩子的靠山,給他們面對未來的信心與希望。面對多元發展的孩子們面對的壓力,其實也是我們的壓力。社會,要抗拒各式各樣的誘惑。要克制自己,不僅為了滿足口腹之慾而亂吃一通。要控管自己,不能為了貪圖享樂與放鬆,而無限沉淪在3C的繽紛世界裡漫遊。要節制慾望,要嚴以律己,我們才可以做好孩子的榜樣,做起來,好像真的好辛苦﹖好難﹖好不值得﹖犧牲這麼多,只為了換取做為父母應盡的責任嗎? 做一個言行一致的父母 其實,換個角度想,我們只是讓自己過著更健康的生活型態。因為有了孩子,我們有了責任,知道生活要節制。知道熬夜對身體不好,該早一點就寢,不然明天你也起不來送孩子上學。這些看似因為孩子的加入,而不得不改變的一些生活作息與習慣,其實,都是修正自己沒當父母時,一些不太健康的生活型態。 做一個言行一致的父母。在要求孩子前,我們自己先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做到自己要求的行為。那些行為,大多是好的,卻因為我們自己不想抗拒誘惑,而陷落。是孩子的存在,讓我們可以再一次的修正,那些不良的生活習慣。面對孩子的教養,要認真,但不要太過嚴肅。偶爾,跟孩子一起放縱一下,邊吃邊罵垃圾食物。偶爾,晚睡夜遊一下,享受多出來的親子時光,也可以當作是生活的調劑。只有大人言行一致的面對孩子,孩子才不會產生無所適從的錯亂,或是變成了陽奉陰違的個性,這些,都不會是大人所樂見的發展。 在要求孩子的行為時,請先做到「反求諸己」,這樣言行一致的教養,對親子雙方來說,才是合情、合理又合宜的相處之道。 現在正值暑假,親子相處的機會增多了,天氣又熱,大家難免煩躁,或是因為心急而容易產生衝突。記得,要先從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讓孩子還是盡量維持正常上學的起床和睡覺時間,孩子需要充足的睡眠,才有安定的身心和良好的發育。雙方有不同意見或想法時,親子都要保持冷靜地進行有效的溝通,在尊重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就可以學著尊重他人與自重,做個言行一致的人。